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为过滤网结构,所述机体上方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下方设有深入内壳内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机体上方还设有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料口与内壳内部相互连接,所述机体底部还设有稀土溶解液排出的排液口,所述机体下方还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机体内壳相互连接。从进料口加入稀土原料,从进液口加入稀土溶解液,稀土黏附到内壳内壁上,溶解液做离心运动,从内壳壁上的通孔流出后从通孔回流到内壳内,对黏附在内壳内壁上的稀土冲刷,加速了稀土溶解。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为过滤网结构,所述机体上方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下方设有深入内壳内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机体上方还设有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料口与内壳内部相互连接,所述机体底部还设有稀土溶解液排出的排液口,所述机体下方还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机体内壳相互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为过滤网结构,所述机体上方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下方设有深入内壳内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机体上方还设有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料口与内壳内部相互连接,所述机体底部还设有稀土溶解液排出的排液口,所述机体下方还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机体内壳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壁与内壳之间为第二搅拌腔,所述机体上方还设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下方设有深入第二搅拌腔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第二搅拌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管上从上往下分别设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可以看到机体内部的可视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与第一搅拌轴之间通过减速机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底部为倒锥形结构,所述排渣管与内壳底部最低处相连。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多的国家,且元素分配全面。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全国已建立世界上最庞大的稀土工业,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和最大的稀土供应国。稀土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稀土矿转化为稀土溶液,为加速稀土的溶解速度,会经常使用搅拌装置对稀士溶液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稀土容易黏附在溶解装置内壁上,降低了稀土溶解效率。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溶解效率高的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内壳为过滤网结构,所述机体上方设有第一搅拌电机,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下方设有深入内壳内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机体上方还设有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进料口与内壳内部相互连接,所述机体底部还设有稀土溶解液排出的排液口,所述机体下方还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机体内壳相互连接。从进料口加入稀土原料,从进液口加入稀土溶解液,开启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叶对稀土原料及溶解液搅动,稀土黏附到内壳内壁上,溶解液做离心运动,从内壳壁上的通孔流出后从通孔回流到内壳内,对黏附在内壳内壁上的稀土冲刷,加速了稀土溶解,稀土完全溶解后,杂质残留在内壳内,开启第一阀门,稀土溶解液通过排液口排出机体,杂质通过排渣管排出机体。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壁与内壳之间为第二搅拌腔,所述机体上方还设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下方设有深入第二搅拌腔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第二搅拌叶,通过对第二搅拌腔内的溶解液搅动,加快了溶解液对黏附在内壳内壁的稀土冲刷,进一步的加速了稀土的溶解。
优选的,所述排渣管上从上往下分别设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第二阀门,关闭第三阀门,杂质沉淀到排渣管内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之间,关闭第二阀门,开启第三阀门,杂质从排渣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还设有可以看到机体内部的可视窗。通过可视窗确认溶解进度,及时关闭第一搅拌电机,节约能源。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与第一搅拌轴之间通过减速机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壳底部为倒锥形结构,所述排渣管与内壳底部最低处相连。更方便的将无法溶解的杂质聚集到排渣管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机体内部设置过滤网结构的内壳,稀土黏附在内壳内壁上,搅拌时,溶解液做离心运动,从内壳通孔上进出,加速了稀土溶解,提高了稀土的溶解效率。
2.通过在第二搅拌腔内设置第二搅拌叶,加速了第二搅拌腔内的溶解液晃动,搅拌液从第二搅拌腔内回流到内壳内,进一步的加速了稀土溶解,提高了稀土的溶解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搅拌电机;2、第一搅拌轴;3、第一搅拌叶;4、减速机;5、进料口;6、进液口;7、机体;8、可视窗;9、第二搅拌轴;10、第二搅拌叶;11、排液口;12、第一阀门;13、第二搅拌电机;14、内壳;15、排渣管;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8、第二搅拌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壳体的稀土溶解装置,包括机体7,机体7内部设有内壳14,内壳14为过滤网结构,机体7上方设有第一搅拌电机1,第一搅拌电机1下方设有深入内壳14内部的第一搅拌轴2,第一搅拌轴2上设有第一搅拌叶3,机体7上方还设有进料口5和进液口6,进料口5与内壳14内部相互连接,机体7底部还设有稀土溶解液排出的排液口11,机体7下方还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与内壳14相互连接。从进料口5加入稀土原料,从进液口6加入稀土溶解液,开启第一搅拌电机1,第一搅拌叶3对稀土原料及溶解液搅动,稀土黏附到内壳14内壁上,溶解液做离心运动,从内壳14壁上的通孔流出后从通孔回流到内壳14内,对黏附在内壳14内壁上的稀土冲刷,加速了稀土溶解,稀土完全溶解后,杂质残留在内壳内,开启第一阀门12,稀土溶解液通过排液口11排出机体7,无法溶解的杂质通过排渣管15排出机体7。
其中,机体7内壁与内壳14之间为第二搅拌腔18,机体7上方还设有第二搅拌电机13,第二搅拌电机13下方设有深入第二搅拌腔18的第二搅拌轴9,第二搅拌轴9上设有第二搅拌叶10,通过对第二搅拌腔18内的溶解液搅动,加快了溶解液对黏附在内壳14内壁的稀土冲刷,进一步的加速了稀土的溶解。
其中,排渣管15上从上往下分别设有第二阀门16和第三阀门17。开启第二阀门16,关闭第三阀门17,杂质沉淀到排渣管15内第二阀门16与第三阀门17之间,关闭第二阀门16,开启第三阀门17,杂质从排渣管15排出。
其中,机体7上还设有可以看到机体内部的可视窗8。通过可视窗8确认溶解进度,及时关闭第一搅拌电机1,节约能源。
其中,第一搅拌电机1与第一搅拌轴2之间通过减速机4相互连接。
其中,内壳14底部为倒锥形结构,排渣管15与内壳14底部最低处相连。更方便的将无法溶解的杂质聚集到排渣管15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1098.2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646260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01F 1/00
专利分类号:B01F1/00;B01F7/16;B01F7/18;B01F15/02;B01F15/0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赣州承亮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赣州承亮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42400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社富乡九龙集贸市场社富新街480号
发明人:刘春灵
第一发明人:刘春灵
当前权利人:赣州承亮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