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吉:努力只有三分钟热度,怎么破论文

王小吉:努力只有三分钟热度,怎么破论文

在咨询当中,我总会遇到一些来访者和我说,他们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每次开始总是设想得很好,最后却很难坚持。或者每次坚持了一段时间,刚刚取得了一点进步,就在短时间内退回到原点。比如在学习、运动、减肥等事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还记得几年前我在招聘网上公开了简历,之后有一家电商公司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做他们的营销总监。因为离家太远,我果断地拒绝了。之后,他们几个高管接二连三地给我打了好多电话,表达他们的诚意,力邀我加盟。我问他们对这个职位有什么要求,他们说,之前公司的业绩是五千万左右,希望我去了可以帮他们提升到六千万。并表示今年打算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做营销推广。思考良久,我最终决定去试一下。

起初,一切都谈得很好。只是开始工作没多久,我发现一切都变了。公司不断缩减预算计划,又不断给我提高营销目标,不到十天,他们把营销目标就从之前的六千万变成了1亿。不到半个月,这1亿又变成了2亿。直到一个月后我离开公司前,目标已经变成了5亿。但之前的所谓营销推广费用,却从最初计划的2000万变成了200万。理由是,公司既然请来了一个能干的总监,营销推广费用自然就可以省去了。对此,我好几次在高层会议上提出质疑,最终却被老板认定为不够自信。而这一个月里,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该公司经营几年来,一直靠和竞争对手打价格战来维持业绩,虽然营业额很高,盈利上却持续亏损。尽管连年亏损,但始终不愿意在运营战略上做出改变,只是一心希望通过找到有能力的营销总监,提高营销目标来扭转局面。显然这种纯靠幻想得出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个例子乍看上去与我前面讲的减肥、学习、运动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到底的内容似乎并无关联,但本质上却是一回事。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把焦点和资源都集中在了人为不可控的目标上,而不是人为可控的行动上。而这也是许多人做事情永远半途而废的根本原因。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个心理误区,认为目标越大,带来的动力和改变越大。事实却并非如此。

将接好菌的黄豆分装至纸杯中,每杯的豆子高度不超过4 cm,用保鲜膜封口后扎孔,放入生化培养箱中培养,于40 ℃发酵20 h左右[11]。

在这个过程中,频繁更换运动项目,比如把跑步换成跳操,或者频繁更换食物,把西红柿变成黄瓜并不会带来实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唯有转换关注点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方法是不再过度关注每天减轻了多少体重,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今天是否做过运动,并对做运动时的美好感觉在潜意识里进行强化。至于运动多长时间尽可以随意安排,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达到一想起运动就开心,并因为开心而产生持续想运动的强烈意愿。当这样的意识通过潜意识进入意识层面时,持续运动的习惯就养成了。

运动减肥不成功,总是越减越肥,也是同样的原因。好多人提到他们最多只能坚持运动一周,看到自己的体重没有明显变化时,就失去了动力。这恐怕是所有减肥者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过于关注体重的变化,而忽略了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我前文讲到的那个喜欢不断更改营销目标的电商公司,他们把焦点一直锁定在一个空洞的目标上,但这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对他们却没有任何意义。这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很难激发大家的渴望和动力。因为目标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包括采购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实力、人员配合、资金等。而有好多元素都是不可控的。如果把目光长期聚集在不可控的事情上,带来的就不是进步,而是焦虑。因此想要持久地提升业绩,制定一个令人炫目的目标,不断地更换总监,都不如利用现有的资源提升客单率更有价值。

此时只有三分钟热度,难以长久坚持运动的困局就可以突破了。

方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型或方法,它与算术方法互为补充。因此,从这个特征出发,需要思考的教学问题是:既然已经有算术方法,为什么还需要引入方程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首先要从学理层面弄清楚这个问题,并用情境将思考的结果体现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最终使学生明白方程学习的意义所在。进一步地,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看,要使学生跳出原有方法的框架体系,以产生寻求新方法的意识,必然是处在一个认知冲突的过程中的。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构建用算术方法较难解决的问题。比如丢番图的墓志铭就是一个很好的情境。由于这个情境比较复杂,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进行适当简化,比如下面是一种简化的例子。

本研究通过在会计专业企业纳税实务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实践,力图提升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效果,并探索适合在高职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流程。

(图/陈明贵)

标签:;  ;  ;  ;  ;  ;  ;  ;  ;  ;  

王小吉:努力只有三分钟热度,怎么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