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淮南子》成书于淮河流域,它的思想成果和对自然环境的阐述都体现了淮河流域的特点:博采众长的思想体现了淮河流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我国山川、地貌的记载体现了特定的地理空间,对季节变化和二十四节气的描述中与淮河流域的自然和物候相吻合,在人地关系的分析中渗透着淮河流域的自然观和审美观。
关键词:《淮南子》;地域特征;二十四节气;人地关系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在《淮南子》的《地形训》《时则训》等篇中,基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对中国的山川、地貌、气象、物候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们的生产活动等作了描述和记录,其中很多内容都蕴含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地域特征。公元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次设淮南国。公元前164年,淮南国分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此时淮南国的管辖区域在淮河两岸,为肥沃的平原地区,属温带与亚热带的交汇地区,气候温暖且湿润,与黄河流域同为当时的生产力中心,人口稠密,紧邻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文化活跃(见图1)。历史上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四渎”,同为中华大地上古老而重要的河流[1]。
刘安爱好招延天下博学多才之人,其中最著名的有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号称“八公”[2]。参与编写《淮南子》的人很多,“八公”是其中最主要的几个人。《淮南子》成书于淮河流域,这是一个特殊的区域,位于黄河与长江两大文明之间,主要受黄河文明的影响,同时又有长江文明的印迹。同时,淮河流域的文化又有自己的源头,具有自有文化的特征。《淮南子》很多关于自然现象和生产等文化活动的记载中,都能看到反映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地域特征。
对评标模型进行综合评标应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应对资质标以及技术标进行评审,而投标人在这一过程中对投标文件不可以报价投标。而在进入对商务标进行评审的第二阶段后,如果投标人在第一阶段的投标中得分没有超过5分的,将不具备参与商务标阶段的评审资格。
1.4.1 地表反射率 MODIS 09GA数据产品提供了常见的对地观测的7个光学反射率波段(表1)。
图1 西汉初年封国图
1博采众长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淮河流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淮南子》是一部杂家著作,它是以道家思想为主线,兼有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兵家等思想,博采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的一部巨著。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这样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淮南子》的思想内容能够如此丰富,与淮河流域的文化特点不无关系。淮河流域文化本身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其地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这两大文明在此不断进行渗透和传播,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在此交汇,尤其以中原文化的影响为甚。淮河流域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融汇其他文化的过程,这些都决定了淮河流域文化自古就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对于其他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与先秦时期南方的黄老道家思想已有所区别,受《庄子》的影响较多,由黄老为主转变为老庄为主。《淮南子》对“无为”论作了全新的阐释,“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不为者,因物之所为。”[3]23就是凡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强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3]25凡事不能一味用强,必须刚柔相济才能达到目标。南方人性情温婉,多用智慧,北方民风彪悍,崇尚武力。《淮南子》提倡顺应自然,刚柔并济,正是体现了淮河流域融汇了南北文化的特点。
2对国土、山川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特定地理空间
“季春之月……,后妃斋戒,东乡视蚕,省妇使,劝蚕事。”[3]247季春三月,即阳历的四五月份,后妃行沐浴斋戒之礼,亲自参加桑蚕之事,国家减少妇女的其他事务,集中精力养蚕。桑树是一种温带落叶树种,最早生长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早期的桑蚕业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在淮河流域非常常见,后来慢慢地向中、北亚热带地区扩展,也就是我国的长江流域中北部一带。桑蚕在我国历史上是淮河流域的一项重要产业,从文中的记述可以看出当时行桑蚕之礼的隆重。当时作为淮河流域常见的产业,被当作了季春时节代表国家的特征性事物。
《淮南子》详细描述的河流主要在我国的中东部一带,南到长江,“江出岷山,东流绝汉入海,左还北流,至于开母之北,右还东流,至于东极。”[3]228这里对长江的认识还有很大局限,认为长江发源于岷山,而长江上游延伸上千公里一直到达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脚下的沱沱河,当时显然还未有认识。北至辽河,“辽出砥石”[3]228,介绍的很少。在中国河流中,记述最多、最详细的是黄河和淮河。“河出积石,清漳出楬戾,浊漳出发包,济出王屋,洛出猎山,泾出薄落之山,渭出鸟鼠同穴,伊出上魏……”[3]228对黄河及其支流作了详细的介绍,清漳、浊漳、济、洛、泾、渭、伊等都是黄河的支流。黄河作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研究很多理所当然。对淮河及其支流也作了比较多的记录,“淮出桐柏山,睢出羽山,泗、沂出台、术,汝出猛山。”[3]228这里记录了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又说明了淮河的支流睢、泗、沂、汝等河流的出处。对江南诸河及南方的大河珠江水系等鲜有说明,北方的大河黑龙江水系等书中也很少出现,西北及青藏高原的河流更是没有涉及。
《淮南子》列举了我国主要的河流,“何为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3]199河水指黄河;赤水指黄河上游的赤水,在今青海湖一带,在《山海经》中也有出现,具体位置现已不易考证;辽水指辽河;黑水指今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境内的黑河;淮水指淮河。这些不是太遥远的河流是人们认识到的主要河流,其所延伸到的地理空间北至辽宁,南到长江流域,西至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淮南子·时则训》中主要讲述了四时运行的变化规律,对各个季节的自然状况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天文现象、天气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状况、自然景观等,说明当时人们对季节变化的规律有了系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记录了当时人们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在对这些自然景观和人类生产活动的描述中,很多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是与当时淮河流域的特征相吻合,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空间特性。
3对时节的描述体现了特定的地域特点
3.1 季节变化总结体现一定地域特点
2.委外加工形式五花八门,有带料加工、不带料加工、设计加工等,而且为赶进度普遍供需双方约定先加工后定价,这与非标行业的特性有关,很多非标组建的加工都没有历史可比价格,待整体加工完成再由双方协商确定加工价格,故委外加工费定价期间也较长,有时产品已完工入库,加工费还未对账确定,导致成本归集不及时。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始华。”[3]243仲春指的是中国旧历第二个月,我国的农历属于阴阳历,大约在阳历的三四月份。这里以桃李来描述仲春时节,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桃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也就是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是淮河流域代表性的植物,在淮河流域很常见。仲春时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里以桃李始华来指征万物复苏。由于这两种植物在淮河流域的独特地位,后来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中,桃李经常被当作春天的使者,含有生命力、吉祥、长寿的意思。春秋时期,魏国人子质在他学堂的院中有桃树和李树,他的学生在此树下完成学业。后来他的学生遍布全国,这两种北方地区最常见的果树,今日竟然成了学业有成的学子代表。
《淮南子·地形训》中对古代中国的国土作了总体的概述,所描述的地理环境就是以当时的黄淮地区为中心。书中记载中国古代分九州,“正中冀州为中土”[3]194,其所述的九州就是以冀州为中心,周围有所谓的九山:“会稽、泰山、王屋、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3]196这九山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地位,是人们所知道的重要的山脉。但是从现今来看,这些山脉当中,除了太行仍旧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他八山已经淡出主要山脉之列。
“仲秋之月……,劝种宿麦,若或失时,行罪无疑。”[3]266仲秋八月,阳历的九十月份,督促百姓种植越冬小麦,如果误了农时,会追究罪责。我国各地冬季作物各有不同,长江流域冬季作物为油菜和小麦,黄河和淮河流域冬季种植冬小麦,长城以北到东北地区,春季种植春小麦,冬季没有作物。这里“仲秋之月,劝种宿麦”,当为淮河流域及黄河流域南部的冬小麦。西汉时期,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黄淮流域,直到现在,淮河流域的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一带仍旧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所以这里记载的仲秋时节的农业活动就具有明显的淮河流域的特征。
3.2 对二十四节气的搜集和整理
首先,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与保障[1]。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单一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施工水平控制机制可以对施工进度与目标进行有力把控,可相关项目部门往往缺乏施工水平控制机制,对动工目标与具体施工过程产生模糊状态,只是一味迷茫的破土动工,进而没能对工程质量进行确保,在毫无质量保障的情况下施工,不仅造成了质量下滑与经济利益受损等现象,甚至导致了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淮南子》中很多节气的名称的选取都很好地反映了农时的特点,例如“谷雨、小满、芒种”,这些农时反映的都是淮河流域的特点。谷雨在每年4月20日左右,此时的雨水正是我国北方谷物生长旺盛的时节;小满是指大麦、冬小麦等作物快要成熟了,还没有完全饱满;芒种是指有芒作物成熟了,这时正是淮北地区小麦成熟的时候。把这些节气用到我国其他地方,显然不吻合。芒种在每年6月6日前后,此时南方早已夏播结束,长江以南已经进入梅雨期,而东北地区,春播结束,作物还在生长的早期。太阳在黄道上位于不同的位置,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也会发生周期性移动,导致某一区域获得的热量会随着季节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随着热量的变化,水分等其他天气要素都跟着发生变化。更多的节气名称反映的是天气的变化,如“雨水、惊蛰、清明、白露、寒露、霜降”等。这里反映的也是淮河流域的天气特征,3月6日前后进入惊蛰节气,惊蛰时节,淮河流域出现了春雷,惊醒了蛰伏的动物;10月23-24日进入霜降节气,霜降时节,淮河流域天气变冷,出现了初霜冻。
人类和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人类活动反过来影响自然。所以人地关系的研究强调地域性,地与人的相互关系是研究的中心内容[6]。当前人地关系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性,而两千多年以前的《淮南子》中对人地关系的内涵就有所体现。
4人地关系的分析体现了特定地域的自然观和审美观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秦汉时期,当时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地区,所以,其内容带有显著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地域特征。后来,二十四节气不仅用来指导农业,在广大的淮河流域,它逐渐发展成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保健、医疗、文化活动等,很多都与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例如清明节祭祖扫墓,大寒时咏雪赏梅,立秋时吃瓜秋游等[5]。由于淮河流域所在的北方地区在历史上是我国的腹地,在文化上处于中心地位,所以很多习俗又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比如清明祭祖扫墓的习俗现在已经扩展到全国各地。
二十四节气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没有形成体系和名称。《淮南子》第一次整理编订了二十四节气,其所记载的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命名,是以秦岭-淮河一线的气候、物候变化为基础的。2500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秦岭-淮河一线具有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特点。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四季分明,正好体现了二十四节气二分二至的特点[4]。“两维之间……,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3]51我们现在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二十四节气,《淮南子》中则是以斗柄的位置来划分二十四节气。我国历史上,很多时节方面的东西都以斗柄的变化作为标志来进行划分。
《淮南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探讨了地与人的关系,认为地域环境会影响所属的人与物。不同的地域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不同的生存条件,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形成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坚土人刚,弱土人肥;息土人美,耗土人丑。”[3]212不同的土地,人的特点也不同。坚硬的土地,人们生活在这里,形成坚强刚毅的意志品格,酥松的土壤上生活的人们,往往性格懒散,意志薄弱。我国北方和西部生活的民族,长期居于苦寒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彪悍的民族风格,历史上,这些民族对中土的汉族长期进行侵扰,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肥沃的土壤生产生活条件优越,气候适宜,人也长得相貌俊美;贫瘠的土地,生活条件差,气候恶劣,人的外貌也相对丑陋一些。历史上,中原和长江流域土地肥沃,但是也有差别,长江流域气候湿润,人往往生得娇美;中原地区受气候和北方文化的影响,人显得更加粗犷。这里所述的对人外貌的定位,也是以我国中部地区人们的审美观作为评判标准。如果是以南方、西部的审美观来看,结果未必如此。
从图2中可以得出0状态可转换到1,2,3状态。因而0—0的状态就是全概率1减去转换到1,2,3状态的概率值。0—1状态: 即两者之间转换线上的值。其他状态转换依照此情况。将转换模型中的值填入矩阵中得出“1oo1”模型的状态转换矩阵P为
“东方川谷之所注……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鸢肩企行……长大早知而不寿。”[3]217东方人脑袋小,鼻子隆起,口大,肩膀像鸢一样,走路踮着脚。身材高大,早熟,但是不长寿。“南方阳气之所积,……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窍通于耳”[3]218南方人身体修长,头部尖,嘴巴大,眼眶深。“西方高土山川出焉,……其人面末偻,修颈卬行,……勇敢不仁。”[3]218西方的人脊背弯曲,颈部修长,昂着头走路。民风强悍但是缺乏仁慈。“北方幽晦不明,……其人翕形短颈,大肩下尻。……其人愚蠢,禽兽而寿”[3]219北方人身体萎缩,短脖子,大肩膀,尾椎向下突出。那里的人脑子笨,但是长寿。“中央四达,……其人慧圣而好治。”[3]220中央的人聪慧而且善于治理国家。这些内容对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的外貌及内涵特点等进行了归纳和描述,言辞中时时闪现出著者本人的观点和情感因素。从外貌的描述来看,著者认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的人们在外貌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审美缺陷,所以言辞中赞美的成分较少。在人的内在评价方面,认为他们要么愚钝不慧,要么彪悍不仁,与著者心目中的美德标准严重不符。而对中土的人的评价则是聪明、慧智,行事讲究礼仪,善于治理国家。
《淮南子》分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对人的体质、生育、发病和寿夭等方面的影响,认为其是导致性别、寿命、疾病地区差异的原由之一。“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暑气多夭,寒气多寿。”[3]209山峦之气多生男子,水泽之气多生女子。瘴疠之气易使人变哑,风邪之气多使人变聋,林中的寒湿之气使人容易软瘫,……暑热之处人容易早夭,寒冷之地人多长寿。对人的品行也有影响,“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3]210平原地带的人往往心地仁厚,山陵之气往往使人变得贪婪。生活在松软土地上的人们,往往行动迅速,生活在板结土地上的人们,大多行动迟缓。淮河流域的人们以朴实、厚道为美德,而山区的人们往往善于经营,与此说有相近之处。
人是环境的产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特定环境中的人会在自然和文化方面都留下深深的烙印。《淮南子》中的很多描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地关系的理解。虽然和现在比还显得肤浅,没有深层次的分析,但是在两千多年前能有这样的认识也已经很难得了。
5结论
《淮南子》成书于淮河流域,尽管当时的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但是其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它所阐述的文化思想到记录的自然知识,都可以看到淮河流域的特征在其中时不时地闪现,显示出论著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范晓晓.“四渎遗珍”——济渎庙的保护和利用[N].中国文物报,2014-10-31.
[2]陈一平.汇集各家学说的巨著——《淮南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7.
[3]刘安.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4]陈广忠.《淮南子》与二十四节气的创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1-24.
[5]周红.二十四节气与现代文明传承的现实意义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3):90-92.
[6]吕拉昌,黄茹.人地关系认知路线图[J].经济地理,2013,33(8):5-9.
AnalysisoftheRegionalCharacteristicsofHuainanzi
WANG Tai-wen
(School of Education,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ainan,232038,Anhui)
Abstract:Huainanzi was written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Its ide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Specific manifestations are as follows,Huainanzi embodies the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of the culture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through its extensive use of various advantages,it shows specific geographical space for the recording of mountains,rivers and landforms in China,the description of seasonal changes and 24 solar terms coincides with the nature and phenology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and it permeates the natural view and aesthetics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i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Keywords:Huainanzi;regional characteristics;24 solar terms;man-land relationship
收稿日期:2019-02-21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7A0498)。
作者简介:汪太文(1970-),男,安徽淮南人,讲师,硕士。E-mail:wtwaaa@ sinacom
中图分类号:B234;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9)03-0116-04
标签:淮河论文; 淮南子论文; 流域论文; 节气论文; 文化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汉代哲学(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论文; 《蚌埠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7A0498)论文;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