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100例临床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100例临床分析

孙国成(抚顺市结核病肿瘤结核防治院七病房辽宁抚顺113123)

【中图分类号】R5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12-01

【摘要】目的总结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时,胸水吸收缓慢,易并发胸膜肥厚、粘连和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结论强有力的抗结核治疗、积极胸腔穿刺抽液和抽液后胸膜腔内注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液胸腔内注药

我科自2005年~2009年共收治结核性胸膜炎合并有肺结核患者100例,现就其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一资料

(一)诊断标准:

(1)发热、咳嗽、盗汗、胸痛等结核中毒症状;

(2)X线或CT检查提示肺内有结核病灶和胸腔积液的征象;

(3)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或阴性;

(4)胸水检查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ADA)>45U/L,未查到肿瘤细胞;

(5)经抗结核治疗有效。

(二)一般资料:100例中,男64例,女86例,年龄20~60岁,平均33岁,其中40~55岁者占55.6%,痰涂阳60例,痰涂阴40例,积极胸腔抽液,每周2~3次,第1周内每次抽液后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3g+丁胺卡那霉素0.4g+地塞米松5mg。第2周及第2周后每次抽液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毫升;或根据患者病情将异烟肼+丁胺卡那霉素与尿激酶交替胸膜腔内注入。

二结果

疗程结束后,根据x片或CT、B超检查,综合判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

(1)胸水吸收、肋膈角消失、膈肌活动好,49例,占12.49.0%;

(2)胸水吸收、胸膜轻度肥厚粘连,32例,占30.32.0%;

(3)胸水吸收、胸膜明显肥厚粘连,15例,占49.15.0%;

(4)胸水未完全吸收形成包裹、胸膜明显肥厚粘连,7例,占7.0%。

三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过敏的机体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症,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胸膜活检证实,胸膜病理改变以结核结节和干酪坏死为主,因此,早期的胸膜肥厚是由于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而后随着胸腔积液和纤维蛋白的渗出,纤维蛋白沉积于胸膜形成“纤维素苔”,充当炎症细胞的趋化物,影响血管通透性和胸水的吸收,易形成纤维间隔包裹性积液和胸膜肥厚粘连。对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的治疗:

(1)每日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全身用药联合胸膜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胸膜腔内注入异烟肼、丁胺卡那霉素等,使药物在局部的浓度加大,尽快杀灭胸膜上及胸膜腔内的结核杆菌,减轻胸膜胸膜的炎症反应和结核菌引起的免疫反应,减轻胸膜纤维组织的增生,降低了胸膜肥厚的程度。

(2)积极胸腔穿刺抽液和胸腔内注入溶纤药物,抽液以每周2~3次为宜,积极抽液可减少胸水中纤维蛋白含量,减轻纤维蛋白的沉积促进胸水的吸收。

(3)抽液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尿激酶能非特异性地将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激活的纤溶酶可降解纤维蛋白,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能降解胸膜腔中的纤维蛋白,降低胸腔积液的粘稠性,清除胸膜粘连和纤维间隔,因此,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的机会和程度。

总之,强力抗结核、应用糖皮质激素、积极胸腔穿刺抽液和胸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和溶纤药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的有效方法,但是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胸膜肥厚粘连的程度缺乏有效评价标准,如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易明福.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胸腔积液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06,Ⅱ(1):101.

[2]李连戈.新编结核病学.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215—217.2.

标签:;  ;  ;  

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肺结核10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