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压缩机改装的气泵(论文文献综述)
谢俊[1](2021)在《浅谈液化石油气泵操作当中的汽蚀问题》文中指出加气站中主要使用的加气设备就是液化石油气泵。文章主要针对其具体的加气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气穴的控制提出相关建议。目前,液化石油气的输送和充填一个非常具有普遍,使用进行液化石油气输送中国液化石油气的情况也越来越成为普遍。然而,运行管理这个泵最头痛的是泵的空闲工作时间,这是有效汽蚀。LPG泵的汽蚀发展当然有问题很多重要原因,但对于操作管理人员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LPG泵在管道前暴露在阳光下,进入泵内的液体环境温度不断上升。尤其是在整体管道比较长的情况下,泵的汽蚀现象可以更为经济严重。有些人在进入泵管前应采取保温降温的方法,防止泵出现汽蚀。这种处理的结果仍然可以在泵的连续运行中发挥作用,但它不利于间歇性运行,特别是如果泵停止时间长。为了防止液化石油气的气蚀,水泵前的水箱顶部需要喷水。因此,它不能防止泵腔,但相对泵腔的处理是有害的。因为这种操作能够缓解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就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泵前罐内进行压力明显高于泵管内液体的蒸汽系统压力,这对企业防止泵汽蚀有较好的效果。
江立杰[2](2021)在《多功能小龙虾加工装置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俗称的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是生长于淡水中的一种甲壳类动物,因其味道鲜美,备受人们喜爱。自19世纪30年代日本把小龙虾引入我国以来,人们对小龙虾的需求日益渐增,然而直至目前我国的小龙虾加工主要依靠工人手动加工,面对如此庞大的加工量,实行机械化生产刻不容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一种多功能小龙虾加工装置设计方案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小龙虾进行了直切去头和旋拉虾线的实验研究。使用质构仪进行了直切去头实验,得到了小龙虾切削的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最大切应力约为80N,发生在虾壳破裂程度为2/3左右处,平均最大切应力约为67.5N。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了拉虾线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拉伸速度为6mm/s时的断裂力大于3mm/s时的断裂力。而断裂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抽出虾线的质量,断裂力过大则扯出的虾肉较多,而且可能导致虾线在被完全拉出来之前断裂。其次,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对三种小龙虾加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最终加工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设计。该方案集夹持、开背、去头、拉肠、刷腹于一体,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小龙虾加工装置。对该装置中的主要执行系统、传输系统、动力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最后,对机器中的三个关键零部件:机架结构设计、电机底座结构设计和气缸支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有限元仿真。在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设计后,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强度仿真,并基于轻量化原则,对结构进行了多次改进及仿真,最后给出了每种结构的优化设计结果。本研究以市面上急需的小龙虾加工装置为对象,采用文献调研、实验研究和仿真研究等多种手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小龙虾加工装置。分析和仿真表明,该方案简单高效,为小龙虾加工机械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林郁聪[3](2020)在《基于氟泵增压的复合空调系统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大量数据中心的建立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支持,其能耗也愈来愈大,约占社会总用电量的3%。而在数据中心中所配套的用以设备散热的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40%,因此对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对整个社会节能减排有着深远意义。同时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由于需要全年运行,要求其在不同的室外温度工况下均能满足制冷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氟泵增压的制冷空调系统,对其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本文首先根据压焓图分析了压缩蒸汽制冷系统、氟泵增压制冷系统和单氟泵驱动制冷循环的热力特性。通过对一台家用的3匹家用分体空调器进行改装,搭建了氟泵增压空调系统实验样机,并于焓差实验室测试了不同室外工况下该样机的制冷性能。先在压缩蒸汽模式下通过降低室外机端温度探寻各类节流装置的有效调节范围,设定氟泵介入温度节点,再于不同室外温度工况下通过控制氟泵频率维持蒸发器出口过热度稳定,最后测试单氟泵驱动时系统在各个室外工况条件下的运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测试的实验样机启用压缩蒸汽模式时在室外温度大于10℃时可正常运行,当室外温度低于10℃时,电子膨胀阀开度达到最大无法继续调节,此时系统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过热度上升,蒸发器制冷剂供液量下降。在-5℃~10℃室外温度工况范围内开启氟泵增压系统可有效提升系统流量,相应提升系统制冷量和COP,在环境温度-5℃以下时,单独开启氟泵驱动即可达到压缩蒸汽模式的额定制冷量,此时由于自然冷能的应用系统COP可达到19以上。为讨论氟泵增压系统在不同系统中的通用性,建立蒸发器与冷凝器的换热模型,并对氟泵增压系统进行模拟计算,估计使用不同规格蒸发器和冷凝器、不同室内外工况下系统的运行性能。最后探究本系统在我国不同气候区的节能效果,发现其在我国各个地区在满足运行性能的基础上兼具良好的节能效果。
陈尤旭[4](2020)在《面向软体机器人的软材料3D打印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体机器人作为目前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新型发展热点,随着国内外关键技术的持续发展,各类型软体机器人被设计开发并应用于多种领域。软体机器人通常由易于变形的物质组成,如聚合物、凝胶类等材料,形成的实体可表现出与软体自然生物物质相似的特性,即使机器人在受到拉伸和挤压时,也可以保持初始的运行状态,最主要的是这些材料都可以很好地兼容于3D打印技术。传统的软体机器人制造方法大多以模具浇注成型为主,由于传统方法的单一性和低效率,已经逐步地被更快速、可靠的3D打印技术所取代。软体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多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如抓持物体、野外勘探以及伪装逃生等方面。3D打印技术在制造具有复杂外部形状和内部多孔结构的软体机器人方面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将复杂的内部腔道结构设计与3D打印技术连接在一起,可以创建一系列具有多材料、多驱动方式的软体机器人。结合现有直接3D打印软体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优缺点,以及直接墨水打印(DIW)式3D打印制造技术理论,搭建了一系列DIW式3D打印平台,提出了进行平台系统所适用硅胶材料的选择。开展了面向软体机器人的软材料3D打印的相关打印工艺参数研究,以及采用最佳打印工艺参数组合进行软体机器人的打印实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软体机器人中软材料3D打印工艺复杂且落后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了基于DIW式3D打印原理,介绍了搭建平台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设计搭建了一系列能够打印软体机器人本体及驱动结构的硅胶材料3D打印平台,针对DIW式打印机的多样性,设计搭建了三种不同样式的3D打印机,为3D可打印形状的设计和方式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在材料方面,分别对三种单组份硅胶和两种双组份硅胶进行材料性能的试验对比,确定DC737为最佳的适合DIW式打印平台的打印材料。(2)喷嘴系统是硅胶软材料DIW式3D打印平台的关键装置之一,针对设计的喷嘴系统进行两种喷嘴流动模型的分析,包括直管型喷嘴和楔型喷嘴。分析了喷嘴内硅胶材料被挤出的流态分析,包括粘性流体流动特征和两相层流流体流动模型。在材料挤出成型模块分析方面,分析了材料在挤出喷嘴内的受力情况,研究了硅胶材料挤出喷嘴系统模型建立和挤出后成型状况。使用COMSOL分析软件对挤出喷嘴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与结果讨论,包括不同类型喷嘴挤出模型、材料与空气两相耦合模型的分析。(3)通过对硅胶DIW式3D打印过程中的打印参数进行一系列优化实验,基于本课题中的3D打印平台和单组份硅胶材料,实现高质量、高效打印的实体或复杂几何结构的打印制作。进行单线材打印、单线墙壁打印、矩形实体打印、桥接过渡实体打印和测试拉伸件的打印,研究驱动挤出气压p、喷嘴移动速度v0、层高h、丝材间距c、桥接过渡角度ζ和填充角度β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软体机器人的直接硅胶软材料3D打印奠定了基础。采用所得最佳打印工艺参数组合进行试验实体的打印,验证最终打印实体的质量。(4)根据尺蠖的爬行原理并分析软体机器人的运动特征,设计了多气囊式驱动软体机器人,并确定了仿生软体机器人尺寸。利用软体机器人的气动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种通用气动控制平台。基于搭建的DIW式3D打印平台和选用的三种材料,进行打印材料成分不同的软体机器人,分别对这三种软体机器人的进行角度弯曲、线性蠕动爬行、失效压力和重力比较实验,验证了本文软材料3D打印平台系统能够高效、高精度打印软体机器人的可行性。
邹鹏[5](2020)在《一种新型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正向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Lift,CVVL)技术通过改变进气门升程和开启持续期控制进气量和负荷,从而取消节气门,降低汽油机部分负荷的泵气损失,是提高发动机部分负荷性能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目前工程应用的机械式CVVL技术解决方案需要配合液压式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VVT)技术使用,系统跟随性差,响应速度慢,机构庞大,成本昂贵,控制策略复杂,开发周期长。为此,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自调节气门正时功能的机械式连续可变气门升程(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Lift and Timing,CVVLT)系统。该系统通过调节凸轮轴枢轴中心来改变气门的动作,利用一个调节电机同时控制气门升程和正时,取消了进气液压VVT,具有简单小巧、稳定可靠、成本低廉和响应迅速等优点。本文针对CVVLT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搭建了原机GT-power模型,通过性能仿真初步确定气门升程曲线的主要参数,基于提出的结合性能仿真的型线设计方法对CVVLT系统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正向开发。综合GT-suite中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和GT-Power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对设计型线进行了优化和验证。型线优化设计的结果与设计目标值吻合良好,进气门动力学参数与原机相当,CVVLT发动机性能预测结果符合预期。成功制造和搭载了CVVLT系统,通过缸盖冷机试验平台对设计方法和CVVLT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符合预期。(2)开展了汽油机泵气损失的形成机理分析,并对CVVLT原理样机和原机的泵气损失共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原机与CVVLT原理样机的泵气损失理论极限。基于CVVLT原理样机和原机的台架试验结果,围绕汽油机经济性分解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影响的量化分析,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与原机相比,CVVLT原理样机采用气门升程控制负荷,由于部分负荷没有了节气门的节流损失,进气压力更高,泵气损失降低明显。发动机转速为1500r/min、2000r/min和3000r/min时,泵气损失分别较原机最多降低了23%、25%和22%,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2000r/min平均有效压力2bar和3000r/min平均有效压力2bar工况的有效热效率分别较原机提高了6.9%和8.1%。(3)基于原机一维仿真模型、设计结果和试验结果,搭建了CVVLT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对CVVLT发动机进气门正时对换气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推迟CVVLT发动机部分负荷的进气门开启时刻,进气过程气门内外压差增大,进气流速增加,气缸容积增大,进气量增加。较大的气门升程可以减小气门的局部节流损失和推迟气门关闭时刻。基于该结果对CVVLT发动机的小负荷工况正时和升程进行了匹配优化,优化结果降低了1%到2%的燃油消耗率。(4)搭建了CVVLT发动机Converge三维仿真模型,开展了CVVLT原理样机进气门正时对缸内流动的影响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部分负荷工况下推迟CVVLT发动机的进气门开启时刻,进气过程中缸内滚流比和湍动能都得到增加。CVVLT发动机进气门关闭后,活塞继续下行会使湍动能不断耗散,当进气门关闭时刻提前时,进气后期活塞继续下行的距离更长,湍动能的耗散时间更长。此外,CVVLT发动机进气门越早关闭,缸内的滚流比更小,缸内流场更趋向于无序状态,更多的气体分子碰撞在缸壁上,气体分子之间的粘性耗散更多,气缸内的湍动能耗散地更快。因此,气门越早关闭,点火时刻的湍动能越弱,湍动能集中的区域也离火花塞越远,点火后火焰传播速度越慢,燃烧持续期越长。由于CVVLT发动机采用进气门早关策略,所以燃烧持续期比原机更长。本文的研究扩展了CVVL技术的实现形式,深入揭示了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的改善效果,明确了CVVLT原理样机的优化方向,为CVVLT系统的工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宋盘石[6](2020)在《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ECAS控制策略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电控空气悬架(ECAS)能够根据工况的不同来调节悬架的刚度,从而提升车辆的综合性能。传统的车辆控制单元采用串行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硬件在环仿真技术为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本文将带有附加气室的ECAS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现有改装车辆为基础,提出了模糊PID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试验,通过对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软硬件的设计,结合试验车辆进行了整车道路试验并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为了获得囊式空气弹簧的力学特性,以试验车辆所选用的空气弹簧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囊式空气弹簧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空气弹簧在不同初始内压下载荷与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仿真的准确性。(2)为了对整车ECAS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根据汽车动力学以及工程热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四轮随机激励的路面模型、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模型,运用Simulink搭建了带附加气室的ECAS系统七自由度整车模型。(3)为了提高车辆直线行驶的综合性能,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利用模糊规则对附加气室的容积值进行了优化,分别对模糊PID控制器和无控制的带附加气室的ECAS车辆系统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相对于无控制的ECAS车辆系统,车身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侧倾角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14.47%、3.4%、25.19%、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25%、37.5%、34.04%、4.76%,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分别提高了7.33%、11.03%、2.75%、16.43%。为了进一步检验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Car Sim与Simulink软件搭建了联合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下的ECAS车辆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4)为验证控制策略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ECAS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将ECAS的硬件实物与仿真模型建立连接,通过工控机控制ECAS的执行器来控制附加气室的容积,分别搭建了静态车高模型和道路行驶模型,并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测试。(5)为验证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在实际环境中的有效性,对试验车辆进行了合理改装,分别在改装前后进行了整车平顺性试验,利用DASP软件得到了车身垂直加速度时域特性曲线和幅频特性曲线以及车辆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速度关系曲线,通过道路试验表明,在模糊PID控制下的ECAS的平顺性得到良好的改善。
刘博[7](2020)在《富晟毯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安全生产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政府出台了大量关于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企业高度重视生产线的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实践,完善生产线的安全生产管理。富晟毯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客户是一汽大众、轿车、丰田、解放、通用、吉林、夏利、福田、北汽银翔、东风雪铁龙等。富晟毯业公司在全面落实各级生产安全责任制,并不断督促检查生产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努力实现全年生产安全目标。合理安排生产,避免疲劳作业,加强环境保护和关心员工安全和健康。本文研究的是富晟毯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改进方案,目的是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迅速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改进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富晟毯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管理制度、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二是各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富晟毯业公司生产环节安全隐患主要是五方面,分别是原材料入库、压制工艺、发泡、切割及成品入库。本文研究对象是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改进。本文以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主要介绍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特点。首先,介绍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主要包括富晟毯业公司概况、富晟毯业公司的生产管理、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富晟毯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制度、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各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次,本文核心是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改进方案,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的改进原则,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理顺安全生产的管理流程和严格规范各工艺流程的安全操作。最后,论文提出富晟毯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二是贯彻安全生产审批报告制,包括建立事件、不符合原因调查;执行事件、不符合项的纠正与预防措施。三是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四是完善公司工伤管理。
杨飞[8](2020)在《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研发》文中提出软体机器人具有大形变、柔性高、无限多自由度等特点,可应用于刚性机器人所不能完成任务的场合,因而研究软体机器人成为当今国际的一个热点,但由于软体机器人的这些特点,同时研究它也面临材料制作、建模、控制等方面的一些困难。鉴于此,基于项目研究小组成员研究的气动软体机械臂样机成果,研究开发了一套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用于科研工作者对气动软体机器人、运动性能探索实验研究。结合国内外气动软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实验平台现状,分析气动软体机器人这一行业对于实验平台的需求,基于需求分析和技术指标设计出实验平台原理方案,最后对多数的气动软体机器人是否适合本实验平台进行通用性分析。设计了通用实验平台的整体机械和电气结构,包括实验平台移动框体的设计、工控机嵌入式安装型控制台的设计、电气元件的选型及控制柜的布局设计。设计了实验平台的的控制系统,包括PLC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气动回路的设计。利用LABVIEW编程语言开发了一套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上位机软件,可对气动软体机械臂实时灵活的伸长弯曲等姿态的上位用户控制,上位机软件具体有单独气道分散控制,伸长弯曲姿态命令控制以及典型运动姿态一键控制等功能;设计了PC机与三菱PLC的串口通信并应用串口转CAN模块,可方便气动软体机器人研究者拓宽控制系统,更方便、多角度研究气动软体机器人。利用自主开发委托制造的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和模型控制验证及其功能实现演示,主要包括气动柔性驱动器实验及其控制研究、气动软体机械臂单节实验及其控制研究、实验平台功能演示和气动软体机械臂适用场景。设计开发的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机械结构紧凑、上下位机控制系统耐用、人机界面简单、二次开发方便,为研究气动软体机器人提供了便利性。
李立凡[9](2019)在《氡室内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的测量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氡辐射防护领域,氡子体的浓度是准确估算肺部组织内照射剂量的重要依据。氡室内氡子体以及其未结合态部分计量方法的研究对于精细校准氡子体测量仪器非常重要。本文依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氡标准装置,研究了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的定值技术与调控方法,为进一步提升氡标准装置的测量能力奠定了基础。目前,针对大气环境中的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国内外已开展了不少基础性的研究,建立了使用平行板或扩散组等装置测量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等方法。但在氡室内,对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进行定值与调控依然非常困难,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风扇模型理论,改进了原有的氡子体采集方法,实现了氡子体结合态与未结合态的分别采集;研制了新型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装置、实现了各个氡子体核素的平衡当量浓度的分别测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氡室内氡子体场的稳态控制、并对未结合态氡子体份额进行了精准调控,本文还研究了气溶胶产生方法,以及不同属性气溶胶、氡浓度、温湿度等因素对未结合态氡子体浓度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初步建立了氡室内氡子体未结合态的测量方法,初步实现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均能优于10%的目标(除了气溶胶浓度为本底状态时(<200p/cc)。(2)通过改变气溶胶属性与浓度,在氡室内实现了未结合态份额的调控范围为:0.94%-25%,初步建立了氡室内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与气溶胶浓度的关系式。
何斾霖[10](2019)在《创面覆盖用生物材料框架三维增材成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皮肤烧伤初期的创口容易受到感染而导致创口溃烂,使用临时的创口贴面不仅有助于保护创口不受感染,同时能够作为皮肤表层细胞的生长框架。贴合的表层贴面不仅使细胞贴合创口边缘生长,同时作为药物材料而言本身就是治疗烧伤的最佳手段。针对微米级细胞生长框架的打印问题,开展伤口创面的三维扫描技术研究和机械臂3D打印的代码转换研究,本文设计机械臂打印走位系统和电动推胶系统,通过打印机构结合气动推胶系统和电动推胶系统的方式,进行基于机械臂和传统3D打印机的增材成型,最后将传统3D打印机与机械臂3D打印进行结果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为:(1)针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先进行实验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生物材料流体模型建立分析并确定推胶系统相关参数,通过数学模型对打印中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2)根据相关参数进行电动推胶系统设计,通过三维画图软件进行电动推胶系统结构设计,并根据数学模型确定电机类型和减速比;(3)针对皮肤表面创口模型摄取采用结构光三维扫描系统,对g-code打印代码进行了程序转换设计,将其转换成机械臂能够读取的LS文件,将机械臂运动模型和程序通过RoboDK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4)将机械臂、3D打印机与电动推胶系统和气动推胶系统组合进行了实验,将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测,通过比例尺实图测距得出打印框架内部空间大小。并提出了空间间隙与材料占比的方式对结构可行性进行判定的方案。
二、一种压缩机改装的气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压缩机改装的气泵(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液化石油气泵操作当中的汽蚀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气蚀的产生及危害 |
2 气蚀现象 |
3 对泵区工艺管道系统的分析 |
4 关于CEH5106型泵的气蚀问题,测算如下 |
5 技术改造方案的确定 |
6 改造后达到的效果 |
7 结语 |
(2)多功能小龙虾加工装置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小龙虾加工特性的实验研究 |
2.1 切虾头实验 |
2.1.1 质构仪简介 |
2.1.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2.2 取虾线实验 |
2.2.1 电子万能试验机简介 |
2.2.2 虾线拉伸实验过程及结果 |
2.2.3 虾线扭拉和直拉对比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龙虾加工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
3.1 设计要求 |
3.2 方案构思与选择 |
3.2.1 方案构思 |
3.2.2 方案选择 |
3.3 执行系统 |
3.3.1 夹持机构 |
3.3.2 刷洗机构 |
3.3.3 切头机构 |
3.3.4 开背机构 |
3.3.5 去肠机构 |
3.4 气动执行系统 |
3.4.1 气动元件简介 |
3.4.2 普通双作用气缸工作原理 |
3.4.3 气缸的选择 |
3.4.4 气动手指的设计 |
3.5 动力系统 |
3.5.1 电机选型 |
3.5.2 气泵选型 |
3.6 传送系统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龙虾加工装置的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仿真 |
4.1 有限元理论基础 |
4.1.1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
4.1.2 虚功原理 |
4.1.3 有限元法简介 |
4.2 机架的结构设计与静力学仿真分析 |
4.2.1 机架的结构设计 |
4.2.2 基于有限元的机架静力学分析 |
4.2.3 机架结构参数优化 |
4.3 电机底座的结构设计与静力学仿真分析 |
4.3.1 电机底座的结构设计 |
4.3.2 电机底座静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 |
4.4 气缸支架结构设计与静力学仿真分析 |
4.4.1 气缸支架概述 |
4.4.2 气缸支架静力学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氟泵增压的复合空调系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数据中心空调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直接引入新风系统 |
1.3.2 水侧自然冷却系统 |
1.3.3 热管式自然冷却系统 |
1.3.4 泵与压缩机双动力系统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氟泵增压系统的理论分析 |
2.1 压缩蒸汽循环 |
2.2 节流装置的工作特性 |
2.2.1 氟泵增压循环 |
2.3 单氟泵驱动循环 |
2.4 系统阻力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氟泵增压实验系统及实验结果分析 |
3.1 实验系统 |
3.1.1 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
3.2 焓差实验室介绍 |
3.3 实验流程 |
3.4 实验误差分析 |
3.5 实验装置自动控制优化 |
3.6 不同节流装置的有效控制范围实验 |
3.7 氟泵增压制冷系统实验结果 |
3.8 单氟泵驱动模式 |
3.9 分析与讨论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氟泵增压空调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
4.1 传热模型 |
4.1.1 冷凝器的传热模型 |
4.1.2 蒸发器的传热模型 |
4.1.3 压缩机模型 |
4.1.4 电子膨胀阀及氟泵模型 |
4.2 制冷系统的模拟计算及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地区适应性与经济性分析 |
5.1 我国建筑气候分区 |
5.2 各地区全年能效比 |
5.3 系统改造投资与回收 |
本章小节 |
总结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本文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面向软体机器人的软材料3D打印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立体光刻成型(SLA) |
1.2.2 喷墨打印(IP) |
1.2.3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
1.2.4 形状沉积成型(SDM) |
1.2.5 熔融沉积成型(FDM) |
1.2.6 直接墨水打印(DIW) |
1.2.7 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软材料3D打印平台与硅胶材料 |
2.1 引言 |
2.2 软材料3D打印平台搭建 |
2.2.1 软材料3D打印平台主要组成部件 |
2.2.2 软材料3D打印平台搭建 |
2.3 软材料选择及材料性能评价测试 |
2.3.1 单组份硅胶和双组份硅胶 |
2.3.2 硅胶材料的流变性 |
2.3.3 硅胶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4 硅胶材料的硬度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材料DIW式3D打印挤出系统建模与仿真 |
3.1 引言 |
3.2 喷嘴流动模型分析 |
3.2.1 直管型喷嘴流动模型 |
3.2.2 楔型喷嘴流动模型 |
3.3 喷嘴内硅胶材料流态分析 |
3.3.1 硅胶材料的粘性流体流动特性 |
3.3.2 层流两相流体流动模型 |
3.4 挤出成型模块分析 |
3.4.1 挤出系统受力分析 |
3.4.2 硅胶挤出成型分析 |
3.5 挤出喷头仿真分析与结果 |
3.5.1 喷嘴建模与网格划分 |
3.5.2 喷嘴类型内部流场仿真分析结果分析 |
3.5.3 两相层流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组份硅胶3D打印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组份硅胶3D打印优化参数及实验 |
4.2.1 单丝打印实验 |
4.2.2 单线墙壁打印 |
4.2.3 矩形实体打印 |
4.2.4 密封结构打印 |
4.2.5 拉伸试样打印 |
4.3 3D打印实验结果分析 |
4.3.1 驱动挤出气压、喷嘴移动速度对线宽影响 |
4.3.2 单线壁墙打印实验结果 |
4.3.3 实体打印实验结果分析 |
4.3.4 桥接密封结构实验结果分析 |
4.3.5 填充方向对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最佳3D打印工艺参数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软材料3D打印平台的气囊驱动式软体机器人3D打印研究 |
5.1 引言 |
5.2 气囊驱动式软体机器人设计 |
5.2.1 气囊驱动式软体机器人设计原理 |
5.2.2 气囊驱动式软体机器人模型构建 |
5.2.3 气囊驱动式软体机器人参数尺寸 |
5.3 气囊式驱动软体机器人的3D打印 |
5.3.1 气囊式驱动软体机器人的3D打印步骤 |
5.3.2 硅胶材料最优参数选择确立 |
5.4 气囊驱动式软体机器人实验研究 |
5.4.1 气囊驱动式软体机器人角度弯曲实验 |
5.4.2 气囊驱动式软体机器人线性蠕动爬行运动实验 |
5.4.3 失效压力与重力比较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一种新型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正向开发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VVL技术概述 |
1.2.1 CVVL技术原理 |
1.2.2 CVVL技术的优势 |
1.3 CVVL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平台的搭建 |
2.1 引言 |
2.2 台架试验平台 |
2.2.1 试验发动机原机介绍 |
2.2.2 CVVLT原理样机介绍 |
2.2.3 发动机的台架测试系统 |
2.2.4 台架试验内容 |
2.2.5 数据处理 |
2.3 缸盖冷机试验平台 |
2.3.1 气门机构性能综合检测装置 |
2.3.2 检测装置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2.4 GT-Power一维仿真平台 |
2.4.1 GT-Power软件 |
2.4.2 原机一维仿真模型 |
2.4.3 CVVLT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 |
2.5 Converge三维仿真平台 |
2.5.1 Converge软件 |
2.5.2 湍流模型 |
2.5.3 燃烧模型 |
2.5.4 传热模型 |
2.5.5 边界条件和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VVLT系统的正向设计 |
3.1 引言 |
3.2 CVVLT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
3.2.1 CVVLT机构的基本结构 |
3.2.2 CVVLT升程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 |
3.2.3 CVVLT机构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3.2.4 CVVLT系统的气门正时调节原理 |
3.2.5 CVVLT系统与Valvetronic系统对比 |
3.3 CVVLT系统关键零部件的正向设计 |
3.3.1 基于数值模拟的气门运动参数确定 |
3.3.2 中间摇臂型线的设计 |
3.3.3 凸轮型线的重建 |
3.3.4 基于数值模拟的型线优化 |
3.3.5 系统功能性试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传统汽油机的换气过程 |
4.2.1 充量系数 |
4.2.2 泵气损失 |
4.3 CVVLT原理样机和原机的换气过程 |
4.3.1 CVVLT原理样机和原机的泵气损失 |
4.3.2 泵气损失理论极限 |
4.4 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影响的量化分析 |
4.4.1 汽油机经济性能的分解 |
4.4.2 CVVLT系统对汽油机经济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CVVLT发动机进气门正时的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进气门正时对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 |
5.2.1 换气过程分析 |
5.2.2 燃烧过程分析 |
5.2.3 进气门升程与正时的匹配优化 |
5.3 进气门正时对缸内流动的影响研究 |
5.3.1 分析工况介绍 |
5.3.2 部分负荷换气过程的分析 |
5.3.3 大负荷燃烧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 攻读博士期间课题参与情况 |
致谢 |
(6)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ECAS控制策略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车辆悬架系统 |
1.1.2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 |
1.1.3 硬件在环仿真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悬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汽车电子硬件在环仿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ECAS系统空气弹簧的特性研究 |
2.1 空气弹簧的结构特征及特性 |
2.1.1 空气弹簧的结构特征 |
2.1.2 空气弹簧的特性 |
2.2 空气弹簧的垂直刚度 |
2.3 空气弹簧的有限元分析 |
2.3.1 空气弹簧几何模型的建立 |
2.3.2 橡胶模拟 |
2.3.3 帘线层模拟 |
2.3.4 接触条件与边界条件 |
2.3.5 内部气体模拟 |
2.3.6 分析步设置 |
2.3.7 有限元分析结果 |
2.4 空气弹簧的特性试验 |
2.4.1 静态刚度特性试验方法 |
2.4.2 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ECAS系统数学建模及仿真 |
3.1 悬架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 |
3.2 路面输入模型 |
3.2.1 频域模型 |
3.2.2 时域模型 |
3.2.3 路面激励模型 |
3.3 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模型 |
3.3.1 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的结构特征 |
3.3.2 空气弹簧主气室与附加气室数学模型 |
3.3.3 电磁阀数学模型 |
3.4 整车七自由度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ECAS模糊PID控制策略的仿真及分析 |
4.1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1.1 模糊PID控制理论概述 |
4.1.2 控制结构的设计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4.3 基于CarSim与 Simulink的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及验证 |
4.3.1 CarSim软件简介 |
4.3.2 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
4.3.3 联合仿真模型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ECAS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设计 |
5.1 硬件在环原理 |
5.2 整体方案 |
5.3 试验平台硬件设计 |
5.3.1 实时仿真环境硬件配置 |
5.3.2 ECAS系统硬件配置 |
5.3.3 数据采集卡 |
5.3.4 位移传感器 |
5.3.5 车速传感器 |
5.4 Simulink Real-Time的仿真环境配置 |
5.4.1 Simulink Real-Time简介 |
5.4.2 目标机启动盘的制作 |
5.4.3 宿主机与目标机通信配置 |
5.5 试验平台软件设计 |
5.5.1 ECAS静态车高试验 |
5.5.2 ECAS道路行驶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整车平顺性试验 |
6.1 试验设备 |
6.2 试验方案的制定 |
6.2.1 试验条件 |
6.2.2 试验方法 |
6.3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富晟毯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涵 |
2.2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
2.3 安全生产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
第3章 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
3.1 富晟毯业公司的生产管理介绍 |
3.2 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3.2.1 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架构 |
3.2.2 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 |
3.3 富晟毯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管理制度、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
3.3.2 各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 |
第4章 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改进方案 |
4.1 安全生产管理的改进思路 |
4.2 安全生产管理的改进原则 |
4.3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
4.4 全面理顺安全生产的管理流程 |
4.5 严格规范各工艺流程的安全操作 |
4.5.1 原材料入库的安全管理 |
4.5.2 压制工艺的安全管理 |
4.5.3 发泡生产的安全管理 |
4.5.4 切割生产的安全管理 |
4.5.5 成品入库的安全管理 |
第5章 富晟毯业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措施 |
5.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5.2 贯彻安全生产审批报告制 |
5.2.1 建立事件、不符合原因调查 |
5.2.2 执行事件、不符合项的纠正与预防措施 |
5.3 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
5.4 完善公司工伤管理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软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气动软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气动软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
1.4 气动软体机器人实验平台现状及分析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1.5.1 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需求分析与原理方案 |
2.1 通用实验平台需求分析 |
2.2 通用实验平台技术指标 |
2.3 通用实验平台原理方案设计 |
2.4 本实验平台的通用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结构设计 |
3.1 机械结构设计 |
3.1.1 移动框体机械结构设计 |
3.1.2 控制台机械结构设计 |
3.2 电气结构设计 |
3.2.1 电控柜的结构设计 |
3.2.2 电控柜的元件布局 |
3.3 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总体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主控制器选型 |
4.1.1 单片机 |
4.1.2 可编程控制器 |
4.2 电控系统设计 |
4.2.1 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
4.2.2 电控系统软件设计 |
4.3 气动回路的设计 |
4.3.1 气动回路元件选型 |
4.3.2 气动回路的设计 |
4.4 控制系统及其调试运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平台上位机软件开发及上下位机通信 |
5.1 上位机选型 |
5.2 上位机软件开发 |
5.2.1 上位机软件开发概述 |
5.2.2 上位机软件开发 |
5.3 上下位机通信 |
5.3.1 串口通信 |
5.3.2 CAN总线通信 |
5.4 实验平台样机及其上下位机通信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通用实验平台功能实验验证-以气动软体机械臂为例 |
6.1 气动软体机械臂结构与运动原理 |
6.1.1 气动软体机械臂结构 |
6.1.2 气动软体机械臂运动原理 |
6.2 气动软体机械臂柔性驱动器实验及其控制研究 |
6.2.1气动软体机械臂柔性驱动器实验 |
6.2.2 气动软体机械臂柔性驱动器控制研究 |
6.3 气动软体机械臂单节实验及其控制研究 |
6.3.1气动软体机械臂单节实验 |
6.3.2 气动软体机械臂单节控制研究 |
6.4 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功能演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氡室内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的测量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氡与氡子体 |
1.1.2 氡子体放射性气溶胶 |
1.1.3 未结合态氡子体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不足点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理论与方法 |
2.1 气溶胶的粒径分布 |
2.1.1 粒径的基本概念与粒径分布 |
2.1.2 气溶胶的Whitby模型 |
2.2 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的测量方法 |
2.2.1 未结合态氡子体在丝网上的沉积机制 |
2.2.2 丝网采集效率分析 |
2.3 采集与测量方法的建立 |
2.4 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
2.4.1 氡子体α潜能浓度 |
2.4.2 平衡当量氡浓度 |
2.4.3 未结合态份额 |
第三章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搭建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统计 |
3.2 气溶胶的监测设备 |
3.3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搭建 |
3.3.1 Model3076 型气溶胶发生装置 |
3.3.2 Model3475 型气溶胶发生装置 |
3.4 气溶胶装置的稳定性测试 |
3.4.1 Model3076 气溶胶发生装置 |
3.4.1.1 流量的影响 |
3.4.1.2 气压的影响 |
3.4.1.3 溶液种类、浓度的影响 |
3.4.2 Model3475 气溶胶发生装置 |
3.4.2.1 流量、气压的影响 |
3.4.2.2 溶液种类、浓度的影响 |
3.5 氡子体负载能力对比实验 |
3.6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选择 |
第四章 氡室内子体场的稳态控制 |
4.1 氡室的调控 |
4.1.1 氡室的结构 |
4.1.2 氡浓度稳态调控 |
4.2 气溶胶稳态调控 |
4.3 氡子体测量仪器 |
4.4 温湿度改造及稳定性测试 |
第五章 氡子体未结合份额的测量与不确定度分析 |
5.1 测量程序与方法 |
5.2 测量结果及分析 |
5.2.1 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测量结果 |
5.2.2 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调控曲线 |
5.3 不确定度评估 |
5.3.1 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
5.3.2 不确定度的评定流程 |
5.4 与现有研究结果的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10)创面覆盖用生物材料框架三维增材成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增材成型技术介绍 |
1.3 生物 3D打印技术 |
1.3.1 生物 3D打印技术的技术原理及分类 |
1.3.2 国内外生物技术现状 |
1.4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生物三维增材成型系统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 |
2.1 前言 |
2.2 三维增材成型系统需求分析 |
2.2.1 出胶系统 |
2.2.2 走位系统 |
2.3 增材成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出胶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材料分析 |
3.2.1 流体性质分析 |
3.2.2 生物墨水材料特征分析 |
3.2.3 流体参数模型 |
3.2.4 流体模型仿真 |
3.3 推胶系统参数确定 |
3.3.1 电动气动推胶对比分析 |
3.3.2 气动推胶系统搭建 |
3.3.3 电动推胶系统的设计 |
3.3.4 电动推泵设计 |
3.3.5 步进电机选择 |
3.4 本章总结 |
4 增材成型打印机构 |
4.1 引言 |
4.2 打印机构分析 |
4.2.1 对比实验 3D打印机选型 |
4.2.2 机械臂介绍 |
4.3 3D文件的切片代码解读和转换 |
4.3.1 切片软件代码解读 |
4.3.2 文件转换程序 |
4.4 基于Robo DK的机械臂 3D打印程序验证 |
4.5 三维相机的原理和使用 |
4.5.1 三维扫描 |
4.6 本章小结 |
5 3D打印实验与分析 |
5.1 前言 |
5.2 实验准备 |
5.2.1 实验仪器 |
5.2.2 材料处理 |
5.3 3D打印实验 |
5.3.1 3D打印机对比试验准备 |
5.3.2 机械臂打印准备 |
5.4 结构分析 |
5.4.1 打印结构 |
5.5 气动电动推胶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一种压缩机改装的气泵(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液化石油气泵操作当中的汽蚀问题[J]. 谢俊. 全面腐蚀控制, 2021(10)
- [2]多功能小龙虾加工装置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 江立杰.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3]基于氟泵增压的复合空调系统实验研究[D]. 林郁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面向软体机器人的软材料3D打印实验研究[D]. 陈尤旭. 苏州大学, 2020(02)
- [5]一种新型全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正向开发及其应用研究[D]. 邹鹏. 湖南大学, 2020(11)
- [6]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ECAS控制策略及试验研究[D]. 宋盘石.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7]富晟毯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改进研究[D]. 刘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8]气动软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研发[D]. 杨飞.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9]氡室内氡子体未结合态份额的测量与调控研究[D]. 李立凡.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10]创面覆盖用生物材料框架三维增材成型系统研究[D]. 何斾霖.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