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探讨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欧阳巍立1丁建东2

1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镇江212300;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探究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血栓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华法林治疗),平均每组50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预防效果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效果可靠,同时能有效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并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

【关键词】华法林;阿司匹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预防效果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目前常见的中老年心律失常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心房颤动患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各种不适症状,还易形成心房内附壁血栓脱落,从而导致血栓栓塞,从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目前,临床上针对心房颤动患者的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2】。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华法林治疗),比较研究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凝血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化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华法林治疗),平均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器官功能性疾病、心脏瓣膜病、凝血功能障碍及无法规律服用药物等现象。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有27例,男性23例,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10.8)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龄在25-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11.2)岁。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1113506)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0.1g,晚睡前服用。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华法林(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8151105)进行治疗,初始口服2.5mg/d,用药后每3d检查1次凝血功能,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调整服用剂量,每次增减0.625mg,将凝血酶原时间INR维持2.0~3.0之间,稳定后每月检查1次。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发生栓塞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左心房内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x±s)

3讨论

近年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相关报道显示,临床上由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所导致的栓塞的可高达20%左右。因此对于心房颤动患者而言,尤其是老年患者,预防栓塞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研究不断深入,进而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发生是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目前所运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有效测定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液中与血栓形成相关的标志物,因此可以早期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能够在药物干预下可以改善患者幻影体验综合病症。而华法林则能够有效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的凝血因子合成发挥抗凝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使用华法林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改善情况优于使用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且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栓塞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高建军,王献忠,刘德林等学者在《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国际标准化比率诊断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出血的最佳临界值》提到的华法林具有有效的抗凝出血效果这一结论非常相似。

综上所述,采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效果可靠,同时能有效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并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房内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涂荣会,钟国强,曾志羽,等.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评价[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2):262-267.

[2]张善春,吴卫平,王振福,等.206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及血管事件发生情况5年随访[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5):64-66.

[3]高建军,王献忠,刘德林,等.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国际标准化比率诊断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出血的最佳临界值[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11):139-140.

标签:;  ;  ;  

探讨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