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防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波,防护,功率,前门,等离子体,措施,吸收率。
微波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苏兆忠,孔旭[1](2019)在《微波器件低气压放电的机理分析与防护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天航空设备上微波器件易发生低气压放电的问题,该文首先详细分析了低气压放电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然后总结了微波器件低气压放电的基本防护原则和常用防护方法。该文提出在微波器件的设计阶段就考虑低气压放电的防护,可以避免后期产品整改所带来的经济和人力损失,有利于提高微波器件的工作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子质量》期刊2019年05期)
万朋,侯建成,朱文赫,张红,王楠[2](2019)在《高校实验室创新管理研究——以吉林医药学院微波辐射损伤防护研究中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尤其是重点实验室,有必要采取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师生的现实需求。吉林医药学院微波辐射损伤防护研究中心所属省级重点实验室微波辐射损伤研究室、天然药物与中药化学研究室等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采取二维码、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管理系统等创新管理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9年05期)
张少波[3](2019)在《电子设备的高功率微波武器防护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功率微波武器是一种新型的武器装备,其对现代军用装备中的电子系统具有毁伤效应,已经严重威胁了军用电子设备,其影响是一般武器装备无法比拟的。因而,研究如何防护高功率微波武器,已经成为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军用电子设备在强电磁环境中受到的威胁,给出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对电子设备的毁伤机理,分析了其对电子设备的毁伤途径,最后总结了几种防护高功率微波武器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14期)
罗穗浩,严华[4](2019)在《雷达系统的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和防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雷达系统产生的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有很严重的危害,本文以典型的多雷达系统部署雷达站,通过对实际雷达系统的测试和相关理论计算,对雷达系统周边的建筑物所受到的微波辐射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及雷达系统周围微波辐射超过标准值的因素和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雷达系统的辐射对作业人员的防护方法和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03期)
周鹏[5](2018)在《用于接收机高功率微波防护的ESS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功率微波通过“前门”耦合进入接收机的能量会对接收机形成重大的威胁。而安装限幅器件等“前门”耦合防护手段的防护能力有限,难以达到对接收机进行有效保护的目的。针对接收机防HPM“前门”耦合难的现状,本文基于电磁防护叁要素、电磁波极化理论和表面阻抗及电波传播理论,研究了HPM的时/频域特性、HPM对接收机的耦合途径和损伤机理以及采用ESS对接收机进行HPM防护的防护方法。分析了接收机的损坏机理,确定了接收机被损坏的本质是其内部的半导体器件被击穿或者烧毁。提出了用于椭圆极化HPM防护的ESS设计原则,并通过仿真分析了采用ESS对接收机进行HPM防护的可行性及正确性,为工程实现提供了参考。第一部分对HPM时/频特性及其对接收机的耦合及损伤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理论推导的方式对高斯脉冲调制及矩形脉冲调制的HPM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种调制方式下单次/重频HPM的时/频域特性,得出了矩形脉冲调制HPM能量高于高斯脉冲调制HPM能量、重频HPM能量高于单次HPM能量,对接收机进行HPM防护时应该针对重频矩形脉冲调制的HPM进行的结论;其次基于接收机的工作特性,研究了HPM对接收机的耦合途径以及损伤机理,分析了现有“前门”耦合防护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采用ESS对接收机进行HPM“前门”耦合防护的方案。第二部分对ESS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根据电磁波的极化理论和表面阻抗与电波传播理论研究了用于椭圆极化HPM防护的ESS,提出了ESS的设计原则。设计并研制了将PIN二极管的截止视为理想开路、将PIN二极管的导通视为理想短路时ESS等效结构的样件,并对样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样件的插入损耗/隔离度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趋势一致。第叁部分对影响ESS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对PIN二极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其高频工作状态下的稳态/瞬态等效电路;其次通过仿真分析了PIN二极管封装电感及反向结电容等参数对ESS性能影响,并以工作频段为L波段的接收机为例,给出了用于L波段接收机HPM“前门”耦合防护ESS的具体设计过程;最后对ESS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表明所设计的ESS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对不同极化方向、不同入射角度电磁波的插入损耗基本小于1.5dB,在HPM环境下ESS的隔离度基本大于17dB,能够满足接收机防HPM“前门”耦合的要求,验证了采用ESS对接收机进行HPM防护的可行性及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刘洋,时家明,程立,李志刚,张继魁[6](2017)在《双层等离子体对6 GHz高功率微波防护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功率微波对电子设备的安全威胁,设计了一种双层柱状等离子体阵列对高功率微波进行防护。其中单根等离子体柱的直径为25.4 mm,长度为600 mm,等离子体频率与碰撞频率可进行控制。利用搭建的实验测量系统,研究了微波极化方向、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放电单元层数等因素对高功率微波透射衰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高功率微波未激发等离子体产生非线性效应时,TM极化时的防护效果优于TE极化时的防护效果,且能量衰减分别可达20.9 d B和14.7 d B;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增大,微波透射功率减小,防护效果增强;由于层间反射作用,双层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的透射衰减远大于单层等离子体衰减值的两倍。(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7年09期)
田飞飞,葛培虎,张韧,陈以钢,崔洪波[7](2017)在《微波组件铝壳体腐蚀防护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成分分析,研究了有镀覆层的微波组件铝壳体腐蚀行为。在产品生产装配过程中,水和汗液等多余物渗透铝壳体镀覆层到达本体与铝产生化学反应。能谱成分和机理分析表明,铝腐蚀产物主要为氧化铝,其体积膨胀数倍造成镀覆层开裂或剥落,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腐蚀现象会加剧。试验表明,通过对微波组件铝壳体本体磁针抛光处理并对铝壳体镀覆层表面预浸镀层保护剂可以极大地改善镀层抗变色性及耐腐蚀性,从而对微波组件铝壳体起到很好的腐蚀防护作用。(本文来源于《电子工艺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孙丽芳,王向晖,齐红新,陈树德,张杰[8](2017)在《微波防护服开口对防护性能影响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人体解剖学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着装状态连体衣防护服模型,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详细考察了0.3~3GHz微波辐射环境中良导体防护服对人体的防护特点,重点分析了良导体防护服上孔缝电磁泄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防护服防护效能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规律:良导体防护服上孔缝电磁泄露的主要原因为孔缝切断辐射场在防护服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当电磁波的电场极化方向与缝隙垂直时,电磁能量更容易发生泄漏;在0.3~3GHz范围内,防护服的防护效能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强;计算结果显示带有孔缝的良导体防护服屏蔽效能难以达到30dB,对防护效能要求较严格的防护服缝隙需要特殊处理。计算数据以及规律分析为防护服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7年04期)
薛红,王培章,邵尉[9](2016)在《抗高功率微波武器前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射频电路抗高功率微波前门防护工作展开了研究。以接收机前门关键、易损器件低噪声放大器为例,针对前门防护提出了一种插入损耗小、限幅电平低、功率容量大的高功率PIN二极管限幅器,并对前门加固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此外,还提出了用于抗高功率微波压制的双通道限幅接收系统,采用了具有限幅功能的微带双工器,对高功率微波前门注入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开展了接收机前门通道抗毁伤实验,用以确保防护措施工程应用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抗毁伤措施效果较为理想,满足项目指标要求。(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6年S2期)
刘洋,程立,汪家春,王启超,袁忠才[10](2016)在《发光等离子体对6GHz高功率微波的防护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发光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的防护性能,建立了一维条件下等离子体与高功率微波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微波透射效果,分析了发光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的防护性能。随后,实验研究了双层柱状等离子体阵列对6 GHz高功率微波脉冲的透射效果,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说明高功率微波的入射使等离子体产生了非线性效应。实验结果还表明,TE极化时的防护效果要优于TM极化时的防护效果;等离子体击穿场强阈值随电场作用空间的增大而减小;TE极化时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脉冲的屏蔽效能最高可达13 d B,且随入射功率的增大而进一步增大。(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微波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尤其是重点实验室,有必要采取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师生的现实需求。吉林医药学院微波辐射损伤防护研究中心所属省级重点实验室微波辐射损伤研究室、天然药物与中药化学研究室等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采取二维码、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管理系统等创新管理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1].苏兆忠,孔旭.微波器件低气压放电的机理分析与防护方法[J].电子质量.2019
[2].万朋,侯建成,朱文赫,张红,王楠.高校实验室创新管理研究——以吉林医药学院微波辐射损伤防护研究中心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
[3].张少波.电子设备的高功率微波武器防护探索[J].科学技术创新.2019
[4].罗穗浩,严华.雷达系统的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和防护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
[5].周鹏.用于接收机高功率微波防护的ESS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6].刘洋,时家明,程立,李志刚,张继魁.双层等离子体对6GHz高功率微波防护实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
[7].田飞飞,葛培虎,张韧,陈以钢,崔洪波.微波组件铝壳体腐蚀防护行为研究[J].电子工艺技术.2017
[8].孙丽芳,王向晖,齐红新,陈树德,张杰.微波防护服开口对防护性能影响的计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7
[9].薛红,王培章,邵尉.抗高功率微波武器前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J].微波学报.2016
[10].刘洋,程立,汪家春,王启超,袁忠才.发光等离子体对6GHz高功率微波的防护性能研究[J].发光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