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论文和设计-刘文周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机构本体,脱模机构本体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母模,母模的上方设置有相对应的子模,子模的上方设置有顶板,子模和顶板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一注入孔,母模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一滑动块,滑动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内腔,滑动块的下方设置有一控制杆。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杆、母模、子模、滑动块和控制杆,旋转杆可以控制内部的控制杆,将滑动块慢慢往前推,就可以将模具脱离母模,同时还可以保证其子模不受到任何的损伤,更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节约资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机构本体(1)、底板(2)、支撑柱(3)、旋转杆(5)、母模(6)、子模(7)、顶板(8)、注入孔(9)、滑动块(12)、控制杆(14)、流通管(15)和控制阀(17),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本体(1)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底板(2)的上方设置有母模(6),所述母模(6)的上方设置有相对应的子模(7),所述子模(7)的上方设置有顶板(8),所述子模(7)和顶板(8)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一注入孔(9),所述母模(6)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一滑动块(12),所述滑动块(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内腔(13),所述滑动块(12)的下方设置有一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通过控制阀(17)与外侧的旋转杆(5)相连接,所述第二内腔(13)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流通管(15),所述流通管(15)穿过母模(6)和底板(2)连接到外侧。

设计方案

1.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机构本体(1)、底板(2)、支撑柱(3)、旋转杆(5)、母模(6)、子模(7)、顶板(8)、注入孔(9)、滑动块(12)、控制杆(14)、流通管(15)和控制阀(17),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本体(1)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底板(2)的上方设置有母模(6),所述母模(6)的上方设置有相对应的子模(7),所述子模(7)的上方设置有顶板(8),所述子模(7)和顶板(8)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一注入孔(9),所述母模(6)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一滑动块(12),所述滑动块(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内腔(13),所述滑动块(12)的下方设置有一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通过控制阀(17)与外侧的旋转杆(5)相连接,所述第二内腔(13)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流通管(15),所述流通管(15)穿过母模(6)和底板(2)连接到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上,所述支撑柱(3)和支撑块(4)均设置在底板(2)的两侧,所述支撑块(4)的下方套接有橡胶垫(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6)的中间部分上方设置有一限位板(11),用于挡住滑动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6)与子模(7)设置有第一内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2)为圆柱形,所述滑动块(12)和控制杆(14)之间通过螺钉(18)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7)设置在底板(2)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15)的靠近底板(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塞(16),所述密封塞(16)设置有两个。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是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模具应用广泛,现代制造业中的产品构件成形加工,几乎都需要使用模具来完成。

目前,注塑模具在进行脱模这个工序时,需要使用到侧抽芯机构,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对需要铸模的产品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有使用吹气机构的,吹气机构时利用外界气泵来控制脱模,使用起来比较繁琐,同时成本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来解决以上的问题,减少模具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能解决模具质量不怎么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机构本体、底板、支撑柱、旋转杆、母模、子模、顶板、注入孔、滑动块、控制杆、流通管和控制阀,所述脱模机构本体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母模,所述母模的上方设置有相对应的子模,所述子模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子模和顶板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一注入孔,所述母模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一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内腔,所述滑动块的下方设置有一控制杆,所述控制杆通过控制阀与外侧的旋转杆相连接,所述第二内腔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穿过母模和底板连接到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和支撑块均设置在底板的两侧,所述支撑块的下方套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母模的中间部分上方设置有一限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母模与子模设置有第一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为圆柱形,所述滑动块和控制杆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设置在底板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通管的靠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置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杆、母模、子模、滑动块和控制杆,旋转杆可以控制内部的控制杆,将滑动块慢慢往前推,就可以将模具脱离母模,同时还可以保证其子模不受到任何的损伤,更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块与控制杆之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块的示意图。

其中:1、脱模机构本体;2、底板;3、支撑柱;4、支撑块;5、旋转杆;6、母模;7、子模;8、顶板;9、注入孔;10、第一内腔;11、限位板;12、滑动块;13、第二内腔;14、控制杆;15、流通管;16、密封塞;17、控制阀;18、螺钉;1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包括脱模机构本体1、底板2、支撑柱3、旋转杆5、母模6、子模7、顶板8、注入孔9、滑动块12、控制杆14、流通管15和控制阀17,所述脱模机构本体1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底板2的上方设置有母模6,所述母模6的上方设置有相对应的子模7,所述子模7的上方设置有顶板8,所述子模7和顶板8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一注入孔9,所述母模6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一滑动块12,所述滑动块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内腔13,所述滑动块12的下方设置有一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通过控制阀17与外侧的旋转杆5相连接,所述第二内腔13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流通管15,所述流通管15穿过母模6和底板2连接到外侧。

底板2固定安装在支撑柱3上,所述支撑柱3和支撑块4均设置在底板2的两侧,所述支撑块4的下方套接有橡胶垫19,通过橡胶垫19的设置,用于保护脱模机构本体1,避免出现由意外情况而损坏脱模机构的现象发生;母模6的中间部分上方设置有一限位板11,用于挡住滑动块12,通过旋转杆5控制滑动块12,起到将模具脱离的作用;母模6与子模7设置有第一内腔10;滑动块12为圆柱形,所述滑动块12和控制杆14之间通过螺钉18固定安装,通过螺钉18的设置,能够用于更好地将模具脱离,同时还可以让模具不受到损坏;控制阀17设置在底板2的内壁,控制阀17通过绕底板2内壁旋转来实现上下位移;流通管15的靠近底板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塞16,所述密封塞16设置有两个,通过密封塞16的设置,有利于空气流通。

具体的,首先,在进行铸模时,滑动块12时位于母模6的顶部,与限位板11水平相贴,在进行脱模的时候,将流通管15一端的密封塞16塞住,同时可以将旋转杆5旋转,旋转杆5带动控制阀17,通过控制杆15带动滑动块12向靠近底板2的一侧移动,当滑动块12移动到与底板2相接触的时候,第二内腔13的压强很大,然后将密封塞16再次打开,再次旋转旋转杆5,将滑动块12往上移动,之后该模具内的产品就会自行脱离,这样一个完整的脱模工序就完成了。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杆、母模、子模、滑动块和控制杆,旋转杆可以控制内部的控制杆,将滑动块慢慢往前推,就可以将模具脱离母模,同时还可以保证其子模不受到任何的损伤,更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0746.5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09201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B29C 45/33

专利分类号:B29C45/33;B29C45/4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三联村

发明人:刘文周

第一发明人:刘文周

当前权利人: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明科

代理机构:44376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注塑模具脱模机构论文和设计-刘文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