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缘论文-张顺

再生缘论文-张顺

导读:本文包含了再生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再生稻,再生缘,稻米,潘家台,稻桩,临澧县,早稻,垩白米率,稻株,胶稠度

再生缘论文文献综述

张顺[1](2019)在《千亩水稻的“再生缘”》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稻,对我市多数市民来说,可能听说过,但不甚了解。其实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其特点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大约只割下稻株的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1/3的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本文来源于《常德日报》期刊2019-11-06)

周英子[2](2019)在《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乐黛云先生说清朝有部作品,它"第一次在重重男性话语的淤积中曲折地表明了女性对男尊女卑定势的逆反心理,以及女性与男性并驾齐驱,公开竞争的强烈的意愿"①。此即乾嘉时期女弹词家陈端生的《再生缘》。然而也正是这种"逆反"和"意愿"让《再生缘》和生而为女性的陈端生被正统文学史"忘却"。直到两百余年后,陈寅恪才将其从历史蒙尘中掘出,以一代大师身份为这位不知名的女作家和这部"不足道"的弹词正名。而后郭沫若又广罗资料,对《再生缘》进行考证修订,并提出《再生缘》应以"悲剧"收尾的论断。一时间,《再生缘》及其作者声名大噪。本文通过细读郭沫若对《再生缘》的点评和他提出的五点续补构思,探析其背后的悲剧美学观。(本文来源于《郭沫若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王娜[3](2019)在《浅谈弹词《再生缘》中的几个小人物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缘》是明清弹词中的一部优秀代表作品,长期以来,对此书的研究层出不穷,而以往对本作品人物形象研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主人公孟丽君以女儿之身女扮男装登阁拜相的个人传奇上,其人其事所闪烁出的耀眼光芒往往便掩盖住了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其实在主角之外还有很多配角,而在配角之外,另有许多小人物的存在,这类小人物在研究中不受重视,常常被忽略,实际上作品中的这些小人物塑造的也同样精彩,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非雪[4](2019)在《陈端生让《再生缘》飘出茶香》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其社会功能及精神财富往往也不可忽视。随着饮茶习惯在文人雅士的生活中蔚然成风,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逐渐从骚人的笔端晕染开。(本文来源于《博览群书》期刊2019年03期)

王丹[5](2018)在《意义的重塑:临终患者的仪式治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重生轻死的文化传统与技术导向的现代医学,致使临终者常常在身体疼痛与死亡恐惧中痛苦离世。伴随社会文明的飞速进步,个体的生命意义却愈发虚无。临终关怀的提出恰恰回应了人类对于生命本身的尊重,社会工作对临终关怀的积极介入则进一步体现了生命理念的革新。作为社会行动的本质体现,仪式逐渐成为生活意义的象征和价值的表达。为了探究社会工作视角下,以仪式的理念介入临终关怀的作用及实践策略。本研究以根纳普的“通过仪式”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14位临终患者、7位家属、4名医护人员、6名社工及志愿者的半结构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探究临终关怀服务中仪式治疗介入的过程及运作逻辑,为仪式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了一种实践反思。研究发现,仪式治疗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具有一定成效,进一步提炼出实践策略,并整合出仪式治疗阶段性干预的综合模型:个体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事件包括出生、成长、结婚以及死亡,在生命周期仪式上分别对应出生礼、成人礼、婚礼以及葬礼,又分别导向觉醒、成长、实现、告别四个主题,具体的仪式实践则通过故事会、生日会、心愿会以及感恩会的形式进行。四个仪式呈现出阶段性的递进关系,每个仪式内部的推进也包含“分离、过渡与组合”叁个不同的阶段,且阶段之间的转换比较缓和。在实践层面,仪式化服务又可以通过社会工作中的具体技术来达成:在觉醒仪式中,借由人生回顾聚焦重要事件,通过发现述说的多种可能而与“问题经验”分离,并向“新故事”转换以实现个体价值再塑;在成长仪式中,通过为患者创造一个展现能力的机会,来与“缺陷为本”的状态分离从而向“优势为本”过渡,以强化主体意识与自我认同;在实现仪式中,聚焦立即性需要以弱化无力感,帮助患者再度体验社会参与以实现权力感的提升;在告别仪式中,正向关系的维持支撑着患者与“社会世界”告别,重建生存和希望为主的生命意义,从而获得生命最后的安宁。(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12-25)

周倩[6](2018)在《女性意识的觉醒 对越剧《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缘》是清代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作品,与同时代的古典名着《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再生缘》情节离奇曲折,词句优美流畅,塑造了孟丽君、皇甫少华、皇帝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曾被改编成越剧、京剧、淮剧、黄梅戏、歌仔戏等,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越剧为代表,随着时代社会发展、人们思想转变,以弹词作品《再生缘》为原本,改编演出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版本,其中所包含的女性意识也在不断演变。(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8年11期)

黄贞子[7](2018)在《试析陈寅恪《论再生缘》中的阐释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寅恪的《论再生缘》一文运用了西方哲学中的阐释学方法,此方法内容可分为四点:一是"具了解之同情"的阐释态度,二是建立在"释证"和"参证"基础上的阐释途径,叁是"古典"与"今典"相结合的双重阐发法,四是运用环境心理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的现代阐释。(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9期)

史国强[8](2018)在《《再生缘》与范秋塘》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学界围绕《再生缘》前十七卷作者陈端生丈夫为何人的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形成结论,但郭沫若"范秋塘就是范菼"等观点却被不恰当地作为定论广泛征引。杨镰立足新获文献,指出"陈端生之夫即范菼一说可以成立;而云贞不是陈端生,范秋塘亦非范菼",但对范秋塘其人仍未作深究。范秋塘的生平及文学活动情况在其同时代人张锦、王大枢及晋昌等的着述中均有所反映,这些文献足以证明,范秋塘与范菼为同时遣戍伊犁的两个人,前者与《再生缘》毫无关联。(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2018年04期)

谢桃坊[9](2018)在《论弹词《再生缘》的主题思想及相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弹词女作家陈端生的《再生缘》在近世甚为学术界关注,学者对其生平事迹作了大量考证。这部弹词的主旨虽然是宣扬封建社会的忠孝节义,但却通过孟丽君女扮男妆的故事,表现出对男尊女卑观念的否定,从而对封建伦理道德备加挪揄与嘲讽。作者写作时尚是少女,当到中年准备续完时,已历经忧患,不愿将这故事以大团圆结局,因而辍笔。这样使我们仅见到孟丽君永远处于才华与功业的巅峰,感受到陈端生这位少女和才女散发的理想的光辉。(本文来源于《文史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张彤彤[10](2018)在《解读《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女性意识觉醒》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缘》是清代弹词的代表作,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重大的影响,和《红楼梦》并称,有"南缘北梦"之说。主人公孟丽君是文学史上与众不同、光彩夺目的人物,她在从闺阁小姐到位极人臣的过程中,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孟丽君要求夫妻平等,反对男尊女卑,不认父母,不认丈夫等一系列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是她觉醒的极致。孟丽君的形象既复杂又独特,其背后有着社会环境、经济地位、个人性格等复杂的原因。只有理解孟丽君女性意识的超时代性,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孟丽君这个人物形象。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孟丽君女性意识的觉醒是有局限的,不自觉的。(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再生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乐黛云先生说清朝有部作品,它"第一次在重重男性话语的淤积中曲折地表明了女性对男尊女卑定势的逆反心理,以及女性与男性并驾齐驱,公开竞争的强烈的意愿"①。此即乾嘉时期女弹词家陈端生的《再生缘》。然而也正是这种"逆反"和"意愿"让《再生缘》和生而为女性的陈端生被正统文学史"忘却"。直到两百余年后,陈寅恪才将其从历史蒙尘中掘出,以一代大师身份为这位不知名的女作家和这部"不足道"的弹词正名。而后郭沫若又广罗资料,对《再生缘》进行考证修订,并提出《再生缘》应以"悲剧"收尾的论断。一时间,《再生缘》及其作者声名大噪。本文通过细读郭沫若对《再生缘》的点评和他提出的五点续补构思,探析其背后的悲剧美学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再生缘论文参考文献

[1].张顺.千亩水稻的“再生缘”[N].常德日报.2019

[2].周英子.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J].郭沫若学刊.2019

[3].王娜.浅谈弹词《再生缘》中的几个小人物形象[J].邢台学院学报.2019

[4].非雪.陈端生让《再生缘》飘出茶香[J].博览群书.2019

[5].王丹.意义的重塑:临终患者的仪式治疗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

[6].周倩.女性意识的觉醒对越剧《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再认识[J].中国戏剧.2018

[7].黄贞子.试析陈寅恪《论再生缘》中的阐释学方法[J].名作欣赏.2018

[8].史国强.《再生缘》与范秋塘[J].文献.2018

[9].谢桃坊.论弹词《再生缘》的主题思想及相关问题[J].文史杂志.2018

[10].张彤彤.解读《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女性意识觉醒[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  ;  ;  ;  ;  ;  

再生缘论文-张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