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安霞(黑龙江省嫩江县中医院1614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432-02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门诊最常见的病源菌及传播途径,掌握其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口腔科门诊最常见的病源菌及传播途径,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结果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自觉遵守《口腔器械消毒管理条例》,掌握口腔感染管理标准,明确口腔器械消毒的程序,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为病人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门诊病源菌感染管理
口腔科门诊是使用器械最多的科室,口腔器械频繁地和血、唾液接触,可直接或间接地传播感染[1]。因此,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关系到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健康,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2]。做好这项工作不在于医院是否具有高精尖的设备,而关键在于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建设。许多病原体都可能通过飞溅的血液、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在口腔检查和治疗过程传播,口腔科病人、医务人员都可能接触到各种病原体,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口腔科医务人员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口腔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及传播途径,掌握医院感染的管理知识,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以减少口腔科感染的发生,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1口腔诊疗过程中易引起感染和传播的主要病原体
1.1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SARS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1.2细菌以革兰氏阴性球菌为主,主要有血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唾液链球菌等在感染性疾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3],此外还有葡萄球菌、肠球菌等。
2感染途径
2.1血液传播医务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时医患几乎是零距离,飞溅的血液可通过呼吸道和破损的皮肤粘膜将病菌传染给医护人员;同时含有遗留微生物繁殖体的手机、小器械如扩大针、成型片、根管器械等,因不易消毒灭菌也可能刺伤手指造成医源性感染。
2.2空气传播口腔科门诊病人多,病情隐蔽,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感染者多[4]。超声洁治时,由于洁治头震动和冷却水喷雾,产生大量的气溶膠,与唾液和菌斑中的细菌混合成微生物气溶膠,这些微生物气溶膠较大的沉积到地面及物体表面,较小的(1-30um)可长时间悬浮于周围空气中,进入医务工作者的口腔及鼻道,甚至有可能直接进入肺泡。而沉积于地面及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气溶膠可由于风吹、清扫、震动及机械作用等扬起而污染空气。有研究表明[5],病源体污染空气可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医疗器械间接感染人体。
2.3接触传播医护人员治疗过程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未及时洗手从而引起交叉感染。
2.4水传播手机、三用气枪供水系统未经水处理而造成感染。
3感染原因
3.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差。治疗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未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3.2医务人员灭菌观念意识不强,是造成忽视自身防护的主要原因。
4控制方法
4.1标准预防口腔门诊是病人集中就医的场所,人员密集,病人就诊时其全身状况无法知晓,医师询问病史时病人也会有所隐瞒,因此将每个前来就诊的确病人都看成潜在的感染源,即实行标准预防[6]。该策略主张不明确病人是否有传染性,以传染病病人对待,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双向安全。
4.2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政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感知自身暴露的危险性的教育,用医院感染事件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培训,使之树立牢固的标准预防的观念,提高职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防护规则。行政管理部门要明确责任,并监督落实,使防护工作有章可循,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4.3基本干预
4.3.1洗手口腔医护人员的手在诊疗中直接进入病人口腔,极易造成手的污染。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洗手是防止病源菌传播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在诊治病人前后均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防止微生物的种植与扩散,做到一人一洗手。
4.3.2戴手套手套能防止皮肤与唾液、血液及黏液的直接接触。有研究表明,口腔医护人员工作时不戴手套可造成甲中的微生物存在达数天。常规接诊时要求一位病人一副手套。戴手套前应洗手,更换手套前后避免接触其他部位。
4.3.3戴口罩、面罩、护目镜由具有过滤作用的合成材料制成的口罩是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口腔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操作中,尤其是洁治牙齿时,口罩、面罩、护目镜可隔绝洁治设备在使用时产生的气雾悬滴和牙齿的残屑、食物残垢,对病源菌有重要的屏障作用。要掌握口罩使用的正确方法,注意其有效期,潮湿地口罩用立即更换。
5建立口腔感染管理的标准流程
5.1口腔科诊疗环境的感染管理汽枪、水枪、高速涡轮机钻使用时,对环境中空气和物品污染比较严重,应对环境进行常规预防性消毒。布局要合理,避免清洁区与污染区交叉。治疗区的操作台,治疗每个病人后均需用中效消毒剂进行消毒,治疗外周区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消毒及通风。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桌面、椅子、门窗、墙面、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5.2器材的消毒、清洗、灭菌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繁,周转较快,容易造成污染,加之器械较昂贵,消毒灭菌较难,尤其是涡轮手机、直、弯机头等结构复杂,腔隙多,更增加了消毒与灭菌的难度。口腔器材应按其危险程度及材质,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
5.3一般诊疗物品的消毒对不耐高温的物品,采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取出后用流水刷洗干净,擦干后用2%戊二醛浸泡10h后备用。戊二醛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盛装戊二醛的容器应加盖,放在通风良好处。每日必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每周更换1次。
5.4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与处理口腔检查器械如镊子、压舌板、口镜、探针、弯盘、吸管等可采用一次性用品,一经使用后须遵守销毁制度,立即就地消毒、毁形(装入医院专用的医疗垃圾袋),由卫生行政部门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清点数目,予以登记。严禁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和流入社会。通过对口腔门诊中常见病源菌的研究,使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自觉遵守《口腔器械消毒管理条例》,掌握口腔感染管理标准,明确口腔器械消毒的程序,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为病人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莫凡,梁雪英,王君,等.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317-319.
[2]唐维新.医院感染管理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3]俞雪芬,吴刚,俞小莲,等.强力吸引对降低口腔科治疗室微生物污染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80-81.
[4]周惠平,魏克立.口腔疾病的诊疗与交叉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53-54.
[5]江宇航.医院空气监测及其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8.
[6]李莉莉,卢爱工,刘东玲,等.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干预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41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