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乔木林地论文-赵玉娟,郝伯为

人工乔木林地论文-赵玉娟,郝伯为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乔木林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土高原,人工乔木林地,土壤干燥化,调查

人工乔木林地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娟,郝伯为[1](2014)在《黄土高原人工乔木林地土壤干燥化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人工乔木林地0~1000cm土层土壤湿度测定和分析,试图揭示和评价黄土高原主要类型人工林地土壤干燥化特征及其区域分布规律,为黄土高原人工林地水分可持续利用和人工植被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4年36期)

刘心玲,雷泽勇,姜涛,刘聪[2](2009)在《章古台沙地人工乔木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土钻法对章古台沙地不同乔木植被定位监测,分析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得出结果:不同乔木林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是降雨和植物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雨季,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小的是油松林地,雨季土壤含水量为2.7%(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S2期)

赵玉娟[3](2007)在《黄土高原人工乔木林地水分生产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区,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少雨,以土壤水分持续严重亏缺为特征的人工林地土壤干化正在日益严峻地威胁着黄土高原人工林正常生长,土壤干层的形成已经成为人工林重建的严重隐患,导致人工林生长缓慢和逐渐衰败,进一步制约了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步伐。在黄土高原半湿润高原沟壑区和半干旱丘陵沟壑区,在野外人工林地深层土壤湿度实地观测基础上,应用美国研制的水土资源管理与植物生产力定量评价模型——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1957~2001年期间刺槐和油松林地水分生产力和0~10m土层土壤水分利用特征,系统分析了人工林地生产力变化趋势和土壤干燥化规律,评价了人工林健康生长的稳定性,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和植被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取得主要进展如下:(1)在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人工刺槐和油松林地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土壤干燥化现象。半湿润区刺槐林地和油松林地0~10m土层土壤水分过耗量分别为363.9mm和533.7mm,土壤干层厚度分别超过7.3m和9.5m。半干旱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过耗量为758.5mm,土壤干层厚度超过10m。(2)组建了长武、洛川和延安等研究地区的逐日气象要素序列、土壤剖面理化性状、作物生长参数等WinEPIC模型数据库。模型验证结果表明,WinEPIC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黄土高原人工刺槐和油松林地水分生产力和土壤水分利用动态。(3)在1957~2001年模拟研究期间,长武和延安刺槐林地逐年生物量模拟值的平均值分别为5.52 t/hm2和5.37 t/hm2,并在5~6年生后呈现明显的波动性降低趋势;洛川和延安油松林地逐年生物量模拟值的平均值分别为4.29 t/hm2和3.62 t/hm2,分别在17年生和13年生后出现了明显波动性降低趋势。(4)在1957~2001年模拟研究期间,长武和延安刺槐林地在6~7年生时出现干旱胁迫,此后干旱胁迫日数呈现逐年波动性上升趋势,且延安明显高于长武;洛川18年生和延安16年生油松林地均出现干旱胁迫,此后干旱胁迫日数呈现明显的波动性上升趋势。(5)在1957~2001年模拟研究期间,长武和延安刺槐林地1~7年生期间是林地土壤强烈干燥化阶段,8年生后林地0~10m土层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长期在0~250mm的较低水平上随降水变化而波动。洛川14~20年生和延安9~20年生期间是油松林地土壤强烈干燥化阶段,21年生以后油松林地0~10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在0~150mm较低水平上波动。(6)在1957~2001年模拟研究期间,长武和延安1~7年生刺槐林地0~10m土层剖面土壤湿度随着林龄增加而逐年降低,土壤干层形成并逐年加厚,7年生时土壤干层厚度已经超过10m,8~45年生刺槐林地2~10m土层土壤湿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干燥化状态。洛川和延安油松林地土壤干层厚度均在19年生时超过10m,洛川20年生和延安16年生以后2~10m土层土壤湿度维持在稳定干燥化状态。(7)从模拟结果推断,长武和延安刺槐林地稳定生长期分别超过45年和小于40年,洛川和延安人工油松林地水分最大持续利用年限均为20年,刺槐林地和油松林地水分生产力稳定性不高,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前景不容乐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7-06-01)

人工乔木林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土钻法对章古台沙地不同乔木植被定位监测,分析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得出结果:不同乔木林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是降雨和植物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雨季,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小的是油松林地,雨季土壤含水量为2.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乔木林地论文参考文献

[1].赵玉娟,郝伯为.黄土高原人工乔木林地土壤干燥化状况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

[2].刘心玲,雷泽勇,姜涛,刘聪.章古台沙地人工乔木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赵玉娟.黄土高原人工乔木林地水分生产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  

人工乔木林地论文-赵玉娟,郝伯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