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邓星佑施静(云南省中医院针灸科云南昆明650021)

【中图分类号】R25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8-0273-02

顽固性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西医则指单纯性膈肌痉挛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膈肌痉挛,常规治疗无效。笔者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钱某某,男,64岁,云南省瑞丽人,12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呃逆,干呃,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严重时持续24小时呃逆,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经常规治疗无效。既往慢性胆襄炎、胆结石病史6年余,糜烂性胃炎病史4年余,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2年余。来诊时,患者呃逆呈间断性发作,声高有力,面色淡暗,无恶心、欲呕,腹痛、腹胀等症状,纳可眠差,小便可,大便未解,舌淡白苔薄,脉细。

2治疗

2.1针灸治疗患者伏卧位,取颈部夹脊穴3,4,5,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常规消毒后,先取颈部夹脊穴,用1.5寸毫针向下快速直达颈横突处,强刺激提插捻转,再取膻中穴,用1.5寸毫针向下平刺捻转略带提插,使针感向腹部传导,后取内关、足三里、公孙,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平补平泻捻转手法,每穴操作约1min,以麻胀感为度,,留针30min,其间行针1~2次。

2.2穴位注射用5ml注射器接6号针头,抽取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刺入足三里,经回抽无血后,将药液缓缓注入,每侧10mg,足三里不留针,出针后按压3~5分钟。

经上述治疗一次后,患者呃逆症状消失。随访一周未复发。

3讨论

顽固性呃逆多见于急慢性疾病的严重阶段,多为病势转向危重的一种表现。呃逆俗称“打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西医学认为是由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中医认为引起呃逆的病因很多,其病因是由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冲动膈肌所引起。呃逆究其病机,无非“气逆”,而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刺膻中穴具有理气、宽胸、利膈、解郁的作用。中脘穴为胃之募穴,有和胃降气化痰之功,二穴相济,起到了肃降胃气,宽胸利膈之功;内关通阴维,公孙通冲脉,共同会合于心、胸、胃,有降逆止呕、消食导滞的作用;足三里,胃之合穴,是全身强壮穴之一,主要作用为调胃肠、降气逆、泻热、补虚益气。颈夹脊穴为经外腧穴,从经络的分布角度来看,颈夹脊穴夹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中,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经气重迭覆盖之处,穴取颈夹脊穴能联络沟通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诸穴合用则理气调中、降逆止呃,则呃逆可消。

从解剖学角度审视,颈项3~5神经前支构成膈神经的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针刺夹脊穴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肌肉组织、体液等因素对膈神经产生一定的刺激,抑制兴奋的膈神经,改变膈肌运动,达到止呃的目的。

穴位注射溴东莨菪碱注射液,与针刺同施,可提高临床疗效。

本法具有取穴少、操作作简单、临床重复性强等特点。

标签:;  ;  ;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