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肺内孤立结节病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孤立,征象,裂隙,肺癌,肝脏,空洞,影像。
肺内孤立结节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徐双武[1](2019)在《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民康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庄玉慧,王飞,张洋,韩莹[2](2016)在《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患者,给予患者CT平扫和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者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共有30枚结节灶,增强CT扫描后CT值显着高于CT平扫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有效鉴别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6年05期)
吕海燕[3](2014)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30例SPN的CT表现,按照良、恶性进行分组,通过对结节的密度、边缘征象(毛刺征、分叶征、棘突征、是否锐利)、是否含有脂肪密度、周围情况(胸膜凹陷征、晕征、卫星灶、血管束征、引流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棘突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引流征在良、恶性结节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SPN的CT表现多种多样,但是仍有一些特征性有利于结节的定性诊断,包括棘突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引流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4年S2期)
魏兴华[4](2013)在《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164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恶性肿瘤102例,良性肿瘤12例,结核14例,炎性结节14例。结论: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依据边缘毛刺征和分叶征,数字化检测最有效,若与CT结合可提高准确度[1]。(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3年10期)
张超,韦菊临[5](2011)在《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统计分析孤立性肺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3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肺结节病例,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按照良、恶性进行分组,对良、恶性肺结节周边征象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分叶征、血管切迹征、棘突征、毛刺征、边缘锐利、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支气管征、晕征、卫星灶征、充血征、引流线征等12个邻近肺野征象。比较不同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出现的百分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43例病例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99例,除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外,其他周边结构征象在良、恶性肺结节中差异均显着(P<0.05)或非常显着(P<0.01)。结论:绝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的周边征象对诊断有价值。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在良、恶性结节中相差不大。(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1年08期)
韩战国[6](2007)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病变40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肺内孤立性结节是指<0.4cm的类圆形病灶,无肺不张、胸腔积液,无局部淋巴结肿大,无肺内和远处转移。本文收集我院自2003年5月 ̄2006年底4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例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恶性结节15例,均经手术病理学证实;良性结节25例,经对症治疗和随诊观察,达临床治愈或无变化。正确认识、区分良、恶性结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辅证。(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07年24期)
蔡曙波,周婕,徐阳[7](2006)在《肺内孤立结节病变术前CT误诊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CT误诊肺内孤立性结节病变性质的原因。方法对50例有术前CT诊断(误诊5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结节病变(SPN)进行分析。结果术前5例,2例术前诊断良性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3例术前诊断为恶性肿块,术后病理分别诊断为隐球菌病、硬化性血管瘤、以及支气管囊肿并发感染。结论肺内肿块的术前CT诊断,可交错重迭,出现“同病异影”或“异病同影”使鉴别诊断出现困难。因此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尽可能避免术前误诊。(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黄淑贞,聂玫,许尚文[8](2003)在《肺内孤立小结节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肺内小结节病灶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直径小于等于2cm孤立结节病变,均行数字化体层摄片和CT扫描并结合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61例,良性肿瘤7例,炎性结节14例。恶性结节边缘毛刺征和分叶征,数字化体层摄影检出率为97%和90%,CT检出率为95%和88%。而良性结节边缘毛刺征和分叶征为14%、28%和14%、14%。结论边缘毛刺征和分叶征是诊断恶性肿瘤最可靠依据,而数字化体层摄影是目前最有效检查方法之一,如与CT结合可大大提高肺部小结节病灶诊断率。(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03年06期)
田芳,周燕发[9](1999)在《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立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内直径在3cm以内的类圆形病灶,无肺不张、肺炎、卫星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1]。其常见疾病为周围型肺癌、结核瘤、炎性假瘤,也可见于错构瘤、转移瘤肺囊肿等。在孤立肺结节的各种影像检查(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1999年01期)
肺内孤立结节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患者,给予患者CT平扫和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者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共有30枚结节灶,增强CT扫描后CT值显着高于CT平扫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有效鉴别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肺内孤立结节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1].徐双武.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
[2].庄玉慧,王飞,张洋,韩莹.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肝脏内孤立性结节病变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3].吕海燕.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4
[4].魏兴华.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
[5].张超,韦菊临.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步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
[6].韩战国.肺内孤立性结节病变40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7
[7].蔡曙波,周婕,徐阳.肺内孤立结节病变术前CT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6
[8].黄淑贞,聂玫,许尚文.肺内孤立小结节病变影像学诊断及鉴别[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3
[9].田芳,周燕发.肺内孤立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