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反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张金策,刘敏,由晓蕾,马晓雪,房大维[1](2021)在《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功能化PVP共聚物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采用简单高效的一锅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官能化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TBSE]2-NVP),运用自由基共聚合的方法报道了结构相似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TBSE]2-NVP单体的共聚合,并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后修饰,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修饰前后的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调控单体投料比可以较好地控制共聚物的组成。进一步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静态接触角(WCA)、热重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性质表征,随着疏水性单体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依次增强;相比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聚物的熔点Tm有所降低,在93~103℃范围内。当对共聚物进行脱保护后,共聚物表现出相似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且随着羟基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熔点逐渐上升。
梁文正[2](2021)在《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制备反渗透复合膜分离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淡水资源匮乏大形势下,反渗透技术作为海水淡化、苦咸水再生的主要技术受到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如何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反渗透脱盐效率、降低反渗透能耗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作为反渗透技术的核心,反渗透膜的发展也经历了多次迭代更新,复合膜因同时具有抗污性能优异且物化性能稳定等优点,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膜种类。利用等离子体直接聚合方法在性能优良的基膜表面沉积功能皮层以制备高分离性能反渗透复合膜的新型制膜方法也已有部分研究进展。相较于其他传统改性及制膜方法,低温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对于功能单体的选择要求降低,反应过程简单迅速,所得聚合物薄膜具有较强的交联性、稳定性及分离性能,反应体系始终保持在较低温度,简洁高效且绿色节能,是能够有效制备高性能复合膜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方法。本研究选择亲水性及稳定性较优的、自身不存在脱盐效果的PS(聚砜)超滤膜材料作为基膜,在常压下利用DBD(介质阻挡放电)法对气态单体放电激发低温等离子体,在基膜表面沉积具有脱盐性能的聚合物薄膜功能层,从而制得高分离性能的反渗透复合膜。对所制得的复合膜进行分离性能测试以及微观表征,探究各制备条件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成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微观表征结果对分析进行验证。目前等离子体直接聚合成膜的功能单体选择依据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基础,文章首先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以特征官能团为变量对有机物质进行聚类分析,优选五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单体,并测试不同温度下单体蒸发量获得蒸发性能曲线及方程,以便在后续试验中对其质量流率进行控制。其次,以五类功能单体为试验材料,并扩展可能对等离子体直接聚合过程产生影响的制备条件影响因素,在进行预试验确定各因素适宜水平后,设计6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运用DBD法在PS基膜表面沉积聚合物功能层制得复合膜,在1.5MPa压力下以2000ppm Na Cl及Mg SO4溶液测试复合膜分离性能,运用极差、方差、回归的分析方法探究功能单体种类、单体质量流率v、放电功率P、放电时长t、电极间距d、基膜溶胀时长t0对于所制得复合膜截盐率及通量的影响,获得各因素对各性能指标的影响显着性。结果表明,功能单体种类为高度显着的影响因素,4-乙烯基吡啶(4-VP)单体在各试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脱盐性能最佳,在较优试验条件下一价盐离子截留率可达40.113%,通量33.070L/㎡·h,二价盐离子截留率可达39.050%,通量30.660L/㎡·h;电极间距对性能指标几乎无影响;各因素对Na Cl及Mg SO4溶液截盐率指标影响显着性一致,对通量显着性有所差别;根据因素效应曲线可获得各性能指标的最佳制备条件组合。对脱盐性能较好的试验组进行SEM-EDS微观表征,可观察到膜面已生成不同形态的聚合物基团且C元素含量占比明显升高,证明各功能单体等离子态直接聚合产物已成功在基膜表面附着。再者,以脱盐效果较好的4-VP单体设计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单体质量流率v、放电功率P、放电时长t、基膜溶胀时长t0四因素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趋势。在1.5MPa压力下以2000ppm、6000ppm两种质量浓度的Na Cl及Mg SO4溶液测试复合膜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在同等反应条件下,高浓度测试溶液脱盐效果优于低浓度,一价离子截留能力优于二价离子;溶胀时长t0、放电时长t、放电功率P三因素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呈强显着,气态单体质量流率v对二价盐溶液通量影响具有波动性,显着性次于其他因素,与前文分析结果一致;最优制备条件组合为:溶胀时长t0=16h、放电时长t=7min、放电功率P=60W、气态单体质量流率v=23mg/s。同时对典型值试验组进行SEM微观表征,可明显观察到不同水平下膜面形态的差异,为分析及推论提供支持。最后,以脱盐效果较好的4-VP单体,运用响应面法安排试验制得复合膜,在1.5MPa压力下以2000ppm、6000ppm两种质量浓度的Na Cl及Mg SO4溶液测试复合膜分离性能,探索放电时长t、放电功率P、单体质量流率v三个与等离子体聚合过程直接相关的放电条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研究一阶及二阶因子对于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各性能指标拟合所得的多项式回归方程与试验实际值拟合程度较好,所建立的连续变量曲面模型多元相关系数均大于或非常接近0.99,精确度较高。AC(放电时长×单体质量流率)为影响显着性最弱的二次因素,表现为不显着;高低浓度一价及二价离子盐溶液截盐率普遍在P=100W、t=7~10min、v=18~20mg/s时到达最高值点,在P=20W、t=1min、v=3mg/s时到达最低值点,通量随制备条件变化所表现趋势与截盐率趋势呈负相关。所得结论与前文分析相符,进一步说明试验结论的科学性。在P=100W、t=10.1min、v=16.5mg/s制备条件组合下所得膜对低浓度一价盐离子截盐率为37.877%,通量36.660L/m2·h;对高浓度一价盐离子截盐率为48.133%,通量23.660 L/m2·h;对低浓度二价盐离子截盐率为35.021%,通量31.660 L/m2·h;对高浓度二价盐离子截盐率为43.133%,通量21.660 L/m2·h。
周丽芳[3](2020)在《基于葫芦脲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用RAFT自由基聚合方法将葫芦[6]脲引入到聚合物里,得到拥有葫芦[6]脲的双重刺激响应聚合物,而且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首先从葫芦[6]脲出发,通过芬顿氧化法,得到单羟基葫芦[6]脲,然后通过酯化反应,获得CB[6]-RAFT试剂。(2)将CB[6]-RAFT试剂与丙烯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一锅法进行可逆加成-断裂转移,成功制备了基于CB[6]的刺激响应性线性两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光谱、GPC等对两嵌段聚合物进行表征,而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形貌观察;并且论文中详细研究了温度、pH值、外加盐等对嵌段聚合物刺激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聚合物链的分子量,链的长短可以调控两嵌段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3)将CB[6]-RAFT试剂与丙烯酸、丙烯酰胺一锅法进行可逆加成-断裂转移,成功制备了基于CB[6]的刺激响应性线性两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红外光谱、GPC等对两嵌段聚合物进行表征,而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形貌观察;并且论文中详细研究了温度、pH值、外加盐等对嵌段聚合物刺激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聚合物链的分子量,链的长短可以调控两嵌段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4)本论文利用CB[6]-RAFT试剂与丙烯酸、4-乙烯基吡啶通过一锅法进行可逆加成-断裂转移聚合,成功制备了基于CB[6]的刺激响应性线性两嵌段共聚物。并对其进行表征以及形貌观察。然后再研究不同条件对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聚合物链的分子量,链的长短可以调控两嵌段聚合物的刺激响应性。(5)本论文用CB[6]-RAFT试剂,将CB[6]-RAFT试剂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进行可逆加成-断裂转移,制备基于CB[6]的刺激响应性线性两嵌段共聚物。
耿桐[4](2020)在《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原油中的镍、钒、钙等金属含量不断升高,尤其镍是以卟啉化合物的形式赋存于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中,难以通过传统的电脱盐工艺将其有效脱除,严重影响了原油的后续加工过程。如何高效、环保的脱除原油中的油溶性金属已成为困扰业界和学术界的技术难题。螯合脱金属法不用增添新设备和改变现有工艺流程,只需在现有电脱盐过程中加入脱金属剂就可将原油中的金属脱除,已越发受到关注。但已有的脱金属剂多以强酸性和普通小分子配体构成,与镍形成的配位数少,仍难以高效的从原油的胶质和沥青质中脱除金属镍。基于核-壳结构的球形聚合物刷所具有的Donnan效应,本论文创新性的以表面羟基化的微米二氧化硅粒子为核,壳层接枝对镍等金属有强配位能力的聚合物链,构筑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刷,极大的提升了配体与金属接触的机率以及空间配位效率,从而克服了小分子配体在原油中无法有效脱除金属的困难,具有高效、非酸性且可回收的优势。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配位理论精选了氨基酸类和非氨基酸类共14种配体,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所选配体与镍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并与通过电脱盐实验所得到的脱镍率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4种配体中,4-乙烯基吡啶与镍所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198.681 kJ/mol)绝对值最大,但也远小于具有大分子结构的初卟啉镍的结合能(-2394.876 kJ/mol)绝对值,说明用小分子配体难以从原油中稳定存在的卟啉化合物中脱除镍;采用4-乙烯基吡啶的脱镍率实验值也最高(为22.1%),这与DFT的计算结果相一致。结合DFT计算和电脱盐实验结果以及聚合物刷的合成需求,最终选择将乙烯基吡啶、1-乙烯基咪唑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配体官能团引入球形聚合物刷,提出设计核-壳结构的球形聚合物刷作为原油脱金属剂构想,即在其所具有的Donnan效应作用下,越接近二氧化硅核,壳层中配体官能团的密度越高,提高了小分子配体与金属的空间配位效率,可望能大幅提升对镍的螯合吸附能力。(2)揭示了聚合物刷上的配体种类、聚合物链接枝率与金属脱除率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化学接枝的方法,成功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刷(PVP@SiO2)、聚2-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P2VP@SiO2)、聚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P4VP@SiO2)和聚乙烯基咪唑聚合物刷(PVIm@SiO2);采用物理吸附法成功制备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刷(PVP@SiO2-C)。分别将这些聚合物刷用作原油脱金属剂,实验表明:化学接枝制备的PVP@SiO2的脱金属效果明显优于物理接枝制备的PVP@SiO2-C。由于吡啶环中氮原子取代位不同而造成的空间位阻效应,相较于P2VP@SiO2,P4VP@SiO2的脱金属效果更好。此外,聚合物刷上聚合物的接枝率越高,其上包含能与金属螯合配位的有效配体官能团数目越多,即越有利于原油中金属的脱除。最后,通过实验发现:含有相同配体官能团的聚合物刷对原油的脱金属效果要远高于聚合物链,进一步证明Donnan效应可以显着增强配体官能团对金属的螯合吸附能力。(3)考察了电脱盐工艺参数对所研制的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种聚合物刷脱金属剂,脱金属效果随着聚合物刷加入量和沉降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缓;随着电脱盐温度、水/油比、剪切乳化强度、乳化时间和电场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4)为了考察其他金属对聚合物刷脱镍效果的影响,并且比较不同体系聚合物刷对镍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环烷酸钙作为模型化合物加入原油中,通过电脱盐实验,同时考察了 PVP@SiO2、P4VP@SiO2、和PVIm@SiO2对镍和钙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的吸附能力大小顺序遵循P4VP@SiO2>PVIm@SiO2>PVP@SiO2,而对镍的吸附选择性强弱顺序为PVP@SiO2>PVIm@SiO2>P4VP@SiO2。结合实验和DFT计算结果,分别建立了配体4VP、VP和VIm与镍和钙形成配合物的模型。结合能数据表明,三种配体对镍和钙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4VP>VIm>VP,而对镍的吸附选择性遵循VP>VIm>4VP,DFT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进一步从分子尺度上揭示了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吸附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5)为了回用使用过的聚合物刷,提出采用0.5mol/L的盐酸溶液对聚合物刷吸附的镍和钙进行有效脱附的思路。经过五次电脱盐-脱附回收过程后,化学接枝合成的PVP@SiO2、P2VP@SiO2和P4VP@SiO2对原油中的镍和钙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脱除性能,而物理吸附制备的PVP@SiO2-C的回收性能下降较多。该结果证明了化学接枝制备的聚合物刷性能更加稳定,通过简单的工艺就能进行回收再利用,这不仅有益于电脱盐工艺后续的污水处理过程,也提升了聚合物刷作为脱金属剂的经济效益。
蒋媛[5](2020)在《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组装体因其在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和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分子胶束和囊泡由于具有增强稳定性、改善生物相容性和延长血液循环持续时间的优势,已被证明是有前途的纳米载体。此外,已将刺激响应性基团引入聚合物中,以便它们可以对生理环境中的特定触发做出响应,使其在药物和基因传递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关于pH、光、温度和氧化还原响应性等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报道,但是对于酶响应性的两亲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双酶响应性超两亲分子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论文用“先线形链法”和以黄原酸酯为链转移剂调控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三代具有酶响应性的以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NVP)为亲水线形链、酯基封端的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n(n=2,3),并用1H NMR谱、GPC和MALDI-TOF-MS对这些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1H NMR谱、TEM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这些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性能。结果表明,第二代和第三代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都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球形纳米胶束;在α-糜蛋白酶的作用下,胶束解组装释放出所包载的亲脂性小分子芘。酶浓度越高,胶束解组装越快。随着嵌段共聚物树枝化基元代数的增加,胶束稳定性增加,胶束粒径增大,而酶解速率减慢。而且通过加入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可以看出,包载芘的聚合物溶液的荧光几乎没有变化,孵育48h后胶束并未发生解组装,表明这些嵌段共聚物具有α-糜蛋白酶特异响应性。将第二代、第三代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n(n=2,3)树枝状基元外围的酯基保护基团脱除,得到树枝状基元外围为羧基负离子的嵌段共聚物PGn-(n=2,3),将PGn-(n=2,3)和带正电荷的氯化月桂酰胆碱(LCh)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复合得到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用1H NMR谱、TEM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这些超两亲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和酶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这些超两亲分子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囊泡,这些囊泡在酶处理后显示出良好的响应性,能在乙酰胆碱酯酶或α-糜蛋白酶作用下实现对负载的疏水性染料尼罗红的释放;并且当两种酶(乙酰胆碱酯酶、α-糜蛋白酶)同时存在时,酶解速率大大加快,囊泡形貌变化更明显,表明这些超两亲分子具有双酶响应性。通过向LCh+/PG3-/NR(n=2,3)中加入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在相同条件下,荧光强度变化不明显,并未发生尼罗红的释放,说明LCh+/PG3-(n=2,3)具有乙酰胆碱酯酶特异响应性。另外,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存在下,LCh+/PG3-/NR和乙酰胆碱酯酶溶液的荧光强度减弱,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氯化月桂酰胆碱的水解被抑制,进一步说明了LCh+/PG3-(n=2,3)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特异性响应。
刘旭光,辛梅华,李明春,许军凯,王林[6](2020)在《壳聚糖/N-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文中研究说明以壳聚糖(CS)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本文采用过氧化氢和抗坏血酸共引发剂引发,制备壳聚糖/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接枝共聚物(CS-g-NVP),研究了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吸湿性和亲水性能。结果表明,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引发剂抗坏血酸/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2h。接枝共聚产物的吸湿性优于壳聚糖,在饱和氯化钙和饱和硫酸铵环境下产物的吸湿率分别为3.68%和23.1%,高于原料壳聚糖的0.41%和9.77%,产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水溶性,能溶解于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
郭蓉[7](2020)在《脂肪族聚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聚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含氧聚合物之一,在农业,医用和工商业等领域都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其中,脂肪族聚酯材料由于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研究,现如今已经开发出大量可合成脂肪族聚酯的途径,环氧化物与酸酐的开环聚合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但是合成的脂肪族聚酯表现出分子量低且性能单调等不良因素。随着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对脂肪族聚酯提出更高的性能要求,所以基于脂肪族聚酯材料的功能性开发是其应用开发中重要的一环。接枝改性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改性方法,可以选择不同性能的单体作为接枝单体,以此改善聚合物的性能,比如润滑性,亲疏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所以本论文利用接枝共聚合的方法进行脂肪族聚酯的改性。因聚烯烃有着出色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以及低成本,良好的可回收性和简单的加工性,所以利用接枝烯类单体共聚合反应是改性脂肪族聚酯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利用接枝聚合改性的方法,选择丁二酸酐(SA)和环氧氯丙烷(ECH)合成的脂肪族聚酯P(SA/ECH)进行接枝聚合改性。在接枝聚合中,主要基于P(SA/ECH)中ECH单元中上的C-Cl键断裂,形成活性位点,引发烯类单体接枝聚合。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部分:首先,利用ZnGA催化P(SA/ECH)和苯乙烯(St)、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接枝共聚合反应。进一步,为优化接枝聚合反应工艺,通过一锅法进行ZnGA催化SA、ECH和NVP的接枝聚合反应。其次,利用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方法(NMRP),通过在P(SA/ECH)上先引入TEMPO,形成大分子引发剂,再接枝聚苯乙烯(PS)。最后,考察了光催化引发P(SA/ECH)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聚合反应条件和结果。1、考察ZnGA催化P(SA/ECH)和苯乙烯(St)、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时间和投料比可以有效控制侧链的接枝结果。进一步,为了优化聚合工艺,考察了ZnGA催化SA、ECH和NVP三种单体一锅共聚合反应,对所得接枝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证明,可以通过一锅法进行脂肪族聚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P(SA/ECH)接枝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可以有效改善其亲水性能。2、利用氮氧化物稳定自由基聚合(NMRP)方法,实现P(SA/ECH)接枝聚苯乙烯(PS)共聚合反应。首先考察P(SA/ECH)与TEMPO反应,确定ZnGA催化生成大分子引发剂P(SA/ECH)-TEMPO的反应条件。通过分步法和一锅法均可以制备出P(SA/ECH)-TEMPO,实验结果表明在n(SA):n(ECH):n(TEMPO)=8:8:1,120°C下反应15 h,得到TEMPO接枝率为4.4%的P(SA/ECH)-TEMPO效果最好。然后,利用P(SA/ECH)-TEMPO,实现对聚苯乙烯的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时间、投料比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实现P(SA/ECH)接枝聚苯乙烯。对所得接枝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测试接枝共聚物热性能,对比P(SA/ECH)发现接枝聚合物P(SA/ECH)-g-PS的热稳定性能提高。3、利用无金属光催化体系引发P(SA/ECH)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聚合反应。为保证无金属制备,合成脂肪族聚酯P(SA/ECH)利用[DBU][Pac]为催化剂,然后使用二萘嵌苯作为无金属光催化剂,实施光催化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研究了改变光催化剂浓度对光引发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并且实现了光的“开”/“关”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控制,聚合反应表现出对光催化的可切换控制性。为进一步开发无金属催化生成功能性脂肪族聚酯提供实验依据。
杨旭旭[8](2020)在《功能性单体N-乙烯基甲酰胺的合成》文中指出N-乙烯基甲酰胺(NVF)是丙烯酰胺的同分异构体,是聚N-乙烯基甲酰胺(PNVF)水解制备聚乙烯胺的前驱体。该单体具有低毒、有很高的均聚和共聚反应活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本文研究了一种NVF的新型合成路线。首先,以化学纯的甲酰胺以及经减压蒸馏并通过无水硫酸镁干燥过的乙醛为原料,并在碱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分批加料的方式合成N-(a羟乙基)-甲酰胺。通过利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分别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三水平四因素L9(34)正交表,研究各因素对产率这一指标的影响效果,确定反应过程中的最优反应条件为:乙醛与甲酰胺的用料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70min、反应温度为45℃、催化剂为碳酸钾的用量为甲酰胺物质的量的0.6%,产率为60.4%。其次,通过溶液聚合的方式合成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以丙酮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并以分析纯的苯乙烯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SMA。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三水平四因素L9(34)正交表,考察反应过程中原料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经分析得苯乙烯马来酸酐单体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55℃,引发剂用量为0.66%(基于原料总量),反应时间为4小时,产率为98.11%。通过乌氏粘度剂测得其黏度系数,并通过计算获得其粘均分子质量为1825g/mol。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所得产物为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然后,以聚苯乙烯马来酸酐(SMA)以及N-(a羟乙基)-甲酰胺为原料合成中间体聚苯乙烯马来酸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反应物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条件、催化剂的选择等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聚苯乙烯马来酸酯的反应最优条件为:分子量为1825g/mol的聚苯乙烯马来酸酐24.9g与N-a-羟乙基甲酰胺6.6g为原料,反应时间为14h,反应温度70℃,催化剂为浓硫酸,溶剂为以1,4二氧六环,产率最高为81%。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所得产物为聚苯乙烯马来酸酐。最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反应中间体聚苯乙烯马来酸酐酯裂解成为N-乙烯基甲酰胺(NVF)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真空度、旋转蒸发仪旋转速率等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230℃、反应时间为5h、真空度为-0.09Mpa、旋转蒸发仪的旋转速率为80rad/min,粗产率为58.5%。并对裂解所得的N-乙烯基甲酰胺(NVF)进行纯化,通过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得纯度为86.7%,含有少量的杂质甲酰胺。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气相色谱(GC)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产物为N-乙烯基甲酰胺(NVF)。
张琛琛[9](2020)在《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活性染料印染用皂洗剂在皂洗过程中普遍存在去浮色能力差和沾色的问题,而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皂洗剂又难以满足人们对防沾色性能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文研制了马来酸酐-丙烯酸-N-乙烯基咪唑(MA-AA-VIM)三元共聚物和马来酸酐-丙烯酸-烯丙醇聚氧烷基醚(MA-AA-F6)三元共聚物,测定了共聚物的性能,将其用作防沾污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了高效防沾污皂洗剂,应用于活性染料的皂洗,测试了其皂洗性能,并与国内市场上同类型的皂洗剂进行比较。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马来酸酐-丙烯酸-N-乙烯基咪唑(MA-AA-VIM)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马来酸酐-丙烯酸(MA-AA)二元共聚物。在此基础上,引入活性单体N-乙烯基咪唑(VIM),制备马来酸酐-丙烯酸-N-乙烯基咪唑(MA-AA-VIM)三元共聚物,优化了聚合工艺条件,测定了聚合物的分散性、螯合性。将其用作防沾污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配方。应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的皂洗,研究了皂洗因素对皂洗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皂洗工艺条件;测试了其皂洗性能,并与国内同类型皂洗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A-AA-VIM三元共聚物的优化聚合工艺条件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N-乙烯基咪唑的质量比为6:2:0.8,引发剂过硫酸铵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5%,聚合温度85℃,单体滴加时间为1.5 h时,共聚物分散值为453.78 mg/g,螯合值为447.27 mg/g。优选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7和O-25与MA-AA-VIM复配制备高效防沾污皂洗剂。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优化配方为:MA-AA-VIM三元共聚物含量为15%,O-7含量为1.5%,O-25含量为0.5%。皂洗优化工艺条件为:皂洗剂用量为4g/L,皂洗温度95℃,皂洗时间为25 min,皂洗浴比为1:50。皂洗后的织物干摩擦色牢度等级达4-5级,湿摩擦色牢度等级达4级,明显优于MA-AA-NVP皂洗剂和MA-AA皂洗剂。2.马来酸酐-丙烯酸-烯丙醇聚氧烷基醚(MA-AA-F6)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在MA-AA二元共聚物聚合基础上,引入活性单体烯丙醇聚氧烷基醚(F6),制备马来酸酐-丙烯酸-烯丙醇聚氧烷基醚(MA-AA-F6)三元共聚物,优化了其聚合工艺条件,测定了聚合物的分散性、螯合性。将其用作防沾污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配方。应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的皂洗,研究了皂洗因素对皂洗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皂洗工艺条件;测试了其皂洗性能,并与国内同类型皂洗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A-AA-F6三元共聚物的优化聚合工艺条件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烯丙醇聚氧烷基醚的质量比为6:2:0.4,引发剂过硫酸铵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聚合温度80℃,单体滴加时间为2 h时,共聚物分散值为312.95 mg/g,螯合值为372.23 mg/g。优选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7和O-25与MA-AA-F6复配制备高效防沾污皂洗剂。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优化配方为:MA-AA-F6三元共聚物含量为12%,O-7含量为1%,O-25含量为0.5%。皂洗优化工艺条件为:皂洗剂用量为3 g/L,皂洗温度90℃,皂洗时间30 min,皂洗浴比1:50。皂洗后的织物干摩擦色牢度等级达4-5级,湿摩擦色牢度等级达4级。MA-AA-F6皂洗剂的皂洗性能优于MA-AA皂洗剂和MA-AA-NVP皂洗剂,且F6的价格低于NVP,因此,MA-AA-F6皂洗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在马来酸酐-丙烯酸二元共聚物的基础上分别引入活性单体N-乙烯基咪唑(VIM)和烯丙醇聚氧烷基醚(F6)制备马来酸酐-丙烯酸-N-乙烯基咪唑(MA-AA-VIM)三元共聚物和马来酸酐-丙烯酸-烯丙醇聚氧烷基醚(MA-AA-F6)三元共聚物,可以明显提高共聚物的分散性、螯合性。应用于活性染料的染色皂洗,具有优良的皂洗性能且赋于织物良好的干湿摩擦色牢度。MA-AA-VIM皂洗剂具有优异的防沾色性能和净洗性能,但是其成本高于一般皂洗剂。MA-AA-F6皂洗剂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沾色性能和净洗性能,而且MA-AA-F6皂洗剂成本低廉。因此,MA-AA-F6皂洗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韩卫祥[10](2019)在《共轭β-二酮及其二氟硼络合物分子的合成、光化学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能力的共轭β-二酮类有机分子,由于具有结构易变、合成简单、功能性强等优点,使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可见光光聚合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设计合成具有D-π-A和D-π-A-π-D(其中D代表电子给体,A代表电子受体,π代表共轭桥键)分子结构的有机共轭分子,运用理论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对其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 D和A的种类和结构,以及π共轭桥键类型等分子结构特点与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可见光光聚合中。本论文研究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本论文以咔唑、三苯胺、吩噻嗪、N,N-二甲基苯胺和二茂铁作为给电子的D基团,以2,4-戊二酮、二氟硼络合2,4-戊二酮和1,3-茚二酮为A基团,合成了四个系列具有D-π-A-π-D和D-π-A结构的长共轭化合物,分别是:类姜黄素化合物,包括CMD1,CMD2,CMD3和CMD4;二氟硼类姜黄素化合物,包括BF2Cur1,BF2Cur2,BF2Cur3,BF2Cur4和BF2Cur5;含二茂铁共轭茚二酮化合物,包括FcIn1,FcIn2,FcIn3和FcIn4;含芳胺共轭茚二酮化合物,包括CCO,TCO,PCO,CPO,TPO和PPO。所合成化合物均经过了核磁氢谱和碳谱,质谱,红外结构表征,并通过Gaussian 09软件计算,优化了分子基态结构。2、通过对所合成的四个系列共轭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发现:(1)类姜黄素化合物在蓝绿光区有较强吸收,且CMD1、CMD2和CMD3在450nm到650nm有强荧光发射,化合物CMD1、CMD2和CMD3均具有双光子吸收性能。如化合物CMD2,在467 nm的摩尔消光系数可达77188 M-1·cm-1,在500-600nm有强荧光发射,荧光量子效率可达0.54。CMD3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最大,在820nm激光波长处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可达3236 GM;(2)二氟硼类姜黄素化合物相比于对应的类姜黄素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红移至红光区,溶剂化效应显着,一些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可从绿光延伸至近红外区,且具有显着的双光子吸收性质,如BF2Cur2在820nm激光波长处双光子吸收截面可达1576 GM;(3)含二茂铁共轭茚二酮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非线性吸收性质研究表明,化合物FcIn1、FcIn2比FcIn3、FcIn4化合物具有更有效的分子内电荷转移;(4)含芳胺共轭茚二酮化合物最低能量跃迁吸收峰分别位于460nm和520nm,其位置只与共轭桥连分子有关。由于茚酮结构的存在,其荧光发射能力较弱。通过理论方法对所有化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和激发态能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吸收光谱中电子跃迁进行了归属。3、通过荧光猝灭实验和稳态光解实验证实了合成的类姜黄素化合物和类姜黄素二氟硼络合物与二芳基碘鎓盐(ONI)间的光引发电子转移反应。通过电化学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等实验对光引发电子转移过程和光化学产物进行了验证。通过计算吉布斯自由能(△G)的变化,发现所合成化合物与ONI之间光引发电子转移反应是热力学允许的。以类姜黄素化合物为例,对光引发电子转移过程中化合物能量变化进行计算用来对不同结构化合物光化学活性的差异进行深入探究。4、以所合成的共轭有机分子与二芳基碘鎓盐组成光引发体系,考察了在LED光源下光引发聚合反应。发现(1)类姜黄素化合物/ONI为光引发体系,在蓝/绿LED光源下可以高效引发自由基和阳离子树脂发生光聚合反应,且引发体系具有优异的光漂白特性,使得其可以引发深层自由基光聚合反应。(2)二氟硼类姜黄素化合物/ONI的光引发体系可在多色光LED下有效引发自由基、环氧型阳离子树脂、乙烯基醚型阳离子树脂发生光聚合反应,发现吸光能力和光化学反应活性外,分子结构对阳离子光聚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含二茂铁共轭茚二酮化合物可以作为新型非贵金属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应用于可见LED光源下光聚合中,与ONI和N-甲基吡咯烷酮组成的三组分引发体系可有效引发自由基树脂发生光聚合反应。
二、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反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功能化PVP共聚物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功能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合成 |
1.2.2 [TBSE]2-NVP/NVP自由基共聚合 |
1.2.3 共聚物脱保护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单体合成与表征 |
2.2 无规共聚物PVP-co-P([TBSE]2-NVP)的合成 |
2.3 无规共聚物PVP-co-P([TBSE]2-NVP)的结构表征 |
2.4 无规共聚物PVP-co-P([TBSE]2-NVP)的性能表征 |
2.5 聚合物改性及其表征 |
3 结论 |
(2)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制备反渗透复合膜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全球水资源现状 |
1.1.2 海水淡化技术简介 |
1.2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
1.2.1 反渗透技术简介 |
1.2.2 反渗透膜物质分离作用机理 |
1.2.3 反渗透技术发展展望 |
1.3 反渗透膜材料研究进程 |
1.3.1 反渗透膜材料分类 |
1.3.2 反渗透膜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3 反渗透膜材料改性 |
1.4 等离子体简介 |
1.4.1 等离子体的概念 |
1.4.2 等离子体的分类 |
1.4.3 低温等离子体生成方法 |
1.5 等离子体直接聚合方法简介 |
1.5.1 等离子体聚合定义 |
1.5.2 等离子体聚合作用机理 |
1.5.3 等离子体直接聚合特点 |
1.5.4 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影响因素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存在问题 |
1.6.1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6.2 研究开展意义 |
1.6.3 课题领域存在问题 |
1.6.4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试验装置、试剂及材料 |
2.1 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单体选择 |
2.1.1 基本规律 |
2.1.2 功能单体优选 |
2.2 功能单体蒸发性能测定 |
2.3 DBD等离子体直接聚合试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2.3.1 试验材料及试剂 |
2.3.2 试验设备 |
2.4 DBD等离子体直接聚合试验及测试过程 |
2.4.1 复合膜制备 |
2.4.2 分离性能测试 |
3 DBD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制备反渗透复合膜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3.1.2 试验方案 |
3.2 DBD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复合膜分离性能测试结果 |
3.2.1 原膜性能测试结果 |
3.2.2 复合膜分离性能测试结果 |
3.3 DBD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复合膜分离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3.3.1 NaCl溶液截盐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2 NaCl溶液通量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3 MgSO_4溶液截盐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4 MgSO_4溶液通量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5 复合膜正交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
3.4 DBD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复合膜微观表征 |
3.4.1 扫描电镜(SEM)微观表征结果及分析 |
3.4.2 X射线能谱(EDS)微观表征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4-VP单体DBD等离子体直接聚合成膜制备反渗透复合膜 |
4.1 溶胀时长t0 单因素试验 |
4.2 放电时长t单因素试验 |
4.3 放电功率P单因素试验 |
4.4 气态单体质量流率v单因素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4-VP单体响应面法探讨因素效应及条件寻优 |
5.1 响应面法概述 |
5.2 试验方案设计 |
5.2.1 试验因素及水平确定 |
5.2.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分析及条件寻优 |
5.3.1 2000ppm Na Cl溶液分离性能响应面分析 |
5.3.2 6000ppm Na Cl溶液分离性能响应面分析 |
5.3.3 2000ppm MgSO_4溶液分离性能响应面分析 |
5.3.4 6000ppm MgSO_4 溶液分离性能响应面分析 |
5.4 寻优模拟及验证 |
5.4.1 最优值模拟 |
5.4.2 实际试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论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创成果 |
(3)基于葫芦脲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环超分子聚合物 |
1.1.1 葫芦脲 |
1.1.2 杯芳烃超分子聚合物 |
1.1.3 冠醚 |
1.1.4 环糊精超分子聚合物 |
1.2 可控自由基聚合 |
1.2.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1.2.2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 |
1.2.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葫芦[6]脲RAFT试剂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测试方法 |
2.2.3 合成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路线 |
2.3.2 CB[6]-RAFT试剂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B[6]-聚丙烯酸-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线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测试方法 |
3.2.3 合成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路线 |
3.3.2 两嵌段共聚物CB[6]-PAA-b-PNIPAM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B[6]-聚丙烯酸-b-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测试方法 |
4.2.3 合成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路线 |
4.3.2 两嵌段线性聚合物CB[6]-PAA-b-PAM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B[6]-聚丙烯酸-b-聚4-乙烯基吡啶线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测试方法 |
5.2.3 合成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路线 |
5.3.2 两嵌段线性聚合物CB[6]-PAA-b-P4-VP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B[6]-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b-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线性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 |
6.2.2 测试方法 |
6.2.3 合成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合成路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及后期计划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原油中镍和钙的存在形式 |
1.3 原油中镍和钙的危害 |
1.3.1 对电脱盐过程的危害 |
1.3.2 对常减压过程的危害 |
1.3.3 对催化裂化过程的危害 |
1.3.4 对加氢过程的危害 |
1.3.5 对加热和换热设备的危害 |
1.4 原油脱金属的方法 |
1.4.1 蒸馏法 |
1.4.2 萃取法 |
1.4.3 过滤法 |
1.4.4 吸附法 |
1.4.5 加氢法 |
1.4.6 金属钝化法 |
1.4.7 螯合法 |
1.4.8 组合工艺 |
1.4.9 小结 |
1.5 原油脱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
1.5.1 国内外原油脱金属剂的研究进展 |
1.5.2 现有脱金属剂存在的问题 |
1.6 聚合物刷的研究进展 |
1.6.1 聚合物刷的分类 |
1.6.2 聚合物刷在脱金属领域的应用 |
1.6.3 小结 |
1.7 原油电脱盐过程的机理 |
1.8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8.1 研究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装置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装置 |
2.2 表征和测试方法 |
2.2.1 聚合物刷的物相分析 |
2.2.2 聚合物刷的结构分析 |
2.2.3 原油的性质分析 |
2.3 原油基本性质的测试方法 |
2.3.1 原油四组分含量测试方法 |
2.3.2 原油密度测试方法 |
2.3.3 原油粘度测试方法 |
2.3.4 原油水含量测试方法 |
2.3.5 原油的金属含量测试方法 |
2.4 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 |
2.5 电脱盐实验方法 |
2.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模拟计算方法 |
2.7 聚合物刷的回收实验方法 |
第3章 对镍配体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配体与镍形成配合物的结合能 |
3.2.1 氨基酸类配体 |
3.2.2 非氨基酸类配体 |
3.3 不同配体的脱镍效果 |
3.4 配体的选取 |
3.5 小结 |
第4章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制备和原油脱金属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制备 |
4.2.1 活化二氧化硅 |
4.2.2 物理接枝吡咯烷酮 |
4.2.3 化学接枝吡咯烷酮 |
4.3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的表征 |
4.3.1 官能团信息分析 |
4.3.2 接枝率分析 |
4.3.3 元素组成分析 |
4.3.4 微观形貌和尺寸分析 |
4.3.5 接枝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4.4 影响吡咯烷酮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反应条件 |
4.4.1 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
4.4.2 二氧化硅粒径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
4.4.3 N-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
4.4.5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
4.5 吡咯烷酮聚合物刷脱镍效果的影响因素 |
4.5.1 聚合物刷接枝率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
4.5.2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
4.5.3 水/油比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
4.5.4 剪切机乳化强度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
4.5.5 剪切乳化时间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
4.5.6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镍效果的影响 |
4.5.7 电场强度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
4.5.8 沉降时间对脱镍效果的影响 |
4.6 原油脱镍过程中PVP@SiO_2与PVP@SiO_2-C的对比 |
4.7 钙含量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5章 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和原油脱金属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
5.2.1 2-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
5.2.2 4-乙烯基吡啶聚合物刷的制备 |
5.3 吡啶聚合物刷的表征 |
5.3.1 官能团信息分析 |
5.3.2 接枝率分析 |
5.3.3 元素组成分析 |
5.3.4 微观形貌和尺寸分析 |
5.3.5 接枝聚合物链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5.4 影响吡啶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反应条件 |
5.4.1 乙烯基吡啶单体加入量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
5.4.2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
5.4.3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刷接枝率的影响 |
5.5 吡啶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影响因素 |
5.5.1 聚合物刷接枝率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5.2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5.3 水/油比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5.4 剪切机乳化强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5.5 剪切乳化时间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5.6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5.7 电场强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5.8 沉降时间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6 钙含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5.7 原油脱镍过程中P2VP@SiO_2和P4VP@SiO_2的对比 |
5.8 吡啶聚合物刷与吡咯烷酮聚合物刷吸附容量的对比 |
5.9 小结 |
第6章 聚合物刷的脱金属选择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咪唑聚合物刷的制备 |
6.3 影响脱金属率的反应条件 |
6.3.1 聚合物刷加入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6.3.2 水/油比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的影响 |
6.3.3 电脱盐温度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的影响 |
6.4 钙含量对原油脱金属效果的影响 |
6.5 聚合物刷的吸附容量的对比 |
6.6 DFT模拟 |
6.6.1 4VP、VP和VIm与镍和钙的配位研究 |
6.6.2 2VP和4VP与镍和钙的配位研究 |
6.7 三种聚合物刷对镍和钙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对比 |
6.8 小结 |
第7章 聚合物刷的回收性能及脱金属机理 |
7.1 引言 |
7.2 聚合物刷的回收性能 |
7.2.1 PVP@SiO_2-C和PVP@SiO_2的回收性能 |
7.2.2 P2VP@SiO_2和P4VP@SiO_2的回收性能 |
7.2.3 PVIm@SiO_2的回收性能 |
7.3 聚合物链与聚合物刷脱金属效果的对比 |
7.3.1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与PVP@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
7.3.2 聚4-乙烯基吡啶与P4VP@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
7.3.3 聚乙烯基咪唑与PVIm@SiO_2的脱金属效果对比 |
7.4 化学接枝聚合物刷脱金属的机理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两亲分子概述 |
1.2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 |
1.2.1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pH响应性 |
1.2.2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光响应性 |
1.2.3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氧化还原响应性 |
1.2.4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酶响应性 |
1.2.5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的多重响应性 |
1.3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 |
1.4 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2章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b-树枝状(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共聚物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2.2.2 [1-(O-乙基黄原酸)乙基]苯的合成 |
2.2.3 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1的合成 |
2.2.4 2-丙烯酰胺基-3-苯基丙酸甲酯的制备 |
2.2.5 聚合物P_2的合成 |
2.2.6 聚合物P_2脱保护 |
2.2.7 PNVP-b-G_1的合成 |
2.2.8 PNVP-b-G_1脱保护 |
2.2.9 聚合物P_3的合成 |
2.2.10 聚合物P_3的脱保护 |
2.2.11 PNVP-b-G_2的合成 |
2.2.12 PNVP-b-G_2的脱保护 |
2.2.13 聚合物P_4的合成 |
2.2.14 聚合物P_4的脱保护 |
2.2.15 PNVP-b-G_3的合成 |
2.3 共聚物(PNVP-b-G_n,n=1-3)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酶响应性研究 |
2.3.1 样品溶液的配制 |
2.3.2 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 |
2.3.3 包载芘的聚合物胶束制备 |
2.3.4 荧光法监测芘的酶响应释放实验 |
2.3.5 聚合物胶束粒径随时间、酶浓度的变化 |
2.3.6 酶的特异性研究 |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NVP-b-G_n(n=1-3)的表征 |
2.4.2 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 |
2.4.3 聚合物纳米胶束的自组装及临界胶束浓度(CMC) |
2.4.4 荧光法监测芘的酶响应释放 |
2.4.5 酶的特异性研究 |
2.4.6 粒径和TEM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双酶响应性的超两亲分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3.2.3 羧基封端的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3.2.4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制备 |
3.2.5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Zeta电位仪研究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的复合 |
3.2.6 用粒径仪研究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的复合 |
3.2.7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对尼罗红的包载 |
3.2.8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酶响应解组装研究 |
3.2.8.1 用荧光光谱仪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乙酰胆碱酯酶响应解组装 |
3.2.8.2 荧光光谱法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α-糜蛋白酶响应解组装 |
3.2.8.3 荧光光谱法监测包载尼罗红聚集体的双酶响应解组装 |
3.2.9 荧光光谱法测定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 |
3.2.10 抑制剂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3.2.11 使用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酶响应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羧基封端的嵌段共聚物PG_n~-的合成 |
3.3.2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浊度和Zeta电位分析 |
3.3.3 PG_n~-与月桂酰氯化胆碱超两亲分子聚集体的粒径测定及形貌观测 |
3.3.4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聚集体酶响应性解组装 |
3.3.5 荧光光谱测定LCh~+/PG_3-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响应 |
3.3.6 聚合物型超两亲分子酶解后粒径分布和TEM观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壳聚糖/N-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壳聚糖/N-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1.3 表征及性能测试 |
1.3.1 FTIR |
1.3.21H NMR |
1.3.3 分子量测定 |
1.3.4 残留单体的测定 |
1.3.5 TG |
1.3.6 吸湿性能 |
1.3.7 接触角 |
1.3.8 溶解性能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接枝共聚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
2.1.1 引发剂配比 |
2.1.2 反应温度和时间 |
2.2 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测定 |
2.3 单体残留量的测定 |
2.4 接枝共聚物的FTIR分析 |
2.5 接枝共聚物的1H NMR分析 |
2.6 接枝共聚物的TG分析 |
2.7 接枝共聚物的吸湿性能 |
2.8 接枝共聚物的水接触角分析 |
2.9 接枝共聚物的溶解性能 |
3 结论 |
(7)脂肪族聚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脂肪族聚酯的合成及应用 |
1.2.1 脂肪族聚酯的合成 |
1.2.2 脂肪族聚酯的应用 |
1.3 脂肪族聚酯的改性 |
1.3.1 交联反应 |
1.3.2 嵌段共聚合 |
1.3.3 接枝共聚合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热引发丁二酸酐/环氧氯丙烷聚合物接枝烯类单体共聚合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表征测试 |
2.2.3 戊二酸锌的制备 |
2.2.4 实验操作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表征 |
2.3.2 ZnGA催化SA和 ECH的开环聚合 |
2.3.3 ZnGA催化P(SA/ECH)与苯乙烯的接枝共聚合 |
2.3.4 ZnGA催化P(SA/ECH)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接枝共聚合 |
2.3.5 ZnGA催化SA、ECH与 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一锅法接枝聚合 |
2.3.6 接枝聚合物P(SA/ECH)-g-PVP接触角测试 |
2.4 小结 |
第3章 丁二酸酐/环氧氯丙烷聚合物NMRP法接枝苯乙烯共聚合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表征测试 |
3.2.3 戊二酸锌的制备 |
3.2.4 实验操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表征 |
3.3.2 ZnGA催化P(SA/ECH)与TEMPO的反应 |
3.3.3 ZnGA催化SA、ECH和 TEMPO的聚合 |
3.3.4 脂肪族聚酯基P(SA/ECH)-TEMPO与苯乙烯的接枝聚合 |
3.3.5 P(SA/ECH)-g-PS热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光引发丁二酸酐/环氧氯丙烷聚合物接枝烯类单体共聚合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表征测试 |
4.2.3 实验操作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表征 |
4.3.2 二萘嵌苯催化P(SA/ECH)与MMA的接枝共聚合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功能性单体N-乙烯基甲酰胺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N-乙烯基甲酰胺的结构和性质 |
1.1.1 N-乙烯基甲酰胺的物理性质、储存和毒理学数据 |
1.1.2 N-乙烯基甲酰胺的化学性质 |
1.2 N-乙烯基甲酰胺的合成 |
1.2.1 N-乙烯基甲酰胺合成方法的研究 |
1.2.2 N-乙烯基甲酰胺的工业前体 |
1.2.3 合成N-乙烯基甲酰胺的工业方法 |
1.3 N-乙烯基甲酰胺的聚合 |
1.3.1 阳离子聚合 |
1.3.2 N-乙烯基甲酰胺的自由基聚合 |
1.3.3 NVF的阴离子聚合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当前工业合成方法的缺点 |
第二章 N-a-羟乙基甲酰胺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和主要仪器 |
2.2.2 乙醛的蒸馏、干燥及含量测定 |
2.2.3 N-(α-羟乙基)甲酰胺合成的反应机理 |
2.2.4 N-(α-羟乙基)甲酰胺的合成方法 |
2.2.5 HEF产率的测定 |
2.2.6 正交实验 |
2.3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物配比对HEF产率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对HEF产率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HEF产率的影响 |
2.3.4 催化剂种类对HEF产率的影响 |
2.3.5 催化剂用量对HEF产率的影响 |
2.4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产物的红外表征 |
2.6 结论 |
第三章 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的合成 |
3.1 前言 |
3.1.1 SMA聚合反应机理 |
3.1.2 SMA聚合方式 |
3.2 实验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过程 |
3.2.3 产率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A含量的测定 |
3.3.2 SMA黏度以及分子量的测定 |
3.3.3 正交实验数据 |
3.4 产物的红外表征 |
3.5 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3.6 结论 |
第四章 中间体聚苯乙烯马来酸酯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2.2 反应机理 |
4.2.3 实验过程 |
4.2.4 产率的测定 |
4.3 实验数据结果与讨论 |
4.3.1 聚苯乙烯马来酸酐用量对产量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4.3.4 溶剂的选择对产率的影响 |
4.3.5 催化剂的种类对产率的影响 |
4.4 FTIR对产物定性分析 |
4.5 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定性分析 |
4.6 结论 |
第五章 NVF的合成以及纯化 |
5.1 前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主要原料 |
5.2.2 反应机理 |
5.2.3 反应过程 |
5.2.4 产率的测定 |
5.2.5 NVF的纯化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5.3.3 催化剂的选择对温度的影响 |
5.3.4 真空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5.3.5 旋转蒸发仪的转动速率对产率的影响 |
5.3.6 产物纯度的检测 |
5.4 NVF的响应面实验 |
5.5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NVF纯度 |
5.5.1 色谱条件及谱图分析 |
5.6 FTIR 对NVF的定性分析 |
5.7 ~1H-NMR和 ~(13)C-NMR对NVF的定性分析 |
5.8 总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6.3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9)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活性染料用防沾污皂洗的概述 |
1.2.1 “浮色”和“白地沾污”的产生 |
1.2.2 皂洗机理 |
1.2.3 净洗过程 |
1.2.4 防沾污过程 |
1.2.5 防沾污原理 |
1.3 防沾污皂洗剂的组成 |
1.3.1 净洗剂 |
1.3.2 防沾污剂 |
1.4 防沾污皂洗剂的发展现状 |
1.4.1 传统皂洗剂 |
1.4.2 皂洗酶类防沾污皂洗剂 |
1.4.3 高聚物类防沾污皂洗剂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马来酸酐-丙烯酸-N-乙烯基咪唑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3.1 MA-AA二元共聚物的制备 |
2.2.3.2 MA-AA-VIM三元共聚物的制备 |
2.2.3.3 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制备 |
2.2.3.4 皂洗工艺 |
2.2.4 测试方法 |
2.2.4.1 分散性的测定 |
2.2.4.2 螯合性的测定 |
2.2.4.3 防沾色性能的测定 |
2.2.4.4 净洗性能测试 |
2.2.4.5 摩擦色牢度的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A-AA-VIM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2.3.1.1 MA-AA-VIM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2.3.1.2 MA-AA-VIM三元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
2.3.2 MA-AA-VIM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研制 |
2.3.2.1 与MA-AA-VIM三元共聚物复配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 |
2.3.2.2 MA-AA-VIM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制备 |
2.3.3 MA-AA-VIM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皂洗工艺条件的优化 |
2.3.3.1 皂洗剂用量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2.3.3.2 皂洗温度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2.3.3.3 皂洗时间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2.3.3.4 皂洗浴比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2.3.3.5 皂洗剂皂洗性能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马来酸酐-丙烯酸-烯丙醇聚氧烷基醚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3.1 MA-AA-F6三元共聚物的制备 |
3.2.3.2 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制备 |
3.2.3.3 皂洗工艺 |
3.2.4 测试方法 |
3.2.4.1 分散性的测定 |
3.2.4.2 螯合性的测定 |
3.2.4.3 防沾色性能的测定 |
3.2.4.4 净洗性能测试 |
3.2.4.5 摩擦色牢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A-AA-F6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3.3.1.1 MA-AA-F6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3.3.1.2 MA-AA-F6三元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
3.3.2 MA-AA-F6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研制 |
3.3.2.1 与MA-AA-F6三元共聚物复配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 |
3.3.2.2 MA-AA-F6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制备 |
3.3.3 MA-AA-F6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皂洗工艺条件优化 |
3.3.3.1 皂洗剂用量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3.3.3.2 皂洗温度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3.3.3.3 皂洗时间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3.3.3.4 浴比对皂洗效果的影响 |
3.3.3.5 皂洗剂皂洗性能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共轭β-二酮及其二氟硼络合物分子的合成、光化学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共轭小分子化合物 |
1.2.1 有机共轭小分子结构 |
1.2.2 有机共轭小分子光学性质 |
1.3 共轭β-二酮及其二氟硼络合物分子研究进展 |
1.3.1 类姜黄素化合物 |
1.3.2 二氟硼类姜黄素化合物 |
1.3.3 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 |
1.4 光聚合技术简介 |
1.4.1 光聚合反应 |
1.4.2 光聚合中光引发电子转移反应 |
1.4.3 有机共轭小分子增感的光聚合反应 |
1.5 课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共轭β-二酮及其二氟硼络合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理论计算 |
2.2.3 共轭2,4-戊二酮(类姜黄素)化合物的合成 |
2.2.3.1 醛基芳香胺化合物的合成 |
2.2.3.2 共轭2,4-戊二酮(类姜黄素)化合物的合成 |
2.2.4 二氟硼类姜黄素化合物的合成 |
2.2.5 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的合成 |
2.2.5.1 炔基芳香胺化合物的合成 |
2.2.5.2 炔基二茂铁的合成 |
2.2.5.3 桥连基团的合成 |
2.2.5.4 1.3-茚二酮的合成 |
2.2.5.5 含二茂铁基团的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的合成 |
2.2.5.6 含芳胺基团的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表征 |
2.3.2 结构优化与静电势分析 |
2.3.2.1 类姜黄素化合物结构优化与静电势分析 |
2.3.2.2 二氟硼类姜黄素化合物结构优化与静电势分析 |
2.3.2.3 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的结构优化与静电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共轭β-二酮及其二氟硼络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紫外可见光谱与荧光光谱测试 |
3.2.3 双光子荧光光谱测试 |
3.2.4 Z-扫描测试方法 |
3.2.5 理论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类姜黄素及其二氟硼络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2 类姜黄素及其二氟硼络合物的荧光光谱 |
3.3.3 溶剂对类姜黄素及其二氟硼络合物的光谱的影响 |
3.3.4 类姜黄素及其二氟硼络合物的双光子光谱性质 |
3.3.5 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 |
3.3.6 溶剂对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
3.3.7 含二茂铁基团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的非线性吸收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共轭β-二酮及其二氟硼络合物与碘鎓盐光化学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稳态光解实验 |
4.2.3 荧光猝灭实验 |
4.2.4 电化学测试 |
4.2.5 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 |
4.2.6 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类姜黄素及其二氟硼络合物与碘鎓盐光化学反应 |
4.3.1.1 荧光猝灭实验 |
4.3.1.2 稳态光解实验 |
4.3.1.3 光引发电子转移自由能变化 |
4.3.1.4 电子顺磁共振谱(EPR) |
4.3.2 含二茂铁基团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与碘鎓盐光化学反应 |
4.3.2.1 稳态光解实验 |
4.3.2.2 电化学 |
4.3.2.3 光引发电子转移自由能变化 |
4.3.3 含芳胺基团共轭1,3-茚二酮化合物与碘鎓盐光化学反应 |
4.3.3.1 稳态光解实验 |
4.3.3.2 电化学 |
4.3.3.3 光引发电子转移自由能变化 |
4.3.4 光引发电子转移反应理论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共轭β-二酮及其二氟硼络合物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光聚合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类姜黄素/碘鎓盐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5.3.1.1 自由基光聚合 |
5.3.1.2 阳离子光聚合 |
5.3.1.3 深层自由基光聚合 |
5.3.2 二氟硼类姜黄素/碘鎓盐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5.3.2.1 自由基光聚合 |
5.3.2.2 阳离子光聚合 |
5.3.3 含二茂铁基团共轭茚二酮化合物在光聚合中应用 |
5.3.3.1 光聚合中光氧化还原催化剂 |
5.3.3.2 FcIn1-4在光聚合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附录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反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基共聚合制备功能化PVP共聚物及性能研究[J]. 刘娜,张金策,刘敏,由晓蕾,马晓雪,房大维. 化学试剂, 2021(11)
- [2]等离子体直接聚合制备反渗透复合膜分离性能研究[D]. 梁文正.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葫芦脲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周丽芳.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功能性球形聚合物刷的构筑及其对原油中金属脱除的应用研究[D]. 耿桐.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以苯丙氨酰-谷氨酸二肽为树枝化基元的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及其超两亲分子研究[D]. 蒋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壳聚糖/N-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J]. 刘旭光,辛梅华,李明春,许军凯,王林. 化工进展, 2020(09)
- [7]脂肪族聚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D]. 郭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功能性单体N-乙烯基甲酰胺的合成[D]. 杨旭旭.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新型高效防沾污皂洗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张琛琛.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10]共轭β-二酮及其二氟硼络合物分子的合成、光化学与应用研究[D]. 韩卫祥.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