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柏塘中心小学516100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掌握应用都是对老师的一项挑战。小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专注力不够集中,积极性不高,对于要动脑子的数学学科更是似懂非懂。如何在数学课堂上重视知识的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形势下,学生的发展才是最根本的落脚点。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小学课堂要注重生活化教学,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将学生的日常生活跟数学学习互相结合。在基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已成为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设定不够合适。由于教学模式的设定不够合适,导致课堂效果也十分低微,甚至适得其反。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都是教师主导,小学生都是在被动地接受,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十分有限,这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师生间的互动少且没有较大的成效。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提问模式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很少主动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仍以教师为主导,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略显不足。
2.提问方式相对单一。提问是调整课堂气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取抢答、小组答等多种提问方式。然而,许多教师仍以口头提问为主,在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3.提问内容缺乏针对性。在基础数学教学中,都是以教科书为主体教学,教师教学围绕它,学生的答案也是在课本上,这在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略显不足。此外,分配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有限,许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有效地分析问题。
二、重视数学知识应用,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对策建议
1.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从现实生活中引入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在了解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互相交流各自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开展教学,巧妙地利用好教材,充分挖掘周围的数学资源来拓展教学。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学生课桌椅的松动,根据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就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课后可以研究自己的桌椅。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实践能力。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教学知识是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反映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例,多研究生活实践中涉及的数学问题。教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例子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
2.数学课堂意识要加强。许多教师都知道在教学中要完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多重任务,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很少加以考虑。特别是在考试成绩方面,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等教学任务处于次要地位。在教学中应加强课堂数学任务意识,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对学生情感、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将四个教学任务分成几个环节,分解为认知水平较低的任务,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工作,降低教学任务的难度,完成教学任务。
3.设置情境教学,融合数学知识。游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设置都是有效促进教学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数学学科都是各种的公式和定理等结合的。在教学中如果让小学生拼命地去死记硬背,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压力,也会导致对学习的烦躁进而讨厌。比如在小学背九九乘法口诀,一下子满页的数字公式确实难以背诵。这时,教师应该引入趣味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人代表一个不同的数字,当老师说出一个数字,然后每个小组里能组合成这个数字的同学就站起来,通过几轮的测试,学生就会为了完成老师的那个数字而记住口诀。以分数的认识来举例说说,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晚饭后小明一家人想吃点水果,可是家里只有两个苹果,假若爸爸分了一个,那么剩下的苹果,小明和妈妈可以拿到多少?如果小明猜不对就没有苹果吃了,大家一起来帮帮小明,说说自己的答案吧。简单易懂又贴近生活的设置,使得小学生十分感兴趣,大家就会很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通过趣味性教学的引导,小学生可以亲自参加到教师设置的模拟情景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春波关于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09+111。
[2]顾圆培养应用意识,提升数学教学实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57。
[3]钟苏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152。
[4]刘晓东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74+217。
[5]夏新志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