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组织演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实体型组织,虚拟型组织,智慧型组织,共生型组织
企业组织演进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舰,李燕[1](2019)在《企业组织形态演进研究——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智能经济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最佳企业形态,只有时代企业形态。基于这一认知范式,本文以时代变化为主线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组织形态的演进路线:(1)传统企业形态,其本质是实体型组织,在追求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产生了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制。(2)新型企业形态,其本质是虚拟型组织,在追求外部资源能力利用最大化的前提下,产生了内包、外包、众包和"皮包"。(3)现代企业形态,其本质是智慧型组织,在"颠覆式"变革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产生了平台化企业和模块化企业。(4)未来企业形态,其本质是共生型组织,生态化企业、个人化企业既是智慧型组织的必然取向,也是共生型组织的基本形态。(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杨少华,王瑛,刘刚[2](2016)在《形式主义与实证主义之争及企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方法的形式主义与实证主义之争,贯穿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理论繁杂、学派林立的企业理论。本文以研究方法为分析视角,结合不同学术流派兴起的时间顺序,力图对企业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企业理论演进进程表明,研究方法决定了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视角,只有构成完整的逻辑循环,才能使人们认识真实的世界。(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项国鹏,吴经文[3](2013)在《企业组织健康理论演进与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健康是组织行为学中较新的研究命题,因而学界的研究视角还比较分散。本文将现有主要研究归纳为状态和过程两种理论视角,并以战略管理的开放系统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了组织健康系统模型,该模型囊括了组织健康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并重点阐述了组织健康基础概念的发展及状态特征、组织健康的影响机制。(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3年12期)
曹丽娜[4](2011)在《组织变革下的国有企业组织学习与社会责任演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东北电网为研究对象,对组织变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组织学习与社会责任的演进进行了深入探讨。更准确地说,本文探讨的是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国有大型企业的组织变革、组织学习和社会责任的演进问题。本文的研究缘起于对以下四个问题的思考:第一,近来国有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问题屡有发生,这些问题造成了环境被大量破坏,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屡被侵害的事件频发,从而引起了笔者对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反思;第二,在现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中,大多数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营企业为对象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对中国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一些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借鉴,但是,这还远远不足以解释我们面对的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第叁,在组织变革中,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学习范式的突破,从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言,当前检索到的参考文献还比较少见。而且,单就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而言,大多数研究或者是对静态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或者是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进行探讨,而对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生成原因及其路径的研究成果尚未见到;第四,在国有企业组织学习问题研究中,现有相关文献在理论研究上是比较丰富的,但尚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及其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检验性文章。基于上述思考,本文立足于组织变革、组织学习和社会责任演进这一学术研究前沿问题,应用案例研究方法,围绕“组织变革如何通过组织学习范式突破从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分析。共设计了7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明确了研究的焦点问题及其研究目标,并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章,相关文献述评。对于已有的组织变革、组织学习和社会责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概念分类和研究发展历程等多个方面上进行了梳理,从而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第3章,研究方法及框架。本章从案例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个案研究的适用性与特点两个方面,对于本文所选择的单案例研究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随后,进一步阐述了本研究选择东北电网作为案例企业的理由,并对案例企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此同时,对于组织变革下的国有企业组织学习和社会责任的演进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推断。第4章,经济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组织变革演进。该章首先对国有企业变革的背景(即中国经济转型大背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便为更深入的研究做出铺垫。随后,以东北电网有限公司为案例,对中国东北电力集团公司的成立、国家电力公司东北公司的组建、东北电网有限公司的分离这叁次重大组织变革进行了分析。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国有企业组织变革演进的路径进行了剖析。得出了国有企业组织变革具有外部推动式组织变革的特点,进而指出了国有企业组织变革所含有的演进趋势。第5章,持续变革中国有企业组织学习范式突破。该章首先对于国有企业组织学习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接下来,本章对于东北电网的利用式学习、过渡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叁个阶段的组织学习的跃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变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组织学习范式突破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第6章,持续变革中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该章首先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构成进行了探讨,为后文的研究做出了铺垫。然后对于东北电网的社会责任,从保证电力供应、到深化改革、再到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心的社会责任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变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提升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从无意识的社会责任到有意识的社会责任的改变、从非经济责任向经济责任的跃迁、从内部责任向外部责任的转化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第7章,研究框架整合与引申讨论。这章包括叁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国有企业组织变革、学习与社会责任的演进框架进行了整合;二是对利用式学习的积累作用,组织学习范式突破的促进因素,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并进,社会责任组织学习内生观,内部拉动式的组织变革在国有企业变革中出现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引申讨论;叁是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研究中得出以下五点结论:(1)国有企业组织变革具有国家引导的外部推动式特点。这是因为,第一,受到经济转型大背景的影响;第二,是国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第叁,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关于第叁点理由,具体地说,首先,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转型政策的直接承载者就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在整个转型进程中,必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引导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其次,国有企业,特别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善之时,其经营活动必须受到国家的控制,其变革必然由国家进行引导。最后,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担负有参与国家政策制定的相关责任。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的决策必须符合国家长短期政治与经济目标要求。(2)国有企业的组织变革应该是一个渐进式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新兴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基本上都是渐进式的演化过程,加之国有企业的组织变革具有国家引导的外部推动式特点,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必然选择渐进的路径。实际上,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通过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渐进方式对人事制度和管理规章等进行内部组织变革的。(3)国有企业的组织学习可以分为叁个阶段。一是利用式学习阶段;二是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并存的过渡式学习阶段;叁是组织学习范式的跨越式突破阶段,即探索式学习阶段。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并存的加速积累,为探索式学习方式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与保障,并最终促使探索式学习取代利用式学习,并逐步在国有企业组织的学习范式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表明,随着国有企业组织变革的持续进行,其组织学习能力在不断得到提升。(4)本文从社会责任承担能力的角度出发,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区分为两大类型:基本责任和延伸责任。国有企业的基本责任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责任;而延伸责任则属于一种指导性的社会责任,是由国有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来履行的。基本责任是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自觉履行的社会责任,延伸责任的承担则只限于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以及那些有能力而且愿意承担延伸责任的其他国有企业。(5)国有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和方式,是影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关键要素。在改革初期,国有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并不强,基本以利用式学习为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利用式学习基础上,探索式学习与之并存,而对于社会责任的实现,也仅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延续与微调。随后,伴随着组织变革和国有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所占比重在加大。国有企业从履行非经济的对员工的内部责任,逐渐向经济的对消费者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外部责任转变。国有企业组织学习范式的突破,使其对于社会责任的实现能力也在逐渐增强。从利用式学习下维持原有社会责任的实现,到探索式学习下社会责任肯于担当的突破过程,这一过程证明了组织学习能力和方式,是影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关键要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提出了知识管理过程与组织学习的叁环模式;(2)提出了国有企业组织变革、组织学习与社会责任演进的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1-12-01)
王志刚,杨亚达[5](2011)在《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轨迹与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型企业作为一种新型企业模式,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力量。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仅体现了静态组织架构与动态组织过程之间的有机互动,而且孕育着持续创新的不竭动力。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研究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轨迹,能够更好地揭示出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科技与管理》期刊2011年04期)
田世海,商战胜[6](2011)在《高技术虚拟企业组织演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高技术虚拟企业组织演进机理的研究,建立了高技术虚拟企业组织演进负熵模型,定量分析了其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稳定性,解释了组织演进的内在机理和路径,以期为高技术虚拟企业进行组织结构的选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1年10期)
于仁竹[7](2011)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模块化营销组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适合市场需求的企业组织结构式模块化营销组织。模块化营销组织是一种创新知识网络。一般网络组织演变成模块化营销组织的路径有两条:一是研发能力强、比较优势显着企业的直接进化路线;二是适合小规模企业采用的间接进化路线,通过嵌入大企业的营销价值链,逐渐实现企业的创新以及在价值链中地位的增长。(本文来源于《科学与管理》期刊2011年02期)
朱宁[8](2011)在《企业组织理论演进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组织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研究企业组织架构、职能和运做以及组织中管理主体的行为,并揭示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企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企业自身管理实践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演进历程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否定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印证了组织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1年01期)
黄英龙[9](2010)在《企业组织演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中后期,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企业组织出现了从单体企业组织向中间性组织演进的趋势,这一演进过程经历了企业组织形态———企业集团与企业集群的局部化发育形成阶段﹑规模扩大化阶段和共生与互动发展阶段。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0年11期)
李妍,刘伟[10](2010)在《内部市场化: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弊端日渐显现。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率先进行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企业制度与组织改革。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这些变革,引发了企业内部和外部关系的重构,就其本质来看,形成了企业与市场相互融合的内部市场化过程。(本文来源于《企业改革与管理》期刊2010年09期)
企业组织演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方法的形式主义与实证主义之争,贯穿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理论繁杂、学派林立的企业理论。本文以研究方法为分析视角,结合不同学术流派兴起的时间顺序,力图对企业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企业理论演进进程表明,研究方法决定了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视角,只有构成完整的逻辑循环,才能使人们认识真实的世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组织演进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舰,李燕.企业组织形态演进研究——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智能经济时代[J].经济管理.2019
[2].杨少华,王瑛,刘刚.形式主义与实证主义之争及企业组织理论的演进[J].商业经济研究.2016
[3].项国鹏,吴经文.企业组织健康理论演进与影响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3
[4].曹丽娜.组织变革下的国有企业组织学习与社会责任演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5].王志刚,杨亚达.创新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轨迹与特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
[6].田世海,商战胜.高技术虚拟企业组织演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
[7].于仁竹.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模块化营销组织[J].科学与管理.2011
[8].朱宁.企业组织理论演进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
[9].黄英龙.企业组织演进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10].李妍,刘伟.内部市场化: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趋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