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信息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扩展模拟,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组团,多阶景观扩张指数
空间信息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焦利民,杨璐迪,刘稼丰,张博恩,许刚[1](2019)在《顾及城市空间结构信息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衡量新增斑块空间邻接关系的多阶景观扩张指数定量识别城市组团的空间特征,结合城市组团所表现出的城市空间结构信息,构建基于MLEI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MLEI-CA)模型。针对武汉市1990、2000、2013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MLEI-CA对武汉市城市扩展进行模拟,通过与Logistic-CA模型对比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MLEI-CA模型更加准确地揭示城市扩展的空间演变过程,MLEI-CA模型精度优于Logistic-CA模型,Kappa系数、城市用地的精度分别提高6%和4%。(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蔡庆空,李二俊,蒋金豹,乔小军,蒋瑞波[2](2019)在《联合光谱-空间信息的短波红外高光谱图像茶叶识别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叶种类识别和等级划分的实践意义重大。成像光谱技术较传统检测、识别手段具有图谱合一及快速无损等优势。获取了君山银针、无锡白茶、信阳毛尖、和六安瓜片4种外观相近的线条形茶叶的短波红外(1 000~2 500 nm)高光谱图像。首先利用最小噪声分数(MNF)和非参数权重特征提取(NWFE)将高维高光谱数据投影到低维子空间,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重新评估投影特征的可分性并选择对茶叶识别较为有效子空间,同时考虑到"光谱和特征"能较好地表征物质反射属性,将选择的投影子空间MNF_1, MNF_2, MNF_4, MNF_6, MNF_8, NWFE_1, NWFE_2,及"光谱和特征"一起作为光谱特征集并用SVM分类器获得光谱特征下像元的分类结果。另一方面,利用图像本质分解(IID)算法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分解为自身反射光谱R与阴影成分S;在均质性较优的光谱范围(1 006~1 900 nm)按照光谱距离对R求取梯度图像并用分水岭算法实现了图像空间分割,得到空间相关度较高的分割子块。最后,将像元分类和图像分割结果进行融合,具体:在每个图像分割子块中,重新统计像元分类结果并按照最大投票法对整个子块的类别进行赋值,也即联合光谱-空间信息的茶叶识别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对4种茶叶的识别结果较为满意,在仅为约1%水平的训练样本下,茶叶的总体分类精度达94.3%, Kappa系数为0.92。该模型还较好地克服了茶叶光谱的"同物异谱"现象,并期待方法对实践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8期)
龙杰[3](2019)在《云计算下的国土空间信息服务组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土部门借由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作为支撑构建了“国土云”,并越发注重云环境下的空间信息服务的应用。一方面,国土空间数据在量级上是庞大的,借由云计算可以使得空间信息服务在数据分析效能上变得高效;另一方面,国土业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构建不同功能的空间信息服务可以满足多方面的业务需要。但在实际的空间信息服务应用中,单一的信息服务往往无法满足复杂的空间业务需求,需要将多个相对独立的服务以组合的形式进行拼接,以获得功能及结构上都更为复杂的复合服务。本文重点进行空间信息服务的组合模型研究,运用BPMN对组合模型进行语义描述,依靠BPMN易懂易用的特点,并借由相关的业务流程引擎及工具,实现模型的快速构建及正确性检验。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构建空间信息服务注册中心。基于Consul服务管理框架,遵循UDDI规范,构建适用于空间信息服务的注册中心,以服务目录的形式提供服务查找、服务调用等功能,为组合模型的快速构建提供保障。(2)利用BPMN任务元素的扩展语义,对建模过程中模型服务链的参数衔接性进行控制。本文所运用的建模技术,是一种静态的组合模式,需要在模型构建阶段就进行服务绑定,而由BPMN所构建的组合模型其原生语义缺少对服务参数的描述信息,使得服务链在服务参数的衔接性上难有保障。通过扩展任务元素的语义,加入对服务参数的描述信息,并采用本文的参数索引的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模型在构建时具有参数上的衔接性。(3)制定BPMN元素到Petri网的映射规则表,对BPMN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BPMN模型缺少有效的正确性验证方法,而Petri网作为经典的数学表达式有着多种有效的流程网分析手段。通过分析BPMN元素的特点及模型结构、Petri网的建模特点等,制定常用的BPMN元素到Petri网的映射规则表,并按此将BPMN模型映射为Petri网,通过分析Petri网以间接性检验BPMN模型。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以构建国土服务组合平台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并通过一个城市空间选址案例验证基于工作流模式的BPMN空间信息服务组合模型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杨小玲[4](2019)在《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中信息服务团队素养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发展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服务团队,通过文献分析和网络调查的方式,对比分析不同空间服务中信息服务团队的角色定位和参与体验,从基础意识、运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3个维度来搭建多方位融合的、可开放延展的信息服务团队素养模型,并从构建长效学习机制、主题驱动区划层级教育、技术助力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和推动实践创新氛围几个方面来推动信息服务团队素养教育,推进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开磊[5](2019)在《Web信息检索中N层向量空间模型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在国内外传播或者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途径就是Web,网络文本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总量即为庞大。面对大量信息数据,针对使用者的要求怎样才能在对短时间内准确地找到信息才是关键,也是目前研究热点。本研究针对Web信息检索中N层向量空间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归纳分析了具体特点。(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07期)
邓光明,詹婷[6](2019)在《基于均方根信息滤波状态空间模型的制造业PMI季节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季节因素的影响常常掩盖月度或季度经济时间序列自身的客观规律及发展趋势。文章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构建基于状态空间的季节调整模型,在Kalman滤波的基础上用均方根信息滤波对序列建立模型并分解,将制造业PMI分解得到趋势特征、季节效应。并使用HP滤波对季节因素分解,得到季节因素的趋势、循环项。研究表明:交易日效应对制造业PMI影响不显着,且4阶AR成分模型最优;制造业PMI具有鲜明季节特征,周期性波动明显;季节因素趋势稳定,但受循环因素影响。(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03期)
罗芬,罗翊祯,李雪丽,何嘉文,曲佩宇[7](2019)在《森林旅游解说规划中的空间、信息与媒体关系模型构建——以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森林旅游解说作为森林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游客角度来研究旅游解说规划,空间视角的相关文献甚少,且研究单一。旅游移动性作为旅游的本质属性,从空间视角认识旅游解说规划中的信息与媒体关系将有助于编制科学的旅游解说规划。以湖南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实地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点-线-功能区-公园-区域等5个空间尺度下的80名游客解说需求与媒体偏好进行研究,构建了森林公园解说规划空间尺度、信息需求与媒体偏好概念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游客对解说信息与媒体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指出游客解说信息需求呈现一定的尺度上升趋势,反之则表现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方成,江南[8](2018)在《全空间信息系统的空间认知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全空间信息系统空间认知的规律,使全空间信息的表达更符合人类空间认知的一般规律,本文从对传统的GIS地理空间认知模型的分析与对比入手,结合全空间信息系统的特点与空间认知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全空间信息系统的空间认知模型,并得出了全空间信息系统空间认知模型的两个基本单位——多粒度时空实体与多粒度时空对象,为全空间信息系统建模与表达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8年12期)
马翔,楚莹莹,陈允杰[9](2018)在《基于空间信息熵活动轮廓模型的图像分割》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噪声、弱边界和灰度不均匀现象对图像分割的影响,提出空间信息熵驱动的活动轮廓图像分割模型。该模型通过空间信息熵刻画图像灰度的变化,利用图像的全局统计信息来克服灰度不均匀性。并构造一种新的基于空间信息熵的符号压力函数来促使轮廓曲线向边缘靠近,最终停留在图像的边缘,完成对目标的分割。此外,该模型采用二值水平集方法求解,避免了繁杂的计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克服复杂背景对图像分割的影响,实现快速准确的分割。(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金超逸,徐旻洋,周向东[10](2018)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筑空间功能分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数据的建筑空间功能分类方法。基于非监督学习技术对BIM建筑模型中的相关属性和拓扑信息进行挖掘;基于图的信息传播过程得到每个功能空间的特征表达;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实现对建筑空间功能的自动分类。主要贡献是提出一种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标准的BIM度量特性和拓扑结构特性的提取方法,并采用经典的分类器技术获得了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在真实的BIM数据集上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8年11期)
空间信息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茶叶种类识别和等级划分的实践意义重大。成像光谱技术较传统检测、识别手段具有图谱合一及快速无损等优势。获取了君山银针、无锡白茶、信阳毛尖、和六安瓜片4种外观相近的线条形茶叶的短波红外(1 000~2 500 nm)高光谱图像。首先利用最小噪声分数(MNF)和非参数权重特征提取(NWFE)将高维高光谱数据投影到低维子空间,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重新评估投影特征的可分性并选择对茶叶识别较为有效子空间,同时考虑到"光谱和特征"能较好地表征物质反射属性,将选择的投影子空间MNF_1, MNF_2, MNF_4, MNF_6, MNF_8, NWFE_1, NWFE_2,及"光谱和特征"一起作为光谱特征集并用SVM分类器获得光谱特征下像元的分类结果。另一方面,利用图像本质分解(IID)算法将高光谱图像的光谱分解为自身反射光谱R与阴影成分S;在均质性较优的光谱范围(1 006~1 900 nm)按照光谱距离对R求取梯度图像并用分水岭算法实现了图像空间分割,得到空间相关度较高的分割子块。最后,将像元分类和图像分割结果进行融合,具体:在每个图像分割子块中,重新统计像元分类结果并按照最大投票法对整个子块的类别进行赋值,也即联合光谱-空间信息的茶叶识别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对4种茶叶的识别结果较为满意,在仅为约1%水平的训练样本下,茶叶的总体分类精度达94.3%, Kappa系数为0.92。该模型还较好地克服了茶叶光谱的"同物异谱"现象,并期待方法对实践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信息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焦利民,杨璐迪,刘稼丰,张博恩,许刚.顾及城市空间结构信息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地理科学.2019
[2].蔡庆空,李二俊,蒋金豹,乔小军,蒋瑞波.联合光谱-空间信息的短波红外高光谱图像茶叶识别模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3].龙杰.云计算下的国土空间信息服务组合模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4].杨小玲.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中信息服务团队素养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
[5].开磊.Web信息检索中N层向量空间模型及特点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9
[6].邓光明,詹婷.基于均方根信息滤波状态空间模型的制造业PMI季节调整[J].统计与决策.2019
[7].罗芬,罗翊祯,李雪丽,何嘉文,曲佩宇.森林旅游解说规划中的空间、信息与媒体关系模型构建——以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8].方成,江南.全空间信息系统的空间认知模型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
[9].马翔,楚莹莹,陈允杰.基于空间信息熵活动轮廓模型的图像分割[J].控制工程.2018
[10].金超逸,徐旻洋,周向东.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筑空间功能分类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