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包括支腿、脚轮、电钻主机和钻头;所述的支腿共有四根,四根支腿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相互连接;第三横梁的内侧横向安装有齿条导轨固定板,齿条导轨固定板的内侧末端竖直安装有齿条导轨,齿条导轨上安装有齿条;齿条的底部末端安装有电钻主机,电钻主机的底部垂直向下设置有钻头;第一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主动轮轴,第二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设置有从动轮轴,主动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轴上安装有从动轮;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短距离快捷移动,下钻过程更加省力,同时便于观察下钻深度和位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包括支腿(1)、脚轮(1.1)、电钻主机(5)和钻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第四横梁(2.4)、齿条导轨固定板、齿条(3)、主动轮(4.1)、从动轮(4.2)、齿条导轨(7)、手扶转轮(8)、从动轮轴(9.1)和主动轮轴(9.2);所述的支腿(1)共有四根,四根支腿(1)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相互连接;第三横梁(2.3)的内侧横向安装有齿条导轨固定板,齿条导轨固定板的内侧末端竖直安装有齿条导轨(7),齿条导轨(7)上安装有齿条(3);齿条(3)的底部末端安装有电钻主机(5),电钻主机(5)的底部垂直向下设置有钻头(6);第一横梁(2.1)的中部设置有主动轮轴(9.2),第二横梁(2.2)和第四横梁(2.4)之间设置有从动轮轴(9.1),主动轮轴(9.2)上安装有主动轮(4.1),从动轮轴(9.1)上安装有从动轮(4.2)。
设计方案
1.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包括支腿(1)、脚轮(1.1)、电钻主机(5)和钻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第四横梁(2.4)、齿条导轨固定板、齿条(3)、主动轮(4.1)、从动轮(4.2)、齿条导轨(7)、手扶转轮(8)、从动轮轴(9.1)和主动轮轴(9.2);所述的支腿(1)共有四根,四根支腿(1)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相互连接;第三横梁(2.3)的内侧横向安装有齿条导轨固定板,齿条导轨固定板的内侧末端竖直安装有齿条导轨(7),齿条导轨(7)上安装有齿条(3);齿条(3)的底部末端安装有电钻主机(5),电钻主机(5)的底部垂直向下设置有钻头(6);第一横梁(2.1)的中部设置有主动轮轴(9.2),第二横梁(2.2)和第四横梁(2.4)之间设置有从动轮轴(9.1),主动轮轴(9.2)上安装有主动轮(4.1),从动轮轴(9.1)上安装有从动轮(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轴(9.2)和从动轮轴(9.1)横向水平安装,主动轮轴(9.2)和从动轮轴(9.1)的安装间距为主动轮(4.1)的节圆半径和从动轮(4.2)节圆半径的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外切啮合,齿条(3)和从动轮(4.2)外切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4.1)前后两侧安装有手扶转轮(8),手扶转轮(8)的直径为主动轮(4.1)节圆直径的二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4.1)通过滚子轴承与主动轮轴(9.2)连接,从动轮(4.2)通过滚子轴承与从动轮轴(9.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4.1)的节圆直径小于从动轮(4.2)的节圆直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均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钻孔问题,比如对新建道路或硬化区域进行钻孔安装配套设施,但由于新建道路或硬化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厚度往往较厚,因此为了保证钻孔质量,钻孔装置体积一般非常较大,重量较重,不仅短距离移动非常困难且在使用过程中费时费力,在下钻过程中较难把握下钻深度和位置,且由于现有钻孔装置使用往往较笨重,因此下钻工人的体力消耗也非常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用钻孔装置,能够方便短距离快捷移动,下钻过程更加省力,同时便于观察下钻深度和位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腿、脚轮、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齿条导轨固定板、齿条、主动轮、从动轮、电钻主机、钻头、齿条导轨、手扶转轮、从动轮轴和主动轮轴;所述的支腿共有四根,四根支腿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相互连接;第三横梁的内侧横向安装有齿条导轨固定板,齿条导轨固定板的内侧末端竖直安装有齿条导轨,齿条导轨上安装有齿条;齿条的底部末端安装有电钻主机,电钻主机的底部垂直向下设置有钻头;第一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主动轮轴,第二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设置有从动轮轴,主动轮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轴上安装有从动轮。
进一步的,主动轮轴和从动轮轴横向水平安装,主动轮轴和从动轮轴的安装间距为主动轮的节圆半径和从动轮节圆半径的和。
进一步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外切啮合,齿条和从动轮外切啮合。
进一步的,主动轮前后两侧安装有手扶转轮,手扶转轮的直径为主动轮节圆直径的二倍。
进一步的,主动轮通过滚子轴承与主动轮轴连接,从动轮通过滚子轴承与从动轮轴连接。
进一步的,主动轮4.1的节圆直径小于从动轮4.2的节圆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四个支腿底部均设置有脚轮,脚轮能够方便移动,进行下钻时能够固定脚轮;(2)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配合,使下钻更加省力,在下钻过程中更加容易观察并下钻深度情况;(3)由于齿条导轨为竖直安装,因此齿条能够在齿条导轨上垂直上下移动,使下钻过程中钻头不会出现角度偏差,下钻位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支腿、1.1-脚轮、2.1-第一横梁、2.2-第二横梁、2.3-第三横梁、2.4-第四横梁、2.5-齿条导轨固定板、3-齿条、4.1-主动轮、4.2-从动轮、5-电钻主机、6-钻头、7-齿条导轨、8-手扶转轮、9.1-从动轮轴、9.2-主动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横”、“竖”、“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腿1、脚轮1.1、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第四横梁2.4、齿条导轨固定板2.5、齿条3、主动轮4.1、从动轮4.2、电钻主机5、钻头6、齿条导轨7、手扶转轮8、从动轮轴9.1和主动轮轴9.2;所述的支腿1共有四根,四根支腿1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横梁2.1、第二横梁2.2、第三横梁2.3和第四横梁2.4相互连接;第三横梁2.3的内侧横向安装有齿条导轨固定板2.5,齿条导轨固定板2.5的内侧末端竖直安装有齿条导轨7,齿条导轨7上安装有齿条3,齿条3能够在齿条导轨7垂直上下移动;齿条3的底部末端安装有电钻主机5,电钻主机5的底部垂直向下设置有钻头6;第一横梁2.1的中部设置有主动轮轴9.2,第二横梁2.2和第四横梁2.4之间设置有从动轮轴9.1,主动轮轴9.2上安装有主动轮4.1,从动轮轴9.1上安装有从动轮4.2。
进一步的,主动轮轴9.2和从动轮轴9.1横向水平安装,主动轮轴9.2和从动轮轴9.1的安装间距为主动轮4.1的节圆半径和从动轮4.2节圆半径的和。
进一步的,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外切啮合,齿条3和从动轮4.2外切啮合。
进一步的,主动轮4.1前后两侧安装有手扶转轮8,手扶转轮8的直径为主动轮4.1节圆直径的二倍。
进一步的,主动轮4.1通过滚子轴承与主动轮轴9.2连接,从动轮4.2通过滚子轴承与从动轮轴9.1连接。
进一步的,主动轮4.1的节圆直径小于从动轮4.2的节圆直径。
工作原理:使用时,由于手扶转轮8设置于主动轮4.1的侧面,手扶转轮8转动能够带动主动轮4.1转动,由于主动轮4.1与从动轮4.2相啮合,因此主动轮4.1转动带动从动轮4.2进行转动,又由于从动轮4.2与齿条3啮合,因此从动轮4.2将带动齿条3上下移动,同时,由于手扶转轮8的直径为主动轮4.1节圆直径的二倍,因此通过手扶转轮8控制齿条3时更加省力且更加便于控制,更加便于观察下钻深度;由于齿条导轨7为竖直安装,因此齿条3能够在齿条导轨7上垂直上下移动,使下钻过程中钻头6也随齿条3垂直上下移动,使得下钻过程中钻头6位置和角度不会出现偏差;当需要移动装置至下一个工作点进行下钻时,通过支腿1底部的脚轮1.1可以快捷轻便的移动本装置。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065.8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324255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E21B 7/02
专利分类号:E21B7/02;E21B15/00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庄春
第一申请人:庄春
申请人地址:3124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街道广福园10幢2单元502室
发明人:庄春
第一发明人:庄春
当前权利人:庄春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