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论文_汤觉萍,吴秀珍,周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疟原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疟原虫,疟疾,细胞,合子,卵形,形态学,脾脏。

疟原虫论文文献综述

汤觉萍,吴秀珍,周靖[1](2019)在《江苏省苏州市2016年疟原虫镜检技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016年苏州市疟疾镜检技术竞赛成绩,了解全市疟疾防治人员疟原虫诊断能力。方法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疟原虫厚、薄血片制作(50分)和镜检读片(50分)考核,依据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单位性质等对参赛选手疟原虫检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赛选手的总平均成绩82. 13分,最高分96. 4分、最低分63. 6分;制片部分平均得分41. 78分,最高分46. 7分、最低分33. 6分;镜检读片部分平均得分35. 33分,最高分50分、最低分20分。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单位性质的参赛选手的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参赛选手整体成绩良好,但是疟原虫镜检读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19年12期)

张瑾,李刚,徐翮飞,薛晓宁,王勇[2](2019)在《染料法荧光PCR鉴别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染料法荧光PCR快速鉴别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方法比对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的网织红细胞结合蛋白2(porbp2)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扩增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的染料法荧光PCR方法,进行熔解曲线分析,测定各亚种扩增产物的熔解温度,进行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评价。结果熔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扩增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的熔解温度相差明显,curtisi亚种为74.2℃,wallikeri亚种为75.7℃。该方法虽可检测到其他3种疟原虫,但敏感度较低,卵形疟与其他3种疟原虫的熔解温度差别明显。重复性实验表明,该方法扩增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熔解温度变异系数均低于1%,重复性良好。对27份卵形疟原虫阳性样本的检测结果与巢式PCR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建立的染料法荧光PCR方法可快速对两种亚型卵形疟原虫进行鉴别。(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欣,顾思逸,陈晴晴,程银祥,张方方[3](2019)在《疟原虫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观点认为疟原虫感染会导致疟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们发现疟原虫感染与肿瘤也有着重要的相关性。一方面,疟原虫感染促进了Burkit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疟原虫与一些癌症(如胃癌、乳腺癌、肺癌)的死亡率呈负相关。目前,疟原虫感染后对肿瘤的影响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有关,具体还需进一步研究。肿瘤作为一种严重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疟原虫免疫疗法的提出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尤其在肿瘤药物的研发和疫苗的设计方面。作者就疟原虫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陈冰霞,张杰森,张梦欣,韩孟伊,李勇森[4](2019)在《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及其表面分子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感染伯氏疟原虫的C57BL/6小鼠脾脏不同免疫细胞的含量及表面分子变化。方法将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伯氏疟原虫进行感染,6 d后分离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含量及其表面分子CXCR3、CD69、CD62L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脾脏CD8+T细胞(5.51%±0.76%)、γδT细胞(0.31%±0.03%)和T细胞(18.60%±3.37%)的百分比含量较正常组(14.04%±1.31%、0.75%±0.07%、33.27%±3.76%)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21.45%±0.10%、33.49%±3.17%、16.72%±2.16%)相比,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XCR3(6.30%±0.15%、18.34%±0.61%、5.25%±0.25%)均明显下调(P<0.05);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D62L(67.98%±1.18%、54.37%±0.98%、55.06%±1.53%)较正常组(91.96%±0.75%、71.38%±1.02%、82.10%±1.04)%)均明显下调(P<0.05),而感染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的CD69(28.13%±0.37%、42.58%±2.06%、34.65%±0.43%)表达水平比正常组(3.70%±0.62%、11.59%±0.41%、7.69%±1.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染伯氏疟原虫的C57BL/6小鼠脾脏CD8+T细胞、γδT细胞和T细胞及其表达的CXCR3和CD62L均明显下调,而CD69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机体感染疟原虫后,小鼠的T淋巴系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其迁移情况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郑文琪,王俊瑞,王华,刘飞,罗恩杰[5](2019)在《伯氏疟原虫推测分泌动合子蛋白7截短片段传播阻断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体外阻断实验与蚊虫直接喂养实验对截短的重组伯氏疟原虫推测分泌动合子蛋白7(r Pb PSOP7) 31~210氨基酸(aa)片段的传播阻断能力进行研究。方法体外阻断实验,雌性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5×10~6伯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b RBC),感染后第3天,尾静脉收集血液,与r Pb PSOP7免疫小鼠血清(大肠埃希菌表达并纯化,与弗氏佐剂混合后免疫BALB/c小鼠)进行混合培养,观察不同稀释倍数(1∶5、 1∶10、1∶50)免疫血清培养15 min后疟原虫配子体出丝数及培养24 h后动合子形成数的变化,以同样稀释倍数的His标签蛋白免疫血清为对照。蚊虫直接喂养实验,r Pb PSOP7 (实验组)或His标签蛋白(对照组)与弗氏佐剂混合后各免疫5只雌性BALB/c小鼠,于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苯肼处理并经腹腔注射5×10~6Pb RBC,感染后第3天,每组小鼠用至少50只雌性按蚊直接吸食小鼠血液,吸血后第10天解剖按蚊,计数蚊胃壁上的囊合子数,计算蚊虫感染率。实验重复3次。结果体外阻断实验中,与His标签蛋白免疫血清对照组相比,r Pb PSOP7免疫血清1∶5、 1∶10和1∶50稀释培养的配子体出丝数分别减少了22.0%、 8.0%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培养24 h后,1∶5、 1∶10与1∶50稀释培养的动合子形成数分别减少了69.2%、 56.4%和48.6%(P <0.01),呈抗体剂量依赖关系。3次独立的蚊虫直接喂养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每只蚊胃壁上的平均囊合子数分别为(31.1±34.9)、(30.2±32.3)和(29.1±35.1)个,较对照组的(87.1±69.3)、(96.4±82.9)和(85.3±69.1)个分别减少了64.2%、 68.6%和65.8%(P <0.01)。按蚊感染率由对照组的96.4%(27/28)、 89.3%(25/28)和89.3%(25/28),降至实验组的78.6%(22/28)、 78.6%(22/28)和75%(21/28),分别降低了17.8%、 10.7%与14.3%(P>0.05)。结论 r Pb PSOP7免疫血清可明显减少动合子及囊合子的形成,抗r Pb PSOP7血清具有一定的传播阻断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薇薇,严帅,查玲,金梦媛,龚德军[6](2019)在《1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重症感染漏诊漏检的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是一种经按蚊传播的常见寄生虫病,流行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主要是非洲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维和人员、维和医院医务人员及军队在国际交流时需要警惕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国际经贸往来愈加频繁,输入性疟疾成为了主要临床类型,2017年全国首次实现了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1]。本文结合1例外院漏诊漏检恶性疟原虫的病例,探讨漏诊漏检原因,意在提高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对疟原虫感染的警惕,及早诊断,避免延误治疗,降低重症疟疾发生的风险及疾病继发性传播。(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王盼,于莎莎,秦杰,吴振东,刘婷婷[7](2019)在《斯氏按蚊MyD88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抗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斯氏按蚊MyD88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其在抗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VectorBase数据库获取斯氏按蚊MyD88基因cDNA序列,并利用VectorNTI、DNAMAN等软件对MyD88基因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根据MyD88的cDNA序列设计Real-time PCR引物,提取斯氏按蚊总R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yD88基因在蚊各个生活史阶段转录水平情况及其在约氏疟原虫感染后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斯氏按蚊MyD88基因位于斯氏按蚊KB664619号染色体155 163~158 066 bp的反义链上,包含两个外显子,其c DNA全长1 383 bp,编码460个氨基酸。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斯氏按蚊与大劣按蚊和冈比亚按蚊系统发育的距离近,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9%。对斯氏按蚊各时期MyD88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吸食正常血和感染血均能够上调MyD88的转录,吸血后3 d和5 d吸感染血组MyD88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明显,显着高于正常血组和未吸血组。结论本研究证实了Toll信号通路中的MyD88基因在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天然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感染后3 d时作用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栗绍刚,李丹,李静宜,郭东星,吴赵永[8](2019)在《疟原虫的形态学及快速免疫诊断研究与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的实验室诊断对于临床治疗至关重要,诊断失误会造成患者误诊、漏诊甚至死亡。血涂片的染色镜检是疟疾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对感染人体的4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间日疟原虫P.vivax、以及卵形疟原虫P.ovale和叁日疟原虫P.malaiae在红细胞中的各期形态进行系统梳理,以提高形态诊断过程中的准确率。本文对2018年疑似疟疾样本的快速检测试剂条(RDT)和镜检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虽然RDT检测快速、易于操作,但镜检仍然是疟疾确诊的金标准。同时定期形态学培训及质控考核应该成为疟疾检测实验室的常规工作。(本文来源于《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周雅盼,李娇,鲍丽,段萍,桑晓宇[9](2019)在《诺氏疟原虫疟疾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 诺氏疟原虫概述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经按蚊传播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安全的全球性传染病。目前,疟疾、艾滋病和结核病被认为是世界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3种传染病。诺氏疟原虫是继恶性疟原虫、叁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之后被发现的第5种感染人的疟原虫。1932年,诺氏疟原虫首先在食蟹猴(长尾猕猴) 的体内被发现。1965年,CHIN等[1]首次报道了人感染诺氏疟原虫的病例,但是在之后的近半个世纪鲜有新增的患者。2004年,马(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10](2019)在《“重整”青蒿素 “再战”疟原虫》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起青蒿素,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提起屠呦呦,大家都不陌生吧。这位生于1930年的老太太在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近期,关于屠呦呦团队"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得新突破的文章在各大媒体刷屏,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项让中国人再次扬眉国际的研究是什么,为啥这么万众瞩目吧。(本文来源于《学苑创造(3-6年级阅读)》期刊2019年09期)

疟原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染料法荧光PCR快速鉴别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方法比对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的网织红细胞结合蛋白2(porbp2)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扩增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的染料法荧光PCR方法,进行熔解曲线分析,测定各亚种扩增产物的熔解温度,进行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评价。结果熔解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扩增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的熔解温度相差明显,curtisi亚种为74.2℃,wallikeri亚种为75.7℃。该方法虽可检测到其他3种疟原虫,但敏感度较低,卵形疟与其他3种疟原虫的熔解温度差别明显。重复性实验表明,该方法扩增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熔解温度变异系数均低于1%,重复性良好。对27份卵形疟原虫阳性样本的检测结果与巢式PCR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建立的染料法荧光PCR方法可快速对两种亚型卵形疟原虫进行鉴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疟原虫论文参考文献

[1].汤觉萍,吴秀珍,周靖.江苏省苏州市2016年疟原虫镜检技能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

[2].张瑾,李刚,徐翮飞,薛晓宁,王勇.染料法荧光PCR鉴别卵形疟原虫curtisi和wallikeri亚种[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9

[3].张欣,顾思逸,陈晴晴,程银祥,张方方.疟原虫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9

[4].陈冰霞,张杰森,张梦欣,韩孟伊,李勇森.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及其表面分子的检测[J].中国热带医学.2019

[5].郑文琪,王俊瑞,王华,刘飞,罗恩杰.伯氏疟原虫推测分泌动合子蛋白7截短片段传播阻断功能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

[6].张薇薇,严帅,查玲,金梦媛,龚德军.1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重症感染漏诊漏检的原因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9

[7].王盼,于莎莎,秦杰,吴振东,刘婷婷.斯氏按蚊MyD88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抗约氏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9

[8].栗绍刚,李丹,李静宜,郭东星,吴赵永.疟原虫的形态学及快速免疫诊断研究与临床应用[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9

[9].周雅盼,李娇,鲍丽,段萍,桑晓宇.诺氏疟原虫疟疾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9

[10]..“重整”青蒿素“再战”疟原虫[J].学苑创造(3-6年级阅读).2019

论文知识图

肝素类分子抑制虫体侵入的分析弓形虫速殖子的分离纯化结果弓形虫速殖子蛋白与肝素结合的特异性...蛋白质的质谱鉴定结果弓形虫肝素结合蛋白质组的鉴定Fig.2....肝素结合蛋白质抑制虫体侵入的分析

标签:;  ;  ;  ;  ;  ;  ;  

疟原虫论文_汤觉萍,吴秀珍,周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