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浅析朝鲜族“僧舞”与佛教文化的渊源论文

李惠:浅析朝鲜族“僧舞”与佛教文化的渊源论文

摘 要: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中事物的展现,其中也包括文化方面的传播。中国朝鲜族“僧舞”便是佛教文化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朝鲜族“僧舞”是从朝鲜半岛传入,而朝鲜半岛的“僧舞”便是佛教文化的产物。因舞蹈与佛教文化的理念、佛教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密不可分,文章通过阐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理念区别进而阐述“僧舞”是吸收了大乘佛教里飞升极乐世界的思想。从而体现出“僧舞”的艺术生机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所产生的民族性特性。

关键词:朝鲜族;僧舞;佛教文化

一、“僧舞”的历史背景

“僧舞”的最早出现,在学术界有人认为出自佛教盛行的新罗,有人认为出自佛教衰落的高丽。但是,两种观点都不否认“僧舞”的根基置于佛教的文化土壤。曾经有的专家说“僧舞”是通过僧侣读经生活而得来的,有的专家说“僧舞”来源于高句丽名僧西山大师的布教活动,又有专家说“僧舞”描绘出了舞者内心的情感,通过舞蹈来表现出舞者想摆脱苦恼寻找极乐世界的渴望。虽然在学术界的观点不一,但都不否认“僧舞”中包含了佛教文化,是用来描述僧侣想追求极乐世界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这些观点都说明了“僧舞”与佛教有撇不开的联系。中国朝鲜族的“僧舞”源于朝鲜半岛。

“僧舞”源自佛教文化,反映寺庙生活,舞者是僧侣的化身。古代的表演者大多为伎房或宫廷舞女,现代大多为民间艺人或者是舞蹈演员,从古到今的表演都演出于宫廷和社会,既有宗教性又有宫廷性甚至更多的是其民间性,正是这种民间性所涉及的广泛才使“僧舞”有了传播下去的艺术生机。我国朝鲜族“僧舞”源于朝鲜半岛,在公元4世纪末的朝鲜半岛与我国唐朝就有佛教来往,当时的朝鲜半岛重视佛教成风,这便有了“僧舞”产生的社会条件,尽管高丽末期,佛教信仰逐渐被儒教取代,但是“僧舞”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形态却一直流传下来,它于公元19世纪由朝鲜半岛传入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集中于当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但在保留传承方面正面临严峻考验。而在韩国却较为普遍的出现。

二、佛教文化的理念与传播

(一)佛教文化的理念

随着佛教在各国的发展,之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局限了部分的信仰者。在随着佛教传入各国的情况下,各国的艺术文化也发生了改变,同样佛教在某种程度上也发生了变化。因接触的信仰者也越来越多,佛教便更需要大众化了。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大乘佛教。

不来梅物流集团成立于1877年,现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物流企业之一。总部位于德国不来梅,旗下业务包括整车物流、汽车零配件物流、集装箱运输和港口运营等。其2012年运营收入超过12亿欧元,员工总数16 000人。运输标准集装箱超过1 450万个,汽车700万辆。不来梅物流集团于2007年设立中国代表处,并于2012年在北京成立独资公司,以进一步扩展在华业务、加速布局不来梅集团全球化网络。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所不同。小乘也称声闻乘。在《小乘佛教》中记载,小乘佛教有一定局限性,大乘佛教则更加世俗化,面向于广大信仰者;小乘佛教善根不足,只考虑自身、度己不度人,大乘佛教却能普度众生、有菩提心、为众生解脱;小乘佛教中不追求天下诸法,只求不老不死、无病无灾,而大乘佛教晓晓谕天下诸法;小乘佛教多说众生空,大乘佛教则多说众生空与法空;小乘佛教中无大慈大悲之心,而大乘佛教中则强调大慈大悲之心。小乘佛教只承认释迦牟尼佛等过去七佛以及未来的弥勒佛,并不承认阿弥托佛,所以也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的信仰,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追随极乐世界。据《宗教与舞蹈》一书中记载:“自公元以来,佛教传入亚洲各国,形成了东方的世界性宗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和朝鲜、日本、越南的为大乘佛教,称为北传佛教;传入南亚地区为小乘佛教,也称南传佛教。”由此可见,“僧舞”受大乘佛教的熏染,尤其体现在舞蹈中的追随极乐世界的思想。

(二)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的传播

根据《中国佛教史》记载:“我国知有佛教,应在武帝通西域后。至明帝时,天竺人来华,朝廷尊之。遂视为异闻,而传于后世。”所以大约是在两汉之际佛教才开始传入汉地,随后音乐、舞蹈等艺术也慢慢都受之影响。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之初只是一种才子的事业。自魏晋以来中原和朝鲜半岛的传播更世俗化,尤其是音乐和舞蹈方面。后来再通过中国艺术家们对其的更改与创新,这些文化和艺术便渐渐的形成了民族化。在唐朝,佛教、中国文化和中国乐舞也一起传入到日本和朝鲜,当时传入的中国乐舞在日本史料中记载:“皇太子好讲之。于是韩、吴诸乐始行于进”。所谓韩乐指朝鲜乐舞、吴乐指中国乐舞。

“僧舞”是由朝鲜半岛传入我国的,进而有了现在的朝鲜族“僧舞”。之前的朝鲜族人民有一种习俗“解厄运”,是说家中有去世的人,家人便穿着其死去人生前的衣物在门口呼喊“走吧走吧……把灵魂带走”等类似的话以此来寄托情感,这便足以看出佛教对其的熏染。拥有中国民族化的佛教艺术更具有了中国特色,从而在中国发行并更容易流传在中国艺术文化中,这种民族化便是在外界传入的佛教文化基础上各民族加上了自己的民族元素,排除了外来容貌衣饰上带来的生疏,加之自身的神态要领与特色,无形之中便拉近西方极乐世界和人世间的距离。

通过上述对黑龙江垦区低碳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总结出垦区现在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并结合垦区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总结得出未来垦区农业低碳发展模式的构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僧舞”的由来和佛教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僧舞”中讲述的舞者内心飞升的思想便是佛教文化最好的表演形式,它是大乘佛教熏染下的产物,不仅有着朝鲜族人民的习俗特点,还具备了佛教文化中的基本思想。舞长袖时轻柔舒缓,动作细腻,击鼓时节奏渐急,动作激烈,情绪激昂,这种明显的对比使舞者的抒发更加强烈,更有甩手、划手、飞手等基本动作,普通步法、蹲步和轻巧的碎步这些搭配呼吸韵律使舞蹈更加完美。“僧舞”这种舞蹈艺术和佛教文化的交织、使学者得以学习和联想,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并将其结合到舞蹈动作中,切身体会舞蹈的内涵,对朝鲜族“僧舞”蕴含的文化理解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 毕凤岐,宋歌.佛教世俗化与朝鲜族僧舞的流行[J].艺术探索,1997.

[2] 王宏刚.佛教在通古斯民族与朝鲜族中的文化影响[J].东北史地,2008.

[3] 朴永光.佛教对朝鲜族乐舞文化的影响[J].民族艺术,1993.

标签:;  ;  ;  ;  ;  ;  ;  ;  ;  ;  

李惠:浅析朝鲜族“僧舞”与佛教文化的渊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