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苯加氢催化剂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赵杏[1](2020)在《催化加氢合成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苯丙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医药、高分子材料、化妆品等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合成路线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文献调研和实验探究,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分别制备三种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的方法,即2-(2’-羟基-5’-甲基苯基)苯丙三氮唑(UV-P)、2-(2’-羟基-3’,5’-二枯基苯基)苯丙三氮唑(UV-234)、2-(2’-羟基-5’-特辛基苯基)苯丙三氮唑(UV-329),进一步筛选和优化工艺反应条件,并通过1H NMR、13C NMR、IR、MS、DG、UV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偶氮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用原位红外在线测试了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历程。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1.重氮偶合反应:通过使用摩尔比为1:1的邻硝基苯胺与取代苯酚类化合物作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0-5℃,p H为7-9的条件下进行重氮、偶合反应合成偶氮中间体。最终2-(2’-羟基-5’-甲基苯基)偶氮苯,纯度85%,收率74%;2-(2’-羟基-3’,5’-二枯基苯基)偶氮苯,纯度80%,收率67%;2-(2’-羟基-5’-特辛基苯基)偶氮苯,纯度90%,收率80%。最后将偶合反应后的废水可循环套用3-5次,节约用水20%左右。该方法符合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宗旨。2.催化加氢还原反应:通过对催化剂、溶剂和碱性助剂的筛选,以及对反应时间、压力、温度、配比和溶剂等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最后利用正交和平行实验优选出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加氢制备UV-P的最佳反应条件:压力1.0 MPa,温度50℃,m(Pd/C):m(偶氮中间体)=l:40,甲苯体积10 m L,收率约为61%以上;催化加氢制备UV-234的最佳反应条件:压力1.25 MPa,温度60℃,m(Pd/C):m(偶氮中间体)=l:20,甲苯体积14 m L,收率约为50%以上;催化加氢制备UV-329的最佳反应条件:压力1.25 MPa,温度60℃,m(Pd/C):m(偶氮中间体)=l:20,甲苯体积12 m L;收率高达90%以上,而且重复性较好。3.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通过1H NMR、13C NMR、IR、MS、DG、UV等分析测试方法,可以发现UV-234与UV-P比较,分子量增加222,热稳定性提高91℃以上;UV-329与UV-P比较,分子量增加98,热稳定性提高40℃以上;UV-234与UV-329比较,分子量增加124,热稳定性提高51℃以上。并且NO2基团振动吸收波长范围为1550-1500cm-1和1365-1330cm-1,可利用原位红外对催化加氢还原动态反应历程进行在线监测,最终确定催化加氢还原合成UV-P、UV-234、UV-329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5-7h、4-6 h、5-8 h。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重氮化反应、偶合反应及催化加氢还原反应分别制备了UV-P、UV-234及UV-329三种苯丙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其反应机理更清晰易懂,合成工艺过程更简单易行,废水处理更节能环保。最终设计了一条节能环保、简单高效的工艺路线,进一步促进催化加氢还原方法在紫外吸收剂合成中的发展,并为该方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刘光辉[2](2020)在《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褐煤储量丰富,且富含芳环和杂原子单元,具有从中获取增值产品的天然优势。围绕这一特性,深入了解褐煤中有机氧的赋存形式,并开发褐煤的非燃料利用技术,对于实现其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褐煤有机质转化为衍生可溶组分,并根据组成结构特征差异进行定向提质是关键环节。在本论文中,基于“衍生轻质组分、重质组分和残渣分级定向利用”的思路,共设计了3种催化剂,包括Ni/M(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CoMoSxOy@C(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和NiFe2O4(双金属氧化物)。以新疆大黄山褐煤(DL)为研究对象,共提出了3种催化解聚策略,包括DL的催化乙醇解、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和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此外,对衍生轻质组分、重质组分和残渣的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估,并根据特征差异,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相关萃取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1)对于DL的催化乙醇解体系:Ni/M可以有效活化乙醇,并促进包括质子氢(H+)、氢自由基(H·)、乙基自由基(·CH2CH3)和乙氧基自由基(·OCH2CH3)在内的多种活性物种的转移。Ni/M的引入显着提高了DL衍生可溶组分的收率,包括轻质组分(ESPC,32.4 wt%)和重质组分(34.1 wt%)。在ESPC中检测到了更丰富的链烷烃和芳烃,表明Ni/M可以有效促进可溶物,尤其是轻质组分中氧原子的原位脱除。对于ESPC的催化加氢转化(CHC),Ni/M可以将H2活化成双原子活性氢(H···H)。之后H2和H···H均可在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被活化成H·。因此,这期间存在H+、H·和H···H共3种活性氢物种的协同转移。氢化油中含芳环和含杂原子物种显着减少,而链烷烃和环烷烃占比显着提高。此外,酸性催化剂可以诱导氢化产物发生重排,生成双环环烷烃;石油醚、甲醇和水组成的三元混合溶液(含水量5%)可用于从轻质组分中快速富集富烃轻油和富酚轻油。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了,van der Waals、H-π和H-H在内的各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石油醚相和甲醇/水相中烃类和芳醇的快速富集。而水的引入,提高了甲醇/水相对芳醇,尤其是酚类物种的萃取选择性。(2)对于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体系:通过原位共热解以及预硫化策略设计了一种新型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CoMoSxOy@C。双金属高度分散且具有丰富多级孔的CoMoSxOy@C可以在不同体系中有效活化H2和乙醇,并促进包括>C-O-在内的多种桥键裂解而无需氢化芳环。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乙醇解的两步串联,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显着提高可溶组分收率(从42.7 wt%增加到70.0 wt%)。其中,轻质组分的总收率从17.5 wt%增加至27.0 wt%;通过对两阶段轻质组分的CHC,进一步证实了芳环的氢化较杂原子的脱除更容易进行。在CHC期间,杂原子的脱除是控速步骤之一。综合分析和评估后,第一阶段(热溶/催化加氢裂解)的衍生轻质组分更适合通过CHC升级为清洁液体燃料,而富含杂原子化合物的第二阶段(乙醇解/催化乙醇解)的衍生轻质组分更适合通过快速富集、柱层析分离提纯等手段从中获取增值化学品。(3)对于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体系:设计了一种快速制备NiFe2O4纳米球的一锅水热法。可磁回收的NiFe2O4具有优异的>C-O-桥键裂解活性,这与其有效活化H2和H···H以及促进H·转移的特性有关。升高温度和降低初始H2压力可以有效减少氢化产物和重排产物的生成,提高芳烃的选择性和收率。此外,NiFe2O4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引入NiFe2O4后,可溶组分的收率从13.6 wt%提高至17.7 wt%。其中,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收率的增幅分别为9.8%和46.7%。催化加氢裂解衍生轻质组分(SPC)中芳烃的收率显着提高,进一步证实了NiFe2O4具有原位脱除可溶组分中杂原子的能力;相比于乙醇解衍生轻质组分,萃取物(EP)和SPC中杂原子物种含量相对较低,因此CHC程序所需的时间更短。此外,脱氧较脱氮/硫更容易进行,加氢催化剂对氧原子的耐受性要强于氮/硫原子。EP和SPC的组成具有差异,且均可高效转化为富含链烷烃和环烷烃的衍生氢化油,具有升级为清洁液体燃料的潜力。(4)对于重质组分的组成结构特征分析:对DL环己烷热溶(APC)、乙醇解(APE)和环己烷—乙醇两步顺序热溶(APCE)共3种不同策略获取的衍生重质组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APC与APE/APCE的微观结构特征显着不同。此外,APC中可能含有更丰富的-OH、>C=O和>C-O-官能团,并且仍可能含有部分中/小分子以及含弱/中等强度共价键单元,包括桥键结构。而APE和APCE主要以大/超大分子基团为主,且APCE的芳香度可能比APE高。CPP-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惰性溶剂热溶,烷醇解对大分子基团中的含氮和含硫桥键有更好的裂解效果;基于钌离子催化氧化分析,APCE中可能以渺位缩合芳香族和聚芳基单元为主,其次还包含少量的迫位缩合芳香族单元、长侧链的饱和环单元、具有较长脂肪族侧链的芳环单元以及聚亚甲基桥键单元。(5)对于DL衍生残渣的结构差异分析:DL的嵌套基团中可能存在烷基取代的萘和苯酚。随着解聚程度的加深,衍生残渣有机质的芳香度增加。此外,含>C-OH和>C-O-键物种在所有DL衍生残渣的表面占主导,而吡咯氮和硫酸根/亚硫酸根取代物分别是最丰富的含氮和含硫物种。弱/中等强度共价键的裂解应该是DL萃取和解聚期间发生的主要反应。基于不同特性,衍生残渣可分别应用于不同工艺,包括热解、分级热溶/醇解、催化加氢裂解以及制备碳材料等。(6)基于DFT计算:在抑制H···H的转移并有效获取H·的前提下,降低温度有利于>Car-O-键的裂解。适当提高载体酸性,以保证足够H+的释放,有利于>Cal-O-键,尤其是>Cal-OH键的裂解。引入这三种催化剂之一可能会降低*Cal-O-键裂解的能垒。此外,乙醇解也可以诱导>Cal-O-桥键裂解,这期间涉及H·和·OCH2CH3的转移,而非·OH。该论文有135幅图、141个表和355篇参考文献。
于威振[3](2018)在《新型多孔碳材料负载型催化剂在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择加氢是去除裂解汽油抽提烯烃中产生的微量炔烃的有效方法,研究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的炔烃选择加氢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在炔烃选择加氢反应中Pd基催化剂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由于Pd表面电子活跃,对氢气的吸附能力强,在加氢反应过程中Pd以及载体表面会形成和积累碳质沉积物,Pd基催化剂易于失活而且选择性急剧降低。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Na OH和丙酮为原料,采用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制备出新型多孔碳材料(porous carbon frameworks,PCFs),该多孔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独特的形貌结构。(2)进一步通过掺杂P原子来修饰该多孔碳材料的性能,研究了载体的组成、结构、表面化学性质及载体与金属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3)研究利用连续流动氢化反应器操作平台(Thales-Nano H-Cube ProTM)以及正交实验的方法对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影响苯乙炔转化率,苯乙烯选择性以及苯乙烯收率的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本论文研究以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为主要分析手段,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程序升温还原(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其他表征手段,对选择加氢反应中的催化剂形貌及催化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基于对影响苯乙炔选择加氢催化体系各种因素的综合理解,通过对催化反应前后催化剂表面电子态及吸附能力的变化表征,尝试把催化剂的动力学变化关联到催化性能上来,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选择性及稳定性打下了研究基础。
王金利[4](2014)在《新型镍系气相苯加氢催化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上应用的镍系苯加氢催化剂镍含量普遍很高,镍的分散度较差,镍利用率低、热稳定性和耐毒性差,副产物较多,操作上难于控制。在保证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同时,降低催化剂中镍含量,研究低镍催化剂将是一种趋势。本论文主要介绍了采用独特的制备技术制备了具有较高的径向抗压碎力、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结构的γ-Al2O3载体;采用特殊浸制工艺,研制一种含低镍、高活性的苯加氢催化剂;制备中添加了结构助剂和促进剂,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苯转化率达到100%,环己烷选择性达到99.95%以上。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液苯空速、氢苯摩尔比等条件试验研究,得出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40℃,反应压力0.6Mpa,液苯空速0.8h-1,氢苯体积比为6。与国内同类型催化剂相比,新型镍系苯加氢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以及操作温区宽等优点。由于采用浸渍法,活性组分含量大幅减低,镍组分分散度高,大幅提高镍的有效利用率,与同类产品竞争,具有高性价比优势。新型的催化剂产品已经在国内大型装置上成功进行应用,完全满足装置生产需要,为使用厂家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戴晓丽[5](2014)在《一种新型苯并二氢呋喃类木脂素的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一类由苯丙素单元氧化聚合形成的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由于其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多个手性中心、以及丰富的官能团使其成为了化学家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其中本文关注的苯并二氢呋喃类木脂素以及8-5’新木脂素也是具有广泛生理和药理活性的天然木脂素。本文主要对苯并二氢呋喃类新木脂素Boehmenan H进行了首次全合成研究,并对8-5’新木脂素的合成进行了探索,本文内容共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介绍了木脂素化合物目前研究现状包括其分类、理化性质及其生物活性等等。主要阐述了天然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向。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苯并二氢呋喃类木脂素Boehmenan H的首次全合成研究。以廉价的香草醛为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经过克脑文盖反应生成阿魏酸乙酯,通过氧化银催化的仿生氧化偶联反应,形成了苯并二氢呋喃骨架。通过两次酯基的还原和一次羟基的DHP保护,得到中间产物单醇,最后和甲氧基甲醚保护的阿魏酸衍生物反应,得到前目标化合物,然后再经过脱除保护基得到具有药理活性的目标化合物Boehmenan H。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苯并二氢呋喃环在不同的碱性条件下的开环反应,并深入探讨了它们的开环反应机理。这些开环反应证明了苯并二氢呋喃环在碱性条件下很不稳定,极易开环,为8-5’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6](2013)在《技术动态》文中提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发的高效纳米催化材料项目通过验收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化石资源转化用新型高效纳米催化材料与结构研究"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以合成气催化制乙二醇和石油化工选择性加氢反应中所涉及的高效纳米催化材料为中心,为设计高稳定性纳米催化材料的结构奠定了科学基础。开发的新型纳米催化剂对提高重要化工过程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着效果。通过研究开发系列新型高分散负载型催化剂可节约大量贵金属,大幅减少污染
孙海杰[7](2013)在《(Zn(OH)2)3(ZnSO4)(H2O)x修饰的Ru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文中指出由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出发制备尼龙-6和尼龙-66具有低碳、绿色、节能和安全等特点,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然而,热力学不利于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因此,高选择性苯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和催化体系的研发是该技术的核心。本文分为八章,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本文第二、三和四章重点研究了在ZnSO4存在下过渡金属(Cr、Mn、Fe、 Co、Ni、Cu和Zn)作助剂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ZnS04存在下单金属Ru催化剂上15min内苯就完全转化为环己烷了,而在ZnSO4存在下环己烯选择性升高。在ZnSO4存在下加氢后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的Zn物种主要以ZnO和(Zn(OH)2)3(ZnSO4)(H2O)x (x=1,3,5or7)盐存在,它们是由ZnSO4水解产生的。(Zn(OH)2)3(ZnSO4)(H2O)x提高了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Ci、Co、Ni、Cu、Mn、Fe和Zn在相应催化剂中分别以Cr2O3、Co3O4、 Ni(OH)2、CuO(或Cu2+2(OH)3C1)、Mn3O4、Fe3O4和ZnO存在。在无ZnSO4存在下,单独这些助剂并不能提高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而在ZnSO4存在下,助剂Cr2O3量增加,(Zn(OH)2)3(ZnSO4)(H2O)x的量减小,环己烯选择性降低。助剂C0304和Ni(OH)2量增加,(Zn(OH)2)3(ZnSO4)(H2O)x的量略微增加,催化剂活性略微降低,环己烯选择性略微升高。助剂Mn3O4、Fe3O4和ZnO可以ZnSO4反应生成(Zn(OH)2)3(ZnSO4)(H2O)x。随Mn3O4、Fe3O4和ZnO增加,(Zn(OH)2)3(ZnSO4)(H2O)x的量显着增加,催化剂活性显着降低,环己烯选择性显着升高。Ru-Mn(0.23)催化剂、Ru-Fe(0.47)催化剂和Ru-Zn(0.27)催化剂分别给出了55.3%、56.7%和53.4%的最高环己烯收率。(Zn(OH)2)3(ZnSO4)(H2O)x在提高Ru催化剂环己烯选择性中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归结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Zn(OH)2)3(ZnSO4)(H2O)x (x=1,3,5or7)可以均匀分散在Ru颗粒上。化学吸附的(Zn(OH)2)3(ZnSO4)(H2O)x可以选择性地覆盖一些最强的活性位。这就减少化学吸附环己烯的活性位,抑制了环己烯继续加氢生成环己烷。(2)化学吸附吸附在Ru表面的(Zn(OH)2)3(ZnSO4)(H2O)x (x=1,3,5or7)导致了Ru催化剂被一个稳定的滞水层所包围。由于环己烯在水中的溶解度低,Ru催化剂表面存在的滞水层加速了环己烯的脱附,抑制了环己烯再吸附并继续加氢生成环己烷,环己烯选择性升高。(3)化学吸附(Zn(OH)2)3(ZnSO4)(H2O)x (x=1,3,5or7)的Zn2+可以与环己烯形成松散的键合物,可以稳定Ru催化剂表面形成的环己烯,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升高。(4)化学吸附(Zn(OH)2)3(ZnSO4)(H2O)x (x=1,3,5or7)可以改变活性组分Ru的电子结构,有利于环己烯的生成。因此,随(Zn(OH)2)3(ZnSO4)(H2O)x (x=1,3,5or7)的量增加,催化剂活性单调降低,环己烯选择性单调升高。助剂CuO可以与ZnSO4反应生成Cu4(SO4)(OH)6(H2O)。Cu4(SO4)(OH)6(H2O)与(Zn(OH)2)3(ZnSO4)(H2O)x (x=1,3,5or7)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环己烯选择性。此外,在第二章中我们还考察了预处理对Ru-Zn(8.6%)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中催化剂表面更多的ZnO可以与ZnSO4反应生成(Zn(OH)2)3(ZnSO4)(H2O)5.且预处理使(Zn(OH)2)3(ZnSO4)(H2O)5更稳定地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因此,在ZnSO4中预处理后Ru-Zn(8.6%)催化剂给出了58.9%的环己烯收率,且表现出了很好的稳定性。二、第五和六章重点考察了稀土元素(La和Ce)等对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Ru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La和Ce在相应催化剂中分别以La(OH)3和Ce02存在。在无ZnSO4存在下,单独助剂La(OH)3和Ce02并不能提高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而在硫酸锌存在下,几乎全部的助剂La(OH)3和Ce02都可以与ZnSO4反应生成(Zn(OH)2)3(ZnSO4)(H2O)3。助剂La(OH)3和Ce02量增加,生成的(Zn(OH)2)3(ZnS04)(H20)3的量显着增加,环己烯选择性显着提高。三、第七章重点考察了醇类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苯选择加氢反应中,由于Ru微晶的纳米尺寸效应和化学吸附在Ru表面的(Zn(OH)2)3(ZnSO4)(H2O)7,共沉淀法制备的Ru-Zn(2.8%)催化剂表现出了优越的环己烯选择性。在ZnSO4存在下Ru-Zn(2.8%)催化剂的环己烯收率随聚乙二醇(PEG)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在ZnSO4存在下聚乙二醇-10000怍反应修饰剂Ru-Zn(2.8%)催化剂给出了62.3%的环己烯收率。这主要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在ZnSO4存在下聚乙二醇-10000可以使更多的Zn2+化学吸附在Ru催化剂表面上,而化学的Zn2+有利于稳定中催化剂表面生成的环己烯,加快催化剂表面环己烯的脱附,抑制脱附的环己烯的再吸附。(2)聚乙二醇-10000还可以与液相中的环己烯分子在八圆环内形成两个分子间氢键,稳定液相中的环己烯,抑制环己烯的再吸附。0.2g聚乙二醇-10000作添加剂在ZnSO4中预处理后Ru-Zn(2.8%)催化剂上15min苯转82.0%时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78.6%和64.5%。Carberry模数和Wheeler-Weisz系数表明该催化体系的液固传质和孔内扩散限制是可以忽略的。最高环己烯收率的获得不能简单归结于物理效应,如氢气和环己烯的传质限制。加氢过程中Ru-Zn(2.8%)催化剂的实际组成和浆液组成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且该催化剂具有优越的稳定,因为ZrO2和聚乙二醇-10000都可以有效地抑制催化剂团聚。四、第八章重点考察了二乙醇胺对Ru-Zn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乙醇胺可以与反应修饰剂ZnSO4反应生成(Zn(OH)2)3(ZnSO4)(H2O)3和硫酸二乙醇胺盐。二乙醇胺量增加,化学吸附在Ru表面的(Zn(OH)2)3(ZnSO4)(H2O)3增多。(Zn(OH)2)3(ZnSO4)(H2O)3与浆液二乙醇胺盐的协同提高了Ru-Zn(4.9%)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当二乙醇胺用量为0.3g时,(Zn(OH)2)3(ZnSO4)(H2O)3高度分散,在第三次重复使用中Ru-Zn(4.9%)催化剂上苯转化84.3%时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75.5%和63.6%。使用4次时,25min苯转化率为75%以上,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仍可达75%和58%以上。总之,化学吸附在Ru催化剂表面的(Zn(OH)2)3(ZnSO4)(H2O)3在提高Ru催化剂的环己烯选择性中起着关键作用。
孙国方,李孝国,费亚南,李佳,赵甲,隋芝宇,于海斌[8](2013)在《苯加氢制环己烷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苯加氢制环己烷工艺及催化剂研究现状,对比各工艺和催化剂的优缺点,气相法和液相法是苯加氢制环己烷的成熟工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是苯加氢制备环己烷的主要工艺。开发高活性、耐热性能好和抗毒能力强的贵金属催化剂是苯加氢制备环己烷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陈萍[9](2007)在《苯液相加氢新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6~#溶剂油加氢脱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一重要的生产过程,环己烷作为苯完全加氢的产物,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还是一种优良的溶剂。但苯是一种致癌物质,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随着人类环保与健康意识的增强,从溶剂油和燃料中除去苯及芳烃已成为油品精制工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业上常采用的苯催化加氢主要有气相催化法和液相催化法两种。气相法虽然催化剂与产品容易分离,反应压力低,但所需温度较高,设备庞大,且温度不宜控制,投资费用高;液相法虽然反应温度易于控制,但所需压力高,转化率较低。因而选择和制备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液相苯加氢催化剂是有效克服当前在苯加氢生产过程中的弊端、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对于如何在温和条件下脱出溶剂油中的微量苯的研究很少,而除去苯是生产高质量溶剂油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在新型高效苯液相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和研制以及除去溶剂油中苯的工业应用方面进行了下列工作:1.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催化剂对苯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1)采用自由配体法制备了系列MSalen/Y(M=Ni,Pd and Ru)和RuL/Y(L=phenanthroline(phen),2,2′-bipyridyl(bipy)and N,N′-ethylenebis(salicylidene-aminato)(Salen))催化剂,分别考察了金属元素性质和不同配体性质对所制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uSalen/Y的催化加氢活性优于PdSalen/Y和NiSalen/Y;不同性质与结构的配体对所制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以Salen希夫碱为配体所制备的RuL/Y催化活性高于以二联吡啶(bpy)和邻菲咯啉(phen)为配体所制备的催化剂。2)以Salen、Salpn(N,N′-bis(salicylidene)propane-1,3-diamine)、Salicyhexen(N,N′-bis(salicylidene)-1,2-cyclohexanediamine)三种不同希夫碱为配体,制备了系列Ru(Schiff-base)/Y催化剂,并采用XRD、ICP、N2-adsorption、FTIR、UV-vis、DTA和催化加氢反应等手段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催化剂中希夫碱配体改变了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使其更容易与反应物分子形成配位过渡态,配位活化的反应物分子更易于转化为产物。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母体Ru/Y相比,所制催化剂对苯的催化加氢性能明显提高。另外,不同几何尺寸的希夫碱配体对所制催化剂的加氢催化性能也有很大影响,随其几何尺寸的增加,相应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依次降低。3)采用自由配体法将系列Ru(5,5′-X2-salen)(X=H,Cl,Br or OCH3)封装于Y型分子筛的孔腔中,并采用XRD、ICP、N2-adsorption、FTIR、UV-vis、DTA和催化加氢反应等手段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取代基对配体芳环上的氢原子取代不仅可改变封装配合物的电子和光谱性质,而且还对催化剂的加氢催化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具有吸电子基团和给电子基团取代基的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均低于末被取代的催化剂。所制备的催化剂在苯加氢反应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被重复使用。4)以H4Salen、H4Salpn和H4Salicyhexene为配体,制备了系列的Ru(H4Schiff-base)/Y催化剂,并采用XRD、ICP、N2-adsorption、FTIR、UV-vis、DTA和催化加氢反应等手段对所制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在苯加氢反应中Ru(H4Schiff-base)/Y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相应的Ru(Schiff-base)/Y,其中Ru(H4Salen)/Y的催化活性最高,表明希夫碱配体中C=N键的加氢导致中心Ru(Ⅲ)离子的配位环境有很大改变。所制备的Ru(H4Salen)在苯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重复使用三次后,仍保持其原有的催化活性。此外还就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对Ru(H4Salen)/Y催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考察。2.负载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对模拟溶剂油及6#溶剂油中苯液相加氢催化性能研究1)以沸石HY、HUSY、Hβ载体制备了负载金属Ru、Pt及Pd催化剂。以含0.06%苯的正己烷溶液为反应物,在反应温度313K、总压力1.0MPa条件下,考察了载体和金属类型对苯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组分的性质、沸石载体的结构和表面酸性对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USY负载不同金属催化剂具有不同的加氢活性,Ru与Pt具有单位质量等同的加氢能力;在所考察的三种不同载体中,催化加氧活性按照下列顺序递减:Ru/HY>Ru/HUSY>Ru/Hbeta。2)以Si-MCM-41、Al-MCM-41(1)(n(Si)/n(Al)=15)和Al-MCM-41(2)(n(Si)/n(Al)=10),以及用NH4NO3或HAc的醇溶液分别与Si-MCM-41离子交换所得的H-MCM-41(N)和H-MCM-41(H)为载体制备了系列负载Ru催化剂。采用N2吸附、XRD和H2-TPR表征了负载Ru前后催化剂的结构及Ru金属在各种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以含0.5%(质量分数)苯的环己烷溶液为反应物,在298K、3.0MPa反应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的苯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载体MCM-41的n(Si)/n(Al)和表面化学组成等性质对金属Ru在其表面上的分散状态、还原性及催化性能均有影响。对苯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其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加氢反应速率常数按照Ru/Al-MCM-41(2)<Ru/Al-MCM-41(1)<Ru/Si-MCM-41<Ru/H-MCM-41(H)<Ru/H-MCM-41(N)的顺序递增,Ru/Si-MCM-41的较高催化活性来自于Si-MCM-41的高比表面积和金属Ru的高分散性,由于载体酸性的增加,H-MCM-41负载催化剂的表现出较高的加氢活性。3)分别采用原位合成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Y/MCM-41和USY/MCM-41两种复合分子筛,运用XRD、N2吸附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金属Ru催化剂,考察了其负载的金属Ru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中微孔复合分子筛负载钌催化剂的液相苯加氢反应活性均高于单一载体负载的催化剂,并且反应活性同复合分子筛中两种组分所占的比例相关,其中Ru/(HUSY/MCM-41)(1:1)显示了最高的反应活性。4)以Ru/(HUSY/MCM-41)(1:1)、Ru/H-MCM-41(N)、Ru/HUSY和Ru/HUSY与不同沸石分子筛助剂机械混合组成的混合物为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低温下对模型反应物和6#溶剂油的催化加氢行为。结果表明,Ru/(HUSY/MCM-41)(1:1)、Ru/H-MCM-41(N)和Ru/HUSY在6#溶剂油液相加氢脱苯反应中具有不同的反应性能,反应活性顺序为Ru/HUSY>Ru/(HUSY/MCM-41)(1:1)>Ru/Si-MCM-41(N);负载催化剂的抗硫性同载体的酸性相关,以具有高强酸性USY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硫性;在Ru/HUSY中加入氢型沸石分子筛助剂(HY,HUSY,HBeta),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与抗硫性,且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抗硫性随着氢型沸石分子筛助剂HUSY加入比例的增大先快速增大,之后保持不变;加入的钠型沸石分子筛助剂(NaUSY,NaY)也对催化剂的抗硫性有所提高。
宋明纲[10](2005)在《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对苯加氢的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集均相与非均相催化的特点于一体,近年来倍受研究者的关注与青睐。而目前关于这一复合材料的催化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氧化反应上,在催化加氢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选择多种活性金属与配体、以及不同分子筛主体,制备了系列的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采用XRD、N2吸附、FTIR、DRS和DT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以苯加氢为模型反应,系统地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催化加氢性能。 1) MSalen/Y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M=Ni,Pd and Ru)(Salen=N,N’-ethylenebis(salicylidene-aminato) 制备了不同金属离子的MSalen/Y复合催化剂,考察其对苯加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金属元素的性质对复合材料的催化加氢活性有很大影响。选择Ru为活性组分,以Salen希夫
二、新型苯加氢催化剂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苯加氢催化剂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催化加氢合成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 |
1.2.1 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概述 |
1.2.2 光稳定机理概述 |
1.3 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的应用前景 |
1.3.1 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用途 |
1.3.2 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
1.4 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4.1 重氮、偶合反应 |
1.4.2 还原反应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案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实验方案 |
第二章 重氮与偶合反应 |
2.1 重氮化、偶合反应概述 |
2.1.1 反应式 |
2.1.2 偶氮中间体概述 |
2.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装置 |
2.4 分析方法 |
2.5 重氮化反应 |
2.6 偶合反应 |
2.6.1 实验操作 |
2.6.2 影响因素讨论 |
2.6.3 偶合废水的循环套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还原反应 |
3.1 还原反应概述 |
3.1.1 反应式 |
3.1.2 苯丙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概述 |
3.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分析与提纯方法 |
3.3.1 分析方法 |
3.3.2 提纯方法 |
3.4 催化加氢还原反应 |
3.4.1 实验操作 |
3.4.2 影响因素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 |
4.1 偶联物结构表征 |
4.1.1 NMR核磁共振波谱图表征 |
4.1.2 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 |
4.2 紫外吸收剂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 |
4.2.1 NMR核磁共振波谱图表征 |
4.2.2 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 |
4.2.3 MS质谱表征 |
4.2.4 TG-DSC差热-热重性能分析 |
4.2.5 UV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位红外对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催化加氢还原反应过程研究 |
5.1 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反应过程的原位红外检测 |
5.2.2 反应终点的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2)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褐煤结构研究及有机质组成分析 |
1.3 褐煤的综合利用现状 |
1.4 褐煤衍生物的定向转化和利用现状 |
1.5 相关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煤样与试剂 |
2.2 仪器设备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4 DL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提质 |
2.5 分析与表征 |
2.6 模拟计算 |
3 DL的催化乙醇解及ESPs的定向提质 |
3.1 Ni/M的评价 |
3.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
3.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
3.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
3.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
3.6 富烃轻油和富酚轻油的快速富集 |
3.7 本章小结 |
4 DL的两步级联催化解聚及衍生轻质组分的提质 |
4.1 CoMoS_xO_y@C的评价 |
4.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
4.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
4.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
4.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DL萃取残渣的催化加氢裂解及两种衍生轻质组分的提质 |
5.1 NiFe_2O_4的评价 |
5.2 可溶物和残渣收率 |
5.3 可溶物和氢化油的FTIRS分析 |
5.4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GC/MS分析 |
5.5 轻质组分和氢化油的QPEOTMS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三种DL衍生重质组分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
6.1 收率和元素分析 |
6.2 微观结构特征 |
6.3 FTIRS分析 |
6.4 TGA分析 |
6.5 重质组分的闪速热解 |
6.6 重质组分的QPEOTMS分析 |
6.7 AP_(CE)的RICO |
6.8 本章小结 |
7 DL及其四种衍生残渣的结构差异 |
7.1 收率和元素分析 |
7.2 微观结构特征 |
7.3 XRPES分析 |
7.4 FTIRS分析 |
7.5 TGA分析 |
7.6 DL和衍生残渣的闪速热解 |
7.7 本章小结 |
8 催化加氢裂解、乙醇解和CHC机理——基于DFT计算 |
8.1 褐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的BDE计算 |
8.2 褐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的Mulliken电荷计算 |
8.3 CHC反应的焓变计算 |
8.4 催化加氢裂解/乙醇解的过渡态计算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型多孔碳材料负载型催化剂在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概述 |
1.1.1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工业背景 |
1.1.2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原理 |
1.2 世界苯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1 生产现状 |
1.2.2 苯乙烯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
1.3 国内苯乙烯供需情况 |
1.3.1 供应情况 |
1.3.2 需求情况 |
1.4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工艺 |
1.4.1 FINA加氢工艺 |
1.4.2 DSM加氢工艺 |
1.4.3 SINOPEC加氢工艺 |
1.5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活性组分的选择 |
1.5.1 以钯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
1.5.2 以Au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
1.5.3 以Ni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
1.5.4 其他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
1.6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6.1 浸渍法 |
1.6.2 沉淀法 |
1.6.3 离子交换法 |
1.6.4 溶胶-凝胶法 |
1.6.5 生物化学法 |
1.6.6 其他方法 |
1.7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
1.7.1 富勒烯(Fullerene) |
1.7.2 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 |
1.7.3 石墨烯 |
1.7.4 多孔碳材料 |
1.7.5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7.6 多孔碳材料的改性 |
1.7.7 多孔碳的应用 |
1.8 本工作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XRD) |
2.2.2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2.2.3 电感偶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 催化性能测试技术 |
2.3.1 H-CubePro连续流动氢化反应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新型多孔碳材料负载纳米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反应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多孔碳三维材料的制备 |
3.2.2 Pd/PCFs催化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分析 |
3.3.2 催化剂的SEM和TEM结构表征 |
3.3.3 催化剂的XRD结构表征 |
3.3.4 催化剂的Raman表征 |
3.3.5 催化剂反应前后的TEM表征 |
3.3.6 催化剂的XPS表征分析 |
3.3.7 催化剂的TPR表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连续流动状态下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操作条件的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Pd/PCFs催化剂的制备 |
4.2.2 Pd/PCFs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论 |
4.3.1 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分配与结果 |
4.3.2 苯乙炔的转化率 |
4.3.3 苯乙炔的选择性 |
4.3.4 苯乙炔的收率 |
4.3.5 方差分析 |
4.3.6 最佳条件实验 |
4.3.7 交互作用的判别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掺磷多孔碳材料负载纳米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反应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碳三维材料的制备 |
5.2.2 掺磷碳三维材料的制备 |
5.2.3 Pd/P-PCFs催化剂的制备 |
5.2.4 Pd/P-PCFs催化剂加氢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分析 |
5.3.2 催化剂的TEM和SEM结构表征 |
5.3.3 催化剂的XRD结构表征 |
5.3.4 催化剂的XPS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致谢 |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4)新型镍系气相苯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环己烷生产工艺 |
1.3 苯加氢制环己烷工艺发展 |
1.4 国内外苯加氢催化剂研究 |
1.4.1 镍系催化剂 |
1.4.2 铂系催化剂 |
1.4.3 钌系催化剂 |
1.4.4 其它催化剂 |
1.5 苯加氢反应热力学分析 |
1.6 文献分析及研究内容的提出 |
第二章 催化剂评价方法 |
2.1 活性检测试验装置 |
2.2 试验分析方法 |
2.3 理化数据分析测试仪器 |
2.4 实验室活性评价条件 |
第三章 实验室研究 |
3.1 催化剂体系的确定 |
3.2 载体制备 |
3.2.1 制备思路 |
3.2.2 制备方案 |
3.2.3 载体的技术指标要求 |
3.2.4 氧化铝原料的选择 |
3.2.5 结构助剂的影响 |
3.2.6 成型助剂的影响 |
3.2.7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2.8 优选载体与参比样性能对比 |
3.3 催化剂的制备 |
3.3.1 制备思路 |
3.3.2 制备方案 |
3.3.3 催化剂技术指标要求 |
3.3.4 不同助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5 促进剂对催化剂还原行为的影响 |
3.3.6 还原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 |
3.3.7 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评价 |
3.3.8 浸渍试验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9 优选催化剂与参比样A性能对比 |
3.4 样品重现实验 |
3.4.1 重现样理化性能 |
3.4.2 重现样催化性能 |
3.5 适宜实验条件探索 |
3.5.1 反应温度影响 |
3.5.2 液苯空速影响 |
3.5.3 氢苯摩尔比影响 |
3.5.4 反应压力影响 |
3.6 实验室扩试研究 |
3.6.1 10kg 扩试样品制备 |
3.6.2 扩试样品理化性能 |
3.6.3 扩试样品催化性能 |
3.7 催化剂寿命和耐热试验 |
3.7.1 试验条件 |
3.7.2 1000h寿命试验 |
3.7.3 催化剂耐热试验 |
第四章 工业应用 |
4.1 100Kg催化剂试生产 |
4.1.1 试生产催化剂理化性能 |
4.1.2 试生产催化剂催化性能 |
4.1.3 试生产小结 |
4.2 工业生产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生产工艺流程 |
4.2.3 载体的理化性能 |
4.2.4 催化剂的性能 |
4.2.5 生产小结 |
4.3 “三废”情况分析 |
4.3.1 废水分析 |
4.3.2 废气分析 |
4.3.3 废渣分析 |
4.4 工业应用 |
4.4.1 山东陆源化工脱芳装置概况 |
4.4.2 工业应用情况 |
4.4.3 应用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一种新型苯并二氢呋喃类木脂素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 |
1.2.1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类 |
1.2.2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3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4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应用 |
1.5 相关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5.1 苯并呋喃类木脂素的合成研究进展 |
1.5.2 苯并二氢呋喃类木脂素的合成研究进展 |
1.5.3 8-5’新木脂素的合成研究进展 |
1.6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Boehmennan H 的全合成研究 |
2.1 引言 |
2.2 目标产物 Boehmenan H 反合成分析 |
2.3 合成路线设计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试剂 |
2.4.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3 化合物 Boehmenan H 的全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关于酚羟基保护的讨论 |
2.5.2 阿魏酸乙酯的合成讨论 |
2.5.3 甲氧基甲醚保护阿魏酸的合成讨论 |
2.5.4 氧化偶联反应的讨论 |
2.5.5 氧化银催化合成二聚阿魏酸乙酯的讨论 |
2.5.6 化合物 7 的合成结果讨论 |
2.5.7 加氢反应的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8-5'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化合物的合成 |
3.3.1 苯并呋喃类木脂素的合成 |
3.3.2 8-5’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合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二聚阿魏酸乙酯 6 的开环讨论 |
3.4.2 二聚阿魏酸乙酯还原产物 7 的开环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发的高效纳米催化材料项目通过验收 |
中国商飞波音航空研发航空生物燃料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沸石分子筛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100 t/a苯加氢均相催化剂装置投入使用 |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催化轻汽油醚化装置投入运行 |
双林机械研发的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增强管通过鉴定 |
陕西延长石油及中国石化研发出柴油加氢降凝催化剂 |
中国科学院开发出新型生物基环氧树脂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纳米分子筛催化剂侧线试验成功 |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辛烯共聚工业化试生产成功 |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生产HDPE新产品 |
东华能源将建两套聚丙烯装置 |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技术获突破 |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YS-8810银催化剂工业应用效果好 |
陶氏化学与青海大美签订聚丙烯技术协议 |
大日本油墨公司开发出新型无拉伸多层烯烃系树脂薄膜石油化学新报 (日) , 2013 (4683) :10 |
在蓝绿海藻中生长出用于生产塑料的化学原料Eur Plast News, 2013-01-09 |
日本化药公司等开发出新一代低温固化型电气绝缘材料石油化学新报 (日) , 2013 (4689) :9 |
中国石化乙苯脱氢催化剂工业试验通过鉴定 |
日本武藏化学研究所开发出高品质聚乳酸化学工业时报 (日) , 2013 (2813) :2 |
大唐化工SNG完全甲烷化催化剂中试成功 |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优化乙烯装置、提高收率 |
山东兖矿集团两项煤化工成果通过鉴定 |
含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薄膜的光聚合Eur Polym J, 2012, 48 (12) :2107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C5资源实现二烯烃高纯分离 |
濮阳恒润筑邦将建设200 kt/a C4临氢芳构化项目 |
山东兖矿集团引进高能复合醇技术 |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出新型顺酐催化剂 |
山西大学丁二酸酐连续生产工艺中试成功 |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管材专用料通过鉴定 |
ExxonMobil公司建全球最大规模的石脑油裂解装置石油化学新报 (日) , 2013 (4689) :7 |
将天然气直接转化成甲醇和H2的新工艺Chem Eng, 2013-01-01 |
纳米粒子有助于产生H2Chem Eng, 2013-01-01 |
ExxonMobil公司预测天然气将替代煤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Oil&Gas J, 2012-12-17 |
日本三菱瓦斯公司等开发了二甲醚新工艺化学工业时报 (日) , 2013 (2813) :4 |
Solvay公司和Sibur石化公司组建合资企业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油田加工化学品Focus on Surfactants, 2012-12-03 |
日本综合能源公司开发低成本生产生物质气体的技术新ェネルギ—新报 (日) , 2012-12-20 |
可减少天然气浪费的膜反应器Chem Eng, 2013-01-01 |
高密度聚乙烯/环烯烃共聚物的纤维状形态及其性能Eur Polym J, 2012, 48 (12) :2031 |
使用促氧化剂添加剂配制的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非生物降解性Polym Degrad Stab, 2013, 98 (2) :490 |
助催化剂在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中的作用Eur Polym J, 2013, 49 (1) :147 |
透明机筒挤出机挤塑的超高速光降解熔融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Polym Degrad Stab, 2013, 98 (1) :276 |
(7)(Zn(OH)2)3(ZnSO4)(H2O)x修饰的Ru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非晶态合金和晶态Ru基催化剂在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中的应用进展 |
1.1 引言 |
1.2 非晶态合金Ru基催化剂在苯选择加氢中应用进展 |
1.2.1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热力学和动力学 |
1.2.2 非晶态Ru基合金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 |
1.2.3 加氢条件的影响 |
1.2.4 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调变性研究 |
1.2.5 催化剂中试 |
1.2.6 结论与展望 |
附注 |
1.3 晶态Ru基催化剂在苯选择加氢中应用进展 |
1.3.1 晶态Ru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性能 |
1.3.2 晶态纳米Ru基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 |
1.3.3 反应修饰剂的影响 |
1.3.4 传质的影响 |
1.3.5 Ru-Zn催化剂工业化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
1.5 参考文献 |
2 (Zn(OH)_2)_3(ZnSO_4)(H_2O)_5修饰的Ru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 |
2.1 本章摘要 |
2.2 引言 |
2.3 实验部分 |
2.3.1 催化剂制备 |
2.3.2 催化剂表征 |
2.3.3 催化剂评价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催化剂表征 |
2.4.2 催化剂性能 |
2.5 结论 |
附注 |
2.6 参考文献 |
3 纳米Ru-Mn/ZrO_2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 |
3.1 本章摘要 |
3.2 前言 |
3.3 实验部分 |
3.3.1 催化剂制备 |
3.3.2 催化剂表征 |
3.3.3 催化剂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3.4.2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Mn(X)/ZrO_2催化剂性能 |
3.5 结论 |
附注 |
3.6 参考文献 |
4 过渡金属(Cr、Mn、Fe、Co、Ni、Cu和Zn)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 本章摘要 |
4.2 引言 |
4.3 实验部分 |
4.3.1 催化剂制备 |
4.3.2 催化剂表征 |
4.3.3 催化剂评价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催化剂表征 |
4.4.2 催化剂性能 |
4.5 结论 |
附注 |
4.6 参考文献 |
5 助剂La在提高苯加氢Ru催化剂环己烯选择性中的作用 |
5.1 本章摘要 |
5.2 引言 |
5.3 实验部分 |
5.3.1 催化剂制备 |
5.3.2 催化剂表征 |
5.3.3 催化剂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催化剂表征 |
5.4.2 催化剂性能 |
5.5 结论 |
附注 |
5.6 参考文献 |
6 Ce修饰的Ru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 |
6.1 本章摘要 |
6.2 引言 |
6.3 实验部分 |
6.3.1 催化剂制备 |
6.3.2 催化剂表征 |
6.3.3 催化剂评价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催化剂表征 |
6.4.2 催化剂性能 |
6.5 结论 |
附注 |
6.6 参考文献 |
7 醇类作添加剂对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纳米Ru-Zn(2.8%)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7.1 本章摘要 |
7.2 引言 |
7.3 实验部分 |
7.3.1 催化剂制备 |
7.3.2 催化剂表征 |
7.3.3 催化剂评价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催化剂表征 |
7.4.2 催化剂性能 |
7.5 结论 |
附注 |
7.6 参考文献 |
8 二乙醇胺作添加剂Ru-Zn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 |
8.1 本章摘要 |
8.2 引言 |
8.3 实验部分 |
8.3.1 催化剂的制备 |
8.3.2 催化剂的表征 |
8.3.3 催化剂的评价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催化剂表征 |
8.4.2 Ru-Zn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反应性能 |
8.5 结论 |
附注 |
8.6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获奖情况 |
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成果鉴定 |
致谢 |
(8)苯加氢制环己烷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苯加氢制环己烷工艺 |
1.1 气相法 |
1.2 液相法 |
1.3 气液相混合法 |
2 苯加氢制环己烷催化剂 |
2.1 Ni系催化剂 |
2.1.1 骨架镍催化剂 |
2.1.2 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 |
2.1.3 负载型Ni催化剂 |
2.1.4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
2.1.5 其 他 |
2.2 贵金属催化剂 |
2.2.1 Pt催化剂 |
2.2.2 Ru催化剂 |
2.2.3 其 他 |
3 结 语 |
(9)苯液相加氢新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6~#溶剂油加氢脱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
1.1 苯加氢的研究现状 |
1.1.1 苯加氢催化剂 |
1.1.1.1 负载金属型催化剂 |
1.1.1.2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催化剂 |
1.1.1.3 其它催化剂 |
1.1.2 苯催化加氢动力学与热力学分析 |
1.1.2.1 苯催化加氢动力学分析 |
1.1.2.2 苯催化加氢热力学分析 |
1.1.2.3 反应条件的分析 |
1.1.3 硫化物对苯催化加氢的影响 |
1.1.3.1 硫中毒的机理 |
1.1.3.2 提高催化剂抗硫性的方法 |
1.2 溶剂油脱芳烃的方法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催化剂的制备 |
2.1.1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2.1.2 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2.2 催化剂的表征 |
2.3 催化反应 |
2.3.1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催化剂存在下的苯催化加氢反应 |
2.3.2 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存在下的模拟溶剂油及溶剂油催化加氢反应 |
第三章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对苯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3.1 不同金属、配体的ML/Y对苯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3.1.1 ML/Y的制备 |
3.1.2 ML/Y的表征 |
3.1.1.1 不同金属MSalen/Y(M=Ru、Pd、Ni)的表征 |
3.1.1.2 不同配体RuL/Y的表征 |
3.1.3 不同金属、配体的ML/Y的催化加氢性能 |
3.1.3.1 不同金属MSalen/Y的催化加氢性能 |
3.1.3.2 不同配体RuL/Y的催化加氢性能 |
3.1.4 小结 |
3.2 Ru(SCHIFF-BASE)/Y对苯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3.2.1 不同种类Ru(Schiff-base)/Y的制备 |
3.2.2 不同种类Ru(Schiff-base)/Y的表征 |
3.2.3 Ru(Schiff-base)/Y的催化加氢性能 |
3.2.4 小结 |
3.3 Ru(5,5′-X_2-SALEN)/Y对苯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3.3.1 Ru(5,5′-X_2-Salen)/Y催化剂的制备 |
3.3.2 Ru(5,5′-X_2-Salen)/Y的表征 |
3.3.2.1 Ru(5,5′-X_2-Salen)/Y的物相鉴定 |
3.3.2.2 Ru(5,5′-X_2-Salen)/Y的FTIR表征 |
3.3.2.3 Ru(5,5′-X_2-Salen)/Y的DRS光谱 |
3.3.2.4 Ru(5,5′-X_2-Salen)/Y的DTA谱图 |
3.3.3 Ru(5,5′-X_2-Salen)/Y的催化加氢性能 |
3.3.4 小结 |
3.4 Ru(H_4SCHIFF-BASE)/Y对苯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3.4.1 Ru(H_4Schiff-base)/Y的制备 |
3.4.2 Ru(H_4Schiff-base)/Y催化剂的表征 |
3.4.3 Ru(H_4Schiff-base)/Y的催化加氢性能 |
3.4.4 Ru(H_4Salen)/Y的稳定性能研究 |
3.4.5 Ru(H_4Salen)/Y抗硫性能的初步研究 |
3.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对模拟溶剂油及溶剂油液相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4.1 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对模拟溶剂油液相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4.1.1 载体和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
4.1.1.1 沸石分子筛 |
4.1.1.2 MCM-41的制备 |
4.1.1.3 Y/MCM-41和USY/MCM-41分子筛的合成 |
4.1.1.4 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4.1.2 沸石负载金属催化剂对模拟溶剂油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 |
4.1.3 MCM-41负载钌催化剂对模拟溶剂油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 |
4.1.3.1 MCM-41和Ru/MCM-41的表征 |
4.1.3.2 MCM-41负载Ru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 |
4.1.4 中微孔复合分子筛负载钌金属催化剂对模拟溶剂油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 |
4.1.4.1 中微孔复合分子筛的表征 |
4.1.4.2 中微孔复合分子筛负载钌金属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 |
4.1.5 小结 |
4.2 分子筛负载金属催化剂对6~#溶剂油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4.2.1 Ru/HUSY、Ru/Si-MCM-41(N)、Ru/(HUSY/MCM-41)(1:1)对6~#溶剂油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 |
4.2.2 Ru/HUSY对溶剂油加氢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
4.2.2.1 沸石分子筛助剂的影响 |
4.2.2.2 氢型沸石分子筛助剂加入量的影响 |
4.2.2.3 反应条件对抗硫性的影响 |
4.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和今后工作的展望 |
5.1 论文的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今后工作的展望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对苯加氢的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
1.1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
1.1.1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研究起源 |
1.1.2 沸石分子筛的基本结构及催化成因 |
1.1.2.1 沸石分子筛的基本结构 |
1.2.2.2 沸石分子筛的催化成因 |
1.1.3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 |
1.1.3.1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 |
1.1.3.2 主客体材料的选择 |
1.1.3.3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1.4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的表征 |
1.1.5 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 |
1.2 苯催化加氢的研究背景 |
1.2.1 苯加氢的热力学分析 |
1.2.2 苯加氢反应的催化剂和催化机理 |
1.2.2.1 传统催化剂 |
1.2.2.2 其它形式催化剂 |
1.2.2.3 催化机理 |
1.2.3 苯催化加氢反应的动力学 |
1.2.3.1 气相反应动力学 |
1.2.3.2 液相反应动力学 |
1.3 催化加氢反应的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 |
1.3.1 钯系催化剂 |
1.3.2 钌系催化剂 |
1.3.3 铑系催化剂 |
1.4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催化剂的制备 |
2.2 催化剂的表征 |
2.3 催化反应 |
第三章 不同金属、配体的ML/Y的加氢性能研究 |
3.1 不同金属的ML/Y复合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研究 |
3.1.1 不同金属ML/Y(M=Ru、Pd、Ni)的制备 |
3.1.1.1 离子交换法制备M/Y |
3.1.1.2 ML/Y的制备 |
3.1.2 不同金属ML/Y(M=Ru、Pd、Ni)的表征 |
3.1.2.1 ML/Y的物相鉴定(XRD图谱) |
3.1.2.2 ML/Y的红外光谱(FTIR) |
3.1.2.3 ML/Y的紫外漫反射光谱(DRS) |
3.1.2.4 ML/Y的差热谱图(DTA) |
3.1.3 不同金属ML/Y的催化加氢性能 |
3.2 RuL/Y复合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研究 |
3.2.1 配位对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配体ML/Y的制备 |
3.2.3 不同配体ML/Y的表征 |
3.2.4 不同配体ML/Y的催化加氢性能 |
3.2.5 ML负载量Ru(bpy)_3/Y、Ru(phen)_3/Y的催化加氢性能 |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Ru(Schiff-base)/Y的催化加氢性能 |
4.1 不同种类Ru(Schiff-base)/Y的催化加氢性能 |
4.1.1 不同种类Ru(Schiff-base)/Y的制备 |
4.1.1.1 Schiff-base配体的合成 |
4.1.1.2 自由配体法制备Ru(Schiff-base)/Y |
4.1.2 不同种类Ru(Schiff-base)/Y的表征 |
4.1.2.1 不同Schiff-base的FTIR表征 |
4.1.2.2 不同Ru(Schiff-base)/Y的表征 |
4.1.3 Ru(Schiff-base)/Y的催化加氢性能 |
4.2 带有不同取代基的Salen配体对复合催化剂的影响 |
4.2.1 Ru(S-Salen)/Y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2.1.1 不同取代基Salen(S-Salen)的制备 |
4.2.1.2 Ru(S-Salen)/Y的制备 |
4.2.2 Ru(S-Salen)/Y的表征 |
4.2.2.1 Ru(S-Salen)/Y的物相鉴定 |
4.2.2.2 Ru(S-Salen)/Y的FTIR表征 |
4.2.2.3 Ru(S-Salen)/Y的DRS光谱 |
4.2.2.4 Ru(S-Salen)/Y的DTA谱 |
4.2.3 Ru(S-Salen)/Y的催化加氢性能 |
4.3 四氢希夫碱(H_4Schiff—base)配体对复合催化剂的影响 |
4.3.1 Ru(H_4Schiff-base)/Y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3.1.1 H_4Schiff-base配体的制备 |
4.3.1.2 Ru(H_4Schiff-base)/Y的制备 |
4.3.2 Ru(H_4Schiff-base)/Y复合催化剂的表征 |
4.3.2.1 Ru(H_4Schiff-base)的FTIR表征 |
4.3.2.2 Ru(H_4Schiff-base)/Y的物相鉴定 |
4.3.2.3 Ru(H_4Schiff-base)/Y的FTIR表征 |
4.3.2.4 Ru(H_4Schiff-base)/Y的比表面积 |
4.3.2.5 Ru(H_4Schiff-base)/Y的DRS表征 |
4.3.2.6 Ru(H_4Schiff-base)/Y的差热分析 |
4.3.3 Ru(H_4Schiff-base)/Y的催化加氢性能 |
小结 |
第五章 Ru(H_4Salen)/Y的催化加氢反应动力学 |
5.1 Ru(H_4Salen)/Y的催化加氢反应动力学 |
5.1.1 不同温度的影响 |
5.1.2 不同H_2压力的影响 |
5.1.3 不同Ru(H_4Salen)/Y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5.1.4 不同苯浓度的影响 |
5.1.5 有关苯催化加氢反应级数的讨论 |
5.2 Ru(H_4Salen)/Y的稳定性能研究 |
5.2.1 Ru(H_4Salen)/Y稳定性能研究的实验方案 |
小结 |
第六章 Ru(H_4Salen)/Al-MCM-22、SBA-15对苯的催化加氢性能研究 |
6.1 Ru(H4Salen)/Al-MCM-22复合材料的催化加氢性能 |
6.1.1 Ru(H_4Salen)/Al-MCM-22的制备 |
6.1.2 Ru(H4Salen)/Al-MCM-22的表征 |
6.1.3 Ru(H4Salen)/Al-MCM-22的催化加氢性能 |
6.1.4 不同负载量对Ru(H_4Salen)/Al-MCM-22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 |
6.2 Ru(H_4Salen)/SBA-15复合材料的催化加氢性能 |
6.2.1 Ru(H_4Salen)/SBA-15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2 Ru(H_4Salen)/SBA-15复合材料的表征 |
6.2.2.1 Ru(H_4Salen)/SBA-15的物相鉴定 |
6.2.2.2 Ru(H_4Salen)/SBA-15的比表面积 |
6.2.2.2 Ru(H_4Salen)/SBA-15的FTIR表征 |
6.2.2.3 Ru(H_4Salen)/SBA-15的DRS表征 |
6.2.3 Ru(H_4Salen)/SBA-15的催化加氢性能 |
小结 |
总结与设想 |
一.总结 |
二.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新型苯加氢催化剂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催化加氢合成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的研究[D]. 赵杏.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2]新疆大黄山褐煤的催化解聚及有机质的定向转化[D]. 刘光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新型多孔碳材料负载型催化剂在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 于威振. 上海电力学院, 2018(07)
- [4]新型镍系气相苯加氢催化剂的研究[D]. 王金利.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5)
- [5]一种新型苯并二氢呋喃类木脂素的合成研究[D]. 戴晓丽.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6]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3(04)
- [7](Zn(OH)2)3(ZnSO4)(H2O)x修饰的Ru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D]. 孙海杰. 郑州大学, 2013(10)
- [8]苯加氢制环己烷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J]. 孙国方,李孝国,费亚南,李佳,赵甲,隋芝宇,于海斌. 工业催化, 2013(02)
- [9]苯液相加氢新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6~#溶剂油加氢脱苯中的应用[D]. 陈萍. 太原理工大学, 2007(04)
- [10]金属配合物/分子筛复合材料对苯加氢的催化性能研究[D]. 宋明纲. 太原理工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