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整倍体诱发剂论文_丁银润

非整倍体诱发剂论文_丁银润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整倍体诱发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位,淋巴细胞,荧光,昆明,山海,甲基丙烯酸,抗体。

非整倍体诱发剂论文文献综述

丁银润[1](2005)在《昆明山海棠对人淋巴细胞18和X染色体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昆明山海棠(THH)根部水抽提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18和X染色体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方法:将受试物(THH、秋水仙素、蒸馏水)加入到已体外培养24h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18和X染色体中,继续培养48h后,常规制片,用商业探针18号和X染色体着丝粒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0.156g/L的THH诱发人淋巴细胞18号和X染色体非整倍体频率显着高于溶剂对照(P<0.01或0.05)。结论:THH对人淋巴细胞18号和X染色体具有染色体不分离诱发效应。(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丁银润,王晓燕,汪旭[2](2002)在《FISH技术评价昆明山海棠在小鼠骨髓细胞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以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技术评价了中草药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ripterygiumhypoglaucum (Level)Hutch ,THH]在小鼠骨髓细胞中的特异染色体不分离效应。方法 :以受试物THH腹腔注射昆明种雄性小白鼠 ,2 4h后取骨髓细胞常规制片 ,以bio 16 dUTP标记的 8号染色体特异性着丝粒重复顺序探针进行FISH ,并以streptavidine Cy3与杂交信号结合。荧光显微镜下分析受试物处理动物后骨髓细胞 8号染色体分离情况。结果 :在3个受试剂量中 ,THH具有与阳性对照秋水仙素类似的作用趋势 ,其所诱发的 8号染色体不分离频率均显着高于溶剂对照。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THH为小鼠骨髓细胞 8号染色体异常分离的诱发因素。(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2002年03期)

宋忠魁[3](2001)在《Ⅰ:几类非整倍体诱发剂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作用的影响 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在云南籍人群中的分布比较及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整倍体诱发剂在细胞中的作用靶标通常不仅是染色体和DNA,也可包括各种有丝分裂器(如中心粒、着丝点、纺锤体微管),着丝粒和细胞膜。而且,各类不同的非整倍体诱发剂作用靶标并不一致,有的非整倍体诱发剂具有一个以上的作用靶标。因此探索各类不同的非整倍体诱发剂对不同作用靶标的影响,明确地了解特定非整倍体诱发剂诱发非整倍体的途径,以便为人类的健康防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通过多步聚合和解聚合反应从猪脑中分离纯化微管蛋白,建立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和解聚合反应平衡体系,并将已证实的非整倍体诱发剂(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2-(4′-噻唑)苯丙咪唑、硫酸阿托品、d-筒箭毒碱)分别加入此反应平衡体系中,于37℃、350nm条件下,记录此体系不同时期的吸光值变化,与阳性对照物(秋水仙素,COL)和溶剂对照(无菌双蒸水或DMSO)处理平衡体系后的吸光值在相同时间点作比较,以此评估这几类非整倍体诱发剂对离体条件下的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寻求这几类非整倍体诱发剂是否可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作用途径而诱发非整倍体。 研究发现:(1)阳性对照物秋水仙素(COL)的叁个浓度(0.0025mM、0.0050mM、0.0075mM)对离体条件下的微管蛋白聚合反应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均表现强烈的抑制效应,相同时间点光吸收值显着低于溶剂对照无菌双 蒸水。(2)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rio tmpum 功pw江aUC——仇陀JMid,THH)受试组中最高浓度以.92mg/d)强烈 抑制体外微管蛋白聚合,其表现的抑制效应与浓度呈正相关。(3)硫酸 阿托品(Atropine Sulfate,ATR)和小筒箭毒碱(d-Tubucararine,d- T[JB)同样能抑制微管蛋白体外聚合,抑制效应与浓度成正相关。(4) 2-(4“-医险)苯丙咪哇(Thiabendazole,TBZ)(0.25mM、0.50all、 0.75all)与溶剂(DMSO)对照比较,显着抑制了微管蛋白的聚合且抑制效 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本研究结果指出: 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ftlll),硫酸阿托品(ATR)和个筒箭毒 碱N-T[JB)以及 2-u”-嗟哇)苯丙咪哇门BZ)均表现出较强的体外 微管蛋白聚合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与浓度呈正相关。提示以上四类己 证实的非整倍体诱发剂很可能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这一有效途径而诱 发非整倍体。(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1-06-01)

胡斌,曹佳,程舸,程天民[4](1998)在《荧光原位杂交和CREST染色对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及抗着丝粒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CREST染色)两种技术检测了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诱发微核的着丝粒信号比例,从而判断GMA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结果表明,GMA诱发的微核约40.9-575%为FISH阳性,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非整倍体毒性,但CREST阳性仅为170-241%,说明其对着丝粒蛋白有较强的损害作用。同时,染色体中期相分析表明,GMA的染色体断裂作用较强,并且染色体损伤主要集中在着丝粒区域(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1998年02期)

吴建中,薛开先,马国建[5](1997)在《改良的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检测非整倍体诱发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快速检测非整倍体诱发剂,我们应用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法,根据非整倍体诱发剂与染色体断裂剂诱发的微核形成于不同的细胞周期来评估非整倍体诱发剂。结果表明,(1)非整倍体诱发剂VCR与染色体断裂剂MMC相比,在药物处理后7小时引起微核率显着上升;(2)与对照组相比,VCR处理后5、7h引起微核率显着性升高,以7h的微核检出率最高;而MMC处理组在处理后各个时间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本实验结果提示,在两类诱变剂VCR、MMC处理后7h,就可快速地区别出非整倍体诱发剂与染色体断裂剂。(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1997年04期)

胡斌,曹佳,程天民[6](1997)在《丙烯酰胺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的荧光原位杂交和CREST染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小鼠着丝粒次要卫星DNA探针FISH和抗着丝粒CREST染色,研究了可疑的非整倍体毒剂丙烯酰胺(AA)诱导的小鼠NIH3T3细胞微核(MN)的着丝粒组成情况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CA)情况。结果发现AA在100—400μg/ml诱导的MN约52.7%—71.6%为FISH阳性,60.5%—68.2%的MN为CR-EST阳性,两种结果均显示AA具有较强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小鼠骨髓CA的FISH表明,AA既能诱导染色体结构畸变,又能诱导非整倍体形成,而以非整倍体诱发效应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细胞生物学杂志》期刊1997年02期)

汪旭,刘素清,合正基[7](1996)在《哺乳动物非整倍体诱发剂检测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非整倍体诱发剂检测现状汪旭,刘素清,合正基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昆明650092相异于诱变剂(mutagen)及染色体诱裂剂(clastogen),非蔓倍体诱发剂(aneuoloido-gen)通常无诱变性,一般对DNA天直接损伤作用,但却能...(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1996年01期)

吴建中,薛开先,马国建[8](1995)在《改良的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检测非整倍体诱发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良的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检测非整倍体诱发剂的研究吴建中,薛开先,马国建(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210009)微核由染色体片断或落后染色体形成。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把其作为检测非整倍体诱变剂和染色体断裂剂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何区别染色体断裂剂和非整倍体诱...(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1995年04期)

钟宝珍,顾祖维[9](1993)在《微核中着丝粒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非整倍体诱发剂的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内非整倍体的形成与自发性流产、先天性畸形、智力发育迟缓和致癌过程有关。近年来愈来愈多的资料表明,非整倍体的诱发在某些肿瘤的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Thomson等(1988)和Eastmond等(1989)报告了用细胞松弛素B(Cyt-B)阻断胞质分裂,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微核中的着丝粒,建立了快速检测人淋巴细胞非整倍体的方(本文来源于《卫生毒理学杂志》期刊1993年02期)

汪旭,李雯,周汝敏,曹能,刘素清[10](1993)在《微核直径测试作为非整倍体诱发剂的分析手段》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直径测试,比较了秋水仙素(COL)与昆明山海棠(THH)、对苯二酚(HQ)在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丝裂霉素C(MMC)作为多功能染色体断裂剂引入实验,为诱发非整倍体的阴性对照,结果发现,COL组,71%的微核直径(d)大于或等于所在细胞直径(D)的五分之一(d≥D/5);THH诱发微核中,54%的微核d≥D/5;HQ及MMC组,分别有47%及14%的微核相对直径达此阈限,暗示THH及HQ具有类似COL的某种非整倍体诱发效应。微核直径测试可作为非整倍体诱发剂检测的辅助手段。(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1993年03期)

非整倍体诱发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研究以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技术评价了中草药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抽提物[Tripterygiumhypoglaucum (Level)Hutch ,THH]在小鼠骨髓细胞中的特异染色体不分离效应。方法 :以受试物THH腹腔注射昆明种雄性小白鼠 ,2 4h后取骨髓细胞常规制片 ,以bio 16 dUTP标记的 8号染色体特异性着丝粒重复顺序探针进行FISH ,并以streptavidine Cy3与杂交信号结合。荧光显微镜下分析受试物处理动物后骨髓细胞 8号染色体分离情况。结果 :在3个受试剂量中 ,THH具有与阳性对照秋水仙素类似的作用趋势 ,其所诱发的 8号染色体不分离频率均显着高于溶剂对照。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THH为小鼠骨髓细胞 8号染色体异常分离的诱发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整倍体诱发剂论文参考文献

[1].丁银润.昆明山海棠对人淋巴细胞18和X染色体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的初步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

[2].丁银润,王晓燕,汪旭.FISH技术评价昆明山海棠在小鼠骨髓细胞中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J].癌变.畸变.突变.2002

[3].宋忠魁.Ⅰ:几类非整倍体诱发剂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作用的影响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在云南籍人群中的分布比较及与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1

[4].胡斌,曹佳,程舸,程天民.荧光原位杂交和CREST染色对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的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8

[5].吴建中,薛开先,马国建.改良的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检测非整倍体诱发剂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7

[6].胡斌,曹佳,程天民.丙烯酰胺非整倍体诱发效应的荧光原位杂交和CREST染色的研究[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

[7].汪旭,刘素清,合正基.哺乳动物非整倍体诱发剂检测现状[J].癌变.畸变.突变.1996

[8].吴建中,薛开先,马国建.改良的人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检测非整倍体诱发剂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5

[9].钟宝珍,顾祖维.微核中着丝粒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非整倍体诱发剂的检测方法[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3

[10].汪旭,李雯,周汝敏,曹能,刘素清.微核直径测试作为非整倍体诱发剂的分析手段[J].遗传.1993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非整倍体诱发剂论文_丁银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