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阶层,科学,乌拉尔,甘草,社会,中产,质体。
区隔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翠霞[1](2019)在《科学何以成为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关于科学划界与科学形相反区隔化建构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科学是如何与其他事物区隔开来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形相的知识体系这一问题的解答,与划界问题及其争论密切相关。从科学史发展历程来看,认识论上的"真理"诉求、分工建制上的"公正"配置、主体地位上的"精英"身份、伦理品性上的"美德"精神、功能效用上的"福音"力量构成了正统标准科学的基本形相。由于划界标准中存在一元还是多元、刚性还是弹性的巨大争议,划界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相对主义者因此主张通过否认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本质区别进而取消划界问题来消解这一难题。这种相对主义的处理方式以极端化的形式瓦解了划界问题的意义价值。边界运作理论通过回归实践以及对研究科学形相建构过程必要性的强调,打破了标准论与消解论两种方案之间的对立。从边界运作理论的角度看,经由对自我的正当化、对异己的污名化、对问题的免疫化、对知识的科普化、对他者的涵摄化等一系列边界运作策略的运用,科学的标准形相得以被建构;这五种策略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统一性的整体运作机制,在区隔与反区隔的张力空间中共同建构和维系着标准科学的基本形相,其中既有通过边界区隔对这些形相的正向塑造与逆向确证,也有通过边界防御对形相偏差的反驳与辩护,更有通过边界跨越对其良好公众形象的谋划与强化。(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孟建,史春晖[2](2017)在《中国对外传播迷思与拐点——试论中国对外传播的区隔化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现实环境和制约因素,试图以传播学视野为主导,从传播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叁个学科维度分析中国对外传播中的区隔化传播,梳理与总结对外传播理念与运作的新路径。本文认为,对外传播的关键是实现区隔化传播,也就是在"精准传播、分层传播"等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立体的传播战略体系。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可以首先从区隔出发,采用一种区隔化的传播理念。这种区隔化的传播理念并不是从批判的视角来分析阶级的分层,而是将分层作为对外传播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信息资源""阶层""空间""效果"四种区隔,指出区隔化传播是对外传播的拐点,也是跨越区隔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汪军成[3](2017)在《盐生草盐分区隔化耐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土壤盐渍化面积达10亿hm~2。全世界灌溉农田50%受到土壤积盐的危害,并以每年10×10~6 hm~2的速度在扩展。中国盐渍化土壤面积约3600多万hm~2。全国每年因盐碱化废弃的土地达25万hm~2,盐化耕地每年少收粮食207亿kg。21世纪,土地盐渍化还将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影响人类的生活。研究耐盐机理,发掘耐盐基因,培育耐盐作物新品种是解决土壤盐渍化的关键。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为一年生盐生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旱区,蒙古及中亚等区域,多生长于荒漠、盐碱地区,集耐盐和抗旱于一身,是理想的获取耐盐和抗旱基因的野生资源,而关于其耐盐机制知之甚少。基于此,本研究以盐生草为材料,采用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的方法对盐生草耐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盐生草为典型组织耐盐型盐生植物,100 mM NaCl是其适宜生长的盐浓度;在盐胁迫条件下保持叶片组织高含水量、气孔开度和调节离子平衡是盐生草主要的生理响应盐胁迫策略。2.Na~+在盐生草根、茎、叶片中分布不均匀,根中含量最低,茎次之,叶片中最高;肉质化叶片是盐分富集的最主要器官,叶片贮水组织是其盐分富集的最主要部位,最终Na~+区隔化于叶肉贮水组织细胞的大液泡中。3.用200 mM NaCl对盐生草幼苗胁迫处理0,6,12,24 h和72 h后,采集叶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最终共鉴定到50,267条unigene;通过与蛋白数据库Nr、Nt、Swiss-Prot、COG、GO、KEGG的比对,其中31,496(62.66%)条unigene得到了功能注释;可注释到44条GO术语和128条KEGG通路中;共鉴定到118个盐诱导表达基因和291个盐胁迫上调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离子转运、ROS清除、能量代谢、激素调节和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大量未知功能基因,这些基因在盐生草响应盐胁迫中的作用需进一步明确。4.结合生理和iTRAQ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盐生草叶片悬浮细胞系对NaCl胁迫响应的分子特征,发现盐生草叶片悬浮细胞系与盐生草植株有相似的盐生生长特性;在NaCl浓度为200 mM和400 mM胁迫下分别鉴定到87、192个NaCl胁迫共表达上调与下调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胁迫防御、信号转导、细胞生长、细胞骨架改变等生物学过程。5.首次运用Pacbio的单分子测序技术Iso-Seq,构建了盐生草全长转录组数据库,最终获得54,835条一致性isoform,平均长度为2,663 bp;共有53,230(97.07%)条isoform序列与已知基因序列匹配,其中52,141(95.07%)条isoform成功获得了其编码序列(CDS);对幼苗进行0,100,200,400 mM NaCl胁迫处理3 d,在叶片中分别鉴定到115、87个盐胁迫响应的共表达上调、下调差异isoform(DEIs),同时发现有16个共表达上调DEIs其编码蛋白质拥有跨膜结构域(TMD),可能包含Na~+跨膜转运相关蛋白。6.已知调控Na~+液泡区隔化NHX基因和质膜外排的SOS1基因在以上NaCl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盐胁迫前后其表达量并没有呈现显着差异。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盐生草盐分区隔化耐盐机制,但负责盐生草叶肉细胞Na~+液泡区隔化和质膜外排的转运体仍旧未知,盐生草叶肉细胞可能拥有特殊的Na~+转运调控机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12-16)
牛清东[4](2017)在《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Na~+的吸收途径及其对Na~+区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耐盐性不同的两种甘草属植物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和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材料,利用质外体荧光追踪剂PTS(trisodium-8-hydroxy-1,3,6-pyrenetrisulphonic acid),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了PTS流入根中的位置和凯氏带的发育,并且对地上部分钠离子含量和PTS含量进行测定,来探索质外体途径对钠离子的吸收;采用不同的离子通道抑制剂,研究共质体途径不同离子通道对钠离子的吸收和外排的作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质外体途径对钠离子的吸收。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在两种甘草的根尖和侧根发育位点观测到PTS的自发荧光,这说明钠离子可以依靠蒸腾旁流通过根尖区域、侧根发育部位流入维管束。但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地上部分钠离子含量和PTS荧光强度相关性系数分别为-2.061%和-1.88%,并没有展现出相关性,这说明质外体途径对钠离子的吸收总量贡献非常小。因此质外体途径不是2种耐盐甘草钠离子吸收的主要途径。(2)共质体途径对钠离子的吸收。无论在低盐浓度(50mmol/L NaCl),还是高盐浓度(150 mmol/L NaCl)下,Ca~(2+)(无选择阳离子通道)都显着的减少了乌拉尔甘草对钠离子的吸收,但没有显着的影响胀果甘草对钠离子的吸收。此外,使用钾离子通道抑制剂处理两种甘草,发现对于乌拉尔甘草,在低盐浓度下,TEA~+、Cs~+显着地降低了其对钠离子的吸收;在高盐浓度下,TEA~+、Cs~+、Ba~(2+)显着的降低了其对钠离子的吸收。而对于胀果甘草,在低盐浓度下,Ba~(2+)显着地降低了其对钠离子的吸收;在高盐浓度下,TEA~+、Cs~+显着的降低了其对钠离子的吸收。这说明两种甘草采取了不同的钠离子吸收途径:(1)在乌拉尔甘草中,钠离子吸收对Ca~(2+)敏感,这说明NSCCs或者LCT1是乌拉尔甘草钠离子流入的途径,同时,在乌拉尔甘草中也存在两条低亲和性的钠离子吸收途径流入,途径1对TEA~+、Cs~+敏感,对Ba~(2+)不敏感,介导低盐浓度下的钠离子吸收;途径2对TEA~+、Cs~+、Ba~(2+)敏感,介导高盐浓度下的钠离子吸收。(2)在胀果甘草中,NSCCs和LCT1不是胀果甘草钠离子流入的主要途径,钠离子主要通过两条低亲和性的钠离子吸收途径流入,途径1对Ba~(2+)敏感,对TEA~+、Cs~+不敏感,介导低盐浓度下的钠离子吸收;途径2对TEA~+、Cs~+敏感,对Ba~(2+)不敏感,介导高盐浓度下的钠离子吸收。(3)钠离子的外排。在低盐处理下(50 mmol/L),两种甘草钠离子外排不显着。然而,在高盐浓度下(150 mmol/L),乌拉尔甘草的钠离子外排能力得到显着增强,而胀果甘草的钠离子外排能力有所增强,但不显着。这可能归因于低盐浓度处理,并没有对两种甘草造成盐害。高盐浓度处理则不同,它导致钠离子的大量流入,对两种甘草造成盐害,而甘草通过钠离子外排以减轻这种伤害。(4)钠离子在叶片中的积累。在不同盐浓度下,胀果甘草叶片中的钠离子浓度都低于乌拉尔甘草,但不同盐处理下导致两种甘草叶片钠离子浓度差异的原因并不相同:在低盐浓度下,这种差异归因于胀果甘草根减少了对体外钠离子的吸收及对流入钠离子更强的区隔化能力(将更多的钠离子区隔进入除叶以外的其它植物器官);在高盐浓度下,这种差异则归因于胀果甘草对钠离子具有更强的区隔化能力。(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7-06-01)
曲红宏[5](2016)在《城市住房商品化背景下的城市社会区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居住。居住空间的大小、位置和环境是目前承载和反映这一城市功能最直接的物质构成。我国住房商品化以来,人民居住自主选择,房产逐渐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自主选择住房环境,加快了社会区隔现象的逐步发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平市商品化住房条件下的城市居民进行调研。旨在了解居民自主选择,住宅商品化对城市社会区隔的影响,找出解决居住环境所导致社会区隔的策略。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区隔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策略,减少社会区隔危害。行政力导致的社会区隔只有提出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才能减少;用政策实施有效的遏制,实现社会公平;加强地方政府的责任制;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就必须完善混合服务;提供一定的沟通平台等方法,从而解决城市区隔化给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构建一个和谐、公平、公正的城市社会。(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蔡泽峰,杨扬[6](2016)在《新媒体与当代青少年的区隔化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新媒体的移动社交改变着青少年的人际关系,逐渐成为青少年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传播方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区隔效应"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前,新媒体对青少年的虚拟社会、圈子化交往及网络动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青年群体怎样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来建构自身的认同,如何区分彼此,遵循哪种活动规律,都是值得思考的话题。(本文来源于《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辛允星,赵旭东[7](2016)在《心理区隔化与现代人格的非整体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民众的心理状态也在发生深刻改变,它集中体现为各种"现代人格"特质的逐渐孕育。与此同时,受到诸多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社会认知又表现出鲜明的"心理区隔化"现象,其现代人格的彰显流露出明显的"非整体性呈现"状态。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基层民众社会认知"现代转向"的普遍样式,即某种"冲突型"现代人格的自我培育过程,它是中国特殊社会发展历程的自然产物。(本文来源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印子[8](2015)在《农村日常生活区隔化与农民阶层分化再生产——基于浙北农村调查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日常生活在人际关系、婚恋情感、生活消费、日常闲暇、居住空间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呈现出区隔化状态。仪式性人情中的阶层剥削、婚姻缔结中的阶层位置维系、村庄闲暇中的阶层表征、公共文化参与中的阶层位置展示、生活空间配置中的阶层固化、社会群体意识中的阶层认知是农村日常生活区隔化的实质。农村工业化历程中逐步产生的资本区隔、权力区隔以及两者"结盟"之后生成的阶层流动阻隔之网是日常生活区隔化的缘由。农村日常生活区隔化既是农民阶层分化的表现,又构成农民阶层分化再生产的社会机制。随着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不断固化,阶层流动渠道被阻断,村庄社会秩序将由于"结构紧张"而趋于紊乱。(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印子[9](2015)在《浙北农村社会阶层区隔化及对村庄治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农阶层是中国农村社会中的治理主体阶层,中农阶层成为维系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阶层力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结构性位置与农村社会阶层的深层结构有关,农村社会阶层关系的区隔化使得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不仅无法在村庄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中间价值",反而被吸纳进由富人治村与派性格局所形塑的治理结构之中。在富人治村不可逆的结构性背景下,国家的农村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到村庄社会的阶层结构现状,加大对合适的阶层特别是农村中产阶层的扶植力度,以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建设具有可供倚靠的治理主体阶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林超[10](2013)在《区隔化族群制度在民主改革中的失败与苏联解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区隔化族群制度下,苏联始终存在着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难题。族群联邦制度规定的族群行政边界、差别化优惠政策强化的族属身份界限,使得民族边界意识在激进民主改革过程中,被政治大亨们轻易激活。当民族主义政治动员浪潮冲垮了维系国家统一的联盟中央时,苏联便遭受到改革失控与国家解体的双重失败。多族群发展中国家,应当以统一制度的方式整合各族成员,充分保障各族成员福利,努力提高国族认同,在政治转型中坚持渐进稳健的改革节奏,以消解民主与民族问题之间的张力与冲突。(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期刊2013年02期)
区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现实环境和制约因素,试图以传播学视野为主导,从传播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叁个学科维度分析中国对外传播中的区隔化传播,梳理与总结对外传播理念与运作的新路径。本文认为,对外传播的关键是实现区隔化传播,也就是在"精准传播、分层传播"等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立体的传播战略体系。我们在对外传播中可以首先从区隔出发,采用一种区隔化的传播理念。这种区隔化的传播理念并不是从批判的视角来分析阶级的分层,而是将分层作为对外传播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信息资源""阶层""空间""效果"四种区隔,指出区隔化传播是对外传播的拐点,也是跨越区隔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隔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翠霞.科学何以成为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关于科学划界与科学形相反区隔化建构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
[2].孟建,史春晖.中国对外传播迷思与拐点——试论中国对外传播的区隔化传播[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7
[3].汪军成.盐生草盐分区隔化耐盐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4].牛清东.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Na~+的吸收途径及其对Na~+区隔化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7
[5].曲红宏.城市住房商品化背景下的城市社会区隔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6].蔡泽峰,杨扬.新媒体与当代青少年的区隔化生活[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
[7].辛允星,赵旭东.心理区隔化与现代人格的非整体呈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
[8].印子.农村日常生活区隔化与农民阶层分化再生产——基于浙北农村调查的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5
[9].印子.浙北农村社会阶层区隔化及对村庄治理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林超.区隔化族群制度在民主改革中的失败与苏联解体[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