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附墙支座,所述架体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行导轨,两个所述滑行导轨的正面均与附墙支座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架体的正面中间活动安装有齿轮升降结构,所述架体包括走道板、立杆。通过设置架体来实现对整个爬架的固定,架体的正面的左右两侧通过滑行导轨与附墙支座活动连接,同时在架体的中间设置有齿轮升降结构来实现整个爬架的动力源,这样就能实现结构简单和占地面积小,同时因齿轮升降结构是用伺服电机来实现的动力,这样就能准确的监控架体的运行状况,并且可提高架体控制的准确性,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附墙支座(2),所述架体(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行导轨(3),两个所述滑行导轨(3)的正面均与附墙支座(2)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架体(1)的正面中间活动安装有齿轮升降结构(4),所述架体(1)包括走道板(5)、立杆(6)、稳定架(7)和网框(8),所述走道板(5)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立杆(6)固定连接,所述走道板(5)的底部与稳定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架(7)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立杆(6)固定连接,所述走道板(5)的顶部开设有网框(8)固定连接,正面所述立杆(6)的正面均与滑行导轨(3)的背面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附墙支座(2),所述架体(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行导轨(3),两个所述滑行导轨(3)的正面均与附墙支座(2)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架体(1)的正面中间活动安装有齿轮升降结构(4),所述架体(1)包括走道板(5)、立杆(6)、稳定架(7)和网框(8),所述走道板(5)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立杆(6)固定连接,所述走道板(5)的底部与稳定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架(7)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立杆(6)固定连接,所述走道板(5)的顶部开设有网框(8)固定连接,正面所述立杆(6)的正面均与滑行导轨(3)的背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支座(2)包括上顶杆(201)、下顶杆(202)、防坠块(203)、固定板(204)和固定横杆(205),所述固定板(204)的背面左右两侧均与固定横杆(20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横杆(205)的相对端与防坠块(203)固定连接,所述防坠块(203)的顶部与上顶杆(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坠块(203)的底部与下顶杆(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坠块(203)和固定横杆(205)均与滑行导轨(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升降结构(4)包括齿轮(401)、伺服电机(402)、升降轨道(403)、填充走道板(404)、架体立杆(405)和连接杆(406),所述走道板(5)的接缝处通过填充走道板(404)固定连接,所述填充走道板(404)的底部与伺服电机(4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02)的正面与连接杆(40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06)的正面与齿轮(40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401)的左侧与升降轨道(403)啮合,所述升降轨道(403)的背面与架体立杆(40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架体立杆(405)的背面均与走道板(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杆(201)包括U型固定块(2011)、支撑杆(2012)、连接块(2013)、铰接座(2014)和弹簧(2015),所述U型固定块(2011)的底部与支撑杆(20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12)底部的外表面与弹簧(2015)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15)位于连接块(2013)的内部,所述连接块(2013)的底部与铰接座(2014)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012)的底部与连接块(2013)的顶部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8)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所述网框(8)为方形网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6)通过螺栓与螺母与走道板(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杆(201)与下顶杆(202)是大小、尺寸均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
背景技术
爬架是一种新型脚手架体系,无论建筑物的高低,只需搭设3.5-4.5层的脚手架,在水平约束的作用下,通过动力设备的牵引,沿建筑物的外周边垂直爬升或下降,便可满足主体结构施工需要,爬架相比传统脚手架优势有:1.从安全角度看,爬架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用升降作业代替普通脚手架的临空搭设作业,脚手架操作由临空作业环境变为在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安全操作风险大为降低;2.工效显著提高,爬架组装完成后,不再需要其他工种和塔吊设备的配合,因而工时大幅度减少,有利于缩短工期;3.爬架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只需搭设四层左右,极大的降低了材料消耗,与传统的脚手架相比,经济效益明显;4.爬架顺应了绿色施工的理念,整洁美观,文明环保。
但是,目前的爬架提升方式以电动葫芦提升为主,电动葫芦提升方式由电动葫芦、上吊点、下吊点、吊挂支座等构件组成,结构相对复杂,占用空间大,安装繁琐,有多处部位的安装质量需要把控,由于电动葫芦设备相对简单,因此在电动葫芦运行的过程中难以对电动葫芦以及爬架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把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目前爬架的下降防坠功能尚未合理解决,大多数爬架仅通过附墙支座的顶杆来固定架体或在架体提升时防止其坠落,而当架体下降时,附墙支座的顶杆将妨碍架体下降,需将附墙支座的顶杆收回,此时架体仅通过电动葫芦的挂钩悬挂,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故而提出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具备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和能够很好的监控运行状态等优点,解决了结构相对复杂,占用空间大,安装繁琐,有多处部位的安装质量需要把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占地面积小、方便安装和能够很好的监控运行状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附墙支座,所述架体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行导轨,两个所述滑行导轨的正面均与附墙支座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架体的正面中间活动安装有齿轮升降结构,所述架体包括走道板、立杆、稳定架和网框,所述走道板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走道板的底部与稳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架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走道板的顶部开设有网框固定连接,正面所述立杆的正面均与滑行导轨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附墙支座包括上顶杆、下顶杆、防坠块、固定板和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左右两侧均与固定横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横杆的相对端与防坠块固定连接,所述防坠块的顶部与上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坠块的底部与下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坠块和固定横杆均与滑行导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升降结构包括齿轮、伺服电机、升降轨道、填充走道板、架体立杆和连接杆,所述走道板的接缝处通过填充走道板固定连接,所述填充走道板的底部与伺服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正面与连接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正面与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左侧与升降轨道啮合,所述升降轨道的背面与架体立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架体立杆的背面均与走道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顶杆包括U型固定块、支撑杆、连接块、铰接座和弹簧,所述U型固定块的底部与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底部的外表面与弹簧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位于连接块的内部,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铰接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连接块的顶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网框之间的间距为厘米,所述网框为方形网框。
优选的,所述立杆通过螺栓与螺母与走道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顶杆与下顶杆是大小、尺寸均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通过设置架体来实现对整个爬架的固定,架体的正面的左右两侧通过滑行导轨与附墙支座活动连接,同时在架体的中间设置有齿轮升降结构来实现整个爬架的动力源,这样就能实现结构简单和占地面积小,同时因齿轮升降结构是用伺服电机来实现的动力,这样就能准确的监控架体的运行状况,并且可提高架体控制的准确性,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2、该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通过设置附墙支座中的上顶杆和下顶杆来实现互爬式升降形式,这样架体在运动时,架体始终属于完全固定的状态,通过上顶杆和下顶杆来确保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可靠的固定点,提高机器运转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图A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图C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图B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上顶杆示意图。
图中:1、架体;2、附墙支座;201、上顶杆;2011、U型固定块;2012、支撑杆;2013、连接块;2014、铰接座;2015、弹簧;202、下顶杆;203、防坠块;204、固定板;205、固定横杆;3、滑行导轨;4、齿轮升降结构;401、齿轮;402、伺服电机;403、升降轨道;404、填充走道板;405、架体立杆;406、连接杆;5、走道板;6、立杆;7、稳定架;8、网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包括架体1,架体1的正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安装有附墙支座2,架体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行导轨3,两个滑行导轨3的正面均与附墙支座2的背面滑动连接,架体1的正面中间活动安装有齿轮升降结构4,架体1包括走道板5、立杆6、稳定架7和网框8,走道板5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立杆6固定连接,走道板5的底部与稳定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稳定架7的正面和背面均与立杆6固定连接,走道板5的顶部开设有网框8固定连接,正面立杆6的正面均与滑行导轨3的背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附墙支座2包括上顶杆201、下顶杆202、防坠块203、固定板204和固定横杆205,固定板204的背面左右两侧均与固定横杆205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横杆205的相对端与防坠块203固定连接,防坠块203的顶部与上顶杆201的底部固定连接,防坠块203的底部与下顶杆202的顶部固定连接,防坠块203和固定横杆205均与滑行导轨3活动连接,通过设置上顶杆201和下顶杆202来实现在升降的过程中始终有个一点是属于固定的,更好的防止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齿轮升降结构4包括齿轮401、伺服电机402、升降轨道403、填充走道板404、架体立杆405和连接杆406,走道板5的接缝处通过填充走道板404固定连接,填充走道板404的底部与伺服电机402的顶部固定连接,伺服电机402的正面与连接杆406的背面固定连接,连接杆406的正面与齿轮401的背面固定连接,齿轮401的左侧与升降轨道403啮合,升降轨道403的背面与架体立杆405的正面固定连接,架体立杆405的背面均与走道板5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402通电来实现齿轮升降结构4的动力源,通过伺服电机402带动齿轮401在升降轨道403上运动来实现升降,因伺服电机402能够很好的控制升降的速度高度,更好的保护人生安全。
进一步的,上顶杆201包括U型固定块2011、支撑杆2012、连接块2013、铰接座2014和弹簧2015,U型固定块2011的底部与支撑杆2012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2012底部的外表面与弹簧2015内圈固定连接,弹簧2015位于连接块2013的内部,连接块2013的底部与铰接座2014活动连接,支撑杆2012的底部与连接块2013的顶部活动连接,通过连接块2013与铰接座2014的配合使用,使固定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网框8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网框8为方形网框,因网框8的密度越紧凑安全性越低,这样就能实现很好的保护措施。
进一步的,立杆6通过螺栓与螺母与走道板5固定连接,连接更稳定。
进一步的,上顶杆201与下顶杆202是大小、尺寸均相同,相同的东西,使用更方便。
该伺服电机402的型号为TF120-3。
工作原理:该由齿轮结构爬升的爬架,通过设置架体来实现对整个爬架的固定,架体的正面的左右两侧通过滑行导轨与附墙支座活动连接,同时在架体的中间设置有齿轮升降结构来实现整个爬架的动力源,这样就能实现结构简单和占地面积小,同时因齿轮升降结构是用伺服电机来实现的动力,这样就能准确的监控架体的运行状况,并且可提高架体控制的准确性,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在通过设置附墙支座中的上顶杆和下顶杆来实现互爬式升降形式,这样架体在运动时,架体始终属于完全固定的状态,通过上顶杆和下顶杆来确保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可靠的固定点,提高机器运转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4783.2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653350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E04G 3/28
专利分类号:E04G3/28;E04G5/04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广东星层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星层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夏路30号708房
发明人:王文剑;沃佳龙;梁宗鹏;吴怡纬
第一发明人:王文剑
当前权利人:广东星层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大保
代理机构:44386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