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与连接的高中议论文
2022-11-05阅读(935)
问:高考语文议论文中经常用到的成语和连接词都有哪些?
- 答:1、间不容发 jiān bú róng fā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造句:“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2、对簿公堂 duì bù gōng táng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造句: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3、不足为训 bú zú wéi xùn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造句: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
4、不绝如缕 bú jué rú lǚ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5、明日黄花 míng rì huáng huā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造句: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他们是明日黄花了,可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呀!”
6、连接词:有 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问:作文题目 破折号 怎么用
- 答:青春与梦想
——以一颗尚未成熟的心灵观人生
以下正文…… - 答:破折号用法:
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
2、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
3、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
4、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
5、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
扩展资料:
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4、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 答:1、语气的转变;
2、声音的延续;
3、时空的起止;
4、用为夹注;
5、加强重点;
6、分行举例;
7、用在副标题前;
8、标明作者。
扩展资料:
破折号用途广泛,首先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其次用来表示语意的突然转折和声音延长等。
不同时期的政府文件关于破折号的定义如下:
·破折号——(甲)表示忽转一个意思。(乙)表示夹注。与括号用法同。(丙)表示总结上文几个小段。与“:”略同。(1919年《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
·破折号用以标明破文法(即所标明之文句,与上下文语气不相贯串;不加此号,则显然不合文法者)或突然转折;有时用以标明夹注之文句,其用等于括号。(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
·破折号(——)在文中表示底下有个注释性部分。有表示意思的跃进。(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
·破折号标明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此外,破折号还有其他一些用法: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1990年《标点符号用法》)
破折号用途广泛,首先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其次用来表示语意的突然转折和声音延长等。 - 答:“青春与梦想”,以一颗未成熟的心灵观人生······
- 答:·额~~~'
这样的格式
青春与梦想
——以一颗尚未成熟的心灵观人生
问:屏幕间的间隔作文,议论文,急请大家帮帮忙
- 答: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
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