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食方式论文_尹雪,穆立蔷,李中跃,韩明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取食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香格里拉,寄主,模式,天牛,方式,蒙古,青铜时代。

取食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尹雪,穆立蔷,李中跃,韩明浩[1](2016)在《3种鸟类对东北红豆杉的取食方式及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秋季在黑龙江省穆棱镇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调查取食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的鸟类及其取食方式。结果表明:鸟类活动与坡向、坡位有关,与海拔、冠幅无关,在阳坡和阴坡上部活动频繁;取食鸟类有3种,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和白腹鸫(T.pallidus)取食方式为整颗吞下假种皮和种子,消化假种皮后,种子完好随粪便排出从而得以传播;普通?(Sitta europaea)取食方式是啄食种子,种子被破坏,不利于种子的传播。未经取食的东北红豆杉自然掉落在树冠下,假种皮腐烂或被昆虫取食,种子在母树下正常萌发,但存活率很低。东北红豆杉为鸟类提供食物,鸟类帮助其传播种子,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利关系。(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尚玉昌[2](2015)在《灵长动物行为与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二):活动方式与取食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数灵长动物都在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段进行活动,除了昼行性和夜行性的种类外,很多灵长动物都在清晨和黄昏时表现出一个活动高峰,而在中午有一个休止期,还有一些种类的活动方式非常不规律,在一天24小时内随时都可能活动。上述的每一种活动方式都有利有弊。灵长动物每天都要进行叁项主要的活动,即取食、移动和休息。在一天内、一个季节内和一年内对食物选择的变化是现存灵长动物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这种差别对于灵长动物的生活和形态具有深远的影响。灵长动物的食物大体可分为叁种主要的类型,即果实、植物叶和各种动物。灵长动物所吃的食物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上有很大的变化。生活在同一栖息地内不同种类的灵长动物,其取食策略存在着微妙差异,这些差异说明在经历了6 000万年进化之后,它们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性。任何其他目的哺乳动物都没有像灵长目动物那样具有如此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其中包括跳跃、树上和地上的四足行走、悬挂或悬吊行为和双足行走等。有很多事例都说明,灵长动物的取食姿态在物种进化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与运动方式一样重要。(本文来源于《自然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郑雅楠,唐艳龙,杨忠岐,唐桦[3](2014)在《栗山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方式及所取食的寄主树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山天牛属(Massicus)(陈世骧,1959),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林区造成严重危害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蒙古栎(Q.mongolica)等天然林树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东北栎树天然林中暴发以来,对我国东北林区的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受害树干内天牛坑道密布,轻者生长衰弱,重者风折、死亡(孙永平,2001;侯义等,2000)。(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张文章[4](2010)在《福州 自助餐消费模式悄然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吃得越快,花钱越少”、“不用起身,送餐入桌”——近一段时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不少自助餐厅在计费模式及取食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关注。  用餐时间越短越便宜  “咱们吃的不是自助餐,是时间。”11月16日中午,刚从福州香格里拉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消费者报》期刊2010-12-15)

鲁先文,孙坤,马瑞君,张辉,苏雪[5](2005)在《鸟类取食中国沙棘果实的方式及其对种子的传播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9月~2004年3月,定期观察取食中国沙棘果实的鸟类及其取食方式。共记录取食中国沙棘果实的鸟类18种,其取食果实的方式主要有:1)直接在树冠上吞食果实,有时候在吞食后将种子呕出;2)将果实从树上衔走后,在栖息处吞食或啄食;3)将果实啄落至地面,然后取食果肉和种子,留下果皮;4)啄破果皮,吸食果肉,留下果皮及种子;5)从顶端将果皮啄破后,仅取食里面的种子。不同的取食方式决定了它们对沙棘种子的传播作用不同。收集鸟粪便中的种子与完整的干果实及人工剥离果肉和内果皮的种子做萌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鸟类消化道过程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影响,但萌发率仍较高。沙棘为多种鸟类提供食物,而鸟类则为沙棘传播种子,它们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关系。(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5年06期)

石奕龙,董建辉[6](2004)在《先秦时代闽越人的两种取食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武帝统治的汉朝以前,现在的福建省的绝大多数地区生存的土着是所谓的闽越人,这已是一个争议不大的共识。不过, 对在这样一段时期内,特别是在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中,生息于闽地的土着为生存而从事的社会生产经济的具体情况与特征却争议不少,如有的人认为这个时期闽越人的社会生产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下,“以壳丘头、昙石山、黄土仑文化为代表的闽族及其先民的经济生活,长时期以捕捞、采集和狩猎为主,农耕开始较晚。”有(本文来源于《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11-01)

缪坤裕[7](1992)在《鲸类取食方式的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现代蓝鲸是没有牙齿的巨物。它通过一个称作鲸须的梳状结构过滤海水取食。科学家们早就意识到隶属于须鲸亚目的蓝鲸或其它须鲸类,是从古代有齿鲸类历经数百万年进化而来,但缺乏翔实的化石证据说明从有牙齿到鲸须的长期过渡。一名加拿大古生物学家现已鉴定出一个鲜为人知的古鲸类型,因具有有缝隙的牙齿,故有助于阐明这一(本文来源于《化石》期刊1992年04期)

取食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数灵长动物都在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段进行活动,除了昼行性和夜行性的种类外,很多灵长动物都在清晨和黄昏时表现出一个活动高峰,而在中午有一个休止期,还有一些种类的活动方式非常不规律,在一天24小时内随时都可能活动。上述的每一种活动方式都有利有弊。灵长动物每天都要进行叁项主要的活动,即取食、移动和休息。在一天内、一个季节内和一年内对食物选择的变化是现存灵长动物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这种差别对于灵长动物的生活和形态具有深远的影响。灵长动物的食物大体可分为叁种主要的类型,即果实、植物叶和各种动物。灵长动物所吃的食物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上有很大的变化。生活在同一栖息地内不同种类的灵长动物,其取食策略存在着微妙差异,这些差异说明在经历了6 000万年进化之后,它们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性。任何其他目的哺乳动物都没有像灵长目动物那样具有如此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其中包括跳跃、树上和地上的四足行走、悬挂或悬吊行为和双足行走等。有很多事例都说明,灵长动物的取食姿态在物种进化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与运动方式一样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取食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尹雪,穆立蔷,李中跃,韩明浩.3种鸟类对东北红豆杉的取食方式及传播[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

[2].尚玉昌.灵长动物行为与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二):活动方式与取食行为[J].自然杂志.2015

[3].郑雅楠,唐艳龙,杨忠岐,唐桦.栗山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方式及所取食的寄主树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J].林业科学.2014

[4].张文章.福州自助餐消费模式悄然变化[N].中国消费者报.2010

[5].鲁先文,孙坤,马瑞君,张辉,苏雪.鸟类取食中国沙棘果实的方式及其对种子的传播作用[J].生态学杂志.2005

[6].石奕龙,董建辉.先秦时代闽越人的两种取食方式[C].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7].缪坤裕.鲸类取食方式的进化[J].化石.1992

论文知识图

各种激素信号途径经由DELLAs蛋白调控的...取食方式的鸟类群落聚类3 沿江湖泊越冬水鸟食物资源利用的 DCA...1 鹞落坪次生林群落鸟类群落取食集团结...中层取食描食树千取食奎屯垦区鸟类#~长江师范学院白颊噪鹛的取食高度252015...

标签:;  ;  ;  ;  ;  ;  ;  

取食方式论文_尹雪,穆立蔷,李中跃,韩明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