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将脑外科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100例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间)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基础组(n=50,基础护理)、干预组(n=50,干预化护理),分析并发症及预后状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时运用干预化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栓塞;干预化护理;并发症;预后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出现的异常膨出状况。血管介入栓塞是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常用方式,该方式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出血状况,但患者治疗期间仍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影响预后。因此围术期仍需实施有效的护理以保证治疗效果。本研究在脑外科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间)中,对50例患者运用了干预化护理,现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筛选时间: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间,将脑外科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100例患者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基础组(n=50)、干预组(n=50),基础组: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9.5岁(s=10.2);性别分布:男/女为27/23;Hunt-Hess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为13/20/11/6;干预组: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9.7岁(s=10.1);性别分布:男/女为29/21;Hunt-Hess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为12/22/10/6。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可行对比研究。此课题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病例:实施CT、MRI检查等确诊为颅内动脉瘤者,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者;患者家属了解课题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年龄<80岁者;意识清晰者;一般资料完整者;可进行言语沟通、用药者。排除病例:其他严重组织、器官、系统病变者;其他头颅疾病者;实施其他方式治疗者;研究期间死亡者;孕产妇、哺乳者;原发性自理能力丧失者;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对基础组运用基础护理,对患者实施常规病情监护,了解患者体征、心电、瞳孔、呼吸等变化状况,对患者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血压稳定,出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对干预组运用干预化护理:①术前护理:术前加强对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患者颅内动脉瘤的诱因、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优势,通过视频结合图片方式详细宣教,改善患者认知,对存在负面情绪者,及时通过言语安慰、肢体接触、介绍预后良好病例、强化家庭支持等方式缓解负面情绪,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指导患者术前绝对卧床,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若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先兆,如剧烈头痛,需立即实施急救,并维持血压稳定。②术中护理:术后实施15min/次记录患者体征变化状况,术中严密监测血压,避免血压过低。③术后护理:术后及时向患者反馈手术信息,恭喜患者手术成功,并鼓励患者配合术后治疗;指导患者维持平稳情绪,维持饮食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禁止暴饮暴食、用力咳嗽、用力排便、过度劳累;加强对血压、血管痉挛的控制,必要时实施药物辅助治疗;严密监测患者表现,出现言语、运动、感觉异常需及时通知医生。

1.3观察指标

分析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状况。日常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1]。

1.4数据统计

用SPSS22.0软件处理,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发生脑血管痉挛1例,基础组脑血管痉挛4例,再出血2例,脑梗死1例。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2.0%显著低于基础组14.0%,=4.891,P=0.027。

干预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1。

3讨论

目前颅内动脉瘤已经成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神经损伤,导致多种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针对颅内动脉瘤需及早治疗[2]。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可通过栓塞过程有效控制出血状况,属于微创治疗方式,但实施介入治疗时仍存在一定风险,患者术后易出现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并发症,影响疗效及预后[3]。以往护理过程内容较少,以治疗护理为主,未考虑疾病影响因素,因此对并发症控制效果不佳。本研究中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2.0%显著低于基础组14.0%,且干预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说明干预组对并发症控制效果更好,更利于患者恢复,分析原因是在干预组中,在患者围术期全程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配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且围术期加强对患者的心理、饮食、生活等护理,可进一步减少疾病影响因素,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病情控制效果,从而更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此外,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并发症监护,及时通过药物等控制症状,可进一步预防并发症发生。

综上,颅内动脉瘤实施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时运用干预化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晴.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3):144.

[2]季春玲,江渝,胡世峰,等.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规范化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53-155.

[3]吕娇,黄静.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95-196.

标签:;  ;  ;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干预化护理方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