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论文和设计-杨旸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若干个梯体、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梯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梯撑杆以及平行设置于两根所述梯撑杆之间的若干根脚踏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设置于一所述梯体的一所述梯撑杆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设置于另一所述梯体的另一所述梯撑杆的端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提高了使用便捷性;采用正反折叠式结构,储存尺寸小,便于转场运输;带有安装固定用的悬挂勾和起吊件,安装、拆卸、固定都更为方便快捷;带有固定垂直生命线钢绳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便于安装垂直生命线,符合高空防护的要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若干个梯体(1)、第一连接件(2)以及第二连接件(3),所述梯体(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梯撑杆(1a)以及平行设置于两根所述梯撑杆(1a)之间的若干根脚踏杆(1b),所述第一连接件(2)固定设置于一所述梯体(1)的一所述梯撑杆(1a)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3)固定设置于另一所述梯体(1)的另一所述梯撑杆(1a)的端部。

设计方案

1.一种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若干个梯体(1)、第一连接件(2)以及第二连接件(3),所述梯体(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梯撑杆(1a)以及平行设置于两根所述梯撑杆(1a)之间的若干根脚踏杆(1b),所述第一连接件(2)固定设置于一所述梯体(1)的一所述梯撑杆(1a)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3)固定设置于另一所述梯体(1)的另一所述梯撑杆(1a)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2a)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部(2a)之间的连接部(2b),所述连接部(2b)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撑部(2a)的宽度,穿过两个所述支撑部(2a)并与所述支撑部(2a)可分离连接设置有支撑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包括截面为U字形的连接体(3a)以及与所述连接体(3a)的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板(3b),所述连接板(3b)位于所述连接体(3a)的开口中,所述连接板(3b)以及所述连接体(3a)均与所述梯撑杆(1a)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3b)与所述连接体(3a)的中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连接体(3a)上开设有固定孔(5),使用时所述固定孔(5)位于所述支撑杆(4)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b)位于所述支撑部(2a)靠近所述梯撑杆(1a)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b)连接于所述支撑部(2a)靠近所述梯撑杆(1a)端部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体(1)的侧部设置有U字形的支撑体(6),所述支撑体(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梯体(1)的两侧连接,使用时所述支撑体(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位于所述梯体(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体(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端部设置有两个J字形的悬挂勾(7),两个所述悬挂勾(7)对称分布于所述梯体(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悬挂勾(7)之间设置有Ω形的起吊件(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撑杆(1a)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导向组件,每一所述导向组件均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有导向板(9)以及穿过两个所述导向板(9)中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10),所述导向轮(10)以及两个导向板(9)之间形成导向空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生命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

背景技术

垂直生命线系统即高空作业防坠落系统,是常见的高空作业安全装置。垂直生命线系统主要用于高架、烟囱或者高层建筑等处,其中当需要作业的高度不是很高的时候,也会选用折叠爬梯进行,在使用时,首先将爬梯张开使得爬梯处于同一直线上,然后将垂直生命线的钢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张开了的爬梯的两端,最后将爬梯倚靠或者固定在建筑物上,通过位置固定了的钢绳对工人进行防护。

目前,市场上具有一款公开号为CN 207980203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油臂爬梯垂直生命线防坠落系统,该系统在使用时,垂直生命线的支座固定在爬梯的脚踏杆上,占用了脚踏杆的长度,如此就减少了爬梯的实际可使用宽度,使用的便捷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旨在使用便捷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若干个梯体、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梯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梯撑杆以及平行设置于两根所述梯撑杆之间的若干根脚踏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设置于一所述梯体的一所述梯撑杆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设置于另一所述梯体的另一所述梯撑杆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撑部的宽度,穿过两个所述支撑部并与所述支撑部可分离连接设置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截面为U字形的连接体以及与所述连接体的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体的开口中,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连接体均与所述梯撑杆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体的中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连接体上开设有固定孔,使用时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梯撑杆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梯撑杆端部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梯体的侧部设置有U字形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梯体的两侧连接,使用时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梯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梯体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两个J字形的悬挂勾,两个所述悬挂勾对称分布于所述梯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悬挂勾之间设置有Ω形的起吊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梯撑杆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导向组件,每一所述导向组件均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有导向板以及穿过两个所述导向板中部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以及两个导向板之间形成导向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首先是转动若干个梯体(优选是两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其他的个数),并使得这些梯体都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第一连接件位于整个梯体的顶端,第二连接件位于梯体的底端,且第二连接件在第一连接件的正下方;然后将垂直生命线的钢绳的上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再将钢绳的下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即可;工人在使用该垂直生命线的时候,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都是位于梯撑杆上的,即钢绳以及垂直生命线的其他结构都没有占用脚踏杆的空间,如此工人的手和脚就可以最大化的使用脚踏杆,使用便捷性高。

若干节梯体采用正反折叠式结构,储存尺寸小,便于转场运输;带有安装固定用的悬挂勾和起吊件,安装、拆卸、固定都更为方便快捷;带有固定垂直生命线钢绳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便于安装垂直生命线,符合高空防护的要求。

同时由于连接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垂直生命线的钢绳是连接在脚踏杆的侧部的,因此还可以防止工人在上下的过程中被钢绳绊到,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中第一连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中第二连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梯体;1a、梯撑杆;1b、脚踏杆;2、第一连接件;2a、支撑部;2b、连接部;3、第二连接件;3a、连接体;3b、连接板;4、支撑杆;5、固定孔;6、支撑体;7、悬挂勾;8、起吊件;9、导向板;10、导向轮;11、楔形件;12、楔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一种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若干个梯体1、第一连接件2以及第二连接件3,所述梯体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梯撑杆1a以及平行设置于两根所述梯撑杆1a之间的若干根脚踏杆1b,所述第一连接件2固定设置于一所述梯体1的一所述梯撑杆1a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3固定设置于另一所述梯体1的另一所述梯撑杆1a的端部。所述支撑杆4上设置有楔形件11,所述楔形件11上贯穿所述楔形件11开设有上大下小的楔形孔,所述楔形孔中活动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孔形状像配合的楔形体12。

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部2a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支撑部2a之间的连接部2b,所述连接部2b的宽度小于所述支撑部2a的宽度,穿过两个所述支撑部2a并与所述支撑部2a可分离连接设置有支撑杆4。

所述第二连接件3包括截面为U字形的连接体3a以及与所述连接体3a的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板3b,所述连接板3b位于所述连接体3a的开口中,所述连接板3b以及所述连接体3a均与所述梯撑杆1a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3b与所述连接体3a的中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连接体3a上开设有固定孔5,使用时所述固定孔5位于所述支撑杆4的下方。

所述连接部2b位于所述支撑部2a靠近所述梯撑杆1a的端部。所述连接部2b连接于所述支撑部2a靠近所述梯撑杆1a端部的中部。所述梯体1的侧部设置有U字形的支撑体6,所述支撑体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梯体1的两侧连接,使用时所述支撑体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位于所述梯体1的两侧。

所述梯体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端部设置有两个J字形的悬挂勾7,两个所述悬挂勾7对称分布于所述梯体1的两侧。两个所述悬挂勾7之间设置有Ω形的起吊件8。

所述梯撑杆1a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导向组件,每一所述导向组件均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有导向板9以及穿过两个所述导向板9的导向杆,导向杆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10,所述导向轮10以及两个导向板9之间形成导向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在使用时,首先是转动若干个梯体1(优选是两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其他的个数),并使得这些梯体1都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第一连接件2位于整个梯体1的顶端,第二连接件3位于梯体1的底端,且第二连接件3在第一连接件2的正下方;然后将垂直生命线的钢绳的上端与第一连接件2固定连接,再将钢绳的下端与第二连接件3固定连接即可;工人在使用该垂直生命线的时候,由于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3都是位于梯撑杆1a上的,即钢绳以及垂直生命线的其他结构都没有占用脚踏杆1b的空间,如此工人的手和脚就可以最大化的使用脚踏杆1b,使用便捷性高。

其中,钢绳顶端的固定方式为:将垂直生命线的钢绳的上端自下而上穿过楔形孔,然后绕过楔形体12之后再自上而下穿出楔形孔,向下拉钢绳,如此通过楔形体12和楔形件11的卡合作用就能够把钢绳的上端位置进行固定。钢绳底端与第二连接件3的固定方式为:在钢绳的底端连接有钢柱,钢柱能够穿过固定孔5,首先将钢柱穿过固定孔5,然后在固定孔5的底端开始螺纹连接螺母,直到螺母抵触到连接体3a的底端,继续转动连接螺母直到钢绳张紧。在固定钢绳的时候,由于钢绳的顶端通过楔形件11进行固定的方式简单方便,因此使得整个垂直生命线的固定也更为简单方便。

其中,由于连接部2b的宽度是小于支撑部2a的,因此在将支撑部2a焊接到梯体1上的时候,支撑部2a的内侧就具有较大的长度能够与梯体1进行焊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支撑部2a的内外两侧都与梯体1进行焊接),这样就使得第一连接件2与梯体1之间的焊接总长度增长,提高了二者的连接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对垂直生命线钢绳的固定稳定性。

同时,第一连接件2焊接到梯体1上时,连接部2b也贴合在梯撑杆1a上的,因此连接部2b的上下两侧也可以与梯撑杆1a进行焊接,进一步的提高了第一连接件2与梯撑杆1a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部2b使得两个支撑部2a相对位置和形状保持了稳定,因此在实际将第一连接件2焊接到梯撑杆1a上的时候操作更为便捷,也防止了两个支撑部2a焊接的位置出现偏差。

第二连接件3在焊接到梯体1上时,除了连接体3a和连接板3b的外缘可以与梯撑杆1a进行焊接之外,同时由于连接体3a的中部与连接板3b之间是具有间距的,即连接体3a与连接板3b之间形成了封闭的空间,因此在实际焊接的时候,对该空间的周缘,也就是连接板3b和连接体3a的内壁也可以与梯撑杆1a之间进行焊接,这样就大大的加大了第二连接件3与梯撑杆1a之间的焊接总面积,第二连接件3与梯体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

使用时支撑体6抵触在建筑物上,如此通过支撑体6的支撑就使得梯体1与建筑物墙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工人的脚可以稳定的踏在脚踏杆1b上,防止脚受到墙面的抵触和挤压;同时通过支撑体6可以使得所有的梯体1都处于稳定的竖直状态,工人在梯体1上活动时更为方便。两个悬挂勾7可以悬挂在建筑物上,因此对梯体1的位置固定就更为简单方便;同时起吊件8提供了一个用于起吊的支点,通过吊车等吊起梯体1的时候更为稳定。

钢绳在使用时,钢绳的中部是位于各个导向组件的导向空间中的,即钢绳位于导向轮10的外侧;通过导向组件的导向轮10和导向板9可以对钢绳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防止了钢绳发生水平方向的晃动,同时也保证了钢绳的位置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6750.3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3(云南)

授权编号:CN209621191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E06C 1/383

专利分类号:E06C1/383;E06C1/36;E06C7/50

范畴分类:15P;

申请人:云南华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云南华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50000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彩云北路与珥季路交叉口大都一期A座567号15楼1514号

发明人:杨旸;冷崇兆;杨尚平;孟兴;段益庆

第一发明人:杨旸

当前权利人:云南华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垂直生命线用折叠爬梯论文和设计-杨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