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属于水电运维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坝体,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坝体,第一坝体的上方设置有主轴,第一坝体的顶端设置有与主轴相对应的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主轴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机构;在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上设置了清理机构,用户可以通过清理机构上的清洁刮板和收集斗对过滤网上积攒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杂物在过滤网上不断的积攒,进而防止杂物的不断积攒导致过滤网发生堵塞,从而防止由于过滤网的堵塞而影响用户对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的正常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包括支撑底板(8),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坝体(1),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坝体(6),第一坝体(1)的上方设置有主轴(5),第一坝体(1)的顶端设置有与主轴(5)相对应的第一立柱(3),第一立柱(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主轴(5)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机构(7),所述清理机构(7)包括收集斗(77),收集斗(77)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丝杆(72),限位丝杆(7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轴承(712),限位丝杆(7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711),收集斗(77)的两端焊接有与限位丝杆(72)相对应的限位套筒(76),限位套筒(76)与限位丝杆(72)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轴承(75),第二轴承(712)的上方设置有从动轮(731),第二坝体(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74),第二电机(74)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732),主动轮(732)与从动轮(731)的连接处设置有同步带(733)。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包括支撑底板(8),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坝体(1),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坝体(6),第一坝体(1)的上方设置有主轴(5),第一坝体(1)的顶端设置有与主轴(5)相对应的第一立柱(3),第一立柱(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主轴(5)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机构(7),所述清理机构(7)包括收集斗(77),收集斗(77)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丝杆(72),限位丝杆(7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轴承(712),限位丝杆(7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711),收集斗(77)的两端焊接有与限位丝杆(72)相对应的限位套筒(76),限位套筒(76)与限位丝杆(72)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轴承(75),第二轴承(712)的上方设置有从动轮(731),第二坝体(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74),第二电机(74)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732),主动轮(732)与从动轮(731)的连接处设置有同步带(7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坝体(6)与第二电机(7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坝体(6)上开设有与第二电机(74)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斗(77)的底端焊接有筛选网(79),收集斗(77)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刮板(7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刮板(78)为“L”型结构,清洁刮板(78)与收集斗(7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711)与支撑底板(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丝杆(7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限位轴承(75)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对应的第一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承(75)与限位套筒(7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电运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760822U)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包括拦污装置本体,拦污装置本体设有左坝体和右坝体,左坝体和右坝体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且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之间活动连接有主轴,左坝体上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主轴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设置了主轴和矩形架,通过主轴可以带动过滤网进行旋转,在矩形架的支撑下,过滤网可以对水进行二次过滤,将水中污物拦截更彻底。
然而该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由于缺少相应的清理机构,导致用户无法对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的过滤网上积攒的杂物进行清理,杂物的不断积攒会导致过滤网发生堵塞,影响用户对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坝体,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坝体,第一坝体的上方设置有主轴,第一坝体的顶端设置有与主轴相对应的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主轴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收集斗,收集斗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丝杆,限位丝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轴承,限位丝杆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收集斗的两端焊接有与限位丝杆相对应的限位套筒,限位套筒与限位丝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轴承,第二轴承的上方设置有从动轮,第二坝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连接处设置有同步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坝体与第二电机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坝体上开设有与第二电机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收集斗的底端焊接有筛选网,收集斗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刮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刮板为“L”型结构,清洁刮板与收集斗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轴承与支撑底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丝杆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限位轴承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对应的第一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轴承与限位套筒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上设置了清理机构,用户可以通过清理机构上的清洁刮板和收集斗对过滤网上积攒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杂物在过滤网上不断的积攒,进而防止杂物的不断积攒导致过滤网发生堵塞,从而防止由于过滤网的堵塞而影响用户对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应的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应的收集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坝体、2-第一电机、3-第一立柱、4-过滤网、5-主轴、6-第二坝体、7-清理机构、8-支撑底板、711-第一轴承、712-第二轴承、72-限位丝杆、731-从动轮、732-主动轮、733-同步带、74-第二电机、75-限位轴承、76-限位套筒、77-收集斗、78-清洁刮板、79-筛选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包括支撑底板8,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坝体1,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坝体6,第一坝体1的上方设置有主轴5,第一坝体1的顶端设置有与主轴5相对应的第一立柱3,第一立柱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主轴5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4,过滤网4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机构7,清理机构7包括收集斗77,收集斗77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丝杆72,限位丝杆7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轴承712,限位丝杆7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711,收集斗77的两端焊接有与限位丝杆72相对应的限位套筒76,限位套筒76与限位丝杆72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轴承75,第二轴承712的上方设置有从动轮731,第二坝体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74,第二电机74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732,主动轮732与从动轮731的连接处设置有同步带733;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为了使第二电机74的稳定性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坝体6与第二电机7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坝体6上开设有与第二电机74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凹槽,收集斗77的底端焊接有筛选网79,筛选网79起到筛选作用,使杂物和水分离,从而便于收集斗77收集杂物,第一轴承711与支撑底板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丝杆7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限位轴承75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对应的第一内螺纹;
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使限位轴承75与限位套筒76连接的更加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轴承75与限位套筒7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使用时接通第二电机74的电源,此时第二电机74通过主动轮732和同步带733带动从动轮731转动,从而使限位丝杆72转动,此时限位轴承75跟随限位丝杆72转动,从而使限位轴承75带动限位套筒76竖向移动,从而使收集斗77竖向移动,从而通过收集斗77对过滤网4上积攒的杂物进行清理,防止杂物在过滤网4上不断的积攒,进而防止杂物的不断积攒导致过滤网4发生堵塞,从而防止由于过滤网4的堵塞而影响用户对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的正常使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包括支撑底板8,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第一坝体1,支撑底板8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坝体6,第一坝体1的上方设置有主轴5,第一坝体1的顶端设置有与主轴5相对应的第一立柱3,第一立柱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主轴5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4,过滤网4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机构7,清理机构7包括收集斗77,收集斗77的两侧设置有限位丝杆72,限位丝杆7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轴承712,限位丝杆7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轴承711,收集斗77的两端焊接有与限位丝杆72相对应的限位套筒76,限位套筒76与限位丝杆72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轴承75,第二轴承712的上方设置有从动轮731,第二坝体6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74,第二电机74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732,主动轮732与从动轮731的连接处设置有同步带733;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为了使第二电机74的稳定性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坝体6与第二电机7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坝体6上开设有与第二电机74相对应的第一限位凹槽,收集斗77的底端焊接有筛选网79,筛选网79起到筛选作用,使杂物和水分离,从而便于收集斗77收集杂物,第一轴承711与支撑底板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丝杆7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限位轴承75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对应的第一内螺纹;
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使限位轴承75与限位套筒76连接的更加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轴承75与限位套筒7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使用时接通第二电机74的电源,此时第二电机74通过主动轮732和同步带733带动从动轮731转动,从而使限位丝杆72转动,此时限位轴承75跟随限位丝杆72转动,从而使限位轴承75带动限位套筒76竖向移动,从而使收集斗77竖向移动,从而通过收集斗77对过滤网4上积攒的杂物进行清理,防止杂物在过滤网4上不断的积攒,进而防止杂物的不断积攒导致过滤网4发生堵塞,从而防止由于过滤网4的堵塞而影响用户对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的正常使用;
请参阅图3,为了使收集斗77对杂物的收集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集斗77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刮板78,清洁刮板78为“L”型结构,清洁刮板78与收集斗7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使用时清洁刮板78紧贴过滤网4,从而使收集斗77可以更好的将过滤网4上积攒的杂物除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清理过滤网4上积攒的杂物时,接通第二电机74的电源,此时第二电机74通过主动轮732和同步带733带动从动轮731转动,从而使限位丝杆72转动,此时限位轴承75跟随限位丝杆72转动,从而使限位轴承75带动限位套筒76竖向移动,从而使收集斗77竖向移动,从而通过收集斗77对过滤网4上积攒的杂物进行清理,防止杂物在过滤网4上不断的积攒,进而防止杂物的不断积攒导致过滤网4发生堵塞,从而防止由于过滤网4的堵塞而影响用户对水电站大坝拦污装置的正常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0285.X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703444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E02B8/02
专利分类号:E02B8/02
范畴分类:36B;36E;
申请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39号
发明人:陈杰;徐晓苡;刘佳;谢沁岑;代萍;刘春艳;何毅;杨波;张芸芸;游萍;刘永纯;菊燕宁;刘庆东;谢洪
第一发明人:陈杰
当前权利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代理人:唐邦英
代理机构:51220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