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减粘裂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渣油,残炭,油砂,加热炉,烷基,重油,粘度。
减粘裂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益民,王贵毅[1](2019)在《新疆风城油砂沥青减粘裂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减粘裂化工艺对风城油砂沥青进行减粘裂化研究,重点考察风城油砂沥青的减粘裂化性能,在不生焦的前提下,考察减粘裂化温度、减粘裂化时间、生焦剂用量对减粘裂化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好的减粘裂化条件为:阻焦剂使用量为0.4%(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420℃,反应时间为45~60min,此条件下油砂沥青降粘率达到94%,所生产的燃料油符合7号燃料油的标准,可直接作为成品燃料油出售。(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刘军[2](2018)在《超临界水中重质油的减粘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全球石油储量不断下降,加之品质恶化严重、粘度大、稠环化程度高,杂原子以及重金属含量高,使得重质油的运输和加工困难。研究重质油在SCW中的减粘裂化规律,为重质油的减粘奠定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高压N2和超临界水(SCW)环境下对重油的减粘裂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尽管反应介质存在差异,但减粘裂化遵循相同的机理,即芳烃的脱烷基和缩合。SCW的存在使得重油的减粘裂化转移到扩散优越的SCW相成为可能,此时减粘裂化倾向于由本征反应动力学而非扩散来控制。SCW相中发生的脱烷基化反应对于重油粘度的降低至关重要,其对反应温度的增加十分敏感。作为适中温度下芳烃脱烷基化的二次反应,芳烃缩合可以因为脱烷基反应所需时间的减少得到同步抑制。通过引入SCW并采用合适的反应温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减粘裂化效率,同时保证减粘裂化产品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8)
张德庆[3](2015)在《渣油减粘裂化装置工艺设计特点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渣油的自身特点和加工处理特征入手,介绍了其对减粘裂化装置的工艺要求,并以此分析了减粘裂化装置在流程、选型、管道叁方面的设计特征,解读了其重点设计问题,希望对这类装置工艺设计的优化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5年02期)
谢国宏,贾建平,韩冰,刘晓燕[4](2012)在《100万t/a委内瑞拉超重油减粘裂化装置改造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辽河石化分公司减粘裂化装置原加工原料为辽河管输超稠油,本次改造采用了供氢热裂化技术,改造后适应加工委内瑞拉原油,装置投产成功,提高了辽河石化分公司减粘装置加工原料的适应性、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并为委内瑞拉重油减粘工业试验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2年06期)
迟春红,张道光,严易明[5](2010)在《浅析减粘裂化工艺应用与技术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减粘裂化是渣油轻度热裂化过程,工艺简单、经济实用,能与其它重油加工工艺灵活组合。近年来临氢催化减粘裂化技术的发展,使该工艺有回升和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减粘裂化工艺应用和技术发展动态,对该工艺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计》期刊2010年02期)
张军明,高维娜[6](2009)在《减粘裂化装置在加工西区渣油过程中的腐蚀调研及防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减粘裂化装置在加工西区渣油过程中的腐蚀情况进行分析,考察高硫原油对炼油后续过程的影响程度。从原料所含硫含量、氯含量变化,塔顶冷凝系统冷凝水质分析对比结果,以及高温硫、低温硫腐蚀的机理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建议采取腐蚀防护措施,保障装置平稳运行。(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09年04期)
宋向秋,刘勇,王桂梅,常聪芳,赵群[7](2008)在《叁螺杆泵在半沥青减粘裂化装置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7万t/a半沥青减粘裂化装置原料泵为两台蒸汽往复泵,通过对原料泵系统改造,增设一台变频调速叁螺杆泵,改造后运行平稳,节能效果显着,解决了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阐述了叁螺杆泵及变频技术在改造中的应用,在同类装置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08年02期)
张钦希,韩志勇[8](2007)在《重质稠油供氢剂减粘裂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反应釜为热反应装置,对重质稠油在两种不同的供氢剂A、B下的热反应性能进行了多方面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搀兑一定比例供氢剂的条件下,重质稠油热反应产物小于350℃馏分油收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其残渣油粘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对反应产物残渣油4个组分考察的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饱和分、芳香分、胶质的总含量呈下降趋势,沥青质的含量呈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齐鲁石油化工》期刊2007年02期)
杜鹃[9](2007)在《减粘裂化技术的改进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天津西青区中达沥青厂稠油减压渣油的减粘裂化开发设计中,采取缓和延迟减粘组合工艺,螺旋管加热炉,带进料分布的反应器等新技术。投产后达到预期目的。新技术适合稠油减渣的减粘裂化,裂解深度大,反应灵敏,并经过了长周期的实践,可供同类装置技术改进时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07年02期)
李义一,苏晓玲,程健[10](2007)在《催化裂化油浆的减粘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温度为390~440℃的条件下,对催化油浆在不同反应时间的减粘裂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裂化反应产物(裂化气体、不同馏程的馏分)和缩合反应产物(正庚烷不溶物)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关系,研究了催化油浆的减粘裂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裂化反应、缩合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同时初步研究了减压蒸馏残留物对道路沥青性质的影响,并对掺兑不同比例蒸馏残油的渣油沥青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程度的增加,裂化转化率和缩合转化率都提高,并且催化油浆减粘裂化产物的粘度随裂化转化率的上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裂化反应的反应级数为2.5,裂化反应活化能为161.42 kJ/mol;缩合反应的反应级数为1.7,缩合反应的活化能为264.73 kJ/mol;在渣油中掺兑一定比例的油浆减粘蒸馏残油,可提高渣油的软化点,降低针入度,并对作为道路沥青重要性能指标的低温延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减粘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全球石油储量不断下降,加之品质恶化严重、粘度大、稠环化程度高,杂原子以及重金属含量高,使得重质油的运输和加工困难。研究重质油在SCW中的减粘裂化规律,为重质油的减粘奠定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高压N2和超临界水(SCW)环境下对重油的减粘裂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尽管反应介质存在差异,但减粘裂化遵循相同的机理,即芳烃的脱烷基和缩合。SCW的存在使得重油的减粘裂化转移到扩散优越的SCW相成为可能,此时减粘裂化倾向于由本征反应动力学而非扩散来控制。SCW相中发生的脱烷基化反应对于重油粘度的降低至关重要,其对反应温度的增加十分敏感。作为适中温度下芳烃脱烷基化的二次反应,芳烃缩合可以因为脱烷基反应所需时间的减少得到同步抑制。通过引入SCW并采用合适的反应温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减粘裂化效率,同时保证减粘裂化产品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减粘裂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益民,王贵毅.新疆风城油砂沥青减粘裂化反应研究[J].化工管理.2019
[2].刘军.超临界水中重质油的减粘裂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8
[3].张德庆.渣油减粘裂化装置工艺设计特点及分析[J].化工管理.2015
[4].谢国宏,贾建平,韩冰,刘晓燕.100万t/a委内瑞拉超重油减粘裂化装置改造设计[J].当代化工.2012
[5].迟春红,张道光,严易明.浅析减粘裂化工艺应用与技术发展[J].石油化工设计.2010
[6].张军明,高维娜.减粘裂化装置在加工西区渣油过程中的腐蚀调研及防护[J].甘肃科技.2009
[7].宋向秋,刘勇,王桂梅,常聪芳,赵群.叁螺杆泵在半沥青减粘裂化装置的应用[J].河南化工.2008
[8].张钦希,韩志勇.重质稠油供氢剂减粘裂化试验研究[J].齐鲁石油化工.2007
[9].杜鹃.减粘裂化技术的改进和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07
[10].李义一,苏晓玲,程健.催化裂化油浆的减粘裂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