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人民医院儿科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心率、肝肋下增大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小儿;系统康复护理
肺炎患儿由于炎症侵润,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引起血液中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酸中毒,引起心肌损害而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并发心力衰竭[1]。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往往能及时抢救患儿生命,保证其生命健康[2]。常规护理主要针对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更能提高其救治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5~49个月,平均年龄为(25.1±4.1)个月。本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心率加快、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发绀以及鼻翼扇动。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慢性心衰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系统康复护理干预,给予环境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门急诊收治患儿后,提前通知病房准备好相关的器材、药物,方便患儿入病室后可根据病情进行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针对患儿个人情况分别建立护理计划,随时掌握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采用负压吸痰、雾化吸入;遵医嘱静脉补液,为防止患儿脱水,增加其饮水量;吸氧,面罩吸氧或稍大的患儿可鼻导管吸氧;保持患儿口腔卫生,定时洗澡或擦拭患儿身体,减少感染的可能;嘱患儿半卧位或头高位,注意更换体位及翻身,穿宽松的衣服;饮食,清淡饮食,低盐饮食,食用易消化、半流质或流质的食物,少食多餐,加强营养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及治疗后恢复的效果等[3];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对症进行相应的护理,同时要注意病房的内环境卫生,空气清洁、新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内安静;出院指导,加强与患儿家属联系,指导家属在营养和护理上不要与医院护理脱节。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
2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者38例,占92.6%,满意者3例,占7.4%;对照组患儿家长非常满意者15例,占36.5%,满意者11例,占26.8%,满意度一般7例,占17.0%,不满意8例,占1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痊愈34例,占82.9%,治疗有效7例,占17.1%;对照组患儿痊愈33例,占80.4%,治疗有效6例,占14.6%,无治疗无效2例,占4.9%。观察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病,婴幼儿由于气管腔狭窄,纤毛运动功能差,肺部弹力组织发育较差,患儿呼吸循环功能不健全,免疫抵抗力低下,致使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引起血液中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酸中毒,引起心肌损害而并发心力衰竭,危及患儿生命[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并慢性心衰的病死率,加快病情好转,缩短住院时间,亦有利于提高患儿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麦红.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13(15):90-91.
[2]丁巧玲.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7(11):83-84.
[3]温惠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11(1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