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母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淋巴瘤,免疫,血管,胶质,肿瘤,浆膜。
免疫母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吕英琪,陈曜星,卫晨萱,江淦,高小玲[1](2019)在《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胶质瘤是成年人及儿童中最常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恶性程度最高。肿瘤的高度异质性使GBM对放化疗耐受,同时由于其侵袭性,手术难以将其完全切除。因此患者普遍预后差、平均生存期短,标准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 5年生存率不到10%,经治疗处理后极易复发。免疫疗法与传统疗法具有本质差异,其目标是通过调控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及与肿瘤相关的免疫环境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记忆性及安全性。免疫疗法作为有望改善GBM预后的新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于胶质瘤免疫治疗固有的困难、现有主要的胶质瘤免疫疗法及仍然存在的瓶颈做一总结,旨在为探索发展新的有效的GBM治疗手段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钱景荣,李文辉[2](2019)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来源于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罕见亚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免疫分子表型和临床特征。AITL进展迅速,患者远期疗效不佳,预后较差,目前AITL的发病机制以及标准的治疗方案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不断深入的探究,在AITL中发现新型基因突变及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突变,进一步阐明了AITL潜在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靶点,本文就此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16期)
杨华强,张荣环,李红,覃骏,谭家乐[3](2019)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类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中占15%~20%[1]。临床上以发热、皮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背景细胞复杂及病理诊断困难,许多(本文来源于《湖北医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叶雨超,孙玲,杨永福,夏金华,黄波[4](2019)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具有系统性、多样性、病情复杂,早期诊断十分困难,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的国内少有报道,十分容易误诊。本文分析1例因肺内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ITL,最初诊断为肺结核,分析其发病、诊断及治疗过(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14期)
宣丹,强孚勇,汪筱莞,贾兰兰,徐慧[5](2019)在《Felty综合征并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Felty综合征(felty syndrome,FS)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存在关节肿痛、粒细胞减少、脾肿大叁联征。FS突出的表现为粒细胞减少和脾大,部分患者可并发血二系或叁系减少,但RA临床罕见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并发多发淋巴结肿大,临床需高度警惕并发出现血液系统增殖性疾病,如淋巴瘤。众所周知,结缔组织病中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发生淋巴瘤风险最高,RA相对少见,本文报(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陈博文,陈海月,金永德,崔春莲,金军[6](2019)在《1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7月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ITL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其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发病过程中均出现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多见,大多有B症状,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出现肝大、脾大、关节疼痛等症状。实验室特征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LDH增高、白细胞计数改变为主。结论AITL临床表现多样,需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综合分析,AITL治疗多用CHOP为主化疗,起效快,但易复发,预后与多因素有关,但总体预后差。(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52期)
丁书红,石家绮,侯晓媛,修艳燕,鲁严[7](2019)在《皮肌炎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资料患者,女,82岁。因面、颈、胸背部红斑2个月,加重伴双上肢肌痛无力1个月,于2018年9月20日收住我院皮肤科。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颈、胸前V区及背部出现泛发性红斑,当地医院予以中药及氯雷他定治疗,效不着。1个月前皮疹较前明显加重,并出现双侧乳房和四肢水肿及双上肢肌肉酸痛无力,举臂困难。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关节疼痛、雷诺征、吞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既往有房颤、冠(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梦昱,谢飞,张鑫,赵鹏翔[8](2019)在《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治疗旨在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如今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包括提高机体部分的免疫应答或针对靶向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其中,后者通常将重新启动免疫应答的细胞引入体内使免疫系统直接作用于靶标抗原。临床上,主要将免疫治疗应用于黑素瘤和前列腺瘤等实体瘤的治疗中。中枢神经系统曾被认为是免疫特免区,然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脑部的免疫系统处于高水平活化状态并能够与脑部肿瘤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并利用这种免疫作用对于恶性脑部肿瘤的治疗十分重要。针对近年来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机制、免疫治疗疫苗及T细胞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发展出更为有效的靶向治疗手段进而大幅提高GBM患者的生存时间带来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季福水[9](2019)在《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经检查确诊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病灶病理组织,进行重复性的切片分析,待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后,应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后性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80例组织标本表现为灰白色,分叶状为47例(58.75%)、结节状为33例(41.25%);肿瘤直径最小为3cm,最大则为7cm,有2例患者(2.50%)的肿瘤肿块呈现出钙化或出血表现。80例患者(100.00%)存在波形蛋白弥漫强阳性表达,存在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患者为74例(92.50%),同时80例患者(100.00%)的Ki67指标参数较高,增殖幅度与正常标准作以对比存在20%左右的增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胞质阳性。结论:波形蛋白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中呈现阳性表达,可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0期)
张雪皎,季丽莉,王伟光,程志祥,袁玲[10](2019)在《基于单中心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7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6例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rank生存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预后因素。结果:36例患者中位年龄62(36~79)岁,男性22例(61.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35例(97.2%),有B症状(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25例(69.4%)。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评分0~1分3例(8.3%),2分5例(13.9%),3分13例(36.1%),4、5分共15例(41.7%)。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4.4个月,3年OS率为49.2%。5例患者接受西达本胺治疗,1例为完全缓解(CR)后复发,经GemOx方案联合西达本胺治疗,再次获得CR;另4例均为一线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PD),二线治疗的同时联合西达本胺口服,其中1例出现疾病稳定(SD),3例死亡。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多浆膜腔积液(P=0.05)、C反应蛋白(CRP)>40 mg/L(P=0.001)、中性粒细胞升高(P=0.004)是影响患者OS的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40 mg/L[(HR=9.185,95%置信区间(CI) 2.599~32.462,P=0.001]、血小板(PLT)<150×10~9/L(HR=3.851,95%CI 1.328~11.167,P=0.013)、多浆膜腔积液(HR=3.054,95%CI 1.105~8.438,P=0.031)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AITL患者预后差,CRP>40 mg/L、PLT<150×10~9/L、多浆膜腔积液是其独立风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1期)
免疫母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来源于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罕见亚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免疫分子表型和临床特征。AITL进展迅速,患者远期疗效不佳,预后较差,目前AITL的发病机制以及标准的治疗方案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不断深入的探究,在AITL中发现新型基因突变及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突变,进一步阐明了AITL潜在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靶点,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母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吕英琪,陈曜星,卫晨萱,江淦,高小玲.胶质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9
[2].钱景荣,李文辉.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癌症进展.2019
[3].杨华强,张荣环,李红,覃骏,谭家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9
[4].叶雨超,孙玲,杨永福,夏金华,黄波.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J].海南医学.2019
[5].宣丹,强孚勇,汪筱莞,贾兰兰,徐慧.Felty综合征并发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9
[6].陈博文,陈海月,金永德,崔春莲,金军.1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7].丁书红,石家绮,侯晓媛,修艳燕,鲁严.皮肌炎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
[8].刘梦昱,谢飞,张鑫,赵鹏翔.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9
[9].季福水.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10].张雪皎,季丽莉,王伟光,程志祥,袁玲.基于单中心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