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面PC数据传输瓶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考书健[1](2018)在《基于物联网的公务员体质亚健康智能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作为上海市科委“公务员亚健康人群运动健康促进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0490503500)项目的后续深化研究,以研究基于物联网的公务员体质亚健康风险智能预警关键技术为目标,立足风险预警深度需求,运用物联网信息技术、体质健康管理、运动科学、风险管理、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最新知识,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测试法、软件工程法、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法等开展研究,设计了体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与赋值规则,创建了体质健康风险评价动态雷达模型,开发了基于风险矢量偏移度的体质健康预警表达方法,搭建了基于物联网云雾协同的多源分布式信息采集平台系统,并进行了有效实证,为公务员科学改善提升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与技术支撑。实证研究显示,公务员体质健康风险状况整体良好,聚类分层测算的特定群体特征差异化明显,风险分布收敛性良好,复合偏移度表达方法可以从风险增量和8维方向上对个体相对于群体的风险偏移程度进行有效表达。本文的主要成果:(1)首次架构了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多源分布式体质风险预警数据采集系统,立足信息来源多样化整合了包括GSM、GPRS、3G/4G、WLAN和Wi-Fi等多种传输数据和协议,形成了基于SaaS的核心应用层通信媒介,探索建成了基于云雾节点和Docker的数据分析集群的信息采集系统实验平台。(2)首次提出源于国家规范逆推的健康体质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以内在逻辑性、风控最大化、表达可视化与层级化、模型动态能力为目标,创建了基于有限信息决策的公务员体质亚健康风险评价生命模型,通过对体质指标实测值和风险实赋值在聚类和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数据挖掘,结合二次现场调研进行了深度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3)首次探索设计了基于风险雷达最大面积和八维向量的偏移程度联合表达的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方法,并在结合公务员职业特征对个体风险矢量偏移度、群体风险矢量偏移度开展了分类研究。
乔梁[2](2017)在《基于移动医疗的连续断层影像2D/3D可视化交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医疗信息领域,医学图像是数据量最大、产生和使用成本最高且具有很强写实性的信息资源之一,也是临床上众多疾病诊疗的基础,医学研究者也始终在深入挖掘医学影像资源的庞大信息宝藏。在云计算和云存储为背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医生、患者、科研人员不再满足于指定时间、地点,在专用设备和专用网络上的医学图像处理与交流。然而,医学影像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应用却常常受到网络传输、客户端运算能力、以及多样化上网终端的兼容性与“胖客户”等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在成像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连续断层影像的3D体数据可视化及其2D投影为基础的诊疗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以新型数字成像设备为基础产生的医疗影像数据也越来越庞大,单个患者的连续断层影像数据体量正由百兆级朝着千兆级发展。大数据及其带来的大运算量正在抵消网络和设备性能的进步,频繁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上网设备的升级始终处于“追赶”的状态。而移动应用由于非专线连接、非定制用途的特点,反而更加强调应用的“轻量化”特点和“瘦客户”趋势。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远程渲染思路,从轻量化、原生性、鲁棒性等方面探索非原生性架构在影像后处理中的方法,突出信息的“无损”与交互的精准,并建立针对影像细节的异地“手对手”同步交流模式。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临床常见断层影像数据、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共享与交互实验,并进一步构建起在线3D轻量化配准的技术基础,最终形成一套可跨越上网终端(无软硬件环境限制)、基于纯净网页(无需安装任何软件/插件)、在普通网络下快速地对远端体数据交互与交流的技术框架及其Web原型平台。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非均衡倍率的金字塔结构(URPS)以及格式转换引擎(FCE)响应机制,实现符合医学影像浏览特点的高分辨率2D静态图像的无损化快速共享与交流。(2)规划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远程渲染方式,实现纯净网页对伪3D医学影像的浏览与交互,并进一步设计“主从”双通道3D交互方法与“一令一动”事件补充响应机制,实现对客户端原生性体验的优化、对服务器端响应效率的提升,从而为将专业化的影像工作站推向大众奠定基础。(3)构建2D/伪3D图像处理集成中间件,并通过完善多终端的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将3D体数据与2D高分辨率图像的无损共享优势融为一体,形成Web架构的2D/3D影像可视化交互原型平台,实现医生本人、医生之间、医患之间在任意地方、任意网络、任意上网设备下处理高质量医学体数据的目的,突出移动应用的轻量化特点和原生性需求,理论上,该方案能够无缝地融入其他医疗云电子健康档案和WebApp环境,并一定程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4)在Web2D/3D原型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较高扩展性的Web后处理技术框架,通过移植自主建立的多模态3D-3D快速配准方法,实现对不同模态影像数据的在线配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Web多模态影像3D配准方法适应移动应用轻量化的交互特点和现有临床数据集的规范化特征,能够对传统的医学影像工作模式和应用对象的范围进行辅助性扩展,可服务于移动医疗背景下普适性观察与即时在线交流等需求,并可形成配准模块的中间件,适用于其他配准方法。(5)将高质量的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引入Web2D/3D原型平台,实现可视化人体数据集(CVH)低成本的跨地域共享,该原型平台能够支持客户端精准地解剖高分辨率3D体数据的内部结构,具备灵活的视角观察、体数据透视、缩放等3D交互行为,以及“手对手”协同交流功能,并进一步借助本文提出的Web多模态影像3D配准方法,实现CVH-2真彩色图像与CT影像的轻量化配准与同视角交互,为临床影像诊断及研究提供创新的网络技术平台,并较好地确保数据集知识产权的安全。实验结果显示,Web2D/3D原型平台可以在100 KBps带宽下,使用任意上网设备利用普通Web浏览器对百兆级医学断层影像进行快速且高质量的3D可视化处理(浏览、注释与同步交流);对千兆级可视化人体多平面重建投影的无损共享可以在300KBps带宽下流畅工作;对于多模态断层影像之间的3D-3D快速配准以及同视角交互,可以在1 MBps带宽下完成。其成像质量、原生体验和短时加载性能均得到正面的结论。最终结果显示本研究极大降低了客户端接入的软硬件门槛,有利于医学断层数据集应用范围的扩展,且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总之,本研究立足于在非专线连接、非定制用途的移动互联网中,解决断层医学影像数据在普通Web浏览器上快速传播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实现一条URL链接即可进行可视化诊断与讨论的目的。意味着用户接入的低成本,影像诊断报告可以跳出静态图像的桎梏,触手可得、即取即用的工作方式成为可能。此外,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本研究可以以一种低成本的形式服务于区域医疗、远程医疗、医学影像教育以及广义的移动医疗范围,对传统的医学3D体绘制模式和应用范围进行辅助性扩展,向临床提供研究创新诊断模式的平台,对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罗兵[3](2017)在《基于OpenStack的高可用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十年里,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引起了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后的第三次信息化技术浪潮。云计算目的是对计算、网络、存储等IT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按需分配、按需所取,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为企业或个人用户提供服务。已有许多高校开始通过构建高校私有云计算平台来提高高校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为高校师生提供灵活的应用解决方案,提高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可伸缩及可靠性,减少高校信息中心的服务器机房空间和电力消耗,降低整个信息化基础建设投资成本;同时解决高校传统信息化中心的IT资源管理复杂性、可扩展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本课题提出一种基于Pacemaker + Corosync + HAProxy + Ceph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OpenStack云操作系统与Ceph分布式存储搭建高校私有云计算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利用本院现有的服务器作为契机,结合本院的办公与教学机房现实需求构建云计算管理平台并通过两种不同层次测试验证其高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高可用解决方案实现了云计算管理平台各层次的高可用性,能够保证提供稳定、可靠的私有云计算管理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高校云计算管理平台的建设,设计了一种基于OpenStack云操作系统与Ceph分布式存储结合构建高校私有云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整合本院计算、网络、存储等软硬件资源构建云计算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的虚拟机服务器、虚拟化云桌面服务,提高了服务器资源利用率。2.针对高校私有云的高可用性,深入研究云计算平台中的虚拟机在线实时迁移、虚拟资源动态调度等高级功能应用。目前OpenStack无法实现计算节点的高可用性,为此研究了 Ceph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利用其高可靠的特点实现了计算节点的高可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 Pacemaker + Corosync + HAProxy + Ceph 的实现 OpenStack 云计算管理平台高可用解决方案,保证云计算管理平台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对基于OpenStack结合Ceph分布式存储构建的高校私有云平台进行了基本功能和高可用性测试。实验证明,该云计算管理平台基本功能达到了预期目标;部署一年以来的运行结果,云计算管理平台的高可用测试证明该高可用解决方案可行。
中信建投证券,联合证券,资本市场[4](2016)在《物联网的投资机会》文中研究表明市场看好物联网的板块为:一是车联智能家居,核心标的为振芯科技、盛路通信、国脉科技和大唐电信;二是CDN及流量经昔,核心标的为荣信股份和网宿科技;三是石计算,核心标的为光环新网、高升控股、鹏博士和华星创业;四是信息安全及国产化,核心标的为长城电脑和中兴通讯;五是军工通信及专业通信,核心标的为海格通信、中海达、海能达和佳讯飞鸿。
肖祥林,周春容[5](2016)在《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计算机管理技术应用》文中认为云计算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运算技术,运用云技术来对高校计算机进行管理,对于提高计算机服务能力、降低计算机管理复杂性、促进管理技术革新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桌面系统I/O需求的计算和分析,利用虚拟技术作为核心,构建高校云服务管理模型,解决计算机在管理中受时间、地点、设备等限制问题,与传统管理技术相比,是一种更加高效、经济、实用的管理技术。
王鑫[6](2013)在《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设计》文中指出互联网IT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后PC时代,包括嵌入式设备和新一代PC在内的电子产品都不断的向小型化、智能化、便捷化和网络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各种电子产品和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连接的需求性和可能性也越来越大。目前以太网是网络连接与数据传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并且逐渐从快速以太网向千兆以太网技术过渡,不仅是桌面网络的主导者,而且还成为了局域网连接中的主干网络。在个人PC和嵌入式设备等电子产品中,USB接口凭借着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以及即插即用等特点已经成为这些电子产品的主流接口,然而大部分嵌入式设备虽然具有USB接口,但没有以太网接口,因此这些电子产品如果想接入以太网进行数据共享与信息传输,那么就需要USB转以太网的设备来进行不同接口的转换,并且保证数据的转换速率,最终达到接入以太网的目的。本文设计的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系统就是为了解决那些只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期望接入以太网的迫切需求。本文采用亚信电子(ASIX)推出的AX88178A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搭配了AT93C66作为EEPROM,使用USB总线进行供电,最终在四层PCB电路板上实现USB2.0与千兆以太网数据的相互转换。在后期系统测试阶段,采用Ganymede Software公司推出的Chariot进行网络带宽的测试,也就是测量数据从USB2.0接口转换到千兆以太网接口的传输速度。在测量中使用两台配置有千兆以太网网卡的PC,并且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测量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数据传输的单向带宽和双向带宽。在测量的时候使用了数据量的小包和大包测量,最后验证了大包测量的正确性,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使用平均测量法,最后将所有带宽进行叠加,然后测得系统的总带宽。从最后的测量结果来看,本文设计的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性能良好,数据传输稳定,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并且为系统升级换代到后续的USB3.0和万兆以太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周卫[7](2013)在《面向桌面云系统的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各种应用程序对于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PC时代的传统计算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应用所需,用户对于互联网的介入不再局限于体积庞大的PC,而更多的是使用移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型便携式设备,但这些设备面临处理性能差和存储量低的弱点,不能为用户提供各种大型应用环境下的需求,难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云计算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掀起了第三代互联网发展的浪潮,用户只需要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接入互联网,即可完成以前PC才能完成的各种操作,这得益于云计算崭新的计算模式,几乎所有的计算都在后台功能强大的服务器上进行,客户端只需要接受用户输入、输出执行结果即可。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虚拟出多个机器,这些虚拟出来的计算机共用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提高物理服务器的硬件使用效率,降低单位计算的能耗,这使得计算和存储的集中高效处理成为可能。本文基于现有虚拟机平台,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基于虚拟机的后台数据中心,在一台服务器上构建多台虚拟服务器,虚拟机构成了最基本的云服务提供单元。基于云计算的设计理念,通过网络方式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用户只需要在瘦终端设备上安装客户端软件,接入互联网以后,通过远程连接使用虚拟机享受虚拟机上提供的各种服务,用户的体验就像在本地操作PC一样。笔者首先对所涉及到的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平台进行了概要设计,对平台所涉及到的核心功能进行了一一设计,包括平台数据流、服务器稳定性、服务器操作和虚机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所设计的平台并命名为vmCloud。最后本文对所实现的vmCloud进行了系统测试和性能分析与评价,通过系统测试,论证vmCloud设计的可用性和可行性,为云服务监控领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赵一峰[8](2011)在《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视频会议系统作为网络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和同事之间实现远程的交流沟通与工作协同。而仅仅拥有视频和音频功能的视频会议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多媒体商务应用领域的需求。应用程序共享由于交流数据量小而信息含量高,将成为企业首选的协作工具,因此也得到学术界、电信业和软件业的高度重视。虚拟网络计算(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VNC)是由着名的AT&T欧洲研究实验室所研发,是一个强大的远程桌面共享工具,能够让多个客户端通过互联网查看服务器端实时桌面状况并可以进行远程操作。传统的VNC默认采用星形直连的体系结构,由一台电脑作为共享服务器(VNCServer)向多台与服务器直接相连的客户端(VNCClient)电脑发送共享数据。客户端与共享服务器采用远端帧缓冲器(Remote Frame Buffer,RFB)协议来传输数据。RFB协议需要用多个TCP连接来维持多客户端数据共享,当客户端增多到一定数目时,由于每个客户端都要实时的传输共享信息,这时共享服务器发送的数据量就会成倍增长,导致系统的实时性和可用性降低。在低速网络中,带宽资源有限,容易造成网络堵塞,而客户端默认编码器没有容错能力,不能通过系统自身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弃部分共享图像来减轻共享服务器端网络压力。这就造成了使用传统VNC作为应用程序共享工具的不足。本文对VNC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进行改进,在星形直连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共享转发控制服务器。在新方案中,由共享转发控制服务器转发共享服务器端的共享数据到各个共享客户端,并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允许丢失一定的共享数据,同时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保证机制用来保证共享数据在客户端的解析和显示。实验结果表明,数据传输技术改进后减轻了共享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压力,保证了应用程序共享的实时性和可用性。经应用验证,数据在改进后的系统中能够实时、可靠的传输,基于VNC的应用程序共享在低带宽网络中的应用成为现实。
梁小锋[9](2011)在《基于Web浏览器的桌面虚化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日益提升,网络带宽越来越大,绿色节能的呼声越来越大,虚拟化技术在资源整合以及安全隔离等方面的优势日渐突出,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桌面虚拟化技术是目前虚拟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围绕着桌面虚拟化的用户体验,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但目前,桌面虚拟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以随处执行的理念提高系统易用性;如何设计高效的图形压缩与多窗口集成机制以提高用户体验等。基于Web浏览器的桌面虚拟化系统(WebDesk)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核心设计思想是:把网络应用程序和本地的桌面应用程序集成到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中,并以浏览器为载体提供登录与使用的方式。用户在该平台上不仅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应用服务,还可以使用原生的桌面应用程序。WebDesk主要技术如下:通过部署用户请求中心来处理用户请求,建立客户端与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连接;使用JavaScript构建一个用户界面框架,把多个应用整合到一个页面中;在后台截获应用程序窗口的图像更新,并通过远程传输协议传输到应用传输单元,在客户端显示;通过窗口同步技术来同步用户端和服务端的应用窗口;通过把数据传输通道迁移到物理机中,直接读取虚拟机显示缓存的方式来优化图像传输性能。为了验证WebDesk的功能并测试其性能,设计了一个真实的集群硬件环境,并通过部署桌面虚拟化系统建立了一个实验性的安全办公环境。功能测试表明,WebDesk可以实现的窗口图像的传输和窗口控制操作,整合网络应用服务和原生的桌面应用程序的功能。性能测试表明,在WebDesk中,用户打字平均延时约52毫秒,图像传输平均延时约为190毫秒,而视频传输质量为82.7%。
周立国[10](2007)在《SAR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合成孔径雷达(简称SAR)由于其在民用和军事方面的广泛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SAR技术的飞速发展和SAR图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SAR回波数据量和回波数据的数据传输率不断的增长,现有的数据记录器已经渐渐无法满足SAR系统的记录要求。研制一种容量更大,记录速度更快的SAR回波数据记录系统,是实现SAR系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SAR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的研究工作是紧紧围绕着SAR数据记录器的研制展开的。文章首先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知识以及高速数据记录器当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然后按照其记录介质的不同,介绍了在数据记录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数据记录技术,并且介绍了常用的存储设备接口和在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总线类型,重点介绍了本系统中采用的PCIE总线的体系结构。最后根据对当前数据记录系统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基于PCIE总线架构的新型总线型数据记录系统,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具体实现。论文从理论和工程实践两个方面对SAR高速数据记录系统研究做了有益的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CIE总线机构的SAR回波数据高速实时记录系统。此系统以普通PC机为开发平台,在其上集成了基于PCI Express(以下简称PCIE)总线的数据传输卡和SCSI RAID控制卡,二者共同控制数据的传输,由多块SCSI硬盘构成的磁盘阵列作为存储设备,它们共同构成了系统的硬件框架。PCIE数据传输卡采用PLX公司的专用接口芯片PEX8311来实现PCIE总线的接口逻辑。利用PCIE数据传输卡上两片FIFO数据缓冲区的乒乓切换和PC机内存共享缓冲区的环行存储技术保证了数据的连续接收。SCSI RAID卡基于64位,133MHz的PCI-X总线,控制SCSI硬盘阵列的读写。开发了PCIE数据传输卡的WDM驱动程序,控制PCIE数据传输卡的DMA数据传输和中断响应。开发了基于对话框的上层应用程序,控制整个系统的有序工作并给用户提供了方便简洁的操作界面。目前,本系统已经成功用于XX-7号卫星SAR分系统的地面联调和测试。在实际使用中,系统运行稳定,记录的数据真实可靠,持续记录速度可以达到100MB/s。
二、桌面PC数据传输瓶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桌面PC数据传输瓶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联网的公务员体质亚健康智能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的研究现状 |
2.1.2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评价的研究现状 |
2.1.3 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研究现状 |
2.2 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信息工程技术研究现状 |
2.2.1 物联网技术 |
2.2.2 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 |
2.2.3 决策支持系统 |
2.3 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2.3.1 聚类分析 |
2.3.2 分层法 |
2.3.3 偏移度法 |
2.4 技术路线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物联网的公务员体质亚健康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研究 |
3.1 研究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
3.1.1 必要性 |
3.1.2 实现路径 |
3.2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智能预警系统架构 |
3.2.1 设计原则 |
3.2.2 层次架构 |
3.2.3 数据平台 |
3.3 基于集散控制的体质亚健康信息采集系统总体架构 |
3.3.1 集散控制的概念及其在本系统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3.2 技术的选型 |
3.3.3 信息采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其模式 |
3.4 体质亚健康信息的采集需求与获取方式分析 |
3.4.1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信息构成与分类 |
3.4.2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信息获取方式 |
3.4.3 亚健康生活方式、营养膳食、心理健康信息获取方式 |
3.4.4 智能监测与运动设备器械的数据获取方式 |
3.4.5 亚健康信息核心数据特点分析 |
3.4.6 亚健康信息核心数据获取路径 |
3.5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知识表示 |
3.5.1 公务员体质信息数据类型分类 |
3.5.2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信息多类数据知识表示 |
3.6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
3.6.1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6.2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指标体系分层 |
3.6.3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有限核心指标体系设定 |
3.7 体质亚健康信息分布式采集系统设计分析 |
3.7.1 无线智能传感网络设计分析 |
3.7.2 移动应用与通讯网络设计分析 |
3.7.3 PC端应用与互联网络设计分析 |
3.7.4 体质健康信息采集路径选择分析 |
3.8 体质亚健康信息分布式数据存储 |
3.8.1 数据收集的Docker与集群 |
3.8.2 分布式数据库Docker集群 |
3.8.3 基于移动应用、桌面应用与WEB应用融合的应用界面 |
3.8.4 基于Agent智能体的系统间协作 |
3.9 体质亚健康信息大数据分析 |
3.9.1 基于Docker的数据分析集群 |
3.9.2 基于NAS的数据备份与清洗管理集群 |
3.10 本章小结 |
4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风险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
4.1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
4.1.1 必要性 |
4.1.2 实现路径 |
4.2 体质亚健康风险评价要素指标的构成分类 |
4.2.1 风险评价要素指标的构成分类 |
4.2.2 风险评价要素指标的关联指标 |
4.3 风险评价要素有限指标的选取 |
4.4 风险指标体系分层权重设计 |
4.4.1 风险指标体系分层权重设计 |
4.4.2 调查问卷汇总 |
4.4.3 数据除噪 |
4.4.4 分层风险指标间相对重要性 |
4.4.5 分层指标权重 |
4.5 体质指标风险评价标准设计与实测赋值 |
4.5.1 体质亚健康指标风险评价的知识表示 |
4.5.2 三级指标风险评价标准设计原则 |
4.5.3 三级指标风险评价标准设计 |
4.5.4 三级指标风险评价赋值 |
4.5.5 三级指标风险评价赋值数据分析 |
4.6 体质亚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设计与实赋值 |
4.6.1 体质亚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的设计原则 |
4.6.2 体质亚健康风险总评价雷达面积生命模型 |
4.6.3 体质亚健康风险总评价实际赋值 |
4.7 模型应用的有效性分析 |
4.7.1 多指标风险评价联合统计分析 |
4.7.2 风险总评价实赋值有效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
5.1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
5.1.1 必要性 |
5.1.2 实现路径 |
5.2 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矢量偏移度 |
5.2.1 风险预警矢量偏移度定义与表达 |
5.2.2 风险预警矢量偏移度分类应用联合表达方法 |
5.3 聚类与分层分析 |
5.3.1 聚类与分层规则 |
5.3.2 三级指标风险聚类与分层分析 |
5.3.3 总风险评价聚类与分层分析 |
5.4 体质健康风险预警矢量偏移度表达 |
5.4.1 单指标矢量偏移度表达实际赋值 |
5.4.2 群体相对于理想值的矢量偏移度 |
5.4.3 风险预警矢量偏移度分类应用联合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系统原型 |
6.1.1 原型系统结构 |
6.1.2 原型系统功能与数据链路 |
6.2 基于集散控制的物联网智能预警系统开发 |
6.2.1 中心云服务器 |
6.2.2 周边雾服务 |
6.2.3 系统调度与协同 |
6.2.4 信息数据采集 |
6.2.5 信息数据存储 |
6.2.6 数据服务功能模块 |
6.2.7 应用服务功能模块 |
6.3 公务员体质亚健康风险预警系统实证工效 |
6.3.1 系统总体测试状况 |
6.3.2 系统功能实效性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移动医疗的连续断层影像2D/3D可视化交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基于医学断层影像的Web3D矢量模型交互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远程渲染方式(伪3D交互)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Web的2D医学高分辨率影像的无损共享与白板交流 |
2.1 背景与目的 |
2.2 计算方法与理论 |
2.2.1 基于URPS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的快速访问 |
2.2.2 DICOM瓦片在Web浏览器中的呈现——格式转换引擎(FCE)响应机制的建立 |
2.2.3 在线交流——XML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的构建 |
2.3 系统构建 |
2.3.1 系统架构 |
2.3.2 系统前端UI |
2.4 可用性评估与讨论 |
2.4.1 不同上网设备的功能测试 |
2.4.2 用户的阅片习惯——URPSvs传统瓦片金字塔 |
2.4.3 客户端之间交互的响应时间 |
2.4.4 临床实践综合评价 |
2.5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Web的3D医学影像“主从”双通道可视化交互技术的研究 |
3.1 背景与目的 |
3.2 计算方法与理论 |
3.2.1 “主从”双通道交互模式的设计 |
3.2.2 “主”数据的渲染 |
3.2.3 “从”模型的生成与交互 |
3.2.4 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远程交互——SQL行为事件关系数据库 |
3.3 系统构建 |
3.3.1 系统架构 |
3.3.2 系统前端UI |
3.4 可用性评估 |
3.4.1 交互体验、成像质量以及兼容性 |
3.4.2 客户-服务器之间的响应时间与网络负载 |
3.5 讨论与比较 |
3.6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Web架构的医学2D/3D影像交互技术的整合与优化 |
4.1 背景与目的 |
4.2 2D/伪3D集成中间件 |
4.3 Web3D可视化交互中的信息注释与同步浏览 |
4.3.1 多终端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的组成 |
4.3.2 多终端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的描述 |
4.3.3 多终端行为事件关系存储结构的应用 |
4.4 基于“一令一动”的Web3D远程渲染交互技术 |
4.4.1 基于平面轨迹规划的前端设计 |
4.4.2 服务器端3D对象的指令化交互 |
4.5 可用性评估 |
4.5.1 交互体验、同步交流以及兼容性 |
4.5.2 客户端之间的响应时间、网络负载 |
4.6 结论 |
第五章 多模态影像的3D-3D轻量化配准组件研究与Web集成应用 |
5.1 背景与目的 |
5.2 方法设计与功能实现 |
5.2.1 外部轮廓提取与3D重建 |
5.2.2 配准区域的裁切 |
5.2.3 空间配准 |
5.2.4 配准的快速评价与修正 |
5.2.5 体数据空间变换与重采样 |
5.3 基于纯净Web架构的多模态影像3D配准 |
5.3.1 总体结构 |
5.3.2 Web交互场景 |
5.4 可用性评估与讨论 |
5.4.1 同场景叠加重建观察法及操作者体验 |
5.4.2 影像医师的主观评估 |
5.4.3 单模数据的量化评测 |
5.4.4 Web多模态影像3D配准原型平台的综合性能 |
5.5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Web2D/3D原型平台的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应用研究 |
6.1 背景与目的 |
6.2 CVH-2数据集概述 |
6.3 CVH-2“从”模型的建立 |
6.4 基于Web2D/3D原型平台的CVH-2直接体绘制应用场景 |
6.5 基于Web2D/3D原型平台的CVH-2多平面重建应用场景 |
6.6 基于Web多模态影像3D配准原型平台的CVH-2真彩图与CT数据集快速配准与交互的应用场景 |
6.6.1 Web多模态CVH-2影像集配准 |
6.6.2 Web多模态CVH-2影像集的的直接体绘制 |
6.6.3 Web多模态CVH-2影像集的的多平面重建 |
6.7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基于纯净Web架构的医学影像3D可视化交互技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OpenStack的高可用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云计算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云计算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云计算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云计算相关技术研究 |
2.1 虚拟化技术 |
2.1.1 服务器虚拟化 |
2.1.2 存储虚拟化 |
2.1.3 网络虚拟化 |
2.2 OPENSTACK |
2.2.1 OPENSTACK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 |
2.2.2 OPENSTACK的相关组件功能介绍 |
2.3 CEPH |
2.3.1 CEPH的功能组件 |
2.3.2 CEPH的架构 |
第3章 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3.1 云平台设计目标与原则 |
3.1.1 设计目标 |
3.1.2 设计原则 |
3.1.3 建设思路 |
3.2 总体设计方案 |
3.2.1 计算服务架构 |
3.2.2 虚拟化网络池架构 |
3.2.3 云存储池架构 |
3.2.4 虚拟化云桌面架构 |
第4章 云管理平台的高可用设计与实现 |
4.1 云平台的高可用模式 |
4.1.1 高可用三种模式 |
4.1.2 云平台的高可用模式 |
4.2 OPENSTACK云平台的高可用实现 |
4.2.1 数据库与消息队列的HA实现 |
4.2.2 CONTROLLER节点的HA实现 |
4.2.3 COMPUTE节点的HA实现 |
4.2.4 NETWORK节点的HA实现 |
第5章 平台与高可用测试 |
5.1 平台运行效果 |
5.2 平台测试 |
5.2.1 功能测试 |
5.2.2 高可用测试 |
第6章 总结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计算机管理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什么是云计算 |
2用云计算搭建计算机管理模型 |
2.1桌面虚拟化与启动风暴 |
2.2数据安全与共享存储 |
2.3模型虚拟化结构 |
3云技术在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 |
3.1云计算在计算机管理中的优势 |
3.2云管技术管理应用实例 |
3.3优势及特点 |
4结语 |
(6)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USB接口的研究现状 |
1.3 以太网的发展现状 |
1.4 USB转以太网接口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二章 USB技术协议 |
2.1 USB出现和发展 |
2.2 USB的特点 |
2.2.1 即插即用特性(Plug and Play) |
2.2.2 软硬件的支持 |
2.2.3 可供选择的速度模式 |
2.2.4 优良的总线拓扑结构 |
2.2.5 标准化的硬件结构以及低功耗 |
2.2.6 低成本 |
2.3 USB系统介绍 |
2.3.1 基于PC平台的USB系统 |
2.3.2 USB总线拓扑结构 |
2.3.3 USB软硬件系统 |
2.4 USB通信流 |
2.5 USB数据通信协议 |
2.5.1 USB中的域 |
2.5.2 USB中的包 |
2.6 USB数据传输类型 |
2.6.1 中断传输 |
2.6.2 控制传输 |
2.6.3 批量传输 |
2.6.4 同步传输 |
2.7 USB设备框架 |
第三章 以太网协议 |
3.1 千兆以太网主要特点 |
3.2 千兆以太网体系结构 |
3.3 常见以太网网络接口 |
第四章 硬件系统设计 |
4.1 接口电路设计方案 |
4.1.1 两侧分析法 |
4.1.2 软硬结合法 |
4.2 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的设计要求 |
4.3 硬件芯片选择 |
4.3.1 AX88178A芯片介绍 |
4.3.2 AX88178A芯片特性 |
4.3.3 AX88178A内部框图 |
4.3.4 AT93C66芯片介绍 |
4.4 硬件电路设计 |
4.4.1 电源模块 |
4.4.2 USB2.0接口电路 |
4.4.3 AT93C66电路 |
4.4.4 AX88178A电路 |
4.4.5 RJ45电路 |
4.4.6 晶振电路 |
4.4.7 元器件设计注意事项 |
4.4.8 PCB设计注意事项 |
第五章 系统测试方案 |
5.1 硬件调试 |
5.2 软件调试 |
5.3 AT93C66 EEPROM编程 |
5.4 系统测试 |
5.4.1 网络测试设备的介绍 |
5.4.2 系统测试方案 |
5.4.3 对照组测试方案 |
5.4.4 实验组测试 |
5.4.5 实验结果分析 |
5.4.6 误差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引言 |
6.2 总结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面向桌面云系统的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0 选题背景 |
1.1 课题价值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核心问题及难点 |
1.4 本文的工作及贡献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云服务及虚拟化技术研究与浅析 |
2.1 虚拟化技术 |
2.1.1 完全虚拟化和准虚拟化 |
2.1.2 软件辅助虚拟化和硬件支持虚拟化 |
2.1.3 HYPERVISOR 虚拟化、宿主虚拟化和混合虚拟化 |
2.2 虚拟机平台 |
2.2.1 VMWARE WORKSTATION |
2.2.2 MICROSOFT VIRTUAL PC |
2.2.3 VIRTUAL BOX |
2.3 云计算平台 |
2.3.1 云计算技术主要特征: |
2.3.2 GFS |
2.3.3 MAP/REDUCE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3.1.2 性能需求分析 |
3.2 VMCLOUD 平台简介 |
3.2.1 虚拟机集群 |
3.2.2 中心服务器 |
3.2.3 用户终端 |
3.3 VMCLOUD 数据流 |
3.3.1 虚拟机同服务器间 |
3.3.2 客户端同服务器间 |
3.3.3 客户端同虚拟机间 |
3.4 服务器稳定性 |
3.4.1 心跳信息 |
3.4.2 垃圾回收机制 |
3.4.3 热插拔 |
3.5 服务器操作 |
3.5.1 身份认证 |
3.5.2 状态监测 |
3.5.3 预警机制 |
3.6 虚机管理 |
3.6.1 代理服务程序 AGENT |
3.6.2 心跳机制 |
3.7 安全网络传输机制 |
3.7.1 XML 封装 |
3.7.2 远程桌面协议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各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和实现 |
4.1 服务器详细设计 |
4.1.1 用户管理 |
4.1.2 虚机管理 |
4.1.3 虚机分配 |
4.2 客户端详细设计 |
4.2.1 登录模块 |
4.2.2 状态监测与远程控制 |
4.2.3 心跳消息 |
4.2.4 远程桌面 |
4.2.5 文件传输 |
4.3 代理服务详细设计 |
4.3.1 注册登录 |
4.3.2 虚机监控 |
4.3.3 心跳信息 |
4.3.4 服务监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评价 |
5.1 测试环境 |
5.1.1 服务器测试环境 |
5.1.2 虚拟机测试环境 |
5.1.3 客户端测试环境 |
5.1.4 网络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 |
5.2.1 服务器测试 |
5.2.2 客户端测试 |
5.3 服务器性能测试和分析 |
5.4 延时测试及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相关技术简介 |
1.2.1 虚拟网络计算系统结构 |
1.2.2 虚拟网络计算工作方式 |
1.2.3 虚拟网络计算工作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虚拟网络计算技术研究 |
2.1 虚拟网络计算 |
2.1.1 虚拟网络计算协议 |
2.1.2 虚拟网络计算数据编码方式 |
2.2 数据传输技术 |
2.2.1 虚拟网络计算通讯机制 |
2.2.2 虚拟网络计算交互机制 |
2.2.3 虚拟网络计算显示更新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网络计算数据传输技术改进 |
3.1 虚拟网络计算体系结构改进 |
3.2 共享转发控制服务器 |
3.2.1 设计共享转发控制服务器 |
3.2.2 共享服务器交互模式 |
3.2.3 共享客户端交互模式 |
3.3 数据传输方式改进 |
3.3.1 共享数据传输方式 |
3.3.2 共享数据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网络计算数据传输保证机制 |
4.1 纯色区域数据传输算法 |
4.2 数据传输保证机制 |
4.2.1 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4.2.2 数据传输保证机制实现 |
4.3 数据传输保证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传输技术改进方法测试 |
5.1 共享数据检测算法测试及验证 |
5.1.1 共享数据检测算法测试 |
5.1.2 共享数据检测算法测试结果 |
5.2 纯色区域数据传输算法测试及验证 |
5.2.1 纯色区域数据传输算法测试 |
5.2.2 纯色区域数据传输算法测试结果 |
5.3 数据传输保证机制的测试及验证 |
5.3.1 数据传输保证机制测试 |
5.3.2 数据传输保证机制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Web浏览器的桌面虚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 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2 基于Web 浏览器的桌面虚拟化系统 WebDesk 的设计 |
2.1 WebDesk 系统简介 |
2.2 WebDesk 系统的设计思路 |
2.3 WebDesk 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块 |
2.4 WebDesk 系统的工作机制与处理流程 |
2.5 小结 |
3 WebDesk 系统的主要实现技术 |
3.1 请求处理机制 |
3.2 用户界面框架的构建 |
3.3 应用窗口的传输 |
3.4 应用窗口同步 |
3.5 图像传输性能优化 |
3.6 小结 |
4 系统测试与分析 |
4.1 测试环境 |
4.2 功能测试 |
4.3 性能测试 |
4.4 小结 |
5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SAR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
1.2 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状况 |
1.3 我国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1.4 实时记录技术的发展 |
1.5 研究工作与论文安排 |
1.6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数据存储技术 |
2.1 磁记录技术 |
2.1.1 磁带机技术和磁带库技术 |
2.1.2 磁盘和磁盘阵列技术 |
2.2 光盘记录技术 |
2.3 半导体记录技术 |
2.3.1 半导体记录技术的发展 |
2.3.2 半导体记录技术的特点 |
2.3.3 半导体记录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
2.3.4 半导体存储技术的前景 |
2.4 磁光记录技术 |
2.5 数据记录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存储设备接口 |
3.1 IDE(ATA)接口 |
3.1.1 IDE接口简介 |
3.1.2 IDE接口的发展 |
3.2 USB接口 |
3.2.1 USB接口的主要特点 |
3.2.2 USB接口的主要传输方式 |
3.2.3 USB接口的发展及应用 |
3.3 SCSI接口 |
3.3.1 SCSI概述 |
3.3.2 SCSI的特点 |
3.3.3 SCSI的发展 |
3.3.4 IDE与SCSI |
3.3.5 SCSI的未来 |
3.4 IEEE1394 |
3.4.1 IEEE概述 |
3.4.2 IEEE与USB |
3.4.3 发展前景 |
第四章 PCIE总线的体系结构 |
4.1 微机总线的分类 |
4.2 微机总线的发展 |
4.2.1 ISA总线 |
4.2.2 MCA总线 |
4.2.3 EISA总线 |
4.2.4 VL总线 |
4.2.5 PCI总线 |
4.2.6 PCI Express总线 |
4.3 PCIE总线的体系结构 |
4.3.1 PCIE总线的特点 |
4.3.2 PCIE总线的信号定义及物理连接 |
4.3.3 PCIE总线的拓扑结构 |
4.3.4 PCIE总线的分层结构 |
4.3.5 PCIE总线的传输机制 |
4.3.6 PCIE总线的应用 |
4.3.7 PCIE总线的前景 |
第五章 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原理 |
5.1 传统的高速实时数据记录器原理 |
5.1.1 专用型数据记录系统 |
5.1.2 总线型数据记录系统 |
5.2 改进的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 |
第六章 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的系统分析 |
6.1.1 系统的分层模型 |
6.1.2 系统的硬件组成和方案分析 |
6.1.3 系统的软件组成 |
6.2 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硬件实现 |
6.2.1 PCIE数据传输卡 |
6.2.2 SCSI RAID控制卡 |
6.2.3 数据存储体 |
6.3 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驱动程序开发 |
6.3.1 驱动程序的类型 |
6.3.2 WDM驱动程序介绍 |
6.3.3 PCIE数据传输卡功能驱动程序开发 |
6.4 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上层应用程序开发 |
6.4.1 系统的工作流程 |
6.4.2 上层应用程序的开发 |
6.4.3 应用程序的操作说明 |
6.5 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实时性设计 |
6.5.1 实时接收 |
6.5.2 实时存储 |
第七章 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调试与性能分析 |
7.1 PCIE数据传输卡的调试 |
7.2 系统联调 |
7.3 系统性能和应用 |
7.4 系统的改进措施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AT25640A中的配置信息 |
附录二 93CS56N中的配置信息 |
附录三 PCIE数据传输卡的整体布局图 |
附录四 PCIE数据传输卡的整体布线图 |
附录五 PCIE数据传输卡实物图 |
附录六 数据记录系统实物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桌面PC数据传输瓶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联网的公务员体质亚健康智能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 考书健.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2]基于移动医疗的连续断层影像2D/3D可视化交互技术研究[D]. 乔梁.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0)
- [3]基于OpenStack的高可用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 罗兵.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2)
- [4]物联网的投资机会[J]. 中信建投证券,联合证券,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 2016(Z5)
- [5]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计算机管理技术应用[J]. 肖祥林,周春容.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6(01)
- [6]USB2.0转千兆以太网接口设计[D]. 王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3(06)
- [7]面向桌面云系统的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周卫.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8]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数据传输技术研究[D]. 赵一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05)
- [9]基于Web浏览器的桌面虚化系统[D]. 梁小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10]SAR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周立国.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