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吸收导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左侧腋下切口,胸骨旁右第4肋间切口,周围肺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
可吸收导管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白凯,胡涵博,洪楠超[1](2017)在《两种开胸小切口在自膨式可吸收肺动脉支架行经导管置入术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经胸骨旁右第4肋间切口与左侧腋下切口在实验动物的肺下叶动脉的支架置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实验猪8只,并将其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路径组(A组)和肺动脉总干路径组(B组),每组各4只。A组开胸途径采用胸骨旁右第4肋间切口,B组行左侧腋下切口,两组均行自膨式可吸收支架的肺下叶动脉置入术。术后对两组实验猪的一般情况、肺下叶动脉血管直径变化情况、并发症等观察记录,并通过随访3个月后评估实验猪的支架置入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透视时间、置入前后的血管直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显示,两组实验猪下叶动脉的置入前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后,两组血管直径均变大,两组间比较,B组改善程度显着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且支架张开充分。术后3个月,将所有实验猪处死并解剖其心脏后发现,置入的支架位置准确,形态良好,支架表面部分内膜化,支架内未见明显血栓。结论经胸骨旁右第4肋间切口和左侧腋下切口在实验动物的下叶动脉的支架置入应用中,均显示了较好的临床安全性。而且,与胸骨旁右第4肋间切口比较,左侧腋下切口途径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期刊2017年06期)
张航,唐林俊,卢波,刘亚平[2](2017)在《可吸收神经导管修复手指感觉神经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手指神经缺损代替自体神经修复的一种方法。方法 2016年12月以可生物降解NEUROLAC可吸收神经导管修复手指指固有神经1例2指。结果术后1例2指经3月随访,手指感觉有恢复。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减少供区损伤、神经张力调节合适等优点,功能恢复情况需要长期随访。(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9-21)
陈继革,罗永湘,白祥军,陈玲[3](1999)在《聚乳酸-叁亚甲基碳酸酯可吸收性导管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聚乳酸-叁亚甲基碳酸酯 [P (LA-TMC)] 可吸收性导管用于治疗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以P (LA-TMC) 导管桥接鼠坐骨神经7 m m 缺损, 术后定期分别取导管及周围组织和鼠心、肝、肾标本送检。结果表明: P(LA-TMC) 导管在体内 (长度、内径和外径等) 随时间逐渐降解吸收, 在体内可导致局部炎症反应, 但对局部组织及全身重要器官(心、肝、肾) 无严重损害, 初步证明了P(LA-TMC) 可吸收性导管应用于临床周围神经缺损治疗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5期)
[4](1998)在《胰管空肠吻合安全技术:用可吸收单丝缝线连续缝合吻合导管粘膜》一文中研究指出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引起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正常胰腺吻合时,更易发生胰瘘。导管粘膜吻合对于防止吻合口漏和保护吻合开放、胰腺功能是重要的,作者改良了导管粘膜吻合技术,使其更容易、安全并且很少有瘘形成。方法1992年至1995年共46例行毕Ⅰ式胃肠道重(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期刊1998年02期)
徐又佳[5](1993)在《在微血管和周围血管外科中运用可吸收导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血管外科的主要问题在于重建血管手术中约10%存在早期血管栓塞。即使运用全身抗凝药外,这种吻合口血栓发病率很难下降。很多医生认为静脉运用抗凝药可产生创伤或供体部位出血,虽然可增加吻合口通畅。最近开展的局部抗凝和局部纤维蛋白溶解治疗最主要不足是放入体内的导管需要取出。倘若经皮取出,由于导管靠近吻合口可引起吻合口破裂,制造血栓形成条件。另外如导管留置体内,则可(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期刊1993年01期)
徐建光[6](1990)在《聚乙二醇酸可吸收导管桥接神经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报道临床应用聚乙二醇酸(PGA)导管修复≤3cm指神经缺损的感觉功能的结果。 15例指神经缺损5mm以上病人平均年龄30.5±7.6岁,平均神经缺损长度1.7±0.6cm(0.5~3cm),术后随访时间22.4±6个月(11~32个月)。除2例为医源性损伤外,均作过神经修复术而未改善,留有感觉缺失、神经瘤形成所致疼痛等。止血带下暴露伤侧指神经,切除疤痕,松止血带后彻底止血,防止神经两端(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期刊1990年04期)
可吸收导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手指神经缺损代替自体神经修复的一种方法。方法 2016年12月以可生物降解NEUROLAC可吸收神经导管修复手指指固有神经1例2指。结果术后1例2指经3月随访,手指感觉有恢复。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减少供区损伤、神经张力调节合适等优点,功能恢复情况需要长期随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吸收导管论文参考文献
[1].孙晶,白凯,胡涵博,洪楠超.两种开胸小切口在自膨式可吸收肺动脉支架行经导管置入术实验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7
[2].张航,唐林俊,卢波,刘亚平.可吸收神经导管修复手指感觉神经1例[C].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3].陈继革,罗永湘,白祥军,陈玲.聚乳酸-叁亚甲基碳酸酯可吸收性导管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9
[4]..胰管空肠吻合安全技术:用可吸收单丝缝线连续缝合吻合导管粘膜[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8
[5].徐又佳.在微血管和周围血管外科中运用可吸收导管系统[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3
[6].徐建光.聚乙二醇酸可吸收导管桥接神经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0
标签:左侧腋下切口; 胸骨旁右第4肋间切口; 周围肺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