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理论人类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学,文学,理论,新论,方法,文化,民族学。
理论人类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旭[1](2019)在《“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是高校民族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民族学专业课程学习中处于重要地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该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就"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昭[2](2019)在《对“过程”的发现与探究——设计人类学的内在转向与理论范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人类学是当下设计产业发展和人类学自我审视下诞生的研究分支。缘起1990年代,于2010年代确立其学科分野的地位。研究类型可分为应用性和批判性两大类。受到21世纪以来艺术人类学和科学社会学思潮的影响,人类学视域下的设计,不再仅仅被作为物化"结果",而是被更多地作为行为的"过程"加以探讨。"设计",不再是某种文化含义或社会结构的固态投射,更是"文化或社会"生成过程之本身。这一由"结果"的设计转为"过程"的设计的内在转向,是设计人类学确立的根本动因。"符号学"和"ANT理论",是现今设计人类学对"过程"之"设计"探求的两大理论范式。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不断对以"文化与社会"为核心概念的结构化方法提出挑战。对"过程"之设计的探索,无疑对未来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秦崇文[3](2019)在《文化大传统理论与四重证据法实践——国际比较文学第22届年会文学人类学圆桌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人类学孕育发展于比较文学学科,在21世纪形成以文化文本及其符号编码原理为核心,以文史哲不分并包容宗教、艺术等学科的"神话历史"为认识目标,以叁重证据法和四重证据法为新方法论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学术"走出去"和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成功范例,并且日渐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成为我国文科创新发展较成熟的动力。本次国际比较文学大会的文学人类学圆桌讨论,围绕"文化大小传统""四重证据法"两个主题展开对话与交流,推进文学人类学的中国理论话语之对外传播。(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苏永前[4](2019)在《图腾理论与古史重释:孙作云的神话图像研究——文学人类学学术史溯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孙作云是较早对神话图像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20世纪40年代,孙作云相继发表系列论文《饕餮考》《说鸱尾》《说羽人》,对出土器物与建筑装饰中的神话图像进行解读。进一步说,神话图像研究也是孙作云用图腾理论进行"古史重释"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代遗存至今的种种神话图像,在孙作云的论说中并非怪诞离奇的虚构与想象,而是特定图腾信仰的对应物。(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超,蒋彬[5](2019)在《发展观的历史形态与嬗变——基于国外人类学理论研究的思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学对发展的研究已成为现代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也应有多样化的选择。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对国外人类学发展研究的经典理论与成果进行思辨分析,梳理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发展观的历史形态与研究脉络,抽离并总结出多样包容型发展观、统筹整合型发展观、生态适应型发展观、自主自发型发展观和外界干预型发展观五种不尽相同的发展理论与观念,以期对我国当下人类学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申晓敏[6](2019)在《试论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理论指导实践,对公共事务进行干预使其向好发展的学科,与人类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步而生。通过对应用人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实践案例、主要范围的回顾,谈学习应用人类学的初步体会。(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5期)
唐启翠[7](2019)在《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立——《文学人类学新论》的理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学时代。一门关于人的广泛科学是当代思想追求的主要目标。一大批科学研究部门为此联合起来。"(潘能伯格:《人是什么——从神学看人类学》,上海叁联书店1997年版。)20世纪德语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兼神学家潘能伯格一语道出了20世纪中后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诸如艺术人类学、政治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教育人类学、文学人类学等交叉学科兴起的学术潮流及其时代背景。(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2期)
孙梦迪[8](2019)在《转向论与人学思索的理论创新——评《文学人类学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是人学。人类学是人的科学。从理论上看,"转向"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对于一门学科而言,"转向"意味着视角、方法、表述等一系列重大改变,进而产生颠覆原有学科理论基础和核心观念的能量,极大地促进了人们认识的进步或跨越。20世纪以来,语言学转向、诠释学转向、人类学转向层出不穷,显示出后现代学术视野的开阔、动荡和在剧变中突破原有学科限制的努力和决心。正是因为"转向"并非某一单独学科的喜好和偏向,而是辐射到所有人文社科领域,面对转向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科特性,即先锋性的跨学科尝试,或是保守性的当作某一方法论偶一为之。很显然,在20世纪80年代的跨学科研究浪潮中,从中国比较文学阵营中孕育出的文学人类学一派,是具有十足先锋性的,又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坚持理论原创性,体现出了持久的耐力和活力。如能在1989年提出"重开丝绸之路"的理论号召;在1991年发起中国古典的文化阐释工程(即湖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在1999年倡导"文(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2期)
周青[9](2019)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高等专业舞蹈教育的理论体系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教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通过对民族高校专业舞蹈教育的研究方法与主要理论模式的分析审视,试图就民族高等专业舞蹈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进行初步探索。(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9年07期)
宋显彪[10](2019)在《2008—2017年音乐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分析: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8—2017年音乐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情况进行定量统计,分析10年间发文情况、被引用情况、发文期刊及发文机构情况、核心研究者情况及重要文献情况。为音乐人类学基础研究提供清晰的数据,有利于研究者了解发展趋势,从而促进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本文来源于《音乐探索》期刊2019年03期)
理论人类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人类学是当下设计产业发展和人类学自我审视下诞生的研究分支。缘起1990年代,于2010年代确立其学科分野的地位。研究类型可分为应用性和批判性两大类。受到21世纪以来艺术人类学和科学社会学思潮的影响,人类学视域下的设计,不再仅仅被作为物化"结果",而是被更多地作为行为的"过程"加以探讨。"设计",不再是某种文化含义或社会结构的固态投射,更是"文化或社会"生成过程之本身。这一由"结果"的设计转为"过程"的设计的内在转向,是设计人类学确立的根本动因。"符号学"和"ANT理论",是现今设计人类学对"过程"之"设计"探求的两大理论范式。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不断对以"文化与社会"为核心概念的结构化方法提出挑战。对"过程"之设计的探索,无疑对未来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论人类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旭.“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陈昭.对“过程”的发现与探究——设计人类学的内在转向与理论范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秦崇文.文化大传统理论与四重证据法实践——国际比较文学第22届年会文学人类学圆桌会综述[J].百色学院学报.2019
[4].苏永前.图腾理论与古史重释:孙作云的神话图像研究——文学人类学学术史溯源[J].百色学院学报.2019
[5].李超,蒋彬.发展观的历史形态与嬗变——基于国外人类学理论研究的思辨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9
[6].申晓敏.试论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9
[7].唐启翠.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立——《文学人类学新论》的理论探讨[J].名作欣赏.2019
[8].孙梦迪.转向论与人学思索的理论创新——评《文学人类学新论》[J].名作欣赏.2019
[9].周青.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高等专业舞蹈教育的理论体系建构[J].艺海.2019
[10].宋显彪.2008—2017年音乐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分析:基于文献计量方法[J].音乐探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