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伦理生活建构的一般心理机制论文

唐代兴:伦理生活建构的一般心理机制论文

摘要:在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人与他者共存在、同生存的善意方式,就是伦理生活。人意愿于伦理生活,其前提是成为自为性创构的伦理主体。这一自为性创构过程就是个体以“自我”为要求的伦理心理机制动态生成过程。开启人的伦理心理机制生成的原动力,是其存在需要指向人性自塑所生成的伦理愿意。人性以伦理意愿的方式朝期待的完美方向敞开,生成伦理信仰;人性以伦理意愿的方式朝利害取向的当下敞开,产生伦理信念。伦理信仰指向天空而关注未来,为动机达向目的构设至善高阶,提供觉解良心、诚致良知、践行良能的远见;伦理信念关注大地而指向行动,为动机实现目的、产生伦理效果注入方向,构筑指南。

关键词:伦理生活 具体生活情境定义 人性朝向 伦理意愿 伦理效果

伦理生活,是人从动物世界中走出来,形成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顺其本性而自然地生活;人却要自塑本性而伦理地生活。人自塑本性而伦理生活,始终处于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自为地生成性建构;并且,这一动态地生成性建构不仅仅是释放性的身体行动,首先是内敛性的心灵、情感、体认活动。因而,自为激活伦理生活的心理动力,自觉地建构伦理生活的心灵-精神机制,成为人真正过上伦理生活的主体性条件。

一、何为伦理生活?

“伦理生活”这个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审视有德生活的方式:一种是学理的审视方式;另一种是经验直观的审视方式。

但到了人类问世、文明启门,麻烦就接踵而至了。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地球生命的自断生路或全盘灭绝,从天文尺度看,未必不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

首先,以学理方式观“伦理生活”,就是有规范有节制地生活。

在英语中,Ethics(伦理)源于拉丁文Ethica;而Ethica又源自古希腊语⊇ethos(ηθο),本义为品性和气禀;与⊇ethos关系密切的词是ethos(εθο),本义为风俗、习惯。综合二者,Ethics乃品性、气禀、风俗和习惯。相对人而言,风俗与习惯乃外向性的“东西”,品性和气质却是内聚性的“东西”。进一步观气禀与品性,前者属天赋,具有不可改变性倾向;后者却是后天修为所成。仅就功能论,气禀和品性是人的内在规范,风俗和习惯却是由人组织起来的共同体为共同行动的便利,或为共同谋求或维护利益而约定俗成的行为约束方式,它构成共同体对人的外在规范:这种外在规范的个体化行为呈现是习惯,其群体性行为呈现就是风俗。

伦理动机、伦理目的、伦理手段,此三者均相对具体生活情境定义做出利害权衡与选择行为而论:伦理行为贯通具体生活情境定义所激发的伦理动机、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使之构成一个生成性的整体。具体地讲,伦理动机的生成,与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无关,但却与伦理信念直接关联,由此形成伦理信念与伦理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实质性的生成关系,即伦理信念具有对伦理动机的生成建构功能:良好的伦理信念启动良心自我觉解的动力机制建构良好的伦理动机;反之,私我化的伦理信念往往遮蔽良心必然生成建构私欲化的伦理动机。

在汉语中,“伦理”是由“伦”和“理”两个单音节的词合成的。《说文解字》释“伦者,辈也”,引申出“人的聚集”或“人际关系”,因为“伦”者,多人也,意为聚集。人之要聚集和能聚集,既源于其生存的严酷,更在于血缘关联:人由人所生。“生”本身意味生命的相向聚集,也实现着生命的相向聚集。不仅如此,“生”本身还赋予人以“辈份”(“伦”):生而具有“辈份”的人,必与生他者发生血肉关联。所以,“伦”从根本上指人与人的特殊生存关系,这就是不可更改的血缘等级关系。在人间,血缘既将每个人安顿在各自该居的位置上,使之形成分明的存在等级性,也使人与人的关系获得“类”的分明界线:血缘内一类,血缘外一类。从本质观,“伦”蕴含的这种以血缘为本体的辈分关系和类聚关系,却是自然使然,因为“伦”蕴含了血缘辈分和类聚这一自然之理,成为“伦”与“理”合成“伦理”的内在依据。“理非他,盖其必然也……就天地人物事物本其不易之则,是谓理。”理还是“应该如何”的当然规则:“只是事物上一个当然之则,便是理。”[注]黄建中:《比较伦理学》,台湾编译馆,1974年,第27-28页。《说文》解“理”为“治玉”,意为运用特定方式将天然之“璞”打造成人意化的“美玉”。以人力将“璞”整治成美玉,是对自然事实的改造,使之成为具有人“质”的新存在实体。这种改造自然事物的行为却要遵循其先在设想的“样式”,然后按此“样式”而作为。所以,“伦理”之“理”既蕴含自然形成的事实,也蕴含人力创造的事实,更蕴含对自然事实予以改造的预设蓝图。由此三者使“伦理”既是一种生活的自然事实,也是一种生活的理想事实,既包括了生活的本来事实状况、关系,也包括一种应该怎样和能够如何的想象化生活事实状态、关系。缔结这种“应该怎样”和“能够如何”的生活事实关系,其起步必须围绕利益展开,因为人始终是需要资源来滋养的个体生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始终以利益为具体内容,这是一个实然的存在事实。面对这一实然存在事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缔结获得了利害得失的内容规定,这就是人的应然生存。人的应然生存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调节其利害得失,其目的是要使自己达向完美人生境界,这构成人之成为人的必然,它推动人由自发到自觉寻求如何从利害得失关系中超脱出来建构超利害关系,这是从应然生存达向必然存在之境所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客观地看,无论是解决其充满利害取向的应然生存关系问题,还是解决超越性的必然存在关系问题,都需要设定一个具有普遍指涉功能的客观尺度、标准,这个尺度、标准就是自然之理。所以,“伦理”所蕴含的根本生存论语义,是遵循自然之理把自然(充满物理本性)的人打造成文明(有节制和德性)的人,其根本理路是如何引导人在实然存在状况中追求应然生存并努力开辟必然存在道路。所以,伦理就是遵循自然之理将原本自然的人造就成文明的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注]唐代兴:《生境伦理的知识论构建》,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183-185页。

由是观之,汉语中的伦理,是指人的生活应该节制的理由和依据。

伦理生活得以发动和运行的心理机制,就是基于善意的动机而实现善意的目的。在这里,能够实际地生成动机和引导目的的“善意”,就是伦理意愿,它的构成内涵是伦理信仰和伦理信念。由此双重构成内涵的规定性,发动并运行伦理生活的心理机制获得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生成性统一。具体地讲,发动并运行伦理生活的表层心理机制,是动机、手段、目的的生成性建构机制;其深层心理机制,是其人性朝向、存在需要向伦理信仰、伦理信念的生成性建构机制。

什么叫“有规范有节制的生活方式”?为什么需要“有规范有节制的生活方式”?如何做到有“有规范有节制的生活方式”?要解答这三个问题,须借助于经验直观。

马隆子咸,为成都王前锋。王瑚率□讨咸于市。马咸军牢不可动,胡乃使十骑与战,□戟马头,放令向咸,又使数十骑各郏于放马。马惊奔咸,咸军即坏。(《北堂书钞》)[注] 《北堂书钞》卷一百一十六《武功部四·谋策五》,下册,第234页上栏。“胡”即王瑚,原文如此。

2.1 粒度分析 经激光粒度分布仪进行粒度分析,由图1可看出,香菇普通粉的中位粒径D50为348.438 μm;由图2可看出,香菇超微粉的中位粒径D50为22.247 μm。经过超微粉碎后的香菇普通粉平均粒径降低15.8倍,且粒径范围较为集中。

其次,以经验直观方式审视“伦理生活”,是指善意地生活。

善意地生活,就是伦理。善意地生活的要求,决定了人间伦理只能是有规范有节制的生活方式。要理解此一判断,须从生活本身入手。

生活,其本义是指生命的活动。这种活动意味着生命诞生与存在,不仅必须肩负起活下去的责任,还赋予使之存活得更好的权利。对人而言,因生而活、为活而生且生生不息,就是生活。所以,所谓生活,就是人因生而活、为活而生且生生不息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行为方式。这种存在方式、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之所以要接受“伦理”的引导和规范,既有人性的要求,更有存在因素的激励。仅就前者论,生命以自身之力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地生生朝向,必然激励人自由地谋求利爱。当每个人都将天赋的“一切人对一切东西的权利”[注]李猛:《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110页。无限度地释放出来时,必然构成“人与人为狼”的存在困境,由是使存在安全和生存保障构成人的两大基本难题:为了生存保障,必须释放与扩张,由此产生暴烈的竞斗;为了存在安全,必须收敛与节制,由此形成自为限度地适应。这种自为限度地适应的双重心理动力,就是趋利避害和趋害避利。趋利避害,这是利己;趋害避利,这是损己。此二者本身相对立,但对立之物往往会在人身上获得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心理机制就是善意。所以,以经验直观,所谓伦理生活,就是善意地生活。

要理解善意地生活,需先理解“善意”。所谓“善意”,本义是善良的意愿。这种善良的意愿既构成一种心理意向、精神框架,也构成一种生存关系、行为取向。这是因为善良的意愿总是从自己出发指向他者,形成己与他的(潜在或现实)关系。以此观之,所谓善意,就是平等、尊重、无伤害的心理意向和行为取向。

善意生活就是平等地、尊重地、无伤害地生活。根据这一定义,善意生活的心理意向和行为取向,从三个方面规定了凡有他者在场或入场的生活,必须要求人做到三个基本的方面:第一,必须有平等对待他者的姿态;第二,必须有平等尊重他者的教养;第三,必须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做到不伤害他者的利益,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利益。此三者不仅构成人对待他者的基本方式,也构成人对自己的基本规范和节制。从根本论,人善意地生活,既指向他者,更指向自己;或者:首先规范和节制自己,然后善意地对待他者。人的生活始终呈开放性和过程生成性,由此决定了人善意生活必须从两个方面努力:第一,人平等地、尊重地、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地生活,就是善意地生活;第二,人既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群体、社会,更不伤害地球生命、环境、自然地生活,就是善意地生活。人善意生活之所以具有此两方面的要求性,源于善意生活的真实目的,是实现与他者同在、共生。

二、伦理信念与伦理动机

人善意地生活,就是伦理生活。伦理生活的目的是与他者同在和共生,其前提是有规范地节制。由此观之,伦理生活既隐含一种价值方向,也内在地生成一种心理机制,同时也必然敞开为一种行为结构。

伦理生活所呈示出来的基本价值方向,就是善。“善”的具体规定是平等、尊严、无伤害,此三者构成伦理生活的基本价值诉求。在这一价值诉求系统里,其“平等”,主要指权利、责任的平等,拓展开去是人格、起点、机会的平等。所以,平等是既对他也对己。比如,在比自己能、强的人面前不自卑,在比自己弱、庸的人面前不自傲,这就是对己对他的平等。其“尊严”,主要指人格,但却要通过对具体的身份、地位、财富、权力的平等看待来体现。其“无伤害”,主要涉及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物质性利益;二是精神性利益,包括心灵、情感、人格、尊严。

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时,为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对外墙内保温系统使用了外墙钢丝网玻化微珠保温施工方法,对屋面使用了保温隔热施工方法,具备非常好的节能环保效益。下面就针对节能环保技术方案的实际运用措施进行探讨:

综合中英文的核心语义,伦理,就是有规范有节制的生活方式。

伦理生活得以敞开的行为结构,就是基于善意的动机而选择手段发动行为实现目的之不可逆的必为行为框架。这一表述的基本要义有三:第一,伦理生活的实现,必须是行为的实现。第二,通过伦理行为的敞开而实现伦理生活,必须是规范和节制的。其规范指向行为,就是行为包括行为所诉诸的实际“利”、“害”必有其边界,前者如当得的求利必以不损他为边界,后者如正义的报复必以所造成的损他与他所造成的损己的对等为边界。第三,发动、维持或强化伦理行为敞开并达成最终目的的动机,必须符合共在共生的伦理意愿。

概括如上三者,伦理生活的展开,必然网络起伦理动机、行为手段、伦理目的,并使此三者以“伦理意愿”为准则达成生成性统一。所谓“生成性统一”,是指有待统一和能够统一并且最终实现其统一的各要素之间,不是外部力量的强制性组合,而是内在地符合其具体“伦理愿意”诉求的逻辑生成。只有当以“伦理愿意”为指南,具体的伦理动机向行为手段及其伦理目的方向逻辑地生成,其由内而外、由行为到结果才可体现善意,实现伦理地生活。并且,伦理动机、行为手段、伦理目的的生成性统一,必须以伦理意愿为根本的动力机制。具体地讲,伦理动机、行为手段、伦理目的的生成性统一,必须自始至终以“平等、尊严、无伤害”生活为信念动力,以实现“共生存在”为信仰源泉。

作为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方式,设备点检对大型养路机械的使用质量与工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着我国的铁路运输。因此,本文对设备点检在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研究。

良心作为人的第一自我,它是人性启动天赋本能对心灵的觉悟,并寓居于心灵之中,为人的完整存在和健康生存营造良好的或好善的心灵状态。心灵永远朝向精神并构成精神生成的直接动力,这一意愿方式内在地激励人的“自我”之天赋自由必然向“自我”之内生人格的构建,使良心踏上自悟性觉解的道路而实现良知,这就是“人必须为了良心而亲自作出判断,凭他自己的感受坚持这种判断,否则,他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和违背职责的”[注]费希特:《伦理学体系》,梁志学、李理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75-176页。。从自由之第一自我向人格之第二自我的实现,亦即是良心对自知的实现。良心对自知的实现,就是良知的生成。良知(即第二自我)的生成,为良能(第三自我)提供行动准则。人的行动准则的构成,必须以良心为指南,才符合“自我”要求。所以,良知是自觉良心的结果,良能是诚致良知的体现;自我的实现,就是由内向外展开觉良心、致良知、行良能的过程。[注]唐代兴:《生境伦理的心理学原理》,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261-262页。

在一般意义上,伦理生活是人区别动物的生存方式和存在方式;但在具体的或者生存行动领域,只有其伦理意愿接受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伦理生活才获得实存形态。所以,人要意愿于伦理生活,其自为性规范和节制需要接受具体生活情境定义。

所谓具体生活情境定义,是指具体的人、事、物、环境条件、空间情境等因素纳入时间之中自为地生成整合性呈现的进程状态。伦理生活就是人在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善意地努力的动态呈现。以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为参照,讨论伦理生活的价值方向、心理机制和行为结构的生成敞开,需要考虑伦理意愿注入具体的生活情境构建实际伦理关系所必备的条件。因为,具体生活情境定义要体现伦理生活的朝向,其前提是必须具有伦理指涉性,即具体生活情境定义蕴含实际的利害取向,从而使它本身获得伦理关系的指涉和伦理框架的规训。这就首先要求具体的伦理主体到场,这是伦理意愿注入具体生活情境定义并构建起实际伦理关系的前提条件;其次要有实际的利害内容,这是伦理意愿注入具体生活情境定义生成实际伦理关系的实质,因为只有具体的利害内容要求其理性权衡和选择时,才可呼唤伦理主体到场;最后要有具体生活情境定义的伦理动机,这是具体的伦理主体到场后面对实际的利害内容展开不可回避的权衡与选择的必须出发点。

在具有创新型人才培育天然优势的高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实践,将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巨大变革,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发展。

考察伦理动机,自然要涉及伦理意愿。伦理意愿是伦理动机生成的心理动力,它是人性内化的“伦理冲动”持续敞开的不可逆状态。所谓“伦理冲动”,是指存在者朝向自由的内在生命力量,即敬畏冲动。伦理意愿是一种内在化的人性朝向,它如同其它一切充满鲜活创生力的内在化的东西一样,都要本能地通过心灵镜像的渠道向外释放自己。

心灵镜像的真正因素,是敬畏冲动。敬畏冲动萌生于人这一动物在生物世界的进化之旅中,因各种复杂因素的整合而意外获得人质化觉醒所产生的那一最初瞬间意识。这一最初瞬间意识既绘制出人初具人格特质的心灵底色,也构成人成为文明者的最初心灵镜像视域。具体地讲,人成为人的完整生命,由心灵、精神、身体三者构成。其中,心灵既是精神(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滋养的土壤,又成为身体行动的原动力场。心灵这个原动力场的构成机制是生命意志、灵魂和生命激情。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始终存在于自然之中,面对广袤的天宇和浩瀚的大地而生发敬畏冲动。在实际的存在敞开(即生存)进程中,基于敬畏冲动的激励,人的自由意志与生命激情这两种心灵力量相博弈所形成的张力穿越精神世界而向外投所形成的内在生命渠道,就是人的心灵镜像。人的自由意志和生命激情这两种心灵力量相博弈所生成的不断变化的张力空间,就是实际的心灵镜像视域。[注]唐代兴:《生境伦理的知识论构建》,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350-360页。如图1所示。

图1

伦理意愿以心灵镜像为通道向外释放自己,必然生成伦理信仰和伦理信念。从本质论,伦理信仰和伦理信念是人性以伦理意愿的方式,通过心灵镜像而自塑性敞开的心灵化成果。从动态生成角度审视,伦理意愿总是要通过心灵镜像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敞开:可塑性的人性以伦理意愿的方式朝完美于未来的期待方向敞开,就生成伦理信仰;基于这种完美于未来的期待性激励,可塑性的人性通过伦理意愿的方式朝充满利害取向的当下敞开,就产生伦理信念。伦理信仰和伦理信念既是伦理意愿的产物,又在目标指向上趋同:伦理信仰如同大海航行的北极星坐标,构成人性预设完美存在的目标;伦理信念如同大海航行的定向罗盘,构成人性达向完美存在目标的行动指南。具体论之,伦理信仰指向天空而关注未来,为动机达向目的构设高阶,提供远见;伦理信念关注大地而指向行动,为动机注入方向,构筑指南。

图2

伦理意愿开启人性自塑的上行之路,就是伦理信仰,它将人引向伦理存在的彼岸,激励人意愿于神性地存在、神性地生活。伦理意愿开辟人性自塑的下行之路,就是伦理信念,它将人引向伦理存在的实践之域,其敞开的基本标志是伦理信念注入具体生活情境定义,构建伦理关系,生成伦理动机。

伦理信念生成伦理动机,并不任意,它具有基本的条件要求,即具体性质和取向的伦理信念,只能导出能够完全负载此一伦理信念的伦理动机。比如,一种私我化的伦理信念,生发出一种私我化的伦理动机;反之亦然。在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改变伦理动机的性质及其取向,只有通过改变伦理信念才可实现。改变伦理信念,既可通过伦理信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通过改变伦理意愿或伦理信仰的双重方式来实现。要改变伦理意愿或伦理信仰,需要改变人性体认方式及存在需要。从最终意义论,对人性体认方式或生命存在需要的改变,都可能改变伦理意愿或伦理信仰,从而推动伦理信念的改变。伦理信念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同样是动态生成性的,其前提条件是诸多因素中的任何因素的改变,都可引发伦理信念发生性质或诉求方向的变化,从而使日用伦常中的伦理动机处于不断更新的可能性进程之中。

2.1.2 叶片。“鸿福金钻蔓绿绒”叶片绿色,叶缘、叶鞘、叶柄浅橙色,中脉明显,正面叶脉黄绿色,背面叶脉浅橙色,亲本光泽度强,叶片绿色,叶缘、叶鞘、叶柄黄绿色,叶鞘边缘红紫色,中脉明显,正面叶脉绿色,背面叶脉黄绿色(表2)。“鸿福金钻蔓绿绒”种植12个月时叶片8.0 枚,叶绿色,叶片无斑点,长圆形,平均叶长58.8 cm,叶宽17.1 cm,叶厚0.041 cm,叶姿半直立,叶片肉质,有弹性,中脉明显,光泽度强,与亲本差异不显著(表3)。

三、伦理目的与伦理手段

伦理意愿、伦理信仰、伦理信念,此三者均在心灵的领域生成变化,与良心同域。所谓“良心”,有两层基本语义:一是指良好的心灵状态,这是良心的原发状态;二是指好善的心灵状态,这是良心的继发状态。“良好的心灵状态,是对‘良心’所做的事实描述:良心即个体以其生命本性敞开心灵的事实状态;而好善的心灵状态,是对此一良好心灵状态的体认状态,即是对其良好心灵状态的判断,这种判断是以生命对其良好心灵状态的本能觉悟为前提,所以它内蕴了一种潜在的价值朝向,这种潜在的价值朝向就是善的倾向性。”[注]唐代兴:《生境伦理的心理学原理》,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第256页。这种倾向性总是呈现其感性的样态,因而人们往往将潜伏在良心中的这种善的倾向性表述为道德性的“感情”:“道德义务的约束力量,就在于我们心中有一大团感情,倘若我们违背道德,那就必须突破它;而一旦我们违背了道德之后,这种感情势必就会使我们遭受悔恨之苦。不论我们对于良心起源或本性有什么理论,这种感情无疑是良心的根本成分。”[注] Robert Maynard Hutchins,GreatBooksoftheWesternWorld,Volume 4,American State Papers The Federalist, by J.S.Mill,Encyclop Aedia Britannica,Inc CHICAGO,1952,p.458.好善的心灵状态恰恰由体现人性朝向的伦理愿意(即伦理信仰→伦理信念)所导向。对好善心灵状态的体认与诚证,必然推动良心从心灵起步,进入精神领域,通过诚致良知而实现对良能的建构:诚致良知的主体性前提是体悟良心,其必须功夫是构建良能。具体地讲,诚致良知的具体指向和基本诉求,就是将伦理信念注入具有明确利害倾向的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之中,使之建构伦理动机,创设伦理目的并选择伦理手段。

从伦理主体的生成性建构论,对好善心灵状态的体认与诚证,就是对“自我”的体认与诚证。

关于“自我”(Self),西方哲学辞典对其做了如下描述性定义:

人要在持续敞开的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建构伦理生活,总要涉及伦理动机问题。因为由具体生活情境定义所生成的伦理关系中,对利害的权衡与选择需要心理动力,这一直接的心理动力就是伦理动机,即基于什么而展开权衡与选择,这是权衡和选择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自我是像经验、意识、思维、信念、情绪、意向、感觉这样的心的属性的主体或所有者。它是思考和发起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负有责任的人类主体。它是第一人称代词所指的对象。它有时被用作个人的同义语。然而,个人以不同的方式与身体形式及公共的或社会的角色相联系,而自我却与一个人的内部有更多的联系。有时,它被与像纯自我、意识统一体、主体这样的术语互换使用,并在宽松的意义上,与灵魂或心通用。自我是一个整合个人所有经验、信念、感觉等的统一体,这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乃是同一个人。自我特别被认为是自我意识的主体,包括自我意识的对象本身或状态。自我的本质在哲学史上从希腊人有关于认识自己的要求以来,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议题。许多哲学家将自我看做是一个内部的存在物,但休谟反对这样的看法,他声称自我只是一束知觉。[注]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07页。

自我是个人内在的自己,是主宰个人外在自己的内力量,也是支配自己生活与行动的内在实体;并且,这个以第一人称方式支配自己的内在实体,不仅居于心灵之中,与“灵魂或心通用”,而且游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构成“整合个人所有经验、信念、感觉等的统一体”,引导精神向外释放支配人的身体行动。所以,“自我”具有整合人的经验、意识、思维、信念、情绪、意向、感觉的能力;并且,唯有当它发挥出此一整合功能时,才可成为支配人的身体行动的主体。

从伦理观,“自我”是人伦理生活的内稳器,因为它是由自由、人格和生存理想三者构成的个体生命主体。从功能论,在个体生命中,自我屹立于心灵之中,主宰其精神世界并支配身体行动。具体地讲,精神是联络人的身体与心灵的桥梁,自我却贯穿于身体、精神、心灵之中,使三者合而为一,构成生命的内我形象,并分领居于心灵世界的良心、内驻精神领域的良知和主导身体行动的良能,所以,良心、良知、良能,此三者分别构成了人的生命的第一自我、第二自我和第三自我。如图3所示。

图3

又由电流表内接电路可知,当电压表和电流的读数分别是U和I时,由于电流表内阻的两端分压,这样使得二极管两端的实际电压U'小于U,它们满足以下关系式[7]:

进一步讲,对良心的自由觉解,开启诚证良知的道路,在这条由觉解良心、诚证良知并生成建构良能的道路上,要经历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伦理关系到具体生活情境定义,这是觉解良心、诚证良知、建构良能的必然。换言之,良心的生成是心灵的方向性建构,这种建构是人性通过伦理愿意的方式开辟向上的道路(伦理信仰)和向下的道路(伦理信念),并使二者同时实现。但对良心的自由觉解,却只能向下沿着由一般伦理信念所铺设出来的道路展开。因而,开启天赋自由觉解良心,必须通过如何应对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利害取向,做出伦理动机、伦理目的、伦理手段的权衡与选择,这种权衡与选择就是诚证良知、建构良能的具体生活方法。

在例5中,原文把从拆迁中大捞一把的人形容为“吃着鲟鱼鱼子酱,喝着昂贵的香槟”的人,是对目的域“奢侈生活”的映射。但在汉语的认知经验中,并不用此说法形容这类人。这时译文既要保留目的域的映射,又要适合汉语表达习惯,就要对其中的价元进行调整,将其译为“山珍海味、花天酒地”这一在汉语中广泛使用的表述习惯。

综上,英文中的“伦理”要义,是指人求群生活所应具有的内外约束与规范。

以伦理信念为推动力的伦理动机与伦理目的、伦理手段之间的关系,亦构成直接的生成关系:伦理动机既生成伦理目的也生成伦理手段,即任何具体的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都由具体的伦理动机所生成,离开具体的伦理动机的生成性,或者具体的伦理动机缺乏自生成功能,根本不可能产生出具体的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尽管如此,但伦理动机与伦理目的、伦理手段之间的生成关系,只是一种或然关系,而不是一种必然关系:面对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一个由伦理信念所生发出来的伦理动机,并不必然地产生有效的伦理目的或伦理手段。比如,张三这段时间心情坏透、郁闷至极,有想与人打架的冲动,并有了将此一冲动具体到某个人——比如具体到他平时最痛恨或最讨厌的李四身上,但张三最终没有付诸具体的目的设计,更没有着手具体操作手段的选择。再比如,以“决不占别人便宜”的伦理信念所生发出来的“绝不占别人便宜”的伦理动机,面对一具体利害关系的权衡与选择,可能并不必然生发出成功的“不占别人便宜”的伦理目的或伦理手段。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不占别人便宜”的伦理动机往往会导致与之相对应的伦理目的或伦理手段选择的失败。这种失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伦理冲动时时滋生,伦理动机不断更新,但真正能够获得目的与手段的指涉性并建构成功的伦理动机往往很少,绝大多数伦理动机只是在本能或意识世界中昙花一现。

伦理动机向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生成的或然性,展示出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伦理动机并不必然获得实际的伦理意义,也就是并不必然获得道德或美德的指涉性;只有能够产生出具体的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的伦理动机,才可获得善恶的评价,生成实际的道德或美德意义。凡是最终未生成具体的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的伦理动机,都是失败的伦理动机,它不能接受善恶的评价,故而没有实际的道德或美德意义。以此重新审查伦理动机论者们特别强调动机的道德意义,并不具有客观性,而是在主观放大伦理动机的功能和作用,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对人的专制和对社会的集权。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犯罪”的制度和法律之所以能够产生并获得“合法性”的伦理依据,就是唯动机论。伦理动机论者之所以放大动机的伦理功能,是因为他们忽视伦理动机向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生成的或然性。其次,哪怕不成功的伦理动机,它也具有积极的生成功能,这种生成功能虽然没有获得实践论意义的善恶评价功能,没有产生出生活行动意义上的道德或美德功能,但它却获得了一种内在的伦理认知功能,即以伦理信念为导向的伦理动机向生成伦理目的、伦理手段的方向展开自己的过程,却是伦理主体自为发动并展开内在地觉解良心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使良知得到健康的建构。换言之,伦理动机生成建构伦理目的、伦理手段的行动及其过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对良知良能的生成建构和提升起到了训练作用:伦理动机成功地建构伦理目的、伦理手段的过程,是正面提升良知、建构良能的过程;伦理动机生成建构伦理目的、伦理手段的不成功过程,则是从反面提升良知、建构良能的过程。

“当然有啊,”陆教授说,“古代又没有电脑制图,也没有现代化的造币机,那么第一批样钱,也就是我们说的雕母,当然是纯手工造的啊。而且肯定比别的钱造得精细。要是样品都造得随随便便,成品钱就不象样了。”

另一方面,以伦理信念为导向所生发出来的伦理动机,并不必然只产生一种有效的伦理目的或伦理手段。一个成功的伦理动机指向伦理目标的建构或伦理手段的选择,却可能由此建构起不同的伦理目标或选择实现此伦理动机的不同手段。这种情况恰恰揭示了伦理动机对伦理目的或伦理手段选择的多种可能性。比如,面对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产生要帮助他们读书的强烈动机,你可以将此动机化为直接帮助他们读书和间接帮助他们读书的伦理目的。前一种伦理目的的实现方式是你扎根贫困地区,亲自办学亲自当孩子们的老师;后一种伦理目的的实现方式是你通过投资的方式修建学校、聘请老师,创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有书读的环境。即使是向贫困地区投资办学,亦有多种方式,比如亲自投资,或鼓动社会各界捐资等方式。从根本上讲,伦理动机生成建构伦理目的和伦理手段的多元性,展示自由觉解良心、诚致良知、建构良能的实践方式和实践道路的广阔性。

综上所述,伦理动机和伦理目的都是因其具体生活情境定义而产生,并为解决具体的利害取向而展开。并且,相对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实际利害取向,伦理动机的生成是内在性的,是伦理信念指向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为解决具体利害取舍问题而生成建构起来的;伦理动机一旦得到生成建构,就为最终能够解决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利害取舍问题建构明确的实践定位,伦理动机的这种实践定位就是伦理目的。但面对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利害取舍要求性,伦理动机一旦生成并成功地向外释放为伦理目的,必然产生实际的伦理行为,并使其获得不可逆的敞开方向,同时也使伦理手段选择获得某种不可逆的规范性。所以,伦理目的因为伦理动机的成功指涉而生成;伦理手段却因为伦理动机指向伦理目的这一不可逆方向所敞开的要求而生成。

四、伦理结果与伦理效果

在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真正的伦理生活必须以伦理意愿为指南,既是良心向良知再向良能发挥自身功能的体现,更是动机应当向行为及其手段正当再向结果正义的实现。具体地讲,以伦理意愿为指南,以“良心→良知→良能”为(从心灵世界向精神世界再向行动领域)激励机制,以其动机应当、手段正当所规训导向的伦理行为,所欲实现的目的就是它所要达到的实际效果。以动机应当、手段正当为规训和导向的伦理目的,只有获得以“平等、人道、公正”为基本构成的正价值判断的效果,才真正实现其行为的善。“我们可以满有把握地推论,道德评价的最终根据在于行为的效果。那些倾向或被人们相信要产生为人类希望的效果的行为,被看做是善的或正当的,被规定为责任,而与它们对立的行为则受到谴责和禁止。归根结底,那给予一个行为以道德价值的,正是它倾向要实现的效果或目的、目标。那以某种方式推动人这样进行评价的也正是这种目的或目标。那构成道德法律的根据、原则或标准的也必定是它。换句话讲,道德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道德的标准就是它的目的和效果。”[注]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0页,第94-95页,第96页。简言之,符合平等、人道、公正价值判断的目的与效果,就是善。这是因为在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符合伦理价值判断的行为效果,必然要经历动机应当、行为手段正当的检验。“目的论并不理睬那些可能和道德的根本目的相抵触的个人的暂时和特殊的欲望。我有权利获得财富,但我没有权利为此去谋杀和偷窃。财富的积累不是最高的目的和主要的善,确实,它本身完全不是一个目的,而是达到一个更高目的的手段。……你应当记住,首先,你的相信并不能使你的信仰合乎事实;其次,从长远来看,任何罪恶的行为都不会有利于任何事业。目的论并不一般地说目的证明手段为正当,而是确有把握地坚持,最高的目的(无论它是什么)证明手段为正当。”[注]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0页,第94-95页,第96页。但是,“目的论并不认为目的可以证明你我认为是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正当的。在目的证明手段正当和目的证明你我认为的手段正当两种说法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为了道德上严格起见,一个行为必须事实上实行最高的目的。你不能以你的某些确信或感情来代替事实。”[注]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0页,第94-95页,第96页。这个“最高的目的”,只能是以伦理意愿为指南,以觉解良心、诚证良知、建构良能为激励机制,并符合“动机正当、手段正当、结果正义”的目的。正是基于这一双重要求性,伦理动机、伦理目的、伦理手段此三者的生成性建构,又反过来推动伦理主体进一步觉解良心、诚证良知和提升良能。概括地讲,以伦理意愿为指南,觉解良心、诚证良知、建构良能,构成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伦理动机、伦理目的、伦理手段生成或选择的激励机制。而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伦理动机、伦理目的、伦理手段的生成或选择行为本身,又构成了伦理主体觉解良心、诚证良知和建构性提升良能的具体境遇式方式。

由此不难发现,以伦理意愿为指南,良心、良知、良能的生成建构与伦理动机、伦理目的、伦理手段的生成建构之间,隐含互动生成的心理机制。启动这一互动生成的心理机制的内在动力是善意生活的伦理意愿。这一善意生活的伦理意愿向上和向下两个维度敞开,推动始终处于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伦理主体对好善心灵状态的体认与诚证,并不仅停留于良知的建构与提升,而是最终要指向自我实践的验证:从觉解良心、建构(或提升)良知到良能生成及实践展开,这一过程实质上是生活情境定义中的伦理动机成功生成伦理目的、选择伦理手段、发动伦理行为、实现伦理结果、产生伦理效应的过程。从伦理动机向伦理目的成功生成、伦理手段的成功选择再到伦理行为展开指向伦理结果,最后产生具体的伦理效应,这是良知推动良能生成并使之发挥践行功能的体现。

伦理目的因自身要求性而选择实现自身的伦理手段,虽然具有行为性,但更多的是认知性的。只有当基于伦理动机-目的的推动并运用所选择的伦理手段,实际的伦理行为才可展开;此一伦理行为接受伦理动机的推动和伦理目的的牵引而持续展开,最后才可产生伦理结果。所以,伦理结果是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伦理主体之实践行为成功的必须体现,即基于伦理动机-目的要求选择伦理手段展开伦理行为,是对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利害予以权衡和选择的实现过程,必然会产生伦理结果。

伦理结果是行为的产物,但伦理行为产生相应的伦理结果,却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伦理动机-目的,这是伦理行为能够朝着什么方向敞开的方向定位,也是伦理行为最终获得自身实现相应伦理结果的主体性动力;二是伦理手段,即展开此一伦理行为所能够运用的所有条件,包括物质性条件、思想-认知资源或操作方法等条件;三是伦理行为展开的具体生活情境定义。

基于具体的伦理动机-目的要求、选择相应的伦理手段展开伦理行为最终达成的伦理结果,能否符合伦理评价并获得正价值取向的伦理效果(比如道德效果或美德效果),必须要接受三个方面的评价规范:一是发动、激励和规范此一伦理行为的动机-目的应当;二是运作此一伦理行为及其所选择的手段正当;三是以其伦理动机为推动力并以其伦理目的为牵引力的伦理行为,所达及的最终结果必须正义。从完整的伦理行为论,其动机-目的应当、行为及手段正当和结果正义的伦理行为,必然产生正价值的伦理效果;否则,哪怕是完整的伦理行为,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产生具有正价值取向的伦理效果。

由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存在超大的模型规模、壳体之间存在多个法兰对接触、大量螺栓预紧力模拟等特征,常规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现有硬件条件下进行反应堆压力容器密封分析时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进行假设和简化。我们开发自主有限元软件,尽可能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进行整体建模,在进行不同工况下压力容器的应力和变形分析时考虑接触和螺栓预紧等关键问题。

相对具体的伦理行为结果论,伦理效果是指一个伦理行为所产生的实际伦理意义。这一实际的伦理意义可能是道德意义,或者是美德意义,但无论属于哪种性质取向,其伦理意义到底有多大,主要看这种伦理结果所形成的对他者或社会的实际影响度。评价这一实际影响度的社会指标体系,由平等、人道、公正三者构成。这种实际的影响度能够接受平等、人道、公正的评价,就是此一伦理结果所彰显出来的社会伦理效应:一个成功的伦理行为结果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越大,其实际影响度就越大;反之亦然。

图4

从个体伦理主体入手概括上述,以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为基本规范的伦理生活的建构,所涉及的根本性问题,是伦理主体的自为性建构。但伦理主体的自为性建构的实质,却是体现普遍指涉性的伦理心理机制的动态生成。始终隐蔽于持续敞开的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这一伦理心理生成过程,却贯穿了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和行为世界,并将良心、良知、良能网络起来形成一种从心理到行为的生存整体。在这个生存整体中,动机-目的应当、行为及其手段正当和结果正义,构成了伦理行为生成敞开如何获得实际伦理意义的一般心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换言之,判断具体生活情境定义中的伦理行为是否具有实际伦理意义的善恶评价体系,恰恰有其内在心理机制的支撑。这一支撑伦理行为评价体系生成及发挥评价功能的直接心理机制,就是其动机-目的应当、行为-手段正当和行为结果正义的有机统一。它的最终心理动力,是良心向良知再向良能生成建构的动力体系,其最终存在论依据则是人的存在需要指向人性自塑所生成的伦理意愿。

式中,Dx、Dy分别为泥沙扩散系数沿x、y方向的取值;S为含沙量;s F 为底部冲刷函数,采用切应力理论表达式如下:

[收稿日期]2018-12-13

[作者简介]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理性哲学-伦理学。 四川成都 610066

(责任编辑:赵荣华)

标签:;  ;  ;  ;  ;  ;  ;  

唐代兴:伦理生活建构的一般心理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