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古黄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蒙古,黄芪,生长,年限,密度,连作,种子。
蒙古黄芪论文文献综述
崔洁,王丹丹,王倩玉,陈彤垚,张福生[1](2019)在《山西与内蒙产蒙古黄芪的ISSR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影响蒙古黄芪ISSR反应体系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同时对蒙古黄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确立蒙古黄芪ISSR初始反应体系,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ISSR反应体系,确立了最终的ISSR体系。采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对8批蒙古黄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此次实验获得的黄芪ISSR-PCR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μL,包含10×PCR Buffer 2μL、dNTPs 0.5 mmol/L、Taq酶1.0 U、MgCl_(2 )3.5 mmol/L、引物0.25μmol/L、DNA 50 ng。14条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位点118个,遗传一致度在0.492 1~0.730 2之间,遗传距离在0.314 5~0.709 1之间。由聚类分析可知8批蒙古黄芪以产地分为了3类,内蒙古兴和县,山西浑源官儿乡各聚为一类,其余山西不同产地聚为一类。本实验表明建立的蒙古黄芪ISSR体系稳定,而山西与内蒙2个产地的蒙古黄芪遗传多样性丰富,该结果为黄芪良种选育及种质保护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陆国弟,杨扶德,王惠珍,杜弢,郑健[2](2019)在《沼液浸种对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培养皿发芽试验,设计5个沼液浓度水平(0%,10%,25%,50%,75%)和3个浸种时间水平(4,5,6 h),探讨沼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蒙古黄芪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根重、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CAT、POD、SOD)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寻求最佳沼液浸种浓度和时间组合,为黄芪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5%沼液浸种5 h黄芪种子发芽势最高,显着高于清水浸种4、5 h处理(P<0.05);25%沼液浸种5 h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Chla、Chlb、Chla+Chlb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均显着高于其他14个浸种处理(P<0.05);25%沼液浸种4、6 h苗高均显着高于其余13个处理(P<0.05);丙二醛含量与CAT活性测定结果一致,均以25%沼液浸种5 h最低(P<0.05)。说明适宜的沼液浸种有利于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25%沼液浸种5 h对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5期)
周劭华,高磊,赵秉宏,蔚立涛,关明杰[3](2019)在《蒙古黄芪有效成分对ADHD模型大鼠血清中calcyon、IP3、CaM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蒙古黄芪有效成分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大鼠血清中D1R调节蛋白(calcyon)、叁磷酸肌醇(IP3)、钙调蛋白(CaM)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蒙古黄芪黄酮组、蒙古黄芪多糖组、蒙古黄芪皂苷组、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每组8只,连续灌胃4周。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calcyon、IP3、CaM水平。结果:阴性组及各不同有效成分组calcyon、IP3含量高于模型组,CaM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蒙古黄芪皂苷、黄酮、多糖叁种有效成分可调节体内IP3、Calcyon、CaM含量,进而影响下游的Ca~(2+)水平,以及神经突触的可塑性。(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郭岩,盛晋华,张雄杰,刘杰,李孝基[4](2019)在《腐殖酸水溶肥对蒙古黄芪根系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腐殖酸水溶肥和蒙古黄芪高、中、低3个密度处理,探究不同密度下腐殖酸对蒙古黄芪根系生长和产量、质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蒙古黄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减少且降低的幅度变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根直径减小,根表面积和体积下降;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增加。喷施腐殖酸处理在蒙古黄芪高密度和中等密度下显着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根表面积和体积,并且增加了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腐殖酸处理后中等密度和高密度较对照分别增产8.6%,7.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0.016,0.013百分点。(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曹庆伟,张瑞,李科,李爱平,刘月涛[5](2019)在《蒙古黄芪质量评价及商品规格等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与文化的瑰宝,是否能走向国际化,首先要解决的必然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问题,即中药材质量优劣问题。自古以来,中药材形成了"看货评级,分档议价"的市场规律。依据传统经验即"辨状论质"来判断中药材的好坏,逐渐形成了商品规格等级。但随着中药材栽培品大范围人工种植,且栽培药材在性状及品质上发生明显改变,导致现行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无法准确评价中药材质量优劣。本文以蒙古黄芪为例,总结黄芪药材优(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冰圳[6](2019)在《连作及轮作对蒙古黄芪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连作障碍常导致中药材的品质下降及产量降低,而轮作能够有效地缓解连作障碍,目前关于中药材轮作的研究较少。蒙古黄芪作为内蒙古、山西及甘肃等地的道地药材,常用于临床医学。本实验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黄芪与油菜、燕麦、马铃薯、黄芩轮作、黄芪连作5年后黄芪生物量、根腐病患病情况、药用品质差异以及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并运用16S r RNA测序技术比较了黄芪与不同作物轮作后根际、非根际及根内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本实验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连作与轮作对土壤健康及黄芪品质的影响,探索可以改善黄芪连作障碍的最佳轮作模式,对蒙古黄芪可持续生产有重要作用。结果如下:1.黄芪连作5年后,植株生长迟缓,各项生物量指标较低,药用品质下降。轮作促进了黄芪生长,与燕麦轮作后,各项生物量指标显着提高,且黄芪根部黄酮类成分和黄芪甲苷含量显着增多,即黄芪与燕麦轮作有利于植株生长,提高药用品质。2.黄芪连作5年后,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显着降低,而燕麦-黄芪轮作后,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全钾含量,土壤养分充足。同时实验还发现轮作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表明燕麦-黄芪轮作可以有效地消减连作引起的土壤障碍,对黄芪生长具有积极作用。3.连作和轮作处理主要影响根际土微生物结构,对非根际土和根内菌的影响不大。轮作处理后,优化了根际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同时还保留了较多的特异OTU数目,表明轮作处理可以提高根际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4.黄芪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及优势菌群丰度会受到连作及轮作、取样时间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连作降低了有益菌丰度,细菌多样性下降,导致黄芪根腐病严重;与燕麦轮作后提高了厌氧绳菌目、根瘤菌目和伯克氏菌目等有益菌和一些分布较少的细菌相对丰度,对黄芪生长和减少患病具有积极作用。即黄芪与燕麦有利于土壤健康和黄芪生长,是一种缓解黄芪连作障碍的合理轮作措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4)
郭岩[7](2019)在《栽培措施对蒙古黄芪种苗和药材产量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蒙古黄芪育苗栽培技术滞后,水肥利用率低,生产中注重产量而忽视药效成分等实际现状,为实现秋冬季温室育苗,协同提高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进行了温室育苗和大田移栽两部分试验。探究水氮耦合下蒙古黄芪育苗过程中生长发育、水氮高效利用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大田移栽试验中设置腐殖酸水溶肥料和高中低叁个密度处理,探究密度和腐殖酸对蒙古黄芪药材生产中的栽培生理调控和产量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播种出苗后,蒙古黄芪地上部分生长较快,出苗后80d左右根系开始快速生长,根表面积体积迅速增加,干物质和氮素也更侧重于向根系分配,根冠比逐步增大。本试验过高施氮量都不利于种苗根系生长,高灌水量会导致根长较短不足30cm,影响种苗形态质量等级。通过秋冬季温室育苗,以5个月左右为宜,可以生产出优质种苗。2.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种苗水分/氮素利用效率下降。水氮耦合下增加灌水量能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利用。种苗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中灌水和高灌水产量显着高于低灌水量,中水到高水产量无显着变化,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本试验W2N8处理在高产7520.21 kg/hm2的基础上水氮利用效率较高,形态质量达到一级种苗。3.大田试验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减小且降低的幅度变大,净光合速率降低,Fv/Fm值下降;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有效成分含量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4.喷施腐殖酸处理在高密度和中等密度下显着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并且增加了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显着降低了 MDA含量。腐殖酸处理后中密和高密较对照分别增产8.6%、7.1%;M2F处理产量最高,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M1F处理最高分别达到0.072%、0.089%,其次为 M2F。(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崔洁[8](2019)在《不同生长方式及年限下蒙古黄芪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题依据: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随着全民保健意识的提高,市场对黄芪的需求量迅速增长,野生黄芪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种植黄芪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保证药材的质量与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是确保药材质量的稳定与均一,药材中的化学成分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易受到物种、产地、生态环境、生长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但是,只有当药材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异而引起药效变化时,药材才会被分类使用。而诸多影响因素中,种植方式引起的成分变化比物种与产地所造成的影响更大~([2])。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黄芪主要为蒙古黄芪,蒙古黄芪的主要产地为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而甘肃主要以移栽蒙古黄芪为主,山西、内蒙古则以仿野生为主。仿野生蒙古黄芪一般生长年限可达5-6年以上,而移栽蒙古黄芪生长年限一般为2年。有研究表明二者在外观性状,化学成分含量,药效上均出现了差异。根据中心法则可知,决定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含量的是遗传物质DNA,因此我们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生长方式及年限的蒙古黄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试图寻找与生长方式、年限相关的DNA条带,为后续研究黄芪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建立基础。目的:本研究在山西恒山山脉周边的相近气候下,选取了1-6年仿野生蒙古黄芪与1-2年移栽蒙古黄芪。考察同一生长方式下不同生长年限以及同一生长年限下不同生长方式对蒙古黄芪DNA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且寻找与生长方式,年限相关的DNA条带,为后续研究与黄芪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基础。方法: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黄芪条带扩增,通过POPGENE 1.32、NTsys-pc软件构建蒙古黄芪的遗传图谱,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找出与生长方式、生长年限相关的DNA条带。结果:通过对1-6年生蒙古黄芪遗传多样性指数P=58,PPB=98.31%,Ne=1.7178,He=0.3954,I=0.5738,Ht=0.3954,及1-2年生移栽蒙古黄芪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有Na=1.9180,Ne=1.6039,He=0.3471,I=0.5126,P=56,PPB=91.8%,Ht=0.3471分析,表明蒙古黄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仿野生蒙古黄芪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移栽蒙古黄芪。1-6年生蒙古黄芪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12时聚为3类,Ⅰ聚集了不同年限的黄芪;Ⅱ聚集了部分1,3,4年生的黄芪;Ⅲ聚集了4,6年生的部分黄芪。1-2年生移栽蒙古黄芪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01时聚为2类,Ⅰ类中1年生,2年生各占一半;Ⅱ类中大体呈1年生,2年生黄芪先各自聚为一类,然后在聚为一大类。利用SPSS相关性分析,找到2个与生长年限相关的ISSR条带,855-3*,827-4*,与生长方式相关的条带2个,为840-2*,866-3*。结论:本文通过ISSR技术对蒙古黄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蒙古黄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仿野生蒙古黄芪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有在蒙古黄芪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不同生长方式的蒙古黄芪聚类整体呈现先以生长方式仿野生,移栽聚,然后以生长年限聚。通过相关性分析分别找出与生长方式、年限相关的差异条带各2个,为后续与次级代谢产物的相关性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管青霞,李城德,李锦龙,高淑萍,李博文[9](2019)在《蒙古黄芪覆膜露头栽培技术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选地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制定了蒙古黄芪35 cm覆膜露头栽培技术规程。(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乌日嘎玛拉,斯琴巴特尔,宝音那木和,包勒尔[10](2019)在《锡林郭勒盟野生蒙古黄芪种子萌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olicus Bunge)为众多药用黄芪品种里的正品。调查发现内蒙古野生资源仅存留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北部和苏尼特左旗东北角。通过研究野生蒙古黄芪种子萌发特性,为蒙古黄芪良种选育提供优异种质材料。(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9年04期)
蒙古黄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培养皿发芽试验,设计5个沼液浓度水平(0%,10%,25%,50%,75%)和3个浸种时间水平(4,5,6 h),探讨沼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蒙古黄芪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根重、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CAT、POD、SOD)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寻求最佳沼液浸种浓度和时间组合,为黄芪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5%沼液浸种5 h黄芪种子发芽势最高,显着高于清水浸种4、5 h处理(P<0.05);25%沼液浸种5 h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Chla、Chlb、Chla+Chlb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均显着高于其他14个浸种处理(P<0.05);25%沼液浸种4、6 h苗高均显着高于其余13个处理(P<0.05);丙二醛含量与CAT活性测定结果一致,均以25%沼液浸种5 h最低(P<0.05)。说明适宜的沼液浸种有利于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25%沼液浸种5 h对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古黄芪论文参考文献
[1].崔洁,王丹丹,王倩玉,陈彤垚,张福生.山西与内蒙产蒙古黄芪的ISSR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2].陆国弟,杨扶德,王惠珍,杜弢,郑健.沼液浸种对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3].周劭华,高磊,赵秉宏,蔚立涛,关明杰.蒙古黄芪有效成分对ADHD模型大鼠血清中calcyon、IP3、CaM水平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
[4].郭岩,盛晋华,张雄杰,刘杰,李孝基.腐殖酸水溶肥对蒙古黄芪根系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北方农业学报.2019
[5].曹庆伟,张瑞,李科,李爱平,刘月涛.蒙古黄芪质量评价及商品规格等级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6].李冰圳.连作及轮作对蒙古黄芪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
[7].郭岩.栽培措施对蒙古黄芪种苗和药材产量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8].崔洁.不同生长方式及年限下蒙古黄芪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山西大学.2019
[9].管青霞,李城德,李锦龙,高淑萍,李博文.蒙古黄芪覆膜露头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9
[10].乌日嘎玛拉,斯琴巴特尔,宝音那木和,包勒尔.锡林郭勒盟野生蒙古黄芪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