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部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传感器,动力学,多普勒,局部,船速,组合,流速。
外部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甘亚辉,曹鹏飞,戴先中[1](2019)在《基于快速动力学辨识的免外部传感器机器人碰撞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人机协作时机器人极有可能与人发生碰撞所导致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学模型、无需要外部传感器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方案.首先,根据对机器人低速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采用逐次动力学辨识,在对机器人重力及摩擦力使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后,运用Lasso对复杂的残余力矩进行辨识以获得简化模型,避免了复杂符号推导.然后,针对模型的不确定性,根据优化设计运动状态相关的动态阈值来处理残差的异常峰值.最后,以轻型工业机械臂为实验平台,让机器人执行作业轨迹与人类发生碰撞以验证碰撞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碰撞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简单性,其能够实现对机器人快速动力学辨识,并可以实现灵敏准确碰撞检测,保证人机协作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9年09期)
张红梅,陈志高,赵建虎,黄家勇,王真祥[2](2016)在《基于集成外部传感器的ADCP精确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外部磁场、底质流动及仪器性能等因素影响,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自带的磁罗经及底跟踪技术难以为流速确定提供准确的方位和船速基准,从而降低了ADCP流速测量精度并限制了其应用。为此,借助GPS和罗经等外部传感器,提出了一种ADCP流速精确测量方法和全套数据处理模型,替代了ADCP测量中的速度和方位基准,显着提高了ADCP成果精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6年08期)
马志举,吴海彬[3](2013)在《无外部传感器的机器人碰撞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机器人在交互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碰撞检测的性价比和降低系统复杂性,本文在无需外部传感器(sensorless)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机器人各关节电机电流间接实现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碰撞检测.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碰撞力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模型所用的通用6R机器人雅克比矩阵的求解方法.针对直接通过碰撞力检测碰撞会引入加速度噪音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人能量变化机理的碰撞检测算子,该碰撞检测算子不需要计算加速度,只需要关节扭矩、位置和速度即可计算,但该算子不能应用于机器人速度为0的情况.本文在REBot-V-6R-650实验平台上进行了碰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碰撞检测方法可以安全有效地检测出碰撞,即在造成伤害之前就能检测出碰撞.(本文来源于《测试技术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Rodema,Ashby,DanielA.Pritchard,王惠生[4](2005)在《周界之外:高级外部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高级外部传感器(AES)的系统设计、测试数据和Sandia实验室目前对AES的研究工作。AES把叁种传感器技术(热红外波段、可见光波段和微波雷达)集成到远程传感器模块中,与叁种运动探测目标跟踪器和数据处理器模块中的传感器混合软件模块进行通信,来获得比单一技术装置更好的性能。通过在大约1秒钟的时间内连续360度扫描3个传感器来覆盖广大的区域。来自红外和可见光探测器组的图像和雷达测距数据随传感器每一秒的旋转而更新。雷达提供的测距数据分辨率大约为1m。使用显示控制模块对生成的全景图像直接进行视觉报警评估。(本文来源于《中国安防产品信息》期刊2005年06期)
李忠,张晓枫,陈杰华,胡迪军,冯允平[5](2003)在《外部传感器超高频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GIS同轴结构中局部放电脉冲所激发电磁波的宽频带特征,设计出一种新型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非频变超宽带天线,用无限巴伦实现天线和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由超宽带天线、宽带放大器、数字存储示波器和计算机组成外部传感器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所建立的GIS固定微粒局部放电模型进行检测,并对局部放电源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天线满足GIS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要求,建立的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GIS局部放电检测和局部放电源的定位.(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12期)
李忠,陈杰华,胡迪军,冯允平[6](2003)在《外部传感器GIS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IS局部放电脉冲所激发的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宽频带特征,设计出一种新型超宽带天线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检测252 kV GIS母线段中不同气压下固定微粒局部放电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外部传感器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可在线检测GIS局部放电。(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03年06期)
金建海,刘爱华[7](2002)在《船用黑匣子中主机和外部传感器数据通信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串口通信的相关知识 ,并以MFC思路用类来实现串行通信和多线程编程 ,并介绍了源示例程序的主要部分(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02年04期)
外部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外部磁场、底质流动及仪器性能等因素影响,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自带的磁罗经及底跟踪技术难以为流速确定提供准确的方位和船速基准,从而降低了ADCP流速测量精度并限制了其应用。为此,借助GPS和罗经等外部传感器,提出了一种ADCP流速精确测量方法和全套数据处理模型,替代了ADCP测量中的速度和方位基准,显着提高了ADCP成果精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部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甘亚辉,曹鹏飞,戴先中.基于快速动力学辨识的免外部传感器机器人碰撞检测[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9
[2].张红梅,陈志高,赵建虎,黄家勇,王真祥.基于集成外部传感器的ADCP精确测量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6
[3].马志举,吴海彬.无外部传感器的机器人碰撞检测[J].测试技术学报.2013
[4].Rodema,Ashby,DanielA.Pritchard,王惠生.周界之外:高级外部传感器[J].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05
[5].李忠,张晓枫,陈杰华,胡迪军,冯允平.外部传感器超高频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
[6].李忠,陈杰华,胡迪军,冯允平.外部传感器GIS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3
[7].金建海,刘爱华.船用黑匣子中主机和外部传感器数据通信的实现[J].船舶力学.2002
论文知识图
![流场测试系统逻辑构成](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294266.nh0016&suffix=.jpg)
![流场测试系统物理构成](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294266.nh0017&suffix=.jpg)
![自主开发的轮毂电机控制器轮毂电机实...](/uploads/article/2020/01/06/2975de3c1909e1a79339ff91.jpg)
![预紧镀铝光纤腐蚀传感器传感原理](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08794.nh0002&suffix=.jpg)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架构](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114467.nh0003&suffix=.jpg)
![传感器节点结构](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3023976.nh0002&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