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一章,历来众说纷纭,难得确解。旧解多谓“先进”、“后进”或“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各自成词,联系上古时期的语言特点,“先进”“后进”以及“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皆不成词。此处“进”当为“进献”义,同“荐”,“于”义同“以”,“野人”为孔子时代居于城外的殷代遗民,那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即“(祭祀时)先施礼奏乐的是城外的殷人,后施礼奏乐的是国都里的贵族”,如此理解,正好可以和《礼记·郊特牲》“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相互印证。孔子对殷周礼俗的态度是择善而从的。
关键词:《论语》;释义;进;进献;野人;殷代遗民
《论语》为记言作品,大部分章句是孔子及其弟子的片言只语。很多篇章没有保留当时说话的场合等具体语境,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代代口耳相传,是能够明白的,但是若干年代之后,《论语》作为书面文字保存下来,孔子及其弟子说话的场合和原由后人不得而知了,这为《论语》读解增加了困难。下面一章就是个例子: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论语》文句难解之处颇多,该章是其中之一,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徐刚在罗列旧说并指出其不足之后说:“究竟是什么意思?不知道。”[1](P244)这固然是科学务实的态度,可是,如果我们满足于这种“不知道”的状态,却是不应该的。本文尝试利用现代语言学的成果,结合《论语》发生时代的社会历史、孔子等先秦儒家的社会角色以及先秦时期的其他文献记载,力求对该章的含义提出新的探索。
一、“先进”旧解梳理
旧注多以“先进”、“后进”各为一词,至于“先进”、“后进”何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
(一)“先进”、“后进”为先辈、后辈:孔安国、何晏、邢昺、朱熹、张栻等,皆主此说。汉代孔安国:“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犹近古风,斯野人也。”[2](P142)宋代朱熹:“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3](P123)
对具有防洪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库工程按库容法分摊的政策依据是水利部2007年出台的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规范》(以下简称《核算规范》)和《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以下简称 《效益分析计算》)(SL 206—1998)。
(二)“先进”、“后进”谓不同历史时期之人:梁代皇侃:“先进后进者,谓先后辈人也。先辈谓五帝以上也,后辈谓三王以还也。”[4](P265)宋代孙奕:“先进,指三代而上。后进,指三代而下也。”[5](卷五,P7)清代江永:“时人所谓先进之礼乐为野人,后进之礼乐为君子,意其指殷以前为野人,周以后为君子。”[6](卷四)清代宦懋庸:“愚按先进谓武王、周公之时,后进谓春秋之世。”[7](卷十一,P1)清代黄式三:“《书·文侯之命》、《诗·云汉》、《礼·缁衣》皆言‘先正’,此先进即先正,指周初也。”[8](P295)王熙元:“先进、后进,竹添光鸿《论语会笺》说:‘先进、后进者,谓周初与周末也,惟其皆在一代之中,故同谓之进,但先后尔。’所以先进、后进有隐指周初的先王、先贤及当世的君卿大夫的意思。”[9](P598)
首先,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目前有些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社会上的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再加上缺乏专业指导,因此比较盲目,无从下手,这时候教师需要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去阅读,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障碍。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同时,对于一些时代气息浓厚的前沿性作品,要让学生理解时代发展的同时又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收获。可以读期刊、杂志、报纸,文章载体不限。
(三)“先进”、“后进”谓孔子弟子之区分:清代刘逢禄:“先进谓先及门,如子路诸人,志于拨乱世者。后进谓子游、公西华诸人,志于致太平者。”[10](卷二,P1)清代刘宝楠:“愚谓此篇皆说弟子言行,先进后进,即指弟子。……则‘先进后进’,皆谓弟子受夫子所施之教,进学于此也。……夫子以先进于礼乐为野人,野人者,凡民未有爵禄之称也。……君子者,卿大夫之称也。”[11](P437)李零:“‘先进于礼乐’,是先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后进于礼乐’是后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12](P206)
(四)其他的解释:有些学者直接把“进(于)”翻译为“修养好”、“修”、“学习”、“实行”等。
(9)楚郤宛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17](《昭公二十七年》)
以上各家解释,无论是把“先进”、“后进”或“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作为一词,还是直接把“进(于)”翻译为“修养好”、“修”、“学习”、“实行”等,都很少阐明理由,提供论证,因而带有主观猜测性质。
二、“先进于……”结构的性质
若以“先进”、“后进”各为一词,代入“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就是“名词+于+名词”,意思只能是:“先进对于礼乐,是野人”“后进对于礼乐,是君子”,其实是不通的。上古汉语中,“于(於)”是介词,通常和名词构成介宾词组用于动词之后作补语。所以,“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两个分句,都应该理解为“进”是动词,“于礼乐”是介宾结构作补语,至于前面的“先”和“后”是时间名词,作动词“进”的状语。那么,“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都是“状+动+补(于+名)”结构,这在上古汉语中常见,以下是《左传》中的例子:
(1)曹邾辞以难,公辞以时祭,卫侯辞以疾,郑伯先待于申。[17](《昭公四年》)
(2)齐侯将唁公于平阴,公先至于野井。[17](《昭公二十五年》)
(3)乃往,先造于越军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17](《哀公二十年》)
有时,动词后还可以带宾语,“于+宾”补语则在动词宾语之后:
(4)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17](《襄公二十三年》)
吴龙辉也说:“公元前十一世纪,崛起于岐山脚下的周民族在凭借武力打败建邦达四百年之久的商王朝之后……由周朝的皇亲国戚率领全副武装的周民族及其同盟进驻被征服地区,在那里建立城堡,即‘国’。周民族住在国中,称为‘国人’,而原先的东方民族被赶到没有城墙保护的野地生活,故而被成为‘野人’,又因他们地位较国人为次,且人数众多,又称作‘庶人’,《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据杜预注,三后指虞、夏、商,均为被征服民族。”[39](P4)
旧解亦有把“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和“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当成判断句的,如此理解亦为不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无论是“甲者,乙也”式,还是“甲,乙也”式,前面的“甲”,必须是名词性结构,但是“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两个结构中有“于”字连接,而“于”是介词,作用是引入名词性成分做动词的补语,显然,“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是动词性结构,指的是行为,不是指人。如果“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后面都有“者”,两个句子是“先进于礼乐者,野人也”和“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理解为判断句还说得过去,但是“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后没有“者”,就说明把“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和“后进于礼乐,君子也”理解为判断句,没有依据。
可见,在“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中,不仅“先进”和“后进”不成词,“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也不成词,不是指某类人。“先进于……”和“后进于……”句式,是普通的“状+动+补(于+名)”结构,“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都是指动作行为。我们搞清楚“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是什么行为,就基本理解了该章的含义。
三、上古“进”的意义和用法
关于“进”的意义,以上各家都没有专门解释,几乎都是基于“进”为“前进”、“进步”义,并进一步解释为“进入”、“达到”或采用意译的方式,把“进(于)”翻译为“修养好”、“修”、“学习”、“实行”等。
本节观察和分析先秦时期“进”的意义和用法,看看“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中,“进”是什么含义,才是符合当时的语言特点的。因为《论语》为记言作品,字数有限,我们选择时代稍晚于《论语》的《左传》作为参照。两书中“进”的意义和用法的特征,应该基本反映了上古的情况。
《说文·辵部》:“进,登也。从辵,閵省声。”[18](P39)可见,“进”的本义是“登”,为动词。据杨伯峻《春秋左传词典》,《左传》“进”的意义有三项:1.前进。2.使前进。3.进献[19](P726)。另据王力《古代汉语》:“进”在上古的意义是两项:1.向前走,推进。2.献纳[20](第一册,P318)。两书所列“进”的义项基本一致,尽管具体表述有点儿差异。因为上古汉语动词往往可以有“使动用法”,那么,“使前进”未尝不可以认为是“前进”的使动用法,正因如此,王先生没有把“使前进”作为“进”的一个义项。
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所附《论语词典》,《论语》中“进”共出现14次,有12次是“向前走”义,如“马不进也”[21](《雍也》)。有2次是使动用法,使其前进,如“揖巫马期而进之”[21](《述而》)和“求也退,故进之”[21](《先进》)。
综上,我们认为上古的“进”有三个义项:1.向前走。2.使向前走。3.进献。只是在《论语》中14例“进”,学者们不认为有“进献”义。
《左传》和《论语》 中当“向前走”的“进”具有什么特征呢?
在《左传》中,“进”出现64次,“向前走”义的“进”不带宾语:如“逢滑当公而进”[17](《哀公元年》),“众莫敢进”,“如墙而进”[17](《哀公四年》)“义则进,否则退”[17](《哀公六年》),“马不进也”[17](《哀公十一年》),“乃免胄而进”[17](《哀公十六年》),“鼓噪而进”[17](《哀公十七年》)。
《论语》中明确当“向前走”义的例子有:“马不进也”[2](《雍也》),“与其进也”“人洁己以进”[2](《述而》),“吾见其进也”[2](《子罕》)等。
从器皿上来看,传统青花瓷的实用功能是非常高的。器物造型多为食器、酒器、水器、枕头等一系列日用器。它的器形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迎合当下的审美进行器形的改变。如青花花鸟纹八棱葫芦瓶、青花双龙纹四系扁壶、青花穿花龙纹长颈瓶的出现都一一说明了尽管传统青花瓷造型上尝试在不停地改变但它的实用功能是不会被抹去的。
以上含有“进”的语句可以看出,“进”当“向前走”义时,为动词,在句子中全部不带宾语,也就是说,“进”只是“向前走”,并不说“向前走”到什么地方。王力分析了上古的“进”,并和上古的“入”进行了比较:“‘进’与‘入’在古代不是同义词,‘进’的反面是‘退’,‘入’的反面是‘出’,现代汉语所谓‘进去’、‘进来’,古人只说‘入’,不说‘进’。例如‘入门’,在古代不能说成‘进门’。”[20](第一册,P318)王先生的分析十分恰当,这段话揭示了“进”的特点,“进”只是“向前走”,只强调“向前移动”的动作,不表示前进到什么地方,也没有发现“于某某”做补语引进目的名词的用例 。那么“先进于礼乐”的“进”不能简单的解释为“达到”或“进步到”的意思。因此“先进于礼乐”不能理解为“进步到礼乐”或“达到礼乐(的地步)”,如果孔夫子要表达达到礼乐的地步,应该说“入(于)礼乐”。
复色紫薇的部分性状极其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本试验只进行施肥研究,且采用有代表性的水平,今后可以进一步细化试验水平,并开展抗逆试验、修剪模式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形成配套的栽培技术集成,促进复色紫薇更好地发挥品种特性。
在《左传》和《论语》中,除该例外,“进”还有表示“使前进”的例子,如:
(5)鼓而进之,遂灭若敖氏。[17](《宣公四年》)
施药后7 d,药剂处理区杂草已基本死亡,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的株防效均高于90%,对菜心及芥蓝残茬的株防效在75.8%~92.4%之间,略低于对杂草的株防效,这可能与蔬菜残茬生物量较大有关。当草铵膦有效成分用量相同时,不同喷雾方式及喷液量处理对总草的防除效果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用P20 2018款植保无人机施药,当草铵膦用量为 1 500 g a.i./hm2、喷液量为15.0、22.5 L/hm2时,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达93.9%、94.3%,但两者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6)遂疾进师,车驰、卒奔。[17](《宣公十二年》)
(7)求也退,故进之。[2](《先进》)
以上可知,“进”作“使前进”义时,可以带宾语,是使动的对象,宾语可以是“师(军队)”,也可以是代词“之”,都是指人的名词或代词。
“进”除了表示“前进”和“使前进”外,还有个意思,是“进献”,如《左传》:
两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经相关术后治疗后,均连续进行肠外营养治疗。以常规治疗为对照:采用糖脂比为3:2的肠外营养液进行治疗,分别由20%-30% 的脂肪乳以及5%-50% 的葡糖糖溶液提供,每天的能量供给量为每千克20-25千焦;(2)单的供给量为每天为每千克0.2克。
(8)子展执絷而见,再拜稽首,承饮而进献。[17](《襄公二十五年》)
孙钦善:“孔子说:‘先修养好礼乐的,或者是野人;后修养好礼乐的,或者是君子。如果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修养好礼乐的。’”[13](P131)蒋沛昌:“先进于礼乐:指先修礼乐文化而后进入士阶层的人,这种人可称之为新士。”[14](P255-256)李泽厚:“先实行礼乐制度的,是居于城外的殷民族;后来采用礼乐制度的,是今日住在城中的君子们。如果要实施,那我追随前者。”[15](P253)刘维业:“先进,就是先学习礼乐后做官,这是指没有爵禄的一般人家,野人之谓也;后进,就是先取得官位后学习礼乐,这都是世家子弟。孔子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显然他对当时那些不学无术、凭借父兄庇荫而做官的人是不满意的。”[16](P212)
(10)国人逐之,故出。道渴,其族辕咺进稻醴、粱糗、腶脯焉。[17](《哀公十一年》)
这些内容总得有个先后顺序,不可能同时进行,这样,不同民族的祭祀典礼中,表现就会不同,恰好《礼记·郊特牲》记载了上古不同历史时期祭祀活动中礼乐的使用情况:
下面,我们引进“配价”理论,看看“进”的“向前走”、“使向前走”义和“进献”义的不同特征。
在建筑装饰装修当中,常用的清洁能源主要有地热能源、太阳能与风能等。地球表面空气流动速率的不断加快,产生动能,最终形成了风能,合理应用风能,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太阳能资源是现阶段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自然能源之一,能够实现免费应用,不必进行运输,应用价值特别高。在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还要科学应用地热能源,减少生态污染的产生。
在“先进于礼乐”和“后进于礼乐”中,“进”首先包含“进”的主体“谁”,这里省略了,显然指人。“礼乐”不管是“进”的对象,还是“进”的内容,都是“进”的一个论元。这样,“进于礼乐”的“进”就不是一价动词了,就是说,“进”不是“向前走”义,“先进于礼乐”的“进”没有直接带指人的宾语,也不宜理解为“使向前走”。这样,“进”至少有两个论元,在排除“向前走”和“使向前走”两个意义之后,就只有可能是“进献”义了。
为方便输出图形,只关注遍历算法,不用思考计算输出图形的坐标位置,因此不考虑在命令行中打印二叉树,而是采用DOT图形描述语言。DOT是纯文本图像描述语言,文件扩展名通常是.dot,需要有专门的程序处理这些文件并将其渲染成为图片。Graphviz是贝尔实验室开发的一个开源的图像可视化的软件,它使用dot作为脚本语言,然后使用布局引擎来解析此脚本,并完成自动布局。
根据动词的“配价”特征,“进”的“向前走”义为“一价动词”,只包含“进”的主体。“进”的“使向前走”义为“二价动词”,包含“进”的主体和使令发出者。那么,“进”的“进献”义为“三价动词”,包括进献的主体“谁”,和进献的事物“什么”,还包含“进献”的对象“谁”。
殷国光《〈庄子〉动词配价研究》系统研究了《庄子》的动词配价特征,认为“孔子趋而进”(盗跖)的“进”义为“前进、上前”,为一价动词;“揖御寇而进之”(田子方)的“进”义为“使上前”,为准二价动词;“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天运)中,“进”义为“进献、献上”,为三价动词[22](P357)。《庄子》文本的时代晚于《论语》,但殷先生对“进”的意义和特点的分析,可以佐证我们对《论语》和《左传》中“进”的分析。
从一个动词和名词性成分发生句法和语义联系而表现出来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动词具有不同的“配价”(或单称“价”或“向”),而可以跟动词搭配的名词性成分称为论元。每个动词都有自己的论元结构,规定哪些论元是必需的,哪些是任选的,还规定论元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如主语、宾语等)以及论元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如施事、受事、工具等)。比如:只能跟一个名词性成分有关联的动词,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如“鸟飞”中的“飞”,只跟“鸟”一个成分关联(也叫只有一个论元),再如“水流”中的“流”,只跟“水”一个成分关联,“飞”和“流”叫一价动词。少数一价动词还存在于无主句中,如“下雨了”中的“下”,虽然是及物动词,但因为没有动作发出者,它只有一个论元“雨”,所以也是一价动词。二价、三价动词就是指能跟两、三个名词性成分发生句法和语义联系的动词,如“我吃饭”中的“吃”有“我”、“饭”两个论元,是二价动词。“他给了我一本书”中的“给”有“他”、“我”、“书”三个论元,所以是三价动词。三价动词“给”的三个名词性的关联成分,在具体的句子中未必都出现,但是“给”本身就包含:动作发出者,动作传递物和接受者,即使句子中不出现,对话双方还是可以明白的,如:甲问:“给了吗?”乙说:“给了”。那么“谁”给了“谁”“什么东西”,双方是明白的。汉语所有动词都分属一价、二价或三价动词。
既然旧注把“进”的意义理解为“向前走”行不通,我们何不尝试用“进”在上古时期的另一个常用意义“进献”来理解这句话呢?“进”当“进献”义,与“薦(今简化为‘荐’)”义近,王力《同源字典》认为“进”、“薦”两字同源[23](P539)。《吕氏春秋·论人》“贵则观其所进”,高诱注:“进,薦也。”[24](P168)《战国策·西周策》“以赂进周最于周”,鲍彪注:“进,犹薦。”[25](P107)
“进”与“薦”在表示“进献”义时,属于音近义通的同源词,“荐”本义为“薦席”,“薦”本义“兽之所食草”,汉字简化时以“荐”代替了“薦”,“薦”当“进献”义,应为假借。《左传·昭公十五年》:“文伯揖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杜预注:“荐,献也。”[17](P1371)《左传》中,“荐”作“献”义的例子还有:
(11)(宫之奇)对曰:“……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17](《僖公五年》)
我叫你装蒜。眼看李金枝又是一巴掌兜过来,好在这回我早有防备,一缩脑袋居然躲过去了。你个瞎驴睁眼看看,李金枝咬着牙后根说,这是你姑奶奶床上!
(12)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17](《僖公十七年》)
(三)殷代遗民:傅斯年《周东封与殷遗民》一文,依据《左传》定公四年传“分鲁公以大路……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丑类,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的记载,得出“可见鲁卫之国为殷遗民之国”的结论,然后又列举大量史实,说:“这真清清楚楚指示我们:鲁之统治者是周人,而鲁之国民是殷人,殷亡六七百年后尚如此,则西周时周人在鲁,不过仅是少数的统治者。”[36](P72)关于《论语》中的“野人”,傅斯年指出:“此语(即指野人、君子等)作何解?汉宋诂经家说皆迂曲不可通。……可见彼时所谓野人,非如后人用之以对‘斯文’而言。……先开化的乡下人自然是殷遗,后开化的上等人自然是周宗婚姻了。”[36](P76)
四、“进”和“礼乐”的语义关系
设定了“进”的意义是“进献”之后,我们需要着重解决的是“进”和“礼乐”的关系了。揣摩文义,“进”和“礼乐”的关系,只能是动作和动作内容的关系,就是说,“礼乐”是“进(进献)”的内容。其实,古汉语介词“于”使用频率很高,具有多种意义和用法,有时和介词“以”相同,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和内容:
杨树达《词诠》罗列“于”的意义和用法有:
(一五)介词,与‘以’同义。“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韩非子·解老》)按《老子》“于”作“以”。“蓟丘之植,植于汶篁。”(《史记·乐毅传》)“地柱折,天故毋椽,又奈何责人于全。”(又《龟策传》)“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汉书·晁错传》)[27](P431)
杨氏所举例子中的“于”同“以”。古籍中,“于”和“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例子还有,如《尚书》:“予告汝于难”[28](《盘庚上》),“历告尔百姓于朕志”[28](《盘庚下》),“朕教汝于棐民彝”[28](《洛诰》)。三句中的“于”都同“以”。又《国语·越语》“而磨厉之于义”,“于”同“以”[29](P571)。又《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30](P411)“语于”之“于”亦同“以”。
若患者在治疗后,听力完全恢复,即显效。若治疗后听力得到显著改善,提升10分贝以上,即有效。若治疗后患者听力未改善,则无效。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3]。
古籍中“于”、“以”互文的例子:
(13)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31](《礼记·礼运》)
(14)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于惑,惑故愚。[30](《庄子·天运》)
“于”“以”同义互文,证明“于”“以”有时同义。
把“进”解释为“进献”,把“于”解释为“以”,“先进于礼乐”即“先进献(“延引”或“铺陈”)以礼乐”,“后进于礼乐”即“后进献(“延引”或“铺陈”)以礼乐”,两个小句的含义则有豁然明朗之感。
为了进一步确保房建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水平,技术人员应严格做好施工工序的控制工作:①应安装钢筋笼,并检验成孔以及混凝土浇筑等操作,且在成孔作业之后便开始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其满足设计标准要求,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水平。②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塌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并利用导管测量孔深,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③应重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准备工作,做好钢筋笼的焊接与试验工作,并严格检查相关的施工工序,确保所有的施工作业都满足基本的设计要求。
五、上古城野制度与“野人”含义
关于“野人”一词,各家注释差异不大,皆谓指“乡野之人”。但是,具体所指,则有如下不同:
(一)没有官爵的平民:吴林伯:“‘野人’,不仕而在野者也。自礼、乐之‘进’观之,则有先、后;而今之‘野人’实先于‘君子’,如任用之,则取先‘进’于礼、乐之‘野人’;至于‘君子’,必待其进于礼、乐而后用之。”[32](P135)蒋沛昌:“野人:在野的人,指没有世袭的‘食田’和禄位的人,靠自己刻苦学习而拥有知识技艺,并进身为新士的人。”[14](P255-256)刘伟见:“野人:这里指庶民,没有爵禄的平民。与世袭贵族相对。君子:这里指有爵禄的贵族,世卿子弟。”[33](P259)以上各家,都是把“野”理解为“朝野”之“野”,“野人”指没有官爵的人,和有官爵的“君子”相对。
4.5 统筹考虑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数量与质量问题2016年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台的文件《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其中大中小学校进行修缮和改造4万块足球场地。我国校园足球场地基本都是第一代或第二代人工草皮足球场,其草皮较为疏稀而且短小,草皮填充物多为沙子或者劣质有毒的硬橡胶粒,地基要求也较低,弹性不够,在这样的场地上踢球极易造成球员膝踝关节损伤与各种擦伤,尤其对青少年球员来说是一个潜在威胁,长远来看甚至影响其运动寿命。
(二)质胜文者:陈立夫:“前辈对于礼和乐,是走‘野人’的一路——质胜于文。后辈对于礼和乐,是走‘君子’的一路——文质彬彬。如果由我应用起来,那我宁愿从前辈的朴实的格式。”[34](P112)程石泉:“是则‘野人’乃‘田野之人’,意即‘农夫’也。盖农夫以质胜而无文者也。”[35](P184)以上是根据《论语》中“质胜文则野”一句,来解释“野人”一词,显然没有把问题说透彻。比如:怎么才是“质胜文”?
“进”“荐”义通,意思是“进献”。具体如何“进献”呢?《尔雅·释诂》:“荐,陈也。”郝懿行义疏:“荐者,藉也。下文云:‘进也。’荐进与延引义近,荐藉与铺陈义近,故又为陈也。”[26](P63)可见,“进”“荐”之“进献”,具体地说,就是“延引”或“铺陈”。从以上“荐馨香”、“荐羞于公”等搭配看,“荐”作“进献”义,多用于祭祀场合。因此,可以推测,“先进(荐)于礼乐”和“后进(荐)于礼乐”或与祭祀活动有关。
赵又春:“通过比较,我认为还是将‘野人’理解为居住于城外的‘乡里人’为好,因为古代确有把郊外之民称为野人的说法,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重耳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的记载。肯定野人指郊野之人,那么‘先进于礼乐’就只可能是‘先进入’也即先实行礼乐制度的意思。为什么郊野之人反而先行采用礼制呢?这大概是因为这里讲的‘野人’是些古代遗民,他们的祖先曾经是统治者,因而是懂礼乐、有过礼乐训练的。有人根据出土文物证明,周以后,商朝后裔就住在郊外,孔子也属于殷人。如果是这样,‘野人’就是特指住在郊外的殷民族。”[37](P421)前文引李泽厚也是译“野人”为“居于城外的殷民族”[15](P253)。
认为“野人”为“殷代遗民”的说法颇为可信。因为,上文傅斯年等学者的论述告诉我们:居住在鲁国都城的“君子”为姬姓周人,而国都之外的广大乡野地区,则是原来殷民族的后裔,他们仍保持着殷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旧礼制。这种认识联系了上古时期的国野制度。今天有城乡之分,古代有国野之别。从古代的居住条件和地理分布看,上古时期存在“国”“野”之分,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概述》一文,对周代“国”和“野”以及“国人”和“野人”进行了深入探讨。
赵先生大量利用考古发现的成果,认为:“粗略观察夏、商、西周的国家形态及其发展,我们已明显感到有一种点和面的区分。夏代的点便是文献所记载的夏都,商代后期的点主要有安阳的大邑商、沁阳田猎区的衣和商丘的商;西周的点有丰镐、成周及各诸侯国所在的大邑等。这种点和面的区分同西周的国、野之别是一致的。这便为我们指示了判断国、野界划的笼统框架——点就是国,面就是野。”赵先生认为,“点”、“面”的对立和形成是“通过部族征服来实现”的,又说:“从点、面对立现象出发,再来考察周人观念中的国、野之别,便不会感到茫然了。所谓国,实际上就是指少数先进的中心。居国者既把自己的居地视为国,则居地以外的其他地区,自然便统谓之野。《诗经》及其注疏即认为野为郊外地区的总称。”[38](P157-159)
至于“国人”和“野人”,赵先生认为,由于国野之分主要是部族征服形成的,居住在“国”的“国人”并不都是贵族,但从宗族上说,应该是征服部族的,而居住在“野”的“野人”也并不都是平民,他们中也包括被征服部族的贵族。“在周代,国人和野人是政治概念,指的是两种不同身份的人”,“西周国中的居民成分包括周天子及各诸侯国国君的族人、执役于官府或贵族家内的奴隶、为贵族直接消费服务的工商和部分被征服者的家族。在天子、诸侯及被征服者的家族中,都含有作为下层族众的农民”,“野中的居民成分复杂,今姑且大别为三,而三者之间又有交叉。其一为亡王之后……其二曰蛮夷戎狄……其三曰流裔之民”[38](P161-171)。
赵先生的论述对我们很有启发,既然“野人”中包括“亡王之后”,那么,周王朝是在灭殷的基础上建立的,那些被征服了的殷民,少数上层贵族被分封在宋国等,大量的殷商民众,自然属于“野人”之列了,孔夫子祖上就是宋国贵族,但是由于宋国内乱,逃到鲁国,到其父叔梁纥已经成为“野人”。
上面的例子中“先待”、“先至”、“先造”等,都不成词,那么,“先进”、“后进”也不宜成词。
赵世超的论著是研究上古的国野制度的,吴龙辉的论著是研究早期儒家的,都不是专门探讨《论语》中的“野人”的,但他们的结论却佐证了傅斯年、赵又春和李泽厚认为“野人”为殷代遗民的说法。
所以,单从字面认为“野人”是“田野之人”、“没有官爵的人”,或 “农夫”、“质胜文者”等,这种理解尚没有切入《论语》文本发生时代的实际情况。孔子时代生活在鲁国国都之外的“野人”,从历史来源上说,主要有“殷代遗民”,他们的风俗和礼制保留了殷民族的特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载:“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40](P1746)或许也是这种历史情况的反映。这其实不难理解,比如清代,居住在北京的满清贵族为统治者,他们有他们风俗礼仪,但是北京周围地区仍是汉人居多,风俗礼制(婚丧嫁娶、民间祀奠等)也还是继承汉族的。
六、上古祭祀典礼中的礼乐之用
以上讨论,我们用“进献”义来解释“进”,并认为介词“于”的作用同“以”,同时认为“野人”是指居住在鲁国“国(都)”之外的“殷的遗民”。那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一章的意思就是:
(在进行祭祀时),先施礼奏乐的,是城外的乡民(殷代遗民);后施礼奏乐的,是国都里的君子(姬周贵族)。如果要用的话,那么我依从先进献(礼乐)的。
祭祀活动在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7](《成公十三年》)。《论语》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2](《卫灵公》)这一章显示孔子愿意帮助卫灵公从事祭祀活动,不愿意帮助他从事“军旅之事”,也说明孔子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孔子主张礼乐治国,而祭祀则是“礼”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祭祀活动中,关于祭祀程序的记载主要见于《礼记》中的《祭法》和《祭义》,通读两篇,可以了解古代祭祀活动中的几项内容:施礼奏乐、献牲、缩酒、祷告等等,总是必不可少的。献牲、缩酒、祷告等,都是祭祀大礼的一个程序,但祭祀活动中还有一个具体的仪式,也叫“礼”,这个具体的礼仪,是和“乐”同时进行的,“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31](《礼记·乐记》)。
近几年每年都在曲阜孔庙举行祭孔大奠,奏乐行礼也是同时进行的,至于进献牺牲、宣读祭文(大约相当于古代的祷告)也不可少。
可见,上古汉语中,“进”的主要意义是“向前走”,只强调“向前移动”的动作,不表示前进到什么地方,不能带宾语。义为“使向前走”时,可以带宾语,宾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代词。如果是“进献”义,则在上下文中,显示出进献的对象和内容。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於天地之间也。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於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焫萧合膻、芗。凡祭慎诸此。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殷人先求诸阳,周人先求诸阴。[31](P711-714)
1.3 统计学分析 建立Epidate数据库,通过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与照顾者之间相关性分析用Person相关性分析。
这段话中的“尚”,郑玄注:“尚,谓先荐之。”孔颖达曰:“尚谓贵尚,祭祀之时,先荐之也。”[31](P711)“尚用气”、“殷人尚声”、“周人尚臭”的“尚”,从词义说,是“崇尚”的意思,因为“崇尚”,所以在祭祀时,要表现出对“气”、“声”和“臭”的重视,那就是郑玄解释的“先荐”,也就是“先进献”。那么,如果用郑玄对“尚”的解释代入上面一段话中的加点部分,可见:
殷人尚(先荐)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31](P711)
钱玄等对这句话的翻译是:“殷代人的祭祀,崇尚声音,在未杀牲,尚无腥气、口味时,先演奏抑扬顿挫的音乐。等奏完三个乐章后,主祭人才到大门外把牲畜牵进来,用音乐的响声召唤天地之间的鬼神来受飨。”[41](P356)
这样就明白了:当孔子之时,国都里的“国人”,也就是“君子”实行的是周礼,祭祀的时候,是先进行其他项目,后演礼作乐。野外的殷代遗民,在进行祭祀的时候,沿用古代礼仪,先演礼奏乐,然后再迎牲、献牲等。
因此,我们把“先进于礼乐”理解为“先进献以礼乐”,把“后进于礼乐”理解为“后进献以礼乐”,再把“野人”理解为居住在城邦之外的“殷代遗民”。《论语》“先进”章就和《礼记·郊特牲》中“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31](P711)一段话的记载相互印证,若合符契。
七、孔子对殷周礼俗的态度
以往解释“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一句,大都认为孔子是说选拔人才的事,但是,孔子说的明白:“则吾从先进”,说的是“从”,而不是“举”或“用”。显然,是说从事某项活动的事。如果是用人,孔子就可以说“如用之,则我用先进”或“如用之,则先进”,就没有必要用“从”了。请看下面的句子:
(15)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八佾》)
(16)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31](《礼记·檀弓》)
(17)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31](《礼记·檀弓》)
(18)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3](《中庸》)
以上句子中的“吾从……”,都是说的礼俗方面,也可以旁证“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也应该说的是礼俗方面,不是说“用人”的。尤其是“今用之,吾从周”一句,和“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结构相同,足以印证说的是礼俗方面。另外,“则吾从先进”中,“先进”很像一个词,其实是“先进于礼乐”之省,代指“先进于礼乐”的做法,这种用法在上举(16)例中也有:“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31](P167),“其至”也不成词,代指“稽颡而后拜”的做法。李泽厚把“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译为“如果要实施,那我追随前者”[15](P253),没有把这句话理解为选用人才方面,显然是仔细斟酌了的。
孔子表示依从“先进(荐)于(以)礼乐”,因为孔子本人也是殷民族的,孔子自己说:“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31](《礼记·檀弓》)
上举例子中,孔子针对殷周礼俗的不同,多次表示“吾从周”。这颇耐人寻味:试想,如果孔子时代,周代礼俗已经盛行于天下,殷代礼俗已经销声匿迹,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殷周两族礼俗的不同,孔子还有表示“我从周”的必要吗?从孔子多次表示“我从周”可以看出,虽然孔子时代,殷周易代已经五六百年,殷代礼俗还具有很大的影响,上文所论居住在鲁国国都之外的“野人”主要是殷民后裔,那么,殷代礼俗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否则孔子也不用老是表态“吾从周”。但是,孔子毕竟以“殷人”自居,有时也赞成殷人的做法:“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31](《礼记·檀弓》)殷周两代礼俗的差异,在空间上的表现,即反映在国人和野人的区别上。孔子虽与时具进,多次表示“吾从周”,但是,他也择善而从,可以“善殷”,也是可以“从先进”的。
余论
从儒家人物的社会角色、主要职业和生活内容看,儒家人物对礼制和祭祀都很熟悉。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说:“在甲骨文中,需、儒同为一字,是一个人沐浴的形状,并出现了‘儒人’一词。……在殷代,儒是一种宗教职业人员。这种教职人员在主持祭祀仪式前需要斋戒沐浴,所以用一个人洗澡的形象来表示。从现在可见到的先秦文献来考察,周代儒人的具体宗教分工主要是相礼服丧。《论语·子罕》载:‘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免,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可见,即使在孔子时代,办丧事仍是儒家的一种保留职业。”[39](P21)
吴龙辉所论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熟读《论语》不难发现,《论语》中不少篇章与祭祀有关,像“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入太庙,每事问”[2](《八佾》),“所重:民、食、丧、祭”[2](《尧曰》)等。《论语》中耐人寻味的一章是:“子于是日哭,则不歌”[2](《述而》),那么孔子为什么经常“哭”呢?原来,古代的“哭”并不是真正的悲伤,而是大声的哀号,如“长歌当哭”,真正悲伤而流泪叫“泣”,不叫“哭”。孔子经常“哭”,大约是参与一些丧葬或祭祀活动,这是他的社会角色和职业决定的。
因此,我们今天读解《论语》,对于一些疑难文句,不能仅仅从字面去生硬理解,除了结合古代汉语语言特点外,还要联系古代的社会历史,结合孔子及其弟子的社会角色,尽量复原《论语》文句的大语境,这样对于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难文句的解读或许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皇侃.论语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 孙奕.示儿编[A].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4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6] 江永.群经补义[A].清经解:第2册[C].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7] 宦懋庸.论语稽[A].续修四库全书:第157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 黄式三,论语后案[M].张涅,韩岚点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9] 王熙元.论语通释[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1.
[10] 刘逢禄.论语述何[A].清经解:第8册[C].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11] 刘宝楠.论语正义[A].诸子集成:第1册[C].北京:中华书局,1954.
[12]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13] 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4] 蒋沛昌.论语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9.
[15]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16] 刘维业.论语指要[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8]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9] 杨伯峻.春秋左传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2] 殷国光.《庄子》动词配价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3] 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4]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25]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6] 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7] 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8] 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9] 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0]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1]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2] 吴林伯.论语发微[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33] 刘伟见.论语意解[M].北京:线装书局,2005.
[34] 陈立夫.四书道贯[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
[35] 程石泉.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6] 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7] 赵又春.我读《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5.
[38] 赵世超.瓦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9] 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0]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1] 钱玄,钱兴奇.礼记(注译)[M].长沙:岳麓书社,2001.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pter “Xiānjìn yú lǐ yuè” in The Analects
ZHANG Yi-san
(CollegeofLiterature,QufuNormalUniversity,Qufu273165,China)
Abstract:It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to get an accurate explanation for the sentence “Xiānjìn yúlǐyuè,yěrén yě.Hòujìn yúlǐyuè,jūnzǐyě.Rúyòng zhī,zéwúcóng xiānjìn”in The Analects.Most of the old explanations think that “Xiānjìn”,“Hòujìn”,“Xiānjìn yúlǐyuè”and “Hòujìn yúlǐyuè”have become words.Through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rchaic Chinese,we think that “Xiānjìn”,“Hòujìn”,“Xiānjìn yúlǐyuè”and “Hòujìn yúlǐyuè”have not become words.The “jìn(进)”here should be the meaning of “present”,which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jiàn(荐)”.“yú(于)”is the same as “yǐ(以)”.“yěrén(野人)”are the survivors of the Yin Dynasty who lived outside the city in the era of Confucius.“Xiānjìn yúlǐyuè,yěrén yě.Hòujìn yúlǐyuè,jūnzǐyě.”means “The first people to perform rituals and play musics are the Yin people outside the city,then the nobles in the capital.”This can be corroborated with the sentence “Yinrén shàng shēng,xiùwèi wèichéng,dídàng qíshēng,yuèsān què,ránhòu chūyíng shēng”in the Book of Rites.Confucius’attitude toward the custom of the Yin Dynasty and the Zhou Dynasty is to choose the good one.
Key words:AnalectsofConfucius;jìn(进);present;yěrén(野人);the adherents of the Yin Dynasty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19)04-0005-09
收稿日期:2019-02-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论语》异文的历史层次研究”(15YJA740066)
作者简介:张诒三,男,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李观澜
标签:礼乐论文; 论语论文; 野人论文; 后进论文; 先进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儒家论文; 《齐鲁学刊》2019年第4期论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论语》异文的历史层次研究" (15YJA740066)论文;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