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包括焚烧炉以及烟气净化器;其中,还包括二燃室以及第一地下烟道,焚烧炉与二燃室的一端连通,二燃室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地下烟道与烟气净化器连通;第一地下烟道内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阻挡墙,阻挡墙上设有过孔;第一地下烟道的长度至少10m,第一地下烟道的深度为H,0.5≤H≤4m;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降温、除尘等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包括焚烧炉以及烟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燃室以及第一地下烟道,焚烧炉与二燃室的一端连通,二燃室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地下烟道与烟气净化器连通;第一地下烟道内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阻挡墙,阻挡墙上设有过孔;第一地下烟道的长度至少10m,第一地下烟道的深度为H,0.5≤H≤4m。

设计方案

1.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包括焚烧炉以及烟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燃室以及第一地下烟道,焚烧炉与二燃室的一端连通,二燃室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地下烟道与烟气净化器连通;第一地下烟道内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阻挡墙,阻挡墙上设有过孔;第一地下烟道的长度至少10m,第一地下烟道的深度为H,0.5≤H≤4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阻挡墙之间设有阻挡件,阻挡件由带有多边形的通孔的砖块堆叠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地下烟道内设有喷雾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地下烟道底端自下而上设有防水层、细过滤层以及粗过滤层,防水层的下端设有阀门,阀门与外部水池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附层,吸附层位于细过滤层以及粗过滤层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墙上的过孔为不规则设置,所有过孔两两之间无完全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上烟道、土屋建筑以及第二地下烟道,第一地下烟道通过地上烟道与土屋建筑连通,土屋建筑通过第二地下烟道与烟气净化器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地下烟道与地上烟道的连接处上设有引风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土屋建筑内设有至少两个缓冲室,缓冲室内包括弓形仓以及山形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地下烟道、地上烟道、土屋建筑以及第二地下烟道均通过砖块与混凝土形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而来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清理成为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垃圾清理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以及焚烧三种处理方式,目前大多采用焚烧这一处理方式居多。

垃圾焚烧具体通过焚烧炉以及烟气净化器组成,垃圾在焚烧炉内焚烧,其产生的烟气(包括二噁英等有毒物质)通入至烟气净化器内进行烟气处理,将烟气中的有毒物质完全处理。然而此种梵烧装置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焚烧产生的烟气温度在800℃左右,而且烟气流动速度快,如果直接将烟气输入至烟气净化器内,烟气净化器承受高温很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还有可能烟气中的有毒物质由于流速过快,还没有完全处理即被排出至大气中,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的降温除尘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包括焚烧炉以及烟气净化器;其中,还包括二燃室以及第一地下烟道,焚烧炉与二燃室的一端连通,二燃室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地下烟道与烟气净化器连通;第一地下烟道内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阻挡墙,阻挡墙上设有过孔;第一地下烟道的长度至少10m,第一地下烟道的深度为H,0.5≤H≤4m。

通过二燃室的设置,加强整体焚烧的效率,保证排放出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充分焚烧、分解;进一步,通过地下烟道的设置,由于地下温度低于地表温度,有一定的降温效果,地下环境阴暗潮湿,通过泥土中所带有的水分进一步起到降温效果,阻挡墙的作用是为了减缓烟气流通的速度。喷雾器的作用是喷射出雾状水汽,通过水汽与排放出的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结合,将大颗粒物质直接降落至地下烟道内,起到除尘效果。地下烟道的长度设置,保证整体的降温、除尘效率。此外采用地下烟道还有保密效果,参观人员参观整体装置的时候,很难发现地下烟道,从而保证技术的保密。

其中,相邻的阻挡墙之间设有阻挡件,阻挡件由带有多边形的通孔的砖块堆叠形成。

阻挡件的设置,起到进一步增强除尘的效果,烟气通过通孔穿过,起到分散烟气的效果,另外通孔数量多,形成多股分散的气流,防止一股气流直接将阻挡墙吹垮。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撞击砖块侧壁的时候,会掉落至地下烟道内,也会起到除尘的效果。

其中,第一地下烟道内设有喷雾器。

喷雾器主要用于喷洒雾状气体,使得地下烟道内部的空气存在水汽,形成一个潮湿的环境,当烟气通过第一地下烟道,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很容易吸附水汽,由于重力掉落。此处喷雾器,相对比直接通过水管进行浇灌有两个特点,一、节约用水,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二、保持内部环境的平衡,水分过多,很容易使得内部滋生病虫,通过喷洒,保证内部的一个相对潮湿,但又不会有积水产生的一个环境。

其中,第一地下烟道底端自下而上设有防水层、细过滤层以及粗过滤层,防水层的下端设有阀门,阀门与外部水池连通。

喷雾器喷出带雾状的水与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结合掉入至地下烟道底部,通过石子组成的粗过滤层过滤,再通过细过滤层进一步过滤,通过防水层将水保存,在烟气流通的过程中同样起到降温效果,在烟气排放完成,通过将阀门打开,将剩余的水直接排放至外部水池中,外部水池又可以将水通过喷雾器进行喷雾,达到水的持续利用,形成水循环。烟气中夹杂着水分,可以便于与后端的烟气净化器配合,主要是烟气净化器中的光触媒离子,光触媒是一种催化剂,不直接参与降解反应,它通过吸收光能把水或氧化转化为强氧化活性基团,故此处产生的水分,可以用于后端的净化处理,无需通过后端注水或者注氧。

其中,还包括吸附层,吸附层位于细过滤层以及粗过滤层之间。

吸附层主要用于吸附水里面的有害物质,防止污染外部水池,其主要成分为木炭,此处木炭为粉末状。

其中,阻挡墙上的过孔为不规则设置,所有过孔两两之间无完全重合。

过孔两两之间不完全重合,进一步保证烟气的除尘效果,即排放产生的烟气无法直接一次性通过所有的阻挡墙,烟气会撞击阻挡墙然后从过孔穿过进入下一步,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受到撞击会掉落至地下烟道内,阻挡墙具有减缓烟气流速以及除尘的效果。

其中,还包括地上烟道、土屋建筑以及第二地下烟道,第一地下烟道通过地上烟道与土屋建筑连通,土屋建筑通过第二地下烟道与烟气净化器连通。

通过地上烟道的设置,同样起到除尘、降温的效果,但是相对于地下烟道,地上烟道的效果仅为其的60%,另外地上烟道有起到隐蔽地下烟道的效果,如有人按照地表的装置完全仿制,达不到地下烟道这种除尘、降温效果。

其中,第一地下烟道与地上烟道的连接处上设有引风机。

引风机的设置,加强烟气整体的流动速度,防止烟道过长,影响烟道流动。

其中,第一地下烟道的深度为H,0.5≤H≤4m。

地下烟道深度的限定,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烟道整体的体积,同时一定的深度,起到进一步降温的效果。

其中,土屋建筑内设有至少两个缓冲室,缓冲室内包括弓形仓以及山形仓。

弓形仓的设置,使得烟气形成波浪形,减缓烟气的流速,山形仓的设置,防止弓形仓堆积的烟气过多,起到缓冲效果。

其中,第一地下烟道、地上烟道、土屋建筑以及第二地下烟道均通过砖块与混凝土形成。

通过砖块与混凝土配合,形成通道,砖块可以储水,保证整体的降温效果,同时,砖块建筑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地下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土屋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烟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地下烟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6所示,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包括焚烧炉1、二燃室2、第一地下烟道3、地上烟道4、土屋建筑5、第二地下烟道6以及烟气净化器7;此处其具体的连接方式,焚烧炉1产生的烟气通过二燃室2、第一地下烟道3、地上烟道4、土屋建筑5以及第二地下烟道6,最后通到烟气净化器7内。此外还包括进料器8,垃圾均通过进料器8将其运输至焚烧炉1内,进料器8具体为传送带式,将垃圾从地表平面输送至梵烧炉1内,此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加赘述。此外,通过第二地下烟道6排放的烟气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除尘降温,传送至烟气净化器7内,其具体可以一次经过脱硫箱、旋风除尘等设备再进入至烟气净化器7内。此处具体增加的设备均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详细赘述。

二燃室2,具体是通过注入氧气,将梵烧炉产生的烟气进行二次梵烧,使得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一步梵烧分解,保证梵烧充分。进一步,还包括旋风除尘装置9,二燃室2产生的烟气从底部输入至旋风除尘的侧面,从侧面输入,由于此处旋风除尘装置9为倒圆台形,故输入的管道与旋风除尘装置9的侧面相切输入,保证输入的烟气刚好与旋风除尘装置9相切,形成旋风效果,进一步加强除尘的效果。旋风除尘装置9的顶部通过输气管延伸至第一地下烟道3。

第一地下烟道3与第二地下烟道6之间的区别仅在于长度不同,第一地下烟道3的长度至少为10m,一般优选为15m。第二地下烟道6的长度为3-7m,此处优选为5m。地上烟道4与两条地下烟道的区别在于,地上烟道4位于地表上方,地下烟道位于地下,两者之间的除尘、降温效果也不同,地上烟道4的效果仅为其的60%,另外地上烟道4有起到隐蔽地下烟道的效果,如有人按照地表的装置完全仿制,达不到地下烟道这种除尘、降温效果,此处地上烟道4具体为25m长。三者之间内部结构一致,故此处仅以第一地下烟道3为例,详细阐述其结构,其余两个结构不做重复描述。第一地下烟道3的深度为H,0.5≤H≤4m,故第一地下烟道3整体的尺寸优选为深度H为2m,宽度为0.8m,长度为15m,宽度通常为0.6-1.2m,优选为0.8m,可以供维修人员进入维修。此外,第一地下烟道3与地表高度持平,其顶部是用若干水泥板39或者钢板进行顶部封闭,之后再用混凝土将表面封闭,使得与地表高度持平,此处表面混凝土的厚度优选为10cm,保证密封的情况下,如果内部发生故障,可以很容易将表面混凝土拆除,在将水泥板跟钢板拆除进行维修。此种设置,使得地下烟道与地表其他位置形状一致,正常情况下,通过人眼无法观察到存在地下烟道,起到保密效果。

第一地下烟道3与第二地下烟道6以及地上烟道4均通过砖块与混凝土搭建而成,采用砖块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砖块也可以存储一定的水分,当烟气通过的时候也可以带走一部分水分。同时,根据天气原因,如果下雨,砖块也能存储一定的水分,可以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形成一个相对潮湿的环境,此处砖块为耐高温砖块,保证整体长期使用的寿命。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烟道的长度最长不超过80m,一般间隔20m设置一台引风机,此外地下烟道与地上烟道之间也可以增设引风机,加快烟气流动的速率,此处引风机还可以通过调节功率,调节烟气流动的速率,引风机具体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加赘述。

第一地下烟道3内设有若干呈阵列分布的阻挡墙31,阻挡墙31上设有过孔311,一个阻挡墙31上设有一个过孔311,所有的过孔311之间两两不完全重合,即过孔311均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不规则设置,采用此种设置,主要保证多重阻挡,使得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能够很好的进行过滤除尘,此处过孔311的高优选为0.7m,宽优选为0.5m。此处阻挡墙31之间的具体优选为4m,阻挡墙31与第一地下烟道3均通过砖块与混凝土搭建而成。阻挡墙31之间设有阻挡件32,此时阻挡件32位于两个阻挡墙31中间位置。阻挡件32由带有多边形的通孔的砖块堆叠形成,具体可以通过空心砖堆叠,具体通过混凝土固定,此处空心砖的通孔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正六边形,还可以为圆形。此处优选为矩形,因为此种形状为常规空心砖,生产成本较低。阻挡件32的设置,起到进一步增强除尘的效果,烟气通过通孔穿过,起到分散烟气的效果,另外通孔数量多,形成多股分散的气流,防止一股气流直接将阻挡墙31吹垮。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撞击砖块的时候,也会起到除尘的效果。进一步,例如在10m长度的烟道内,优选设有三个阻挡墙31一级两个阻挡件32,阻挡墙31与阻挡墙31之间等距设置。

在第一地下烟道3的顶部设有喷雾器33,喷雾器33喷出带雾状的水与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结合掉入至地下烟道底部起到降尘的效果,此处喷雾器33的水具体通过外部水池供水。喷雾器33优选设置在阻挡墙31或阻挡件32上,采用此种设置,安装固定方便,若出现故障,防止在拆卸的过程中损坏喷雾器33。喷雾器33主要用于喷洒雾状气体,使得地下烟道内部的空气存在水汽,形成一个潮湿的环境,当烟气通过第一地下烟道3,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很容易吸附水汽,由于重力掉落。此处喷雾器,相对比直接通过水管进行浇灌有两个特点,一、节约用水,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二、保持内部环境的平衡,水分过多,很容易使得内部滋生病虫,通过喷洒,保证内部的一个相对潮湿,但又不会有积水产生的一个环境。

第一地下烟道3底端自下而上设有防水层34、细过滤层35、吸附层36以及粗过滤层37,防水层34的下端设有阀门38,阀门38与外部水池连通。此处粗过滤层37具体为石子,高度为10cm,细过滤层35为沙子,高度也为10cm,吸附层36具体为木炭组成,用于吸附有害物质,高度也为10cm。防水层34具体为防水布。阀门38与防水层34为连通设置,即打开阀门38即可实现排水。喷雾器33喷出带雾状的水与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结合掉入至地下烟道底部,通过石子组成的粗过滤层37过滤,吸附层36吸附有害物质,再通过细过滤层35进一步过滤,通过防水层34将水保存,在烟气流通的过程中同样起到降温效果,在烟气排放完成,通过将阀门38打开,将剩余的水直接排放至外部水池中,外部水池又可以将水通过喷雾器33进行喷雾,达到水的持续利用,形成水循环。烟气中夹渣着水分,可以便于与后端的烟气净化器7配合,主要是烟气净化器7中的光触媒离子,光触媒是一种催化剂,不直接参与降解反应,它通过吸收光能把水或氧化转化为强氧化活性基团,故此处产生的水分,可以用于后端的净化处理,无需通过后端注水或者注氧。

第一地下烟道3与地上烟道4的连接处上设有引风机,引风机的设置,加强烟气整体的流动速度,防止烟道过长,影响烟道流动。此处引风机具体为间隔20m设置一台,防止气体流动时间过长,流速不够引发堆积。

土屋建筑5内设有至少两个缓冲室51,此处优选为两个缓冲室51,缓冲室51内包括弓形仓52以及山形仓53,弓形仓52的设置,使得烟气形成波浪形流动,减缓烟气的流速,山形仓53的设置,防止弓形仓52堆积的烟气过多,起到缓冲效果。此处缓冲室的结构类似,只是根据烟气具体的流动方向做了调整,附图5中烟气按照箭头指示方向流动。此处土屋建筑5内同样采用砖块与混凝土搭建而成,其长度优选为15m,宽度优选为5m,高度优选为5m。

烟气净化器7中设有光触媒离子等净化分子,用于净化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通过排气管,将处理后的烟气排放至大气中。

通过二燃室2的设置,加强整体焚烧的效率,保证排放出的烟气充分焚烧;进一步,通过地下烟道的设置,由于地下温度低于地表温度,有一定的降温效果,地下环境阴暗潮湿,通过泥土和砖块中所带有的水分进一步起到降温效果,即使烟气的高温带走水分,通过喷雾器33跟下雨天气,也能随时保证地下烟道潮湿,阻挡墙31的作用是为了减缓烟气流通的速度。喷雾器33的作用是喷射出雾状水,通过与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结合,起到除尘效果。地下烟道的长度设置,保证整体的降温、除尘效率。此外采用地下烟道还有保密效果,参观人员参观整体装置的时候,很难发现地下烟道,从而保证技术的保密。

设计图

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1274.0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55310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F23G 5/16

专利分类号:F23G5/16;F23J15/02;F23J15/00;B01D45/06;B01D50/00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申建军

第一申请人:申建军

申请人地址: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牛鼻洞木渔岩路(卢克杂志篮厂)

发明人:申建军

第一发明人:申建军

当前权利人:申建军

代理人:汤时达

代理机构:33262

代理机构编号: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烟气降温除尘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