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与放大论文-李佳杰,陈贵敏

优化与放大论文-李佳杰,陈贵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优化与放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位移放大机构,柔性铰链,矩阵表示,运动静力学

优化与放大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杰,陈贵敏[1](2019)在《柔性二级差动式微位移放大机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位移放大机构常常用来扩大压电陶瓷致动器的行程范围。鉴于差动式微位移放大机构具有"小结构大倍数"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二级差动式杠杆微位移放大机构。应用矩阵表示法对其进行了运动静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柔性铰链的分布位置及其几何特征参数为优化变量,并以提高位移放大比和减小最大应力为目标函数建立一种双目标优化模型。机构经过优化设计后位移放大倍数高达48倍,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为44倍,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模型具有准确性和高效性,同样可适用于其他柔性铰链机构的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徐彬,王传礼,喻曹丰,解甜[2](2019)在《基于GMA柔性换向放大机构的结构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以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为驱动单元,以杠杆式柔性铰链进行位移换向放大的微位移传递机构。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在考虑柔性铰链转动中心偏移量的基础上,推导出柔性换向放大机构的放大比和固有频率表达式,运用Matlab软件优化分析柔性铰链的切割半径R和最小厚度t等几何参数,获得了柔性铰链几何参数的最优值,并对优化后的结果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实现了机构放大倍数高、位移换向呈直线输出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10期)

刘其先,胡望[3](2019)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优化管治的关键一招 新兴际华:放大“决策上的专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务院国资委对集团公司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授权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集团公司也在优化治理管控模式。其中关键一招,就是利用专职董事双重身份(任职企业的董事+集团决策咨询),通过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放大其行业研究特长、管理经验优势,强化其对董事会重大事项决策的支撑能力,从而将其作为落实管资本、维护股东权益、强化董事会行权能力、推动集团公司整体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来源于《董事会》期刊2019年10期)

陈光余,陈泳,祝箫,陈方耀,李娟[4](2019)在《优化营商环境 我市各地放大招》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伊始,成都确定了“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的工作主题,把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作为成都宣示以更高水平开放走向世界的号召力,作为赢得全球投资者的生命力。按照成都市“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企业需求”的要求,我市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围绕各自优(本文来源于《成都日报》期刊2019-06-27)

黄宙,李宏男,付兴[5](2019)在《自复位放大位移型SMA阻尼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复位放大位移型SMA阻尼器(re-centering deformation-amplifiedSMAdamper,RDASD)。该阻尼器可将位移变形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放大,通过限制放大以后的位移充分发挥SMA材料的耗能能力。首先建立了该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基于SMA材料的旗帜型恢复力模型,分析了预变形、超弹性拉伸位移、刚度和长度四个参数对该阻尼器耗能系数的影响规律。为实现最佳耗能和减震控制效果,提出了该阻尼器的设计准则和性能优化方法。最后以某叁层钢框架结构为例,分析了有控和无控两种工况下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验证了该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何川[6](2019)在《CHO细胞培养生产抗体药物的工艺优化与放大研究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抗体作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性蛋白药物,主要是通过CHO(Chinese Hamster Ovary)细胞培养来表达生产。与前一代的生物技术产品如细胞因子类药物相比,抗体类生物药的主要特点是临床用药剂量大,因此需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而CHO细胞培养的工艺优化和规模放大具有较大挑战性。提高细胞培养工艺表达量,扩大细胞培养生产规模,保证表达抗体质量稳定成为目前国内抗体产业界在抗体类蛋白药物规模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着以上问题,系统研究了CHO细胞的流加培养小试工艺优化,中试和产业化规模工艺放大,并探索性开发了基于切向流换液(ATF)技术的浓缩灌流工艺,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抗体类药物规模产能。首先考察了培养基中金属离子的浓度对抗体质量的影响,培养基中将铜离子浓度从1000 nM降低到500 nM时,抗体产物MAb A的生产细胞可以维持1.2×107 vc/mL密度的生长,抗体产量保持不变,电荷异构体中碱性异构体的比例明显降低。说明铜离子作为多种酶的辅因子,除了维持细胞生长代谢,还会对C-端脯氨酸酰胺化产生影响。在搅拌式反应器培养抗体MAb A生产细胞时,将溶氧从60%降低至20%,细胞生长及抗体产量没有明显变化,抗体N-糖基化中G0F 比例明显升高,G1F 比例明显降低,说明溶氧水平对半乳糖糖基化有明显影响。另一方面延长培养时间观察到抗体酸性异构体比例明显上升,主要原因是培养液环境中自由基和氧化还原作用对抗体理化性质的稳定性存在一定影响。随后基于机械搅拌鼓泡式反应器内气-液传质理论,开发了一套动物细胞反应器传质模型。此模型结合了反应器传质属性和细胞培养代谢参数对细胞在大规模反应器培养过程中的氧气需求和二氧化碳累积水平做出了预测。在此模型的指导下,MAb A细胞培养工艺从2L实验室规模一次性放大到了1500L产业化规模,最终细胞生长、抗体产量和抗体质量在小试规模和商业化生产规模之间保持了一致。针对传统CHO细胞流加培养条件下由于细胞代谢废物积累造成抗体产量难以进一步大幅提高的问题,我们开发了基于切向流过滤换液ATF系统的CHO细胞浓缩灌流培养工艺。在浓缩灌流培养工艺的优化过程中,培养液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检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灌流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及灌流速率的调整提供了依据。最终通过浓缩灌流培养工艺,MAb A细胞生长密度提高了7.5倍,抗体产量提高了7.7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高福天[7](2019)在《桥式杠杆放大机构的设计、优化及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电陶瓷驱动器具有分辨率高、刚度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微/纳米级的定位和操作,然而,压电陶瓷的行程至多为压电陶瓷自身长度的0.1%,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使用位移放大机构来放大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行程。本文在分析了桥式放大机构与杠杆放大机构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桥式杠杆放大机构,能够在保证自身结构紧凑的情况下输出较大的放大倍数,同时对机构进行建模分析了机构的使用性能。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机构内部存在双稳态的现象会影响机构的负载能力,因此对机构的双稳态现象进行建模求解跳转阈值,并结合以上分析对机构进行优化。最后针对桥式杠杆放大机构进行迭代学习控制研究。首先,通过建立单个柔性铰链的受力与产生的位移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柔度矩阵法对机构进行静力学建模,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对机构的固有频率进行计算,得到机构的放大倍数与固有频率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实验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在进行桥式杠杆放大机构放大倍数测量实验时,发现了机构内部的双稳态现象,并对双稳态现象的存在原理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大挠度柔性梁模型进行分析后选择椭圆积分对柔性铰链进行建模,结合机构的运动学与受力分析得到桥式杠杆放大机构的双稳态模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实验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对桥式杠杆放大机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后发现,机构的性能无法达到实际的使用要求,因此通过对多种多目标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最终采用Matlab与Ansys联合仿真的方法,对机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从Pareto解集中挑选符合实际使用要求的结构参数。最后,针对实验中桥式杠杆放大机构的迟滞现象,提出了一种高阶迭代学习控制策略,避免了传统的采用迟滞模型逆补偿时求解模型较为复杂的问题,消除了迟滞非线性对桥式杠杆放大机构输出位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赵强[8](2019)在《两种重组大肠杆菌在放大过程中的差异及温度诱导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组基因工程菌,必须保持其稳定并且具有遗传特性才有意义和价值。因此,重组基因工程菌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又不能产生变异或突变或某些特性减弱、消失。本研究对菌种1和菌种2在传代过程中、发酵培养过程中和冷冻保存过程的稳定性进行探究,结果如下:1.重组基因工程菌(菌种1和菌种2)在LB液体培养基传代过程中,稳定性很好,菌种1正常传代50代,其传代稳定性为100%,传代60代,传代稳定性为99%;菌种2正常传代40代,其传代稳定性为100%,传代60代,传代稳定性降为99%。2.重组基因工程菌(菌种1和菌种2)在发酵过程中,细胞中的质粒会不可避免的丢失。批式阶段菌种1和菌种2细胞几乎没有出现质粒丢失的现象;在补料阶段,菌种1和菌种2随着补料时间的延长,细胞都出现质粒丢失,菌种1在补料后期含质粒细胞比例为91%,菌种2为96%;42℃升温诱导后,两种菌株质粒丢失明显,最终菌种1含质粒细胞比例为84%,菌种2为80%,相比菌种1,菌种2在升温42℃诱导质粒丢失更多一些。3.重组基因工程菌在甘油冷冻保存过程中,不同保存条件下,结果差异显着:保存在4℃条件下,时间不超过30天,菌种1和菌种2的活细胞数比较稳定,超过30天,活细胞数明显下降;保存在-20℃条件下,在12个月之内,菌种1和菌种2活细胞的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超过12个月后,活细胞数量下降明显;保存在-80℃和液氮(-196℃)条件下,菌种1和菌种2活细胞的数量下降趋势最慢,菌种保存稳定性好,尤其是液氮保存效果最好。另外,在重组大肠杆菌菌种保存的过程中,反复冻融会严重降低重组大肠杆菌的存活率,由于每一次冷冻,都会形成冰晶,冰晶伤害细胞。因此,为使菌种有较高的存活率,不宜反复冻融。在对重组基因工程菌(菌种1和菌种2)发酵放大过程中,两菌种的差异如下:1.在一般培养基摇甁发酵过程中,菌种1的类人胶原蛋白含量0.23 g/L,菌种2的类人胶原蛋白含量比菌种1提高了13.04%;在优化培养基摇甁发酵过程中,菌种1的类人胶原蛋白含量0.21 g/L,菌种2的类人胶原蛋白含量比菌种1提高了33.33%。摇甁发酵的结果来看,菌种2对于菌种1优势很明显。2.在30 L发酵罐中,控制不同比生长速率,细胞的生长和类人胶原蛋白表达情况差异明显:菌种1比生长速率为0.20 h~(-1)和0.25 h~(-1)时,细胞浓度和类人胶原蛋白含量都比较理想(分别为83.7 g/L,12.8 g/L和83.8 g/L,12.5 g/L),而菌种2控制比生长速率为0.15 h~(-1)时,细胞浓度和类人胶原蛋白含量最大(84.6 g/L,13.7 g/L)。3.从30 L发酵罐放大到125 L发酵罐的过程中,菌种1和菌种2在放大的过程中,细胞生长情况和类人胶原蛋白的表达都有了一定的下降,菌种1细胞浓度下降了2.86%,类人胶原蛋白表达下降了36.56%;菌种2细胞浓度下降了14.64%,类人胶原蛋白表达下降了32.04%;其原因之一可能是125 L发酵罐的氧传递能力低于30 L发酵罐。4.由于菌种2发酵平行好,发酵过程稳定,因此选取菌种2进行两次温度诱导优化,结果是:首次42℃诱导时间3 h效果最好,在发酵结束时,经过两次温度诱导的类人胶原蛋白浓度达到12.58 g/L,对照组类人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0.36 g/L,比对照组提高了21.43%。两次诱导对细胞后续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最终细胞浓度仅为对照组的87.83%。(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晓磊,金振林,李晓丹[9](2019)在《2-DOF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结构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制一种能实现快速行走、运动灵活性好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对一种能够实现机构末端位置行程放大的2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运动性能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并将优化结果应用到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腿部机构,研制出样机。首先,推导2自由度并联行程放大机构位置反解,建立机构的线速度雅克比矩阵,对机构的工作空间进行分析。其次,建立机构运动灵活性能评价指标,揭示主要结构参数对灵活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容限加权法确定一组合理的结构参数,使运动灵活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最后,根据优化的结构参数设计出仿生四足机器人腿部机构和整体的虚拟样机,并进行虚拟样机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并联行程放大机构各驱动参数变化平稳,理论速度和仿真速度误差在±1.6×10~(-6)m/s范围内,验证仿生四足机器人腿部机构设计方案和结构参数的合理性及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为该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陈为林,卢清华,乔健,孔垂旺,罗陆锋[10](2019)在《柔顺桥式位移放大机构的非线性建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柔顺桥式位移放大机构因结构紧凑、位移放大倍数大等优点已成为精密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以往研究仅在线性范围内讨论桥式位移放大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的问题,本文对典型集中柔度桥式位移放大机构进行了非线性建模与优化。考虑剪切作用与几何非线性,通过能量法、有限单元法与数值拟合,对机构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半解析建模,以实现非线性结果的快速预测。为实现输出位移最大化与抑制几何非线性作用,提出机构平面内尺寸与厚度的综合优化策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显示,机构非线性建模误差均在5%以内且优化结果具备有效性。本文提出的两步法半解析非线性建模方法以及平面内尺寸和厚度的综合非线性优化策略对其它复杂柔顺机构的非线性结果快速预测与优化设计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优化与放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了一种以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为驱动单元,以杠杆式柔性铰链进行位移换向放大的微位移传递机构。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在考虑柔性铰链转动中心偏移量的基础上,推导出柔性换向放大机构的放大比和固有频率表达式,运用Matlab软件优化分析柔性铰链的切割半径R和最小厚度t等几何参数,获得了柔性铰链几何参数的最优值,并对优化后的结果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实现了机构放大倍数高、位移换向呈直线输出的设计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化与放大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佳杰,陈贵敏.柔性二级差动式微位移放大机构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9

[2].徐彬,王传礼,喻曹丰,解甜.基于GMA柔性换向放大机构的结构设计与优化[J].机械传动.2019

[3].刘其先,胡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优化管治的关键一招新兴际华:放大“决策上的专家”作用[J].董事会.2019

[4].陈光余,陈泳,祝箫,陈方耀,李娟.优化营商环境我市各地放大招[N].成都日报.2019

[5].黄宙,李宏男,付兴.自复位放大位移型SMA阻尼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9

[6].何川.CHO细胞培养生产抗体药物的工艺优化与放大研究工程[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

[7].高福天.桥式杠杆放大机构的设计、优化及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8].赵强.两种重组大肠杆菌在放大过程中的差异及温度诱导优化[D].西北大学.2019

[9].王晓磊,金振林,李晓丹.2-DOF并联行程放大机构结构参数优化[J].光学精密工程.2019

[10].陈为林,卢清华,乔健,孔垂旺,罗陆锋.柔顺桥式位移放大机构的非线性建模与优化[J].光学精密工程.2019

标签:;  ;  ;  ;  

优化与放大论文-李佳杰,陈贵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