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间变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基因组,陆地棉,锥栗,射干,木本植物,水曲柳。
种间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沈超[1](2019)在《棉花种间变异的挖掘与QTL定位应用及重组变异全基因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自身商品化率达95%以上,在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陆地棉作为主要的栽培种,产量虽高,但其遗传多样性较低。棉花野生种具有抗病虫、抗旱抗寒、耐盐碱等特性。如何利用野生种质的优良特性来改良陆地棉,培育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是今后棉花育种与遗传改良的一个重点。重组产生的遗传变异可以通过自然选择进行筛选,决定了生物体的适应性进化,从而间接地决定基因组进化,重组变异在自然种群中普遍存在,是进化和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内容,主要结果如下:1.棉花种间变异的挖掘与利用对陆地棉鄂棉22、海岛棉3-79,毛棉,黄褐棉,达尔文棉进行SLAF-seq测序,构建五个棉种的进化关系,鉴定大量的种间变异。以此为基础,构建以陆地棉背景的含有71个家系的黄褐棉导入系群体。导入片段的基因组覆盖率为36.3%。对15个表型性状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成正态分布且分离变异较大。利用2839个高质量SNPs共检测到48个QTL,其中19个QTL与产量相关,29个QTL与纤维品质相关,鉴定到一个可能与产量(铃重或衣分)相关的候选基因(Gh_A09G0372)。2.棉花全基因组重组率变异研究以连锁作图和连锁不平衡作图两种方法分析棉花全基因组重组率的变异,发现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重组呈现不均匀的分布模式。重组率与基因密度、标记密度、距着丝粒的距离均呈显着正相关,但与TE密度呈显着负相关。陆地棉栽培种的重组率高于亚洲棉地方种。重组率在种内的变化小于种间。结构变异区域的重组率相对较高且变化较大。重组受地理来源和育种时期的影响相对较小。利用267份陆地棉材料对15个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检测到163个QTL,并鉴定到一个位于两个高重组间之间且与棉花早熟相关的候选基因Ghir_COL2。纤维品质性状与产量和早熟性状相比,受到了更强烈的选择,暗示了重组促进了棉花的驯化和遗传改良,为棉花重组率变异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吉祥[2](2019)在《水曲柳种间杂交子代木质素含量变异及FmPAL核苷酸多态性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是我国东北地区重点的野生保护植物。本研究以白蜡属种间杂交子代为研究材料,分析F1代植株木质素含量的变异情况。克隆在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和限速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对FmPAL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以及表达模式分析。筛选F1代各无性系中FmPAL的SNP位点,并与木质素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为从分子角度对水曲柳的选育和木材改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1个水曲柳杂交组合及16个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间木质素含量具有显着的差异性(P<0.01)。各杂交组合变异系数在17.27%-24.43%之间,遗传力范围为0.657-0.801。筛选出各组木质素含量最高的杂交组合为70号129号和7号,其木质素含量遗传增益分别为13.59%,25.57%,36.33%。共筛选出6个木质素含量高的无性系分别为:Ⅰ-86-5、Ⅱ-100-3、Ⅱ-129-6、Ⅱ-7-10、Ⅰ-48-4 和 Ⅰ-55-1。对81个水曲柳杂交组合和19个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嫁接苗生长性状(生长量/基径)进行显着性分析。其中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生长量及水曲柳×绒毛白蜡组内基径差异不显着。各杂交组合间生长量的变异系数范围为67.94%-74.22%。生长量最大杂交组合为69号、75号和112号。69号杂交组合生长量及基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7.09%,5.45%;75号杂交组合生长量及基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4.75%,24.15%;112号杂交组合生长量遗传增益为61.54%。2、克隆得到FmPAL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674bp,编码557个氨基酸。通过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表达模式分析,确定了 FmPAL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但具有跨膜结构域,与樟子松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FmPAL在新生枝中的表达量最高,并在5月份达到最高,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在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的诱导过程中(低温、盐、脱落酸、生长素和赤霉素)FmPAL基因的表达量皆发生显着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FmPAL基因参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诱导。3、以水曲柳F1代176个无性系单株为材料,对FmPA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研究。通过测序比对共得到33个SNP位点,其核苷酸多样性Pi值为0.00745,单倍型数是131,单倍型多样性值为0.9997,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12.423。证明了FmPAL基因的变异率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单个SNP碱基根据测序峰图进行基因分型,对其中的野生纯合型和突变纯合型对应木质素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共筛选出叁个SNP位点与木质素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由此表明,FmPAL基因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140、SNP654,SNP796与水曲柳木质素的含量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迟天华,徐婷婷,刘颖鑫,马杰,管志勇[3](2018)在《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后代耐寒性的遗传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菊花野生近缘种耐寒性的遗传变异机制,本研究以二倍体近缘种异色菊(不耐寒)×菊花脑(耐寒)种间F_1为材料,研究脚芽期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脚芽数量和脚芽高度3个耐寒性状的杂种优势、主基因效应和相关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鉴定出高耐寒株系。结果表明,种间F_1群体的LT_(50)、脚芽数量和脚芽高度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21.75%、51.80%和41.95%;3个耐寒性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其中脚芽高度的中亲优势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表明,LT_(50)、脚芽数量和脚芽高度分别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和1对加性主基因控制。相关性分析表明,LT_(50)与脚芽数量、脚芽高度存在极显着负相关(P<0.01),为LT_(50)的间接选择提供了依据。基于耐寒性状隶属函数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高耐寒、耐寒、低耐寒和不耐寒4个等级,其中高耐寒株系将为今后菊花耐寒性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亲本材料。本研究明确了菊花二倍体近缘种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机制,为今后耐寒性QTL定位和菊花耐寒育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陈仕勇,马啸,张新全,陈智华,周青平[4](2018)在《基于SSR标记的小麦族St、H、Y基因组六倍体物种遗传变异及种间亲缘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族含有St、H、Y基因组的物种是禾本科小麦族最大的一个类群,它们不仅包含许多优良的牧草资源,还含有许多优异的抗逆基因资源,是牧草和麦类作物育种重要的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然而该类群物种的种属界限及系统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六倍体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争议较大,相关的研究还较少,其限制了该类群物种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小麦族St、H、Y基因组六倍体物种种间亲缘关系可为该类群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种属关系及系统演化关系等提供重要参考。系统收集具有StHY、StStY、StStH、StHH基因组组成的六倍体物种25个,选用具有高通用性的SSR分子标记对其种间遗传变异、分化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7对SSR引物在46份供试材料中扩增出条带共22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13条,比率为93.01%;2)Dice遗传相似系数表明供试材料间的系数变异为0.479~0.981,平均值为0.670;StHY、StStY、StStH和StHH不同基因组组成物种内的相似系数变化分别为0.544~0.981、0.509~0.899、0.530~0.843和0.550~0.827,平均值分别为0.722、0.700、0.663、0.677;其揭示了供试物种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和不同程度的种间分化;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组组成的物种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相同基因组组成物种基本上能聚在一起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化类型,其中StHY物种间分化最为显着,并与其形态特征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4)进一步明确了国产的披碱草属六倍体物种均为StHY基因组组成。研究结果揭示了供试的不同基因组组成的六倍体物种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种间分化,其中StHY物种可明显分化成3种类型;相同或相似基因组组成的物种间表现出了较近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支持基于基因组组成的分类体系对该类群物种分类地位的划分。(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徐文姬[5](2018)在《野鸢尾与射干种间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花色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野鸢尾(Iris dichotoma)和射干(I.domestica)均属于鸢尾科鸢尾属(Iris)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夏季开花,具有花期长、花量大、抗寒、抗旱、耐瘠薄等特点。本试验以蓝紫色(V)、黄色(Y)和白色(W)野鸢尾与射干(S)杂交、回交及自交后代为试材进行植物学主要性状遗传分析;以黄花野鸢尾、射干以及部分F_1,F_2,BC_1杂交后代为试材,进行花粉大小、生活力和减数分裂行为研究;对不同花色的花瓣色素成分的初步分析,判断不同花色花瓣主要的成色物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HPLC-MS)技术鉴定野鸢尾与射干种间杂交后代花瓣中的花青素苷,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比较不同花色主要花青素的构成。主要结果如下:以叁种花色的野鸢尾作母本和射干杂交,得到的F_1花色均与亲本不同,分别呈现紫色、红褐色和蓝紫色;其F_1自交获得的F_2代群体出现了十分丰富的花色分离;在F_1回交试验中,与射干回交相比与野鸢尾回交,其后代出现了更丰富的花色。以射干为母本,叁种花色的野鸢尾为父本,获得的F_1以及自交F_2的花色均和射干相同。对黄花野鸢尾、射干及其杂交后代F_1、F_2、BC_1-S和BC_1-Y的花粉生活力和减数分裂观察,发现种间杂种F_1(Y×S)与黄花野鸢尾回交后代比与射干回交后代的育性要好一些。不育后代F_2-1和BC_1-S-1出现较高比例的减数分裂异常行为,包括未配对染色体、染色体桥、滞后染色体、异常纺锤丝、不同步分离、不均等分裂等异常行为,这些异常是造成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杂交后代的花色分为8种色系:蓝紫色、紫色、棕褐色、橙色、红色、粉色、黄色和白色。对不同色系的花瓣进行解剖观察拍照,花瓣所呈现的颜色与内部色素细胞或细胞团所呈现的颜色基本相一致,花瓣中色素主要都分布于上表皮。初步定性表明蓝紫色、紫色、粉色和白色花瓣不含有类胡萝卜素,纯黄色和纯白色花瓣不含有花青素。所有色系的花瓣均在330 nm附近有特征吸收峰,表明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在野鸢尾与射干种间杂交后代分析鉴定出的29花青素苷,来源于6种花青素糖苷配基:飞燕草色素(Dp)、天竺葵色素(Pg)、矢车菊色素(Cy)、矮牵牛色素(Pt)、锦葵色素(Mv)和芍药色素(Pn),其中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的衍生花青素苷远不如飞燕草色素和天竺葵色素的种类和含量丰富,但它们在花色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功能。4种最丰富的飞燕草色素花青素苷是Dp3RG5G,Dp3cispCRG5G,Dp3transpCRG5G,Dp3feRG5G,对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从而分离出了蓝紫色、紫色和棕褐色系的花瓣。虽然主要在橙色、红色和粉色的花瓣中检测到天竺葵色素,但是在杂交后代中的蓝紫色、紫色、棕褐色和黄色系的花瓣中也检测到少量的天竺葵色素。从野鸢尾与射干及种间杂交后代中提取的29种花青素,可以分为6组:无酰基化糖苷(3RG,3RG5G),乙酰糖苷(3acRG5G),香豆酰糖苷(3pCRG,3pCRG5G),咖啡酸糖苷(3CRG5G),阿魏酸糖苷(3feRG,3feRG5G)和乙酰化香豆酸酰基(3ac-pCRG5G)。不同色系中花青素苷是否酰基化和酰基化种类存在明显区别。对不同色系花瓣花青素成分的分析鉴定,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花色形成机制,为培育鸢尾新品种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4-20)
王文文[6](2017)在《陆海种间图谱加密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棉属约有52个种,包括7个异源四倍体棉种和45个二倍体棉种,其中4个经过人类驯化成为了栽培种,分别为二倍体的草棉和亚洲棉以及四倍体的陆地棉和海岛棉。作为现在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的两个异源四倍体栽培品种,陆地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生产了全世界95%以上的原棉,但陆地棉纤维品质较差,并且人为选择也使得种内遗传基础比较狭窄。而海岛棉纤维品质优异,对黄萎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但其产量较低使得种植面积较小。棉花育种注重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提高,近年来,将海岛棉纤维品质优良的性状导入到陆地棉中是改良陆地棉纤维品质的重要途径。但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对棉花种质进行改良周期长,效率低。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棉花育种开辟了快速准确的新途径。通过分子标记构建棉花遗传连锁图谱,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和变异,而且还是QTL定位、图位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的重要基础,可大大促进棉花纤维产量以及纤维品质的改良。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与植物抗病、产量品质等性状息息相关。在棉花中,这些染色体重排可能与棉花纤维发育有关,而研究棉纤维发育一直是棉花研究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将这些基因组结构变异研究清楚对于深入理解棉纤维形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陆海种间遗传图谱基础上,根据亚洲棉基因组序列开发SSR引物,构建了一张新的高密度陆海种间遗传图谱。此外,通过比较标记在遗传图谱和棉花基因组所对应的物理位置,对棉花基因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不同棉种的起源、进化、优异等位基因挖掘等研究了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陆地棉×海岛棉)BC1群体遗传连锁图谱加密利用根据亚洲棉基因组序列新开发的13007对SSR引物,筛选亲本中棉所35与Pima S7之间的多态性,共有1762对引物在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13.55%。随后以多态性引物对94个BC1单株进行群体基因型检测,获得1961个标记位点。将新获得的标记与实验室之前定位到图谱上的4052个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包含6009个位点的高密度陆海种间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为3863.97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64cM。偏分离检测结果显示,6009个位点共有898(14.91%)偏离孟德尔分离比。2.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之间共线性分析根据遗传图谱上标记在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以及雷蒙德氏棉基因组中位置构建物理图谱。遗传图谱在与陆地棉和海岛棉物理图谱进行共线性分析时发现,除第5、第8染色体上各有一段倒位外,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完全一致;与二倍体祖先种物理图谱共线性分析时,在2和3、4和5之间均发现相互易位现象,遗传图谱与雷蒙德氏棉所构建的物理图谱共线性较高,并在遗传图谱与雷蒙德氏棉之间发现17个倒位、2个相互易位以及7个简单易位。而在比较遗传图谱与亚洲棉时发现他们之间共线性较差。3.异源四倍体棉种间基因组结构变异通过比较陆地棉与海岛棉物理图谱之间共线性本研究共鉴定到16个倒位现象。(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07)
张邦蛟[7](2016)在《稻属种间杂交诱导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的现象和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种间杂交是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种间杂交以及随后的多倍化事件在许多植物的进化历史中广泛存在,现有的大部分开花植物的进化历程都经历过多倍化事件。种间杂交事件在高等植物中发生的频率非常高,因此种间杂交在物种的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往往扮演着驱动力的重要角色。种间杂交往往会提高遗传及表观遗传的不稳定性,这常被看作是一种基因组的冲击现象。因此,种间杂交以及随后的基因组加倍事件的发生都能够促进新物种的形成及进化的过程。在种间杂交过程中,不同的基因组之间的结合在基因组和转录组上都能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体现在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上,比如染色体重排、基因敲除以及转座子激活,还可能体现在基因表达的水平上、甲基化模式、可变剪接以及一些小RNA上。因此,种间杂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通过稻属种间杂交,成功地获得了叁套叁倍体稻属种间杂交种,并发现了大量的表型变化,我们采用了GISH、AFLP、MSAP、转座子展示、转座子甲基化展示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方法,对这叁套杂交种材料分别进行了遗传学以及表观遗传学变化的检测。结果显示,稻属的种间杂交可导致全基因组范围内发生快速的序列变异以及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并促进了一种LTR类反转座子Dasheng的转座激活,并伴随着其5’端LTR区的去甲基化,并且叁组杂交种所表现出的变异发生频率都有所不同。本文使用叁套人工合成稻属种间杂交种再次展示了种间杂交过程对于遗传稳定性及表观遗传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该影响的多样性和遗传背景依赖性(组合依赖性),暗示了种间杂交在稻属植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孙小颖[8](2016)在《种内特征变异对木本植物个体生长的影响及种间关系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内变异(intraspecific variation)是指同一物种内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表型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差异。这些差异在自然种群中普遍存在,且因其是进化的原材料而在遗传及进化理论中备受重视。然而群落生态学一直仅重视种间差异(interspecific variation),种内变异被长期忽视,直到最近其重要性才逐渐被揭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然种群中存在大量的种内特征变异,且这些种内变异可以影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进而影响物种对资源的获取能力、种间关系及物种的生产力;较高的种内变异也被证明可以提高物种的扩散能力,增加在变化环境中的种群及群落的稳定性,降低物种灭绝风险等。所以,将种内变异纳入经典群落生态学理论框架己被认为是解决群落生态学遗留难题的关键,并已成为当今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有关种内变异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上仍有许多重要问题没有解决,特别是在种内变异对种间关系的影响及响应上仍是空白。例如,1)种内变异是否能改变仅基于种间差异的物种共存状态?如果可以,那么种内变异需要符合怎样的条件便可使原本无法共存的物种稳定共存?2)种内变异与种间差异对个体生长的影响的相对强弱如何?是否会随着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强弱关系?3)种内变异包括可变的表型差异,那么种内变异大小本身是否会随着种间关系的强弱而发生响应和变化?如果有响应,那么种内变异大小与种间关系强弱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因此,鉴于种内变异和种间关系在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等生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理论模型分析、田间幼苗实验和野外森林动态观测叁个角度试图回答上述的3个具体问题,探索种内变异对个体生长的影响及对种间关系的响应。针对第1个问题,我们从经典的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出发,在不失一般性的前提下,通过把同一物种的个体划分为两种类型的方法将种内变异引入该模型中,然后验证边界平衡点的不稳定性来证明新竞争系统的稳定性,并寻找使得物种稳定共存的种内变异条件。针对第2和第3个问题,田间幼苗实验部分选用了天童地区常见的香樟、枫香、石栎、青冈、米槠、苦槠6个乔木物种,设置了这6个物种约700个个体随机混种的混合竞争实验和单个个体单独生长的对照实验,定期测量个体的基径和株高作为特征指标以及用来计算个体的生长量;通过阶段式的分析方法,先排除非生物环境和邻体干扰后,再对种间差异和种内变异的作用进行分析,来检测种内特征变异和种间特征差异对个体生长量差异的贡献率;再通过计算种内变异系数CV、物种平均竞争指数ICI以及种间作用强度RII,探究种间竞争强度与种内变异程度的关系。为了弥补控制实验在物种数和个体发育阶段的不足,选取了天童20公顷大样地的两次每木调查数据和5公顷个体功能特征数据以及地形、土壤等环境数据,进行与幼苗实验相似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种内变异的确可以改变仅考虑种间差异时的物种共存状态。当两个物种的种内差异有重迭但又不完全重迭时,可以使得该竞争系统的绝大多数边界平衡点都不稳定,即一定程度的种内变异可以增加物种稳定共存概率。该结果也意味着并不是任何程度的种内变异都能促进物种共存。2.在幼苗阶段,种内变异对混种个体生长的影响较种间差异带来的影响要小得多。虽然在垂直方向的生长上种内变异的相对重要性随着幼苗生长有所上升,但不能撼动种间差异的主体地位。而在天童大样地非幼苗自然群落中,基于AIC权重的因子重要性分析显示种内变异与种间差异对个体生长的影响都很大,联合解释度达到了49%;不过种间差异的重要性仅略微高于种内差异的影响。这种相对重要性的变化暗示着种内变异的影响很可能会随着个体生长发育的进行而增大。3.混合竞争幼苗实验内多数物种的种内特征变异系数大于对照的非竞争组,意味着种间关系(特别是竞争)可以增大种内变异的程度。而且实验幼苗的种内变异与种间竞争能力间的确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即当物种受到的种间竞争抑制越大时,其种内变异也越大,不过这一负相关并没有在自然群落内被广泛观测到。尽管本研究还存在较多不足,如理论分析仅基于两个物种两类种内变异的竞争系统以及所用的种内变异类型和控制实验物种数量有限等,但是这些已有的结果填补了很多有关种内变异研究的空白,首次给出了种内变异促进物种共存的基本条件,种内与种间特征差异对植物个体生长影响的相对强弱以及种内变异对种间关系的响应形式;并且从多方面表明种内变异的确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差异,它可能对自然群落中种群的生长繁殖、种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物种共存概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种内变异本身也可能会随着种间关系的强弱而发生变化,进而反过来影响种间关系和物种共存概率。这些结论为进一步探索种内变异对个体生长的影响及对种间关系的响应提供了部分理论及实验证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唐青青,黄永涛,丁易,臧润国[9](2016)在《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物种间的功能性状差异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存的基础,而物种内个体间的性状变异对物种的共存和分布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28种主要树种(通过物种多度排序获得,其中常绿和落叶树种各14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叶习性树种的4种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面积和比茎密度)在种间和种内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1)常绿和落叶树种在4种功能性状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常绿树种的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显着低于落叶树种,但叶干物质含量和比茎密度则显着高于落叶树种;(2)比叶面积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叶习性(57.49%),叶面积变化主要来源于种间(66.80%)和种内变异(27.52%),叶干物质含量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种间(38.12%)和种内(33.88%)变异,但比茎密度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种内变异(51.50%),其次为种间变异(32.52%);(3)常绿和落叶树种种间水平的性状相关性可能掩盖各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种内变异能够显着影响群落间的植物功能性状差异,但不同功能性状的种内变异程度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6年03期)
赖俊声,胡青素,龚榜初,江锡兵,陈奕浪[10](2015)在《板栗和锥栗种间杂交种实性状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板栗为母本、锥栗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对杂交产生的种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和锥栗杂交后,其座果率降低,成熟期较父本锥栗有所提前;杂交栗苞形状偏向中性,栗苞质量、每苞坚果数显着高于锥栗,偏向母本,而苞刺长度、硬度及密度受父本影响较大;杂交坚果大小、质量显着大于父、母本,其中,两个杂交组合坚果质量分别为父、母本的1.81倍、1.23倍以上,坚果形状偏向母本,而坚果颜色、色泽受父本影响较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种实栗苞、坚果性状与母本较为接近,而与父本相距较远。(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种间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是我国东北地区重点的野生保护植物。本研究以白蜡属种间杂交子代为研究材料,分析F1代植株木质素含量的变异情况。克隆在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和限速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对FmPAL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以及表达模式分析。筛选F1代各无性系中FmPAL的SNP位点,并与木质素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为从分子角度对水曲柳的选育和木材改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1个水曲柳杂交组合及16个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间木质素含量具有显着的差异性(P<0.01)。各杂交组合变异系数在17.27%-24.43%之间,遗传力范围为0.657-0.801。筛选出各组木质素含量最高的杂交组合为70号129号和7号,其木质素含量遗传增益分别为13.59%,25.57%,36.33%。共筛选出6个木质素含量高的无性系分别为:Ⅰ-86-5、Ⅱ-100-3、Ⅱ-129-6、Ⅱ-7-10、Ⅰ-48-4 和 Ⅰ-55-1。对81个水曲柳杂交组合和19个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嫁接苗生长性状(生长量/基径)进行显着性分析。其中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生长量及水曲柳×绒毛白蜡组内基径差异不显着。各杂交组合间生长量的变异系数范围为67.94%-74.22%。生长量最大杂交组合为69号、75号和112号。69号杂交组合生长量及基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7.09%,5.45%;75号杂交组合生长量及基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4.75%,24.15%;112号杂交组合生长量遗传增益为61.54%。2、克隆得到FmPAL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674bp,编码557个氨基酸。通过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表达模式分析,确定了 FmPAL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但具有跨膜结构域,与樟子松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FmPAL在新生枝中的表达量最高,并在5月份达到最高,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在非生物胁迫和激素的诱导过程中(低温、盐、脱落酸、生长素和赤霉素)FmPAL基因的表达量皆发生显着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FmPAL基因参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诱导。3、以水曲柳F1代176个无性系单株为材料,对FmPA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研究。通过测序比对共得到33个SNP位点,其核苷酸多样性Pi值为0.00745,单倍型数是131,单倍型多样性值为0.9997,核苷酸平均差异数k:12.423。证明了FmPAL基因的变异率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单个SNP碱基根据测序峰图进行基因分型,对其中的野生纯合型和突变纯合型对应木质素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共筛选出叁个SNP位点与木质素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由此表明,FmPAL基因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140、SNP654,SNP796与水曲柳木质素的含量显着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间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1].沈超.棉花种间变异的挖掘与QTL定位应用及重组变异全基因组解释[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李吉祥.水曲柳种间杂交子代木质素含量变异及FmPAL核苷酸多态性关联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9
[3].迟天华,徐婷婷,刘颖鑫,马杰,管志勇.异色菊×菊花脑种间杂交后代耐寒性的遗传变异[J].核农学报.2018
[4].陈仕勇,马啸,张新全,陈智华,周青平.基于SSR标记的小麦族St、H、Y基因组六倍体物种遗传变异及种间亲缘关系研究[J].草业学报.2018
[5].徐文姬.野鸢尾与射干种间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花色形成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
[6].王文文.陆海种间图谱加密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D].西南大学.2017
[7].张邦蛟.稻属种间杂交诱导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的现象和机制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6
[8].孙小颖.种内特征变异对木本植物个体生长的影响及种间关系的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6
[9].唐青青,黄永涛,丁易,臧润国.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J].生物多样性.2016
[10].赖俊声,胡青素,龚榜初,江锡兵,陈奕浪.板栗和锥栗种间杂交种实性状变异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