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向右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块,U形支撑块内设置有平衡块,平衡块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五角标识块,第一五角标识块的外侧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五角标识块,第二五角标识块的下端设置有滚珠;拧动手柄可转动第二五角标识,可通过拧动手柄将第二五角标识块与第一五角标识块每个顶角的颜色进行一一对应来锻炼患者手指的协调能力,双手转动手柄的同时第三连接杆两端会左右摇晃,患者可将指针的标识控制在刻度标识的范围内,以此来锻炼上肢的平衡能力。
主设计要求
1.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2),所述底座(1)上表面向下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所述第一连接杆(14)向右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块(18),所述U形支撑块(18)内设置有平衡块(21),所述平衡块(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五角标识块(26),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的外侧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五角标识块(27),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的下端设置有滚珠(31)。
设计方案
1.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2),所述底座(1)上表面向下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所述第一连接杆(14)向右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块(18),所述U形支撑块(18)内设置有平衡块(21),所述平衡块(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五角标识块(26),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的外侧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五角标识块(27),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的下端设置有滚珠(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的所述矩形槽内左右两侧从上到下开设有滑动槽(9),所述矩形槽底部安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套在所述支撑柱(6)的下半部分,所述支撑柱(6)的中部固定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齿轮(7)外围套有齿轮固定套(8),所述齿轮固定套(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卡在所述滑动槽(9)内,所述齿轮固定套(8)的上端表面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向上延伸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穿过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撑块(18)的内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20),所述第一支撑轴(20)上设置有平衡块(21),所述平衡块(21)的前端中部向后开设有通孔,所述平衡块(21)通过所述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20)上,所述平衡块(21)的下半部分开设有齿,所述平衡块(21)的下方设置有弹簧片(24),所述弹簧片(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23),所述第二支撑轴(23)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支撑块(18)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片(24)向上延伸至所述平衡块(21)下端中部两齿之间,所述平衡块(2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5),所述第三连接杆(25)的左右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五角标识块(26),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五角标识块(27),所述第二五角标识标识块(27)的外侧设置有手柄(28),所述手柄(28)均向内侧延伸贯穿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与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通过轴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25)左右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9),所述第四连接杆(29)的底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从左端到右端均套有滚珠(31),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2)的左侧表面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夹(2)通过所述螺纹孔连接有固定螺栓(4),所述固定螺栓(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柄(3),所述固定螺栓(4)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5)。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撑块(18)的前端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指针(19),所述平衡块(21)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与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的五个顶角的颜色均不相同且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与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对应的两个顶角的颜色相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脊髓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脊髓是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道,是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人体各个部分的关键环节,如果脊髓收到损伤,会导致人体部位瘫痪,脊髓损伤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通常需要做康复训练,而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通常需要下床训练,非常麻烦和不方便,而且在床上训练时也只是让患者手握健身球或握笔来进行锻炼患者的抓握能力和手指协调能力,治疗效果及其微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可以让患者在床上锻炼手指的协调能力和上肢的平衡能力,效果显著,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产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底座上表面向下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向右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块,所述U形支撑块内设置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五角标识块,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的外侧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五角标识块,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的下端设置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的所述矩形槽内左右两侧从上到下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矩形槽底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支撑柱的下半部分,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固定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外围套有齿轮固定套,所述齿轮固定套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卡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齿轮固定套的上端表面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向上延伸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穿过通孔。
优选的,所述U形支撑块的内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设置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的前端中部向后开设有通孔,所述平衡块通过所述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平衡块的下半部分开设有齿,所述平衡块的下方设置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支撑块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片向上延伸至所述平衡块下端中部两齿之间,所述平衡块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右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五角标识块,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五角标识块,所述第二五角标识标识块的外侧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均向内侧延伸贯穿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与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杆左右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底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从左端到右端均套有滚珠,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的左侧表面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夹通过所述螺纹孔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柄,所述固定螺栓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
优选的,所述U形支撑块的前端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平衡块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
优选的,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与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的五个顶角的颜色均不相同且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与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对应的两个顶角的颜色相同。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拧动手柄可转动第二五角标识,可通过拧动手柄将第二五角标识块与第一五角标识块每个顶角的颜色进行一一对应来锻炼患者手指的协调能力,并且在双手转动手柄的同时第三连接杆两端会左右摇晃,患者可将指针的标识控制在刻度标识的范围内,以此来锻炼上肢的平衡能力。
2、滚珠可在中心轴上转动,患者可通过双手握住滚珠将指针的标识控制在刻度标识的范围内来锻炼上肢的平衡能力,并且在握住滚珠的同时双手可上下转动进行活动手腕并且通过滚珠按摩手部。
3、齿轮固定套用于固定齿轮,避免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支撑柱转动,按下顶板便可将齿轮固定套向下脱离齿轮,松开顶板齿轮固定套便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反弹固定齿轮,方便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的底座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的底座内部结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脊髓康复锻炼装置的平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固定夹、3-固定手柄、4-固定螺栓、5-固定片、6-支撑柱、 7-齿轮、8-齿轮固定套、9-滑动槽、10-滑块、11-支撑杆、12-顶板、13-弹簧、14-第一连接杆、15-螺纹筒、16-螺纹杆、17-第二连接杆、18-U形支撑块、19-指针、20-第一支撑轴、21-平衡块、23-第二支撑轴、24-弹簧片、25-第三连接杆、26-第一五角标识块、27-第二五角标识块、28-手柄、29-第四连接杆、30-挡板、31-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脊髓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2,所述底座1上表面向下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所述第一连接杆 14向右延伸并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形支撑块18,所述U形支撑块18内设置有平衡块21,所述平衡块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五角标识块26,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的外侧均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五角标识块27,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的下端设置有滚珠31。
固定夹2用于固定本实用新型,支撑柱6用于支撑本实用新型并且可带动本实用新型转动,拧动螺纹杆16时螺纹杆16可通过螺纹在螺纹筒15内伸缩,第一五角标识块 26和第二五角标识块27用于帮助患者锻炼手指协调能力,滚珠31用于按摩患者手掌。
所述底座1内部的所述矩形槽内左右两侧从上到下开设有滑动槽9,所述矩形槽底部安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套在所述支撑柱6的下半部分,所述支撑柱6的中部固定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齿轮7外围套有齿轮固定套8,所述齿轮固定套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卡在所述滑动槽9内,所述齿轮固定套8的上端表面前后左右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向上延伸固定连接有顶板12,所述顶板 12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柱6的上端穿过通孔。
齿轮固定套8用于固定齿轮7和支撑柱6,按动顶板12,齿轮固定套8便可向下脱离齿轮7,松开顶板12,齿轮固定套8便可在弹簧13的反弹作用下向上固定齿轮7。
所述U形支撑块18的内部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轴20,所述第一支撑轴20上设置有平衡块21,所述平衡块21的前端中部向后开设有通孔,所述平衡块21通过所述通孔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轴20上,所述平衡块21的下半部分开设有齿,所述平衡块21的下方设置有弹簧片24,所述弹簧片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23,所述第二支撑轴23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支撑块18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片24 向上延伸至所述平衡块21下端中部两齿之间,所述平衡块2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5,所述第三连接杆25的左右两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五角标识块26,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五角标识块27,所述第二五角标识标识块27 的外侧设置有手柄28,所述手柄28均向内侧延伸贯穿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与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通过轴承连接。
手柄28用于带动第二五角标识27转动,患者在进行上肢的平衡康复锻炼时如果平衡块21左右摇晃,平衡块21下半部分的齿便会拨动弹簧片24使弹簧片24发出响声,提醒患者第三连接杆25两端不处于平衡状态,可辅助患者锻炼。
所述第三连接杆25左右两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9,所述第四连接杆29的底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从左端到右端均套有滚珠31,所述中心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0
第四连接杆29用于连接中心轴,挡板30可防止滚珠31脱离中心轴。
所述固定夹2的左侧表面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夹2通过所述螺纹孔连接有固定螺栓4,所述固定螺栓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手柄3,所述固定螺栓4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5。
拧动固定手柄3,固定螺栓4可在螺纹的作用下在螺纹孔内移动,固定片5起到顶住固定夹2所要固定的位置,起到固定作用。
所述U形支撑块18的前端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指针19,所述平衡块21的前端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
指针19用于指示刻度标识,帮助患者的上肢掌握平衡。
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与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的五个顶角的颜色均不相同且所述第一五角标识块26与所述第二五角标识块27对应的两个顶角的颜色相同。
患者可拧动手柄28将第一五角标识块26与第二五角标识块27的五个顶角的颜色一致的部分转动到一起,辅助患者锻炼手指协调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将固定夹2卡在病床的床腿部分,拧动固定手柄3将固定片5顶住床腿进行固定,然后按下顶板12,拧动支撑柱6将本实用新型转动到患者面前,拧动螺纹柱16调整好高度,帮助患者将双臂放置在手柄28上,用手指拧动手柄28,将第一五角标识块26和第二五角标识块27上颜色一致的角转动到一起,以此来锻炼手指的协调能力,在患者双臂拧动手柄28时还需要控制住第三连接杆25的平衡,可通过观察指针19对刻度标识的指示来掌握平衡,锻炼双臂的平衡能力,还可握住滚珠31进行锻炼平衡能力,并且可通过转动滚珠31活动手腕和按摩手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1645.1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519307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A63B 23/16
专利分类号:A63B23/16;A63B23/12;A63B23/14;A61H15/00
范畴分类:15H;
申请人:甘肃省康复中心
第一申请人:甘肃省康复中心
申请人地址: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53号
发明人:孙军弟;梁春光;杨小霞
第一发明人:孙军弟
当前权利人:甘肃省康复中心
代理人:王新爱
代理机构:1163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