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接枝论文_田间,魏俊富,王翱,董宇,李雪曦

导读:本文包含了紫外光接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紫外光,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化学,织物。

紫外光接枝论文文献综述

田间,魏俊富,王翱,董宇,李雪曦[1](2018)在《紫外光接枝丙烯酸对聚丙烯微孔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光接枝聚合的方法将丙烯酸(AA)引入到聚丙烯(PP)微孔膜表面,制备了亲水改性微孔膜PPg-P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P-g-PAA微孔膜进行表征,考察了接枝条件对膜接枝密度的影响,分析了接枝密度对膜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通量随着PP-g-PAA微孔膜接枝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AA接枝密度为1642.5μg/cm~2时,PP-g-PAA微孔膜通量损失率降到36.5%,可逆污染系数提高到29%,不可逆污染系数降到9%,通量恢复率提高到90.7%;随着接枝密度的增大,PP-g-PAA微孔膜抗污染性得到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11期)

谷叶童[2](2018)在《基于紫外光接枝制备耐久阻燃聚丙烯腈织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纺织品是引发火灾的重要隐患。聚丙烯腈纤维及纺织品以其优良性能,在服装、装饰、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其LOI仅为17-18.5%,极易燃烧并引发火灾。因此,寻求低成本、高效率制备阻燃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采用一步法紫外光接枝技术将带有活泼环氧基团的GMA接枝到PAN织物中,制备PAN-g-GMA织物。采用控制变量法逐一讨论了光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浸渍温度、光照时间、光照距离对接枝率的影响,选取接枝率47%的PAN-g-GMA织物进行化学改性,利用FTIR、XPS、XRD、SEM和TG对PAN织物以及PAN-g-GMA织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的极限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织物接枝率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浸渍温度的升高、光照时间的延长以及光照距离的缩短而增大,在BP浓度升高时接枝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PAN织物相比,PAN-g-GMA织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环氧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其表面元素O/C显着增加,纤维表面由光滑变粗糙,表明GMA已成功接枝到织物表面;PAN织物,PAN-g-GMA织物的XRD谱图整体形状未发生变化,仅衍射峰的强度有所变化,表明接枝反应没有破坏聚丙烯腈织物的晶体结构;与PAN织物相比,PAN-g-GMA织物的热分解起始温度较低,残炭量由38%下降到27%,且极限氧指数有所下降,此系GMA接枝链不稳定导致织物热稳定性下降。本研究第二部分依次使用乙二胺和磷酸对接枝率为47%PAN-g-GMA织物进行了化学改性,引入阻燃元素氮和磷,最终得到阻燃聚丙烯腈织物(FR-PAN)。利用FTIR、XPS、XRD、SEM、TG、CC和LOI等测试对化学改性过程中各阶段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析表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FR-PAN织物的残渣。与PAN-g-GMA织物相比,PAN-g-GMA/ED织物的FTIR谱图中环氧基团的特征峰消失,出现了羟基和氨基的特征吸收峰,氮元素的含量增加,且纤维表面粗糙的颗粒变为均匀分布的圆滑小颗粒,表明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并与乙二胺反应;其XRD谱图无显着变化,表明胺化处理未破坏晶体结构;相比于PAN-g-GMA织物,PAN-g-GMA/ED织物的残炭量降低至23%,阻燃性能并未得到改善。与PAN-g-GMA/ED织物相比,FR-PAN织物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 O-P-O的伸缩振动峰,其XPS谱图出现了 P2p特征吸收峰,且纤维表面形态发生变化,表明发生了磷酰化反应;其XRD谱图中的衍射峰减弱,表明磷酰化处理降低了织物的结晶度;此外,FR-PAN织物的残炭量达到48%,相比PAN-g-GMA/ED织物加了 25%,锥形量热测试数据中,峰值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峰值烟释放速率及总生烟量均有明显下降,其极限氧指数也有所增加,且经过50次水洗仍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表明阻燃处理赋予了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通过对FR-PAN织物残炭的扫描电镜图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此方法制备的阻燃织物在阻燃过程中兼具固相阻燃机理和气阻燃机理。本研究采用紫外光接枝技术与化学改性结合的方法,引入氮元素以及磷元素到织物表面,制备了具有耐久阻燃聚丙烯腈织物。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织物的阻燃改性方法,并且对于促进聚丙烯腈纤维的差别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8-01-21)

王秀丽[3](2017)在《PAN纤维/织物紫外光接枝可控阻燃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的今天,纺织品已渗入到人们生活的众多领域,随之,纺织品的安全性能,尤其是纺织品因燃烧发生火灾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伴随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大力发展无毒、低烟、无卤阻燃纺织品势在必行。聚丙烯睛(PAN)纤维,俗称腈纶,是世界上叁大合成纤维之一,具有"人造羊毛"的美誉,以其优良的柔软、蓬松、耐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服用、装饰和产业等领域,然而其极限氧指数(LOI)约为18%,属于易燃纤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PAN纤维在纺织行业的推广,我国对PAN纤维阻燃改性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地探究以用于大规模生产。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紫外光一步接枝法,以PAN纤维/织物为基体、丙酮为溶剂、二苯甲酮(BP)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接枝单体,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接枝聚丙烯腈(PAN-g-HEMA)纤维/织物,将活泼性基团羟基(-OH)引入大分子链中。同时讨论了接枝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光照距离和光照时间五个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合多项指标,选择接枝率为53%的接枝纤维/织物进行下一步研究,并确定最佳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FTIR)、热重(TG-DTG)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手段对不同接枝率纤维/织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化学改性手段,使PAN-g-53%HEMA纤维/织物与磷酸和尿素反应,将阻燃元素磷、氮引入到接枝链中,制备了阻燃聚丙烯腈(FR-PAN)纤维/织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TG-DTG)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和极限氧指数(LOI)等手段对不同阶段纤维/织物进行结构及性能测试分析表明,制备的FR-PAN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且在凝聚相和气相共同阻燃。本研究通过紫外光一步接枝法和化学方法共同作用,达到了对PAN纤维/织物表面的可控阻燃改性,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阻燃PAN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7-02-25)

王林,华河林,李娜,熊鹰[4](2017)在《紫外光接枝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制备抗菌分离膜》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乙胺直接加到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制备含碳碳双键的聚偏氟乙烯膜,在不除氧和无光引发剂条件下,采用紫外光直接辐射将抗菌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DMAEMA)接枝到聚偏氟乙烯膜表面,利用氯化苄对接枝DMAEMA的膜进行季铵化改性,制备了具有抗菌性的聚偏氟乙烯分离膜。考察不同接枝率膜的抗菌效果,接枝改性后膜的抗菌效果随接枝率增大而增加,同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经稀盐酸洗涤后,膜的抗菌效果并无明显变化,表明紫外光接枝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分离膜具有较稳定的抗菌性。(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王灵杰[5](2015)在《聚丙烯腈纤维织物紫外光接枝阻燃改性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各国火灾事故屡见报导,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纺织品已成为引发室内火灾的主要隐患,为此各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燃烧测试方法、评定标准和法规,严格规范了公共场所纺织品的阻燃标准。聚丙烯腈纤维是由聚丙烯腈或丙烯腈含量大于85%的丙烯腈共聚物制成的合成纤维。具有柔软、蓬松、耐光、易染色等优点,与羊毛性能相似,有合成羊毛之称。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产业用等领域。常规聚丙烯腈纤维最大的缺点是易燃,其极限氧指数仅为17%-18.5%,是最易燃烧的合成纤维之一。为了加快阻燃聚丙烯腈纤维的品种的开发,我国应寻找更为有效的途径尽量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国产化,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紫外光接枝技术将丙烯酸(AA)单体接枝到聚丙烯腈(PAN)纤维织物表面,得到了PAN-g-AA织物,改善了聚丙烯腈织物的热性能,同时在聚丙烯腈上引入-COOH,改善其热性能同时为后续化学改性做准备。讨论了光照时间、两步光照距离、接枝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对不同接枝率下的聚丙烯腈织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差式扫描量热(DSC)、热重(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进行了结构及性能分析。本研究第二部分对PAN-g-AA纤维织物依次用氯化亚砜、乙二胺、磷酸等化学试剂进行了化学改性处理,成功引入氮、磷元素,得到了阻燃聚丙烯腈织物,氮-磷元素在聚丙烯腈阻燃中可以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纤维阻燃性能。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各阶段阻燃改性均成功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经过各阶段阻燃改性后的PAN织物结晶性有所降低,极限氧指数(LOI)、差式扫描量热(DSC)、热重(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分析表明制备的阻燃PAN织物热性能有所提高,阻燃性能良好,且在凝聚相和气相共同阻燃。本论文通过紫外光接枝技术与化学改性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一种制备阻燃聚丙烯腈织物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5-12-01)

于建涛,任元林,刘甜甜,王灵杰[6](2015)在《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紫外光接枝丙烯酸》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本文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接枝改性技术将丙烯酸(AA)接枝到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上,详细研究了紫外光辐照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以及溶剂对接枝率(GP)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对亲水改性非织造布进行了水接触角、润湿时间及吸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P及AA浓度的增大均可使GP迅速增大,而后出现下降趋势,随辐照时间延长,GP先增大,之后变缓;极性溶剂有利于接枝反应的发生;当GP为280%左右时,水接触角从132°降低为68.75°,润湿时间缩短为14.5 s,GP超过178%时,试样可在2 h内达到平衡吸水率,显示出优异的亲水性能。(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5年08期)

史宝利,李政[7](2015)在《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紫外光接枝制备抗污染PVDF超滤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光照接枝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单体的改性方法,对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超滤膜进行抗污染改性,研究不同紫外接枝改性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全反射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膜的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引入的亲水性基团,提高了亲水性。在单体浓度为0.7 mol/L,光照时间为3 min的条件下,改性效果最好;膜的抗污染性能最佳,同时改性对膜的通量影响较小。该改性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通过水相接枝液就可对PVDF表面进行改性,大大降低改性实验的要求和成本。(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5年08期)

杨怡,刘巧云,屠山山,姜彦,张洪文[8](2014)在《硅橡胶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丙酮-水溶剂比例、与紫外光的距离、引发剂用量对硅橡胶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酰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kW的紫外光下照射时,接枝硅橡胶距离紫外光光源的最佳距离为15cm,混合溶剂丙酮/水的最佳体积比为6∶4,光引发剂的最佳用量为溶剂质量的0.3%。(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4年12期)

姜彦,缪飞,任玉荣,王小兵,张洪文[9](2014)在《聚丙烯/叁元乙丙橡胶共混材料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光接枝方法,在聚丙烯(PP)/叁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板材表面接枝聚丙烯酰胺(PAAM)。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改性PP板表面进行了研究,并讨论EPDM含量、辐照时间、单体及引发剂用量对接枝量和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板材表面成功接枝了PAAM,当EPDM的含量为共混板材的20%时,改性PP板表面接枝量达到0.75mg/cm2;接触角从102.5°下降到72.5°;表面自由能从16.6mN/m增大到48.7mN/m。(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4年11期)

张素凌,陈卫汕,甘景洪,蒋永坚,林昌鹏[10](2014)在《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酸的聚电解质刷型纳米纤维素晶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快速地制备改性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将低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聚丙烯酸(PAA)以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接枝到纳米纤维素晶须上,制备出聚电解质刷型纳米纤维素晶须。采用红外光谱、固体核磁、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对刷型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了表征测试。考察了单体浓度、光引发剂用量、紫外光照射时间等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AA与纳米纤维素晶须的质量比大于1∶1,光引发剂用量为纳米纤维素晶须质量的0.8%~1.0%,反应时间为90 s时,所得接枝产物中羧基含量最高,达到0.012 75 mol/g。紫外光接枝减少了制备改性纳米纤维素的步骤和时间,将扩展纳米纤维素的表面改性方法和用途。(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4年09期)

紫外光接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直以来,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纺织品是引发火灾的重要隐患。聚丙烯腈纤维及纺织品以其优良性能,在服装、装饰、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其LOI仅为17-18.5%,极易燃烧并引发火灾。因此,寻求低成本、高效率制备阻燃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采用一步法紫外光接枝技术将带有活泼环氧基团的GMA接枝到PAN织物中,制备PAN-g-GMA织物。采用控制变量法逐一讨论了光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浸渍温度、光照时间、光照距离对接枝率的影响,选取接枝率47%的PAN-g-GMA织物进行化学改性,利用FTIR、XPS、XRD、SEM和TG对PAN织物以及PAN-g-GMA织物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的极限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织物接枝率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浸渍温度的升高、光照时间的延长以及光照距离的缩短而增大,在BP浓度升高时接枝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PAN织物相比,PAN-g-GMA织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环氧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其表面元素O/C显着增加,纤维表面由光滑变粗糙,表明GMA已成功接枝到织物表面;PAN织物,PAN-g-GMA织物的XRD谱图整体形状未发生变化,仅衍射峰的强度有所变化,表明接枝反应没有破坏聚丙烯腈织物的晶体结构;与PAN织物相比,PAN-g-GMA织物的热分解起始温度较低,残炭量由38%下降到27%,且极限氧指数有所下降,此系GMA接枝链不稳定导致织物热稳定性下降。本研究第二部分依次使用乙二胺和磷酸对接枝率为47%PAN-g-GMA织物进行了化学改性,引入阻燃元素氮和磷,最终得到阻燃聚丙烯腈织物(FR-PAN)。利用FTIR、XPS、XRD、SEM、TG、CC和LOI等测试对化学改性过程中各阶段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析表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FR-PAN织物的残渣。与PAN-g-GMA织物相比,PAN-g-GMA/ED织物的FTIR谱图中环氧基团的特征峰消失,出现了羟基和氨基的特征吸收峰,氮元素的含量增加,且纤维表面粗糙的颗粒变为均匀分布的圆滑小颗粒,表明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并与乙二胺反应;其XRD谱图无显着变化,表明胺化处理未破坏晶体结构;相比于PAN-g-GMA织物,PAN-g-GMA/ED织物的残炭量降低至23%,阻燃性能并未得到改善。与PAN-g-GMA/ED织物相比,FR-PAN织物的红外谱图中出现了 O-P-O的伸缩振动峰,其XPS谱图出现了 P2p特征吸收峰,且纤维表面形态发生变化,表明发生了磷酰化反应;其XRD谱图中的衍射峰减弱,表明磷酰化处理降低了织物的结晶度;此外,FR-PAN织物的残炭量达到48%,相比PAN-g-GMA/ED织物加了 25%,锥形量热测试数据中,峰值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峰值烟释放速率及总生烟量均有明显下降,其极限氧指数也有所增加,且经过50次水洗仍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表明阻燃处理赋予了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通过对FR-PAN织物残炭的扫描电镜图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此方法制备的阻燃织物在阻燃过程中兼具固相阻燃机理和气阻燃机理。本研究采用紫外光接枝技术与化学改性结合的方法,引入氮元素以及磷元素到织物表面,制备了具有耐久阻燃聚丙烯腈织物。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聚丙烯腈纤维及其织物的阻燃改性方法,并且对于促进聚丙烯腈纤维的差别化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外光接枝论文参考文献

[1].田间,魏俊富,王翱,董宇,李雪曦.紫外光接枝丙烯酸对聚丙烯微孔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

[2].谷叶童.基于紫外光接枝制备耐久阻燃聚丙烯腈织物[D].天津工业大学.2018

[3].王秀丽.PAN纤维/织物紫外光接枝可控阻燃改性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4].王林,华河林,李娜,熊鹰.紫外光接枝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制备抗菌分离膜[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7

[5].王灵杰.聚丙烯腈纤维织物紫外光接枝阻燃改性及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5

[6].于建涛,任元林,刘甜甜,王灵杰.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紫外光接枝丙烯酸[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

[7].史宝利,李政.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紫外光接枝制备抗污染PVDF超滤膜[J].科技导报.2015

[8].杨怡,刘巧云,屠山山,姜彦,张洪文.硅橡胶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酰胺的研究[J].中国塑料.2014

[9].姜彦,缪飞,任玉荣,王小兵,张洪文.聚丙烯/叁元乙丙橡胶共混材料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酰胺的研究[J].中国塑料.2014

[10].张素凌,陈卫汕,甘景洪,蒋永坚,林昌鹏.表面紫外光接枝聚丙烯酸的聚电解质刷型纳米纤维素晶须[J].精细化工.2014

论文知识图

两种亲水性涂层的示意图紫外光接枝改性后纸浆纤维/SAN...纸浆纤维经紫外光接枝改性后S...1 接枝率对紫外光接枝丙烯酸亚麻...紫外光接枝填充聚合试验装置图固相紫外光接枝反应器

标签:;  ;  ;  ;  ;  ;  ;  

紫外光接枝论文_田间,魏俊富,王翱,董宇,李雪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