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信息加工论文-郭丽玮

时间信息加工论文-郭丽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间信息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间信息加工,迁移,屈折词素

时间信息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郭丽玮[1](2019)在《概念性迁移视角下的中英文时间信息加工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中、英文漫画描述及和美国英语母语者的漫画描述,从迁移角度分析了中国学生中、英文时间信息加工的异同。受试是来自美国某小学六年级的美国英语母语者和来自河北省某高校的英语专业的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剔除无效数据后,剩余有效受试共156名,分为叁组:26名美国英语母语者、130名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其中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又分为两组,一组受试先使用英文描述后使用汉语描述,另一组反之。考虑到受试对测试内容的理解能力,确定测试任务的内容是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亲情漫画——《父与子》中的两幅漫画。并且确保两幅所选漫画在内容上的相似性,保证漫画内容易于学生理解。在受试描述完成后立刻将数据收回,在其他叁位同学的帮助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标注。叁组受试的测试数据运用SPSS 17.0和Antconc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汉语写作和美国英语母语者英语写作中时态的使用频率以及中英文时间表达方式的异同,同时统计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美国英语母语者动词的屈折变化错误率,并运用Log-likelihood Calculator 1.0计算对数似然比,分析英汉语时间信息加工的异同。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对于同一幅漫画,无论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英文描述,还是英语母语者的英文描述,大部分均采用过去时态;(2)虽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英文描述都采用语用、时间状语及屈折词素叁种方式来表达时间概念,但其中文描述多采用屈折词素“了”来表达过去时间,而英文描述多采用语用和时间状语两种方式来表达时间概念;(3)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文描述与英语母语者相比,虽然在语用和屈折词素的使用上无显着差异,但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的使用了时间状语的表达方式;(4)与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动词的屈折变化错误率显着高于母语者。研究结果说明,虽然人类的时间概念具有普遍类似性,但在时间概念的加工上,二语者与母语者仍存在加工差异:二语学习者虽已生成屈折词素概念,但在输出表达上尚未达到英语本族语者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培朵,刘光远,黄希庭[2](2017)在《警觉在视听时间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警觉和时间知觉对人们良好的适应周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警觉是否会影响时间知觉以及影响的机制却少有研究。我们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警觉信号在视觉和听觉时间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一发现警觉信号使被试高估了视时距,但不影响被试的视时间知觉的敏感性;实验二发现警觉信号不但使被试高估了听时距,也增强了被试听时间知觉的敏感性。结果说明,警觉信号可能是通过调节选择性注意进而改变开关的潜伏期来影响视时间知觉,对听时间知觉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节唤醒和选择性注意进而提高起搏器的节律和改变开关的潜伏期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王博韬[3](2017)在《情绪影响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与创造力的关系是当前创造力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实验研究多从行为层面上展开,致力于回答情绪如何影响创造性的产生;然而,创造力不仅包括创造性的产生,也包括创造性的理解,但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情绪如何影响个体对创造性的理解。鉴于新颖性信息加工是创造性理解的典型过程,本研究从外部和具身两种情绪来源、图像和文字两种新颖性信息的表征形式、行为和认知神经两个层面,系统探讨了情绪对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影响。具体包括叁个子研究。研究一探讨了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的时间进程;研究二探讨了视觉诱发情绪对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叁探讨了具身化情绪对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一采用图像(实验1)和文字(实验2)两种信息呈现形式,分别从知觉和语义加工的角度出发,对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行了考察。实验1发现:个体对图像新颖性属性的识别并未与早期知觉活动同时展开,其主要发生在涉及图像特征融合、图像记忆编码等多项认知活动参与的晚期加工阶段;个体对新颖性图像的加工存在半球右侧化效应。实验2发现:文字新颖性加工首先涉及人脑对语义冲突的自动觉察与检测过程;受先前语义冲突的影响,文字新颖性加工的后期主要涉及个体对冲突信息的二次语义整合以及对文字材料的理解与评价活动。综合实验1和实验2,可以认为:个体的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存在明显的阶段特征;因材料呈现形式的不同,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涉及到不同认知活动的参与。研究二首先对视觉诱发情绪产生的时间进程进行了考察(实验3);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了视觉诱发情绪对图像(实验4)和文字(实验5)两种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影响。实验3发现:视觉诱发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其涉及到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记忆编码以及情绪评价等多种认知活动的参与;个体对情绪信息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实验4表明:消极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图像中新颖性信息的加工;消极情绪不仅在图像新颖性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干扰了个体对新颖与非新颖图像的早期特征识别与加工;还在图像新颖性加工的晚期阶段妨碍了个体对图像中新颖性信息的知觉表征与记忆编码活动。实验5发现:消极情绪不利于个体对文字新颖性信息的加工;消极情绪影响个体对文字材料中语义冲突的识别与加工;此外,消极情绪还在文字新颖性加工的晚期干扰了个体对文字材料含义的二次语义整合过程以及对文字材料的新颖性评价过程。综合研究二的实验研究结果,可以认为,消极情绪状态不利于个体的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其作用机制体现在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在明确了外部诱发情绪对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影响作用的基础之上,研究叁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来自个体自身内部的情绪信息-具身化情绪。研究采用面部肌肉控制技术激发被试的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状态,通过综合应用图像新颖性判断任务、经典Flanker任务、图像再认任务(实验6)以及文字新颖性判断任务(实验7)对具身化情绪影响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实验6发现:消极具身化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图像新颖性信息的识别与加工;消极具身化情绪窄化了个体注意范围并可能因此妨碍了个体对新颖性信息的加工;具身化情绪对新颖性信息的长时记忆编码活动影响较小。实验7发现:消极具身化情绪不利于个体对文字材料中新颖性信息的加工。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以认为:消极具身化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但与外部诱发情绪相比,其影响作用更多的表现在个体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1)从时间进程上看,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以人脑对新颖信息的局部化(图像特征加工、语义冲突识别)加工为主;第二阶段则更多的涉及到个体对新颖信息的整体性表征、记忆编码、理解与评价等活动。(2)受材料呈现形式(图像与文字)的影响,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涉及到不同认知活动的参与。(3)视觉诱发情绪对个体的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发挥着显着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消极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其作用方式体现在新颖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4)与外部诱发情绪相比,具身化情绪对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活动的影响作用更多的表现在人脑对新颖性信息加工的早期;消极具身化情绪不利于个体对创造性新颖信息的加工。(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赖斯燕,周灵丹,薛颖,罗伟,何先友[4](2017)在《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二阶段模型——来自ERP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ERP技术,通过2个实验来探究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实验一通过控制文本阅读中事件场景持续时间,以时间词和回指词的N400波幅为指标,探讨时间信息转换后关键句阅读时间延长的原因;为了消除加工时间词本身对回指词加工的影响,实验二将重名回指词放在事件句句尾,进一步验证二阶段模型.2个实验结果表明:文本中时间转换信息引起关键句阅读时间延长的原因包括加工时间词与更新情境模型、通达先前信息与整合;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符合二阶段模型,加工时间词和情境模型的更新为第一阶段,通达与整合先前信息为第二阶段.研究结果为文本阅读中时间加工的二阶段模型进一步提供了神经生理方面的证据.(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黄地健[5](2015)在《认知需要、购买卷入和时间压力对网络购物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也蓬勃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购物决策是消费者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信息搜索,应用决策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最终产生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的过程。因此探讨消费者个体人格特征(认知需要)和购物情境对网络购物决策过程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信息板技术模拟网络购物决策任务,通过实验探讨了认知需要、购买卷入和时间压力对网络购物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预实验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网络购物决策的影响因素、高低购买卷入商品和不同时间压力情境;实验一采用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选取43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认知需要和购买卷入对网络购物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实验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的实验设计,以66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认知需要和时间压力对网络购物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认知需要对网络购物决策中信息加工产生显着影响。高认知需要个体在决策中信息加工较全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倾向于使用基于选项的精细加工策略;低认知需要个体,决策中信息加工较粗略,信息搜索的努力程度更低,倾向于使用基于属性的启发式加工策略。(2)购买卷入对网络购物决策过程中信息加工产生显着影响。相对于低购买卷入情境,个体在高购买卷入情境中,付出更大的努力,信息加工更彻底,更倾向使用基于选项的精细加工策略。(3)时间压力对网络购物决策过程中信息加工产生显着影响。时间紧迫情境中,个体决策中信息加工较粗略,多使用基于属性的启发式加工策略;时间宽裕情境中,个体决策中信息加工更全面,更倾向于采用基于选项的精细加工策略。(4)认知需要和购买卷入对网络购物决策过程中信息加工产生显着影响。高认知需要个体在高购买卷入情境中,信息加工最充分、最全面,更倾向于使用基于选项的精细加工策略,低认知需要个体在低购买卷入情境中,信息加工最粗略,搜索深度最浅,更倾向于使用基于属性的启发式加工策略。(5)认知需要和时间压力对网络购物决策过程中信息加工产生显着影响。在时间紧迫情境下,认知需要个体差异在网络购物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差异不显着,高、低认知需要个体的信息加工都较粗略,倾向于使用基于属性的启发式加工策略;在时间宽裕情境下,相对于低认知需要个体,高认知需要个体在网络购物决策中信息加工更彻底,倾向于使用基于选项的精细加工策略。本研究结果证明了认知需要、购买卷入和时间压力对网络购物决策过程产生影响,认知需要对网络购物决策过程影响受到具体情境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的网络购物情境,不同认知需要个体会在网络购物决策中采用不同的信息加工策略。(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3-10)

凌斌,王重鸣[6](2014)在《时间距离对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基于解释水平理论考察时间距离对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即在个体和组织决策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偏好选择和高估与自身观点和决策相一致的信息,而不是非一致性信息。通过4个情境决策实验,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近期决策会提高信息搜寻和评估中的验证偏差,而远期决策会降低它们的验证偏差,知觉到的决策确定性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实验1b)。解释水平(实验2)和期许性/可行性表征(实验3)分别在时间距离对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结果依次表明在低解释水平(高可行性—低期许性特征)条件下,时间距离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负相关关系会得到显着增强,而在高解释水平(高期许性—低可行性特征)条件下,时间距离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负相关关系会得到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李红锋[7](2014)在《时间压力和属性数目对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决策过程研究方法中的信息板技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购车事件为实验任务,探讨时间压力和属性数目变化对个体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属性数目的增加提高了决策任务的复杂性,在时间压力情形下,被试更多的使用选择性策略和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策略来应对严格的时间限制.(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罗晓婉[8](2014)在《卷入程度和时间压力对购买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心理学的测量法和实验法以及决策科学的相应手段,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进行研究,旨在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层面上来揭示卷入程度和时间压力与购买决策关系的一些特点,从而为从心理学角度干预消费者购买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了购买决策研究领域的过程追踪范式,以鼠标实验室技术中的最新工具Mouselab Web1.0软件,模拟真实的商品购买作为实验的决策任务,探讨了卷入程度(高卷入、低卷入)和时间压力(高时间压力、低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对消费者做购买决策时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预备实验,通过叁个预备实验分别确定了引发高、低两种卷入程度的两种代表商品,影响购买决策的5个属性因素和不同时间压力状态下的叁种决策时间;二是正式实验,在之前预备实验的基础上,探讨卷入程度和时间压力共同作用下对购买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显示:(1)卷入程度越高,被试对信息的搜索深度越深,信息搜索模式愈倾向于基于选项的精细加工;反之则信息搜索深度越低,信息搜索模式倾向于基于属性的非代偿性的不完全加工。(2)随着时间压力的加大,信息搜索深度逐渐弱化、信息搜索模式逐渐倾向于基于属性的加工,购买决策策略由补偿性的精细加工逐渐转化为以非补偿性的不完全加工为主的启发式策略。(3)在低时间压力下,高卷入和低卷入的被试均多采用以选项为主的信息搜索模式。无论是高卷入还是低卷入的被试,在高时间压力下多采用以属性为主的信息搜索策略。随着卷入度降低,时间压力的增加,个体的加工认知能力受限,进而信息加工数量减少,搜索深度随之下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李红锋[9](2014)在《时间压力和属性权重对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决策过程研究方法中的信息板技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购车事件为实验任务,探讨时间压力和属性权重变化对个体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和属性权重两者在信息搜索模式上有显着交互作用.属性权重对决策行为的主效应显着,在呈现属性权重的情形下,被试增加了信息的搜索深度,更多地采用了基于属性的信息搜索策略.(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罗秀针,郑伟意,易伶志,李英迪,何先友[10](2014)在《记叙文中时间信息加工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探测方式和自然阅读方式,考察记叙文中时间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通过3个实验探讨不同跨度的时间信息对后续事件的即时整合和先前信息记忆通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考虑默认的时间序列时,强印象假设(the Strong Iconicity Assumption)可以很好解释记叙文中时间信息的加工;当考虑事件的场景持续时间时,场景理论(the Scenario Account)则能做出很好的解释;然而,当考虑场景内外的时间跨度时,强印象假设和场景理论都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而该文提出的经验模拟假设(the Experiential Simulation Hypothesis)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时间信息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警觉和时间知觉对人们良好的适应周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警觉是否会影响时间知觉以及影响的机制却少有研究。我们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警觉信号在视觉和听觉时间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一发现警觉信号使被试高估了视时距,但不影响被试的视时间知觉的敏感性;实验二发现警觉信号不但使被试高估了听时距,也增强了被试听时间知觉的敏感性。结果说明,警觉信号可能是通过调节选择性注意进而改变开关的潜伏期来影响视时间知觉,对听时间知觉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节唤醒和选择性注意进而提高起搏器的节律和改变开关的潜伏期来实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间信息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郭丽玮.概念性迁移视角下的中英文时间信息加工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刘培朵,刘光远,黄希庭.警觉在视听时间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王博韬.情绪影响创造性新颖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D].陕西师范大学.2017

[4].赖斯燕,周灵丹,薛颖,罗伟,何先友.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二阶段模型——来自ERP的证据[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黄地健.认知需要、购买卷入和时间压力对网络购物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

[6].凌斌,王重鸣.时间距离对于验证性信息加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

[7].李红锋.时间压力和属性数目对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

[8].罗晓婉.卷入程度和时间压力对购买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

[9].李红锋.时间压力和属性权重对决策中信息加工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14

[10].罗秀针,郑伟意,易伶志,李英迪,何先友.记叙文中时间信息加工的机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标签:;  ;  ;  

时间信息加工论文-郭丽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