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文化论文_许韶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性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性文化,传统,中国,布朗族,美学史,智慧。

诗性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许韶华[1](2019)在《文化边陲视域下中国电影诗性传统的现代性样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边陲美学"作为文化边陲视域下中国电影诗性传统的现代性呈现,秉承诗性传统的民族属性与民族认同,在电影工业体系西化的图景中,立足传统,从古代艺术线性一律的叙事特征中寻求构建中国电影独特的民族样貌。这种文化主体性特征有助于电影民族语言的身份输出,构筑出了在长镜头美学的线性叙事中逐步形成的,以诗性传统为特征的中国电影。由此,本文以长镜头美学演绎框定的电影景观和文化坐标,以文化边陲的纬度呈现出中国电影特有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生成。从而试图探寻中国电影史的现代性进阶,也在中国电影民族工业体系的建构中寻访电影学的维度。(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邵维庆,李豫凤[2](2019)在《布朗族瓦房帽的文化隐喻与诗性智慧——以澜沧江中游云县忙怀乡布朗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瓦房帽是滇西南布朗族儿童的帽子(头饰)。瓦房帽的制作与馈赠是临沧市云县忙怀乡布朗族的传统民俗事象,并以布朗族村民日常生活中一再复制的模式化行为呈现。在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探讨布朗族瓦房帽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分析作为儿童头饰兼具传统保健用品的布朗族瓦房帽,如何在社会互动中为自己提供一个系统的、有组织的表达方式,从而揭示布朗族通过某一经验域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种经验域的诗性智慧认知方式。(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羌晓梅[3](2019)在《诗性文化中的意象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诗歌,源远流长,在艺术表现手法及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近年来,传统文化在大众生活中不断得以传播并得到重视,阅读经典,可以广博知识,可以在充分了解诗性文化的意象基础上不断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可以深刻了解社会,可以学习立身处世的重要才能,让人变得淡定从容、充满力量,从中学到生活的智慧。(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9年04期)

贾学鸿[4](2019)在《广陵潮的诗性记忆与吴楚文化融汇》一文中研究指出枚乘在《七发》"观涛"一节写道:"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广陵,是扬州的古名;曲江,即扬州段的长江。《七发》中的八月观涛,就是以古扬州的广陵潮为背景。然而,扬州是否有过大潮,曾有人质疑。清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有"广陵潮"和"再论广陵潮"两节,对这一问题做了梳理,认为扬州历史上确实有过大潮,又称广陵涛。扬州城最初称邗城,是春秋后期吴王夫差图谋"问鼎中原"而开掘邗沟(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2019年03期)

王洪兵,汤卫东,冉令华[5](2019)在《传统诗性文化对本土体育休闲意识与方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诗性与休闲的文化同根现象、体育休闲的本土诗性文化特质进行分析,揭示诗性审美价值和地域差异对本土体育休闲意识和参与方式的影响机制。认为:本土体育休闲参与者应脱离定性、职业思维,尊重自我休闲思维的悖常性;对本土体育休闲整体规划时,应在重视体育休闲普遍性的基础上,加强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研究;积极推动传统诗性文化在休闲体育项目统筹安排与组织管理中的运用,以传统的诗性文化思维培育、引领人们的体育休闲意识与参与方式。(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莉[6](2019)在《“十灯互照”的江南之美——评《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地文化研究专家庄若江教授新出版的专着《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以鲜明的吴越之地域特色为江南文化的学术研究增添了光彩,其重视并提炼出江南文化内部的丰富性,并对江南文学世界和文化情状作出了较深入与精彩的描摹,全书以十个侧面之灯,映射十方江南诗性之美,期冀照亮周边闪烁江南春秋。(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1期)

胡志毅[7](2018)在《文化地理志的新景观:诗性隐喻与修辞语言 评马俊丰导演的舞台剧《繁花》》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话剧史上,将小说改编为话剧来表现上海城市空间的剧作,应该为数不少,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王安忆的《长恨歌》、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等,都算是一种经典的范例。根据金宇澄获得茅盾奖的小说改编的舞台剧《繁花》,也应该是成功之作。如果说2009年北京人艺演出的《窝头会馆》象征着1949年前夕的老北京,是都市民族志的新范本的话,那么,2018年首演的《繁花》则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新(本文来源于《上海戏剧》期刊2018年06期)

曾祥芹[8](2018)在《一位彰显中华诗性阅读文化的精英学者——曾巩《读书》诗正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不但是文章和文学的双创作家,而且是抒"诗情"说"读理"的精英学者。其古诗《读书》是中国宋代最长的自传体读书诗,浓郁的阅读诗情蕴含着深刻的读理,凭此引领着中华诗性阅读文化的潮流;如果把他入仕前写的《读书》与入仕后写的七律《凝香斋》对照阅读,你会确信曾巩是践行"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典范。(本文来源于《山东图书馆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叶舒宪[9](2018)在《怎样探寻文化的基因:从诗性智慧到神话信仰——《人文时空:维柯和新科学》代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维柯《新科学》提出"诗性智慧",到卡西尔的"神话思维",再到本土的文学人类学一派的"神话信仰",两次术语变迁,体现当代研究者的本土文化自觉。从神话观念背后探寻史前信仰,给史前期无文字的文化大传统研究带来契机,有助于从文化基因方面重新审视文化传统。如《新科学》高度关注的占卜现象,就可以通过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骨卜文物,找出其在东亚洲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高远[10](2018)在《重申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诗是真理的敞开,是内心生活的显现,是生存合法性的证明,是人与万物的自由游戏。2018年5月23日下午,着名美学家张法教授做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发表了题为《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本来面目》的演讲。讲座由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晓华主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5-31)

诗性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瓦房帽是滇西南布朗族儿童的帽子(头饰)。瓦房帽的制作与馈赠是临沧市云县忙怀乡布朗族的传统民俗事象,并以布朗族村民日常生活中一再复制的模式化行为呈现。在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探讨布朗族瓦房帽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分析作为儿童头饰兼具传统保健用品的布朗族瓦房帽,如何在社会互动中为自己提供一个系统的、有组织的表达方式,从而揭示布朗族通过某一经验域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种经验域的诗性智慧认知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性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许韶华.文化边陲视域下中国电影诗性传统的现代性样式[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

[2].邵维庆,李豫凤.布朗族瓦房帽的文化隐喻与诗性智慧——以澜沧江中游云县忙怀乡布朗族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

[3].羌晓梅.诗性文化中的意象浅析[J].文学教育(下).2019

[4].贾学鸿.广陵潮的诗性记忆与吴楚文化融汇[J].文史知识.2019

[5].王洪兵,汤卫东,冉令华.传统诗性文化对本土体育休闲意识与方式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

[6].刘莉.“十灯互照”的江南之美——评《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J].大众文艺.2019

[7].胡志毅.文化地理志的新景观:诗性隐喻与修辞语言评马俊丰导演的舞台剧《繁花》[J].上海戏剧.2018

[8].曾祥芹.一位彰显中华诗性阅读文化的精英学者——曾巩《读书》诗正解[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

[9].叶舒宪.怎样探寻文化的基因:从诗性智慧到神话信仰——《人文时空:维柯和新科学》代序[J].百色学院学报.2018

[10].高远.重申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N].社会科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酒泉夜光杯厂-来稿时间: 2002年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着作(1)河南大学着作(4)河南大学着作(3)河南大学着作(2)

标签:;  ;  ;  ;  ;  ;  ;  

诗性文化论文_许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