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监控主机和若干信息监控节点:电缆通信模块包括与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一电缆通信模块和第二电缆通信模块,第一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组成,第二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二耦合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组成,若干第二耦合模块通过电缆线连接第一耦合模块连接;信息监控节点包括微处理器、环境检测单元和调控设备,微处理器通过第二调制解调模与二耦合模块连接。该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实现电力电缆线路的多状态综合监控和管理,可大大提升供电局对电力电缆线路和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监控主机和分布于若干隧道内的若干信息监控节点,所述监控主机与每个所述隧道内的若干所述信息监控节点之间通过电缆通信模块连接,其中:所述电缆通信模块包括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一电缆通信模块和若干与所述信息监控节点连接的第二电缆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组成,所述第一耦合模块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第二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二耦合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组成,若干所述第二耦合模块通过电缆线与所述第一耦合模块连接;所述信息监控节点包括微处理器和分布于所述隧道内且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环境检测单元和调控设备,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调制解调模与所述二耦合模块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综合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监控主机和分布于若干隧道内的若干信息监控节点,所述监控主机与每个所述隧道内的若干所述信息监控节点之间通过电缆通信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电缆通信模块包括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一电缆通信模块和若干与所述信息监控节点连接的第二电缆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组成,所述第一耦合模块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第二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二耦合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组成,若干所述第二耦合模块通过电缆线与所述第一耦合模块连接;
所述信息监控节点包括微处理器和分布于所述隧道内且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环境检测单元和调控设备,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调制解调模与所述二耦合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服务器接收并储存所述监控主机采集的隧道环境数据,并将所述隧道环境数据传输给所述综合监控中心,所述综合监控中心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向所述监控主机发送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为所述综合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和监控主机供电的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电缆线连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为所述微处理器、各环境检测单元和各调控设备供电的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电缆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数字烟感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设备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排水泵和排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和调控设备固定于所述电缆线附近墙壁或电缆线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主机采用LS21-4OMR-PLC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采用SIC89C52单片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电缆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来输送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在我国的基础建设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链接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各类用电量逐渐趋于指数增长形势。由于运行维护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电力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致使电缆线路检修运行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通常电力电缆都深入地下,由于施工图纸保存不全、隧道环境无法预知、电缆本体温度过高等原因,基层人员日常巡检维护难度、工作强度和危险性都很大。
目前已有系统目前还欠缺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现场监控等日常信息。不能全方位的反映电缆设备的实时状况,不能检测隧道内有害气体浓度、反应隧道的真实情况。此外,各隧道数据通过电力公司现有内网送至电缆中心,由于带宽不足,无法传输视频信号,给电缆中心运行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监控主机和分布于若干隧道内的若干信息监控节点,所述监控主机与每个所述隧道内的若干所述信息监控节点之间通过电缆通信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电缆通信模块包括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一电缆通信模块和若干与所述信息监控节点连接的第二电缆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组成,所述第一耦合模块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第二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二耦合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组成,若干所述第二耦合模块通过电缆线与所述第一耦合模块连接;
所述信息监控节点包括微处理器和分布于所述隧道内且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环境检测单元和调控设备,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调制解调模与所述二耦合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所述数据服务器接收并储存所述监控主机采集的隧道环境数据,并将所述隧道环境数据传输给所述综合监控中心,所述综合监控中心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向所述监控主机发送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还包括:
用于为所述综合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和监控主机供电的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电缆线连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还包括:
用于为所述微处理器、各环境检测单元和各调控设备供电的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电缆线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数字烟感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所述调控设备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排水泵和排风机。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和调控设备固定于所述电缆线附近墙壁或电缆线支架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所述监控主机采用LS21-4OMR-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所述微处理器采用SIC89C52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电力电缆监控中心,实现电力电缆线路的多状态综合监控和管理,可大大提升供电局对电力电缆线路和设备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线缆,克服了有线通信因需要搭建专用通信线缆而变得繁杂雍容、成本较高的问题,也解决了隧道场所无线电通信困难的问题;此外,当电缆线被盗时,监控主机无法获得正常电缆电气参数,监控主机将输出报警,监控成本低、效率高、保障及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电缆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电缆通信模块和信息监控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监控主机和分布于若干隧道内的若干信息监控节点,所述监控主机与每个所述隧道内的若干所述信息监控节点之间通过电缆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数据服务器接收并储存所述监控主机采集的隧道环境数据,并将所述隧道环境数据传输给所述综合监控中心,所述综合监控中心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向所述监控主机发送控制指令,以建立集中统一的电力电缆监控中心,实现电力电缆线路的多状态综合监控和管理。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通信模块包括与所述监控主机连接的第一电缆通信模块和若干与所述信息监控节点连接的第二电缆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一耦合模块和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组成所述第一耦合模块与电缆线连接,所述第二电缆通信模块由第二耦合模块和第二调制解调模块组成,若干所述第二耦合模块通过电缆线与所述第一耦合模块连接。当电缆线被盗时,监控主机无法获得正常电缆电气参数,监控主机将输出报警,监控成本低、效率高、保障及时。
所述第一调制解调模块、第二调制解调模块均用于将系统发出的指令或信号编码调制成可通过电缆线传输的电力载波信号,并将从电力线上接收的电力载波信号解调解码成系统可识别的指令或信号。以及所述第一耦合模块、第二耦合模块均用于将电力载波信号传输到电力线上,或从电力线上接受电力载波信号。
本实施例,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线缆,进行出入用户身份识读和道闸开闭管理,克服了有线通信因需要搭建专用通信线缆而变得繁杂雍容、成本较高的问题,也解决了隧道等场所无线电通信困难的问题。
如图3所示,所述信息监控节点包括微处理器和分布于所述隧道内且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环境检测单元和调控设备,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二调制解调模与所述二耦合模块连接。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数字烟感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通过数字烟感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隧道内各信息监控节点的环境数据信息,并将该环境数据信息通过电缆线通信模块传送给综合监控中心和监控主机进行数据分析。所述调控设备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排水泵和排风机,用于根据综合监控中心分析后的环境数据结果,由综合监控中心经监控主机和电缆通信模块向个隧道内相应信息监控节点的排水泵和排风机发送启动指令,以实现对电缆隧道内的环境参数进行调控。
在本实施例中,该用于隧道输变电集成监控系统中,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综合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和监控主机供电的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所述电缆线连接连接。以及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微处理器、各环境检测单元和各调控设备供电的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电缆线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检测单元和调控设备固定于所述电缆线附近墙壁或电缆线支架上。所述监控主机采用LS21-4OMR-PLC控制器。所述微处理器采用SIC89C52单片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4305.5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298988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H02J 13/00
专利分类号:H02J13/00;H02G1/00
范畴分类:37C;
申请人:上海嘉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嘉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509号9幢420H室
发明人:杨文威;张旭雷
第一发明人:杨文威
当前权利人:上海嘉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