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压柴油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油机,可调,几何,压缩比,特性,性能,神经网络。
增压柴油机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春[1](2019)在《电动增压及复合涡轮发电系统对重型增压柴油机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增压柴油机低速工况下存在的转矩不足、瞬态响应特性差、加速冒黑烟和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混合增压系统方案.通过对电动增压系统、涡轮发电系统及混合增压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以下实验结论:电动增压系统单独在增压柴油机工作时,烟度降低;涡轮发电系统单独在增压柴油机工作时,回收能量,同时降低2%的综合燃油消耗率;混合增压系统在增压柴油机工作时,可以同时回收多余废气能量和增加空气进气量,并且保证排放性不变.(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陈贵升,吕誉,沈颖刚,陈春林,廖凭皓[2](2019)在《高原环境下增压柴油机耦合DPF的性能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T-Power建立带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的增压柴油机一维仿真模型,研究了DPF在不同海拔下对增压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海拔下DPF的工作特性,并采用3种不同型式的载体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高原环境对增压柴油机低转速工况性能影响较小;高原环境下,增压柴油机中、高转速的动力性、经济性下降明显;中、高转速工况下,随着海拔升高,增压柴油机碳烟和CO排放均增加,NOx排放降低;不同海拔下,DPF对增压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较小,海拔为0 km与4 km条件下DPF对增压柴油机原始排放均影响较大;DPF压降随海拔上升而增加,高原环境对低转速工况下DPF捕集效率影响较小,中、高转速工况下,DPF捕集效率随海拔上升而增加;不同型式载体的DPF工作特性随海拔变化的表现具有一致性,高目数和非对称结构载体有利于降低DPF压降和增大载体容灰量.(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谢永东,王尚,赵洋[3](2019)在《基于多体动力学的3缸增压柴油机缸套形变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抑制柴油机缸内最高燃烧压力提高后气缸套变形导致的密封失效问题,以小排量3缸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CAE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增压前后气缸套位移、气缸套截面变形和气缸套止口平面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控制缸套变形的可行方案与措施。结果表明:采用增压技术前后,气缸套上部变形均较大,下部变形均较小,各气缸套在变形总体上有Y轴拉长,X轴缩短的趋势,第2缸的变形相对较大,第1缸的变形相对较小;各缸套的顶端部分变形波动均较为剧烈,形变值较大;相对3缸非增压柴油机,采用增压技术对缸套各个截面的径向变形影响较小,3缸的缸套止口不平度均有明显降低,分别降低了约35.5%,23.2%和26.6%;利用深沉孔气缸盖螺栓结构,螺栓被进一步拉长,沉孔以上机体部分的压应力得到释放,相应的变形减小,可以有效抑制缸套止口形变发生。(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19年05期)
夏宇敬[4](2019)在《基于神经网络的可变几何涡轮增压柴油机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柴油机很多都安装有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排气再循环系统、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等,以便满足排气标准的同时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因而,柴油机的控制成为一项有难度的工作。据此,着重研究发动机静态和动态条件下柴油机最优控制策略的数学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18期)
张众杰,刘瑞林,林春城,杨春浩,董素荣[5](2019)在《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瞬态特性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车用柴油机高海拔下瞬态工况涡轮迟滞、进气流量响应慢及油耗和碳烟排放增加等问题,利用GTPower建立高海拔单可变截面增压(VGT)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研究了0、3.5和5.5 km海拔下等速加载和恒载加速两种瞬态工况VGT叶片的调节特性,比较VGT叶片3种控制策略对柴油机瞬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速加载工况下,VGT最优控制策略为加载初期保持VGT叶片开度不变至加载中段,之后开度线性增加至加载后稳态工况对应开度;恒载加速工况下,加速初期开始增大VGT叶片开度,至加载中段开度增加至最大转速对应开度,之后VGT开度保持不变持续至加速结束的调节策略加速性能最好.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加载、加速性能明显优于原机,5.5 km海拔加载过程转矩平均提高了6.2%,加速过程达到最终稳定转速时间缩短了44.8%,体现了二级可调增压系统改善柴油机瞬态特性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熊春友[6](2019)在《二级增压柴油机高海拔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原有高海拔模拟试验平台,建立了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燃烧特性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柴油机0-6km海拔高度进气模拟,以及对VGT叶片和高低压级涡轮旁通阀开度的控制,柴油机进气温度的调节以及缸内燃烧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存储等功能。制定了VGT叶片和高低压级涡轮旁通阀开度调节方案,列举了燃烧参数等。(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7期)
孙明杰,李舜酩,黄庆[7](2019)在《某新型涡轮增压柴油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进柴油机技术、提升柴油机性能,首先对某新型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总体设计,进行热力和外特性计算及主要零部件设计,得到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参数。随后分别进行曲轴和连杆设计,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零件强度和刚度校核。校核结果表明设计符合要求,该新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热效率更高,扭矩和功率与非增压柴油机相比都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端传凯[8](2019)在《增压柴油机压缩比控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柴油机几何压缩比的确定是在考虑发动机循环热效率的基础上,并使缸内最高燃烧温度和最高爆发压力不能过高,在确保发动机具有一定的排放性能的同时尽量降低热损失和机械损失。这种确定几何压缩比的方式可以保证发动机在全工况范围内稳定运行,并在高转速大负荷工况时由于峰值压力接近气缸所能承受的极限值而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但这样也降低了发动机中小转速工况下的经济性。而车用发动机大部分时间处于中小转速工况,因此提高中小转速工况下发动机的几何压缩比可以获得更高的整机效率。为了提高柴油机中小转速下的经济性,本文在原机几何压缩比的基础上,利用GT-power选择在1000r/min中等负荷下提高柴油的几何压缩比并根据相应的限制条件确定该工况下的最佳几何压缩比,由于GT-power不能对气流特性、燃烧和排放物形成机理给出有效的解释,所以后期结合FIRE软件进行分析。1.研究最佳几何压缩比时不同工况下缸内峰值压力的变化,针对高转速大负荷时峰值压力过大的工况点,利用米勒循环的思想采用进气门延迟关闭的方法灵活改变发动机的有效压缩比,从而降低缸内峰值压力确保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2.在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基础上分析可变压缩比对充气效率和指示热效率影响,并对几何压缩比提高后的最大转矩点和最大功率点时机械效率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最佳几何压缩比对机械效率的影响。3.研究不同进气迟闭角下缸内气流的回流状态,研究最佳几何压缩比和几何压缩比固定改变有效压缩比对发动机燃烧状态和排放性能的影响。一维GT仿真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在低转速小负荷工况下提高柴油机的几何压缩比对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显着提高中小负荷下的缸内压力和指示热效率,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2)在大负荷工况下通过进气门延迟关闭的方法降低有效压缩比可以降低缸内的峰值压力,牺牲了部分经济性以保证大负荷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与原机相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3)几何压缩比的提高导致高转速时机械损失会增多,有效热效率降低,当考虑到高转速下的经济性时,可适当降低发动机的几何压缩比。叁维FIRE仿真得出结论如下:1)在大负荷工况为了降低缸内峰值压力采用进气门延迟关闭的方法,随着进气迟闭角的增大缸内气体回流的量增多、速度加快并在稳压腔内形成较大的涡流,同时使发动机有效压缩比降低;2)最佳几何压缩比时中小负荷工况下进气量增加,压缩终了时背压增大,降低了燃油喷射对缸内气流的扰动和扩散燃烧速率,使得放热速率有所降低,并降低了NO的生成速率;在大负荷工况下降低发动机有效压缩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燃烧状态但NO的生成速率相对气门正常关闭时有所增加;在几何压缩比固定的前提下,降低发动机的有效压缩比对各工况下Soot的排放量影响变化不大。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当在低转速中等负荷确定发动机的几何压缩比,这提高了中小转速下的经济性但是导致高转速时机械损失和峰值压力增大,再结合高转速大负荷工况下几何压缩比对有效热效率的影响可以确定最佳几何压缩比,这样既提高发动机中小负荷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也能后保证大负荷时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最终使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新,程用科,王文勤,高大树,贾和坤[9](2019)在《增压柴油机活塞结构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四缸柴油机采用增压方式进行功率强化后出现的活塞裙部严重磨损问题,采用活塞动力学仿真软件Pisdyn,对活塞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配缸间隙对活塞二阶运动影响较大,活塞销偏置对二阶运动的影响较小;增大配缸间隙和活塞销偏置量有利于改善活塞裙部的摩擦磨损;活塞裙部上部型线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更加明显。按照优化的活塞结构参数设计新活塞,并进行发动机装机试验,结果证明,与原活塞相比,裙部磨损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程小钢,周斌,张钊,杨燕妮,黄祎[10](2019)在《低速提扭对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低速段扭矩过低问题,通过提高电动增压器变频器的频率来提升增压器的转速,进而控制进气流量,提升柴油机低速段扭矩。通过分析额外进气量对提扭后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经济性、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表明,与加装增压器前相同转速的原机外特性工况点的数据相比,提扭后扭矩提升9%~25%。随电动增压器频率的增加,油耗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频率为50 Hz时油耗率比原机增加了1.14%~4.44%;烟度也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在频率为50 Hz时的烟度比0 Hz时下降了37.4%~44.9%;NO_x排放随电动增压器频率的增加无明显规律。(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增压柴油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GT-Power建立带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的增压柴油机一维仿真模型,研究了DPF在不同海拔下对增压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海拔下DPF的工作特性,并采用3种不同型式的载体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高原环境对增压柴油机低转速工况性能影响较小;高原环境下,增压柴油机中、高转速的动力性、经济性下降明显;中、高转速工况下,随着海拔升高,增压柴油机碳烟和CO排放均增加,NOx排放降低;不同海拔下,DPF对增压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较小,海拔为0 km与4 km条件下DPF对增压柴油机原始排放均影响较大;DPF压降随海拔上升而增加,高原环境对低转速工况下DPF捕集效率影响较小,中、高转速工况下,DPF捕集效率随海拔上升而增加;不同型式载体的DPF工作特性随海拔变化的表现具有一致性,高目数和非对称结构载体有利于降低DPF压降和增大载体容灰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压柴油机论文参考文献
[1].杨雪春.电动增压及复合涡轮发电系统对重型增压柴油机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2].陈贵升,吕誉,沈颖刚,陈春林,廖凭皓.高原环境下增压柴油机耦合DPF的性能仿真[J].内燃机学报.2019
[3].谢永东,王尚,赵洋.基于多体动力学的3缸增压柴油机缸套形变仿真研究[J].车用发动机.2019
[4].夏宇敬.基于神经网络的可变几何涡轮增压柴油机优化控制[J].湖北农机化.2019
[5].张众杰,刘瑞林,林春城,杨春浩,董素荣.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瞬态特性仿真[J].内燃机学报.2019
[6].熊春友.二级增压柴油机高海拔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J].内燃机与配件.2019
[7].孙明杰,李舜酩,黄庆.某新型涡轮增压柴油机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
[8].端传凯.增压柴油机压缩比控制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张新,程用科,王文勤,高大树,贾和坤.增压柴油机活塞结构参数优化[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
[10].程小钢,周斌,张钊,杨燕妮,黄祎.低速提扭对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J].汽车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