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部报告的会计难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佳英[1](2020)在《新收入准则应用案例研究 ——以P外卖平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IASB与FASB在2014年中旬联合颁布了新收入确认准则IFRS15,新准则同时适用于确认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为与国际财务报告靠齐,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7月颁布了(CAS14),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许多行业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方式因收入准则的变革而产生影响,O2O(Online to Offline)外卖电商行业也不例外。O2O外卖平台本身的业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P外卖平台为例,其收入确认中包含平台佣金、配送服务、会员收入、广告收入等,同时还有各种满减红包、会员代金券等。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新修订的收入准则发布之后,在实务中O2O外卖平台的收入确认与计量有哪些应用难点,以及如何应对。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已经应用新准则的P外卖平台为例,通过分析新收入准则的“控制权转移”模型和收入确认“五步法”模型,论述新准则对外卖企业特定业务模式下收入确认的影响;再从五个特定的业务模式:(1)会员卡业务(2)联合会员业务(3)佣金返广告费业务(4)配送业务(5)返利积分作为切入点,分别论述新准则下P外卖平台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应用难点:(1)未使用的会员红包;(2)“总额法”与“净额法”的选择;(3)含有可变对价交易价格确认的处理;(4)合同折扣在不同配送方式之间的拆分;(5)返利积分的确认,试图对我国O2O外卖平台在收入确认与计量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创新性体现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实施新收入准则后P外卖平台在收入确认与计量应用方面的难点,并将具体的业务模式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可行的建议:(1)明确制定“总额法”和“净额法”的适用业务范围;(2)推动案例企业收费模式改革;(3)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尝试着为新准则下O2O行业的收入确认与计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张燕[2](2020)在《困境中的坚守:抗战时期私立光华大学沪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战时私立光华大学沪校的办学概况、师生生活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光华校方、师生在抗战中的坚守,从而展示出战时办学的多样性,亦可见战时留守区除军事外的另类抗战途径,并借此说明私立光华大学沪校能坚持到抗战胜利并成功复校的原因。在抗日战争日益严峻的境况下,光华校方选择部分内迁成都、部分留守上海,光华校方作出此种抉择主要有如下考虑:光华大学作为私立学校,其办学经费不足,无法筹集搬迁费用;光华校方与国民党、国民政府要员没有亲密往来,亦无法从教育部获得大额经费补足;同时,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的根基和事业均在上海。在综合之下,光华遂决定部分内迁、部分留守。“孤岛”时期,光华沪校办学的经费来源包括学杂费、教育部补助、银行借贷、社会捐赠、贩卖大西路校舍所得等,经费来源途径虽多,但数额却入不敷出。光华沪校的校舍几经搬迁,到1938年基本稳定下来,在证券大楼坚持到抗战结束。为了解决教师生计,沪校增设了商业专修夜校、改革历史系。为了显示对国民政府的忠诚,沪校依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规定,在校实行了导师制和改革了学校行政系统,由于人员的缺少,大都流于形式,但毕竟显示了学校对国民政府命令的服从和忠诚。上海沦陷后,光华沪校以学社的形式继续开办,由于特殊时期,课程也是时上时停,还要受到日伪两方的不是骚扰,在蒋维乔先生的周旋之下,学社拒绝向日伪登记,既保持了学校的民族性,又使学校坚持到了抗战胜利。光华成都分部是光华大学内迁部分,校方领导既有光华旧人,也有川省地方人士;办学经费亦有川省政府和士绅的捐赠;办学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日军的轰炸,这些均是与光华沪校不同之处。留守学校与内迁学校属于战时两种不同类型的办学,蓉校是在大后方办学,沪校是在战区办学;两类的办学均是对日本侵略的文化抵抗,沪校是“直面敌人”,蓉校是“曲线抗敌”。光华大学,尤其是光华沪校在上海的坚守体现出了学校具有的民族精神。
李世颖[3](2020)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保险企业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平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保险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保费规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水平,跻身“保险大国”之列。保险资金投资作为保险企业资产端的重要业务活动,直接受到金融工具准则的约束。2017年3月,财政部相继发布了修订的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新准则对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和套期会计等内容做了大幅度修改;2017年6月,财政部发布财会[2017]20号文,明确了保险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时间安排。截至目前,国内只有中国平安一家保险企业自2018年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其他保险企业均暂缓至2021年执行。由此可见,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将对保险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新准则在保险企业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保险企业的应用问题。具体研究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进行展开:(1)以中国平安为例,梳理中国平安应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现状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2)根据中国平安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应用现状及评价,梳理准则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3)结合案例企业对新准则的应用现状以及难点问题梳理,对我国保险企业在应用新金融工具准则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发现为:(1)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下,旧准则的部分固有问题得以解决,金融资产分类更加合理透明,在此情境下减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扩大了资产减值范围,减值计提更为谨慎。(2)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执行对保险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产分类及权益规模的变化上,对偿付能力的影响较为有限;同时,新准则会加大保险企业利润的波动性,进而改变其资产配置情况。(3)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执行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并为准则的实际应用带来难题。金融资产新分类不仅加大了企业工作量,对人员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范围的扩大也进一步加大了新准则的执行难度。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提出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尚未定性定量的技术标准也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也增加新准则的实施难度。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首先,梳理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保险企业的应用现状并进行评价可以映射出我国保险行业在实施新准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探究中国平安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引发行业思考;最后,为保险企业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应用提供了现实建议,为行业内公司积极适应新准则带来一定帮助。
匡效良[4](2013)在《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质量及其预测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浪潮,各国企业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现象日益凸显。由于企业跨行业和跨地区经营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发展速度、发展机会、资本需求、未来前景等大相径庭,对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报告的合并财务报表已经不能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而分部信息针对企业跨行业和跨地区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披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合并财务报表的上述缺陷。然而,从分部信息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编制和披露等诸多问题,使得分部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遭到使用者的质疑。那么,目前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如何?分部信息是否具备预测价值?分部信息的披露质量对其预测价值是否有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和改进分部信息相关披露准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2011年度报告中的分部信息作为数据样本,对其分部信息的披露现状、分部盈利信息的预测价值(包括绝对预测价值和相对预测价值)及其与分部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考察。首先,本文从披露分部信息的企业数目、分部信息的披露形式、披露的详细程度、明晰性以及分部报告的整体披露情况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自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实施以来,我国分部信息披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体现在:披露分部信息的企业逐年增多;分部信息的披露形式也从仅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转向同时在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但是,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采用分部报告会计附表形式披露分部信息的上市公司数目不多;分部信息披露内容的详细程度前后不一致;存在重复披露情况;财政部关于分部报告准则的重大变化——采用经营分部形式报告分部信息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分部项目的披露不完全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证监会和财政部之间关于分部信息规范标准不一造成的。其次,本文通过配对T检验方法对分部收入/收益信息与合并收入/收益信息的预测价值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检验了分部盈利信息披露质量与预测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分部数据进行的预测准确性比基于合并数据进行的预测准确性要高,且分部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其预测能力就越强。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规范有所帮助。
杨文莺[5](2012)在《我国分部报告准则国际趋同的难点及对策》文中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早在2006年11月就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经营分部》,并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但我国却一直沿用了IAS 14的"风险报酬法",未与IFRS 8及时实现趋同。为了解其中的原因,本文将在简单介绍分部报告的发展背景、IFRS 8的主要修订之处及修订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分部报告实现趋同的难点,并提出相关对策。
姜涛[6](2010)在《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证券市场迅猛发展,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有关机构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变动情况。大量的财务信息用户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其决策的基本依据,因此,企业的会计报表成为了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合并会计报表提供的是涵盖整个企业集团的聚合信息,虽然它可以展示出集团的全貌,却同时遮掩了集团中处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的情况。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问题—对策”研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次是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发现问题,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经验,主要是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先进研究成果。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分部信息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对分部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第三部分是我国分部信息披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准则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第四部分是中外分部信息披露比较与借鉴;第五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有用性研究,从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入手,得出结论:我国分部信息很有必要进行披露,但是披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六部分提出相应的措施。
郭新秋[7](2010)在《我国分部报告现状及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部报告是披露企业分行业、分地区经营的财务信息,可以弥补合并财务报表的不足,有利于投资者把握公司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但我国对分部报告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分部报告的分析与利用也缺乏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分部报告的发展现状的了解,分析了分部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杨辉[8](2008)在《中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众多企业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经营领域与地域范围,多元化经营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与此同时,因多元化经营带来的企业各分部利润率、未来前景和风险的差异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质量,从而使得有关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的研究不断增加。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各个参与主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国内学者尚未给出较为系统的回答。本文从信息披露具有经济后果这一主旨出发,结合我国分部报告发展和披露的现实状况,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市场评价和企业自身两大视角考察了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管理当局自身选择性披露的动机和监管部门的强制要求影响企业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的行为。其中,分部报告的选择性披露与公司特征、保密动机、专有成本与代理成本有关;而准则因为具有强制力,对管理当局的信息披露决策构成了最大的约束因素。在强制性披露环境下,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的程度(即分部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体现了管理当局权衡利弊的结果。具体来看,分部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对市场预测未来盈余能力的影响、对风险评估过程的影响、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市场反应和对分析师预测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第二,对2004—200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分部报告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披露分部报告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不高,分部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在逐步提高,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整体质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第三,分部报告信息分解的程度越高,市场对未来盈余的预测能力越强。即分部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公司未来业绩,将未来的盈余信息体现在当期回报中,并且当期回报更多地体现未来盈余,当期盈余的预测作用下降。第四,分部信息按照行业分解的程度越高,公司价值越大。即分部报告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价值正相关,但每个分部披露的项目个数与公司价值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当披露项目个数超过6个时,增加的项目对公司价值没有显着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本文从两个视角扩展了国内关于分部报告经济后果的研究。国内关于分部报告经济后果的研究只有通过比较分部信息与合并信息预测准确性证明分部报告具有预测能力;分部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采用均值调整模型计算异常报酬率研究分部报告披露的市场反应。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检验了分部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对回报盈余关系的影响和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第二,本文计算了分部报告的分解程度指标,作为分部报告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用来检验分部报告披露的经济后果,为分部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价值相关性提供经验支持,为准则制定和披露监管提供理论支持。
赵晓丹[9](2007)在《分部报告及其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企业合并浪潮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经营日益频繁,分部报告作为合并报表必要的解释与补充,正日益受到关注。但是,我国对分部报告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分部报告的分析与利用也缺乏应有的重视。随着2006年初《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的出台,对分部报告的研究与分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那么,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如何?新准则有哪些创新与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在新的分部报告规范下运用分部报告进行分析决策?这是本文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立足于规范的系统分析,首先以分部报告产生的经济背景为起点,就分部报告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在结合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做法的基础上,对分部报告的确认、计量与披露做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分部报告准则制定的历史轨迹,并针对我国现状,探讨了新准则的创新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尝试性地提出了分析与利用分部报告的具体方法。本文的特色在于:1、对我国分部报告规范的历史演进做了比较完整的梳理。特别是对新准则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尚存在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分部报告准则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2、通过对深市A股85家上市公司的抽样调查,探讨了我国分部报告实务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原因;3、依据哈佛分析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尝试构建了一个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的分部报告基本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张鑫[10](2006)在《我国分部报告相关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企业合并的浪潮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已不再受到行业和地区的限制。为了抵御风险,抢夺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多元化的经营道路,而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跨地区、跨国界经营提供了条件。毋庸置疑,企业的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迄今为止,许多国家发布准则和制度规范分部信息的披露,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但分部报告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我国对分部报告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立足于规范的系统分析。首先,以分部报告产生的经济背景为起点,就分部报告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其次,回顾了国内外分部报告准则制定的历史轨迹。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探讨了分部报告准则制定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部报告概述。本部分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分部报告的概念及其与财务报告的关系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接着,分析了分部报告的产生背景以及分部报告的作用,以求对分部报告的产生有一个较为动态的认识。第二部分:分部报告具体编制及其信息披露。本部分从理论上探讨了分部报告的相关问题,涉及到分部的界定,分部的划分,报告分部的确定,分部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和时间等方面。第三部分:我国分部报告的现状及与国际的比较。本部分从分部报告的历史沿革和国际发展态势出发,阐述不同社会背景下分部报告准则制定的演进,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关机构所作的贡献,深入考察分部报告准则在发展中的不断改进以及各准则之间存在的差异。我国分部报告的披露同样经历了一个由放纵到约束,由自由到规范的过程。最后,总结出我国的分部信息披露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第四部分:对我国分部报告的评价及对其提出改进建议。分部报告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本文在肯定我国现行分部报告准则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注意到其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的不足,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研究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分部报告的一些初步设想,期望对我国分部报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有所裨益。
二、分部报告的会计难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部报告的会计难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收入准则应用案例研究 ——以P外卖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
1.5 本文创新点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收入准则的相关文献回顾 |
2.1.2 O2O电商行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相关文献 |
2.1.3 概括性评论 |
2.2 新收入准则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 |
2.2.1 理论基础 |
2.2.2 新旧准则对比 |
2.2.3 新准则的收入确认“五步法”模型 |
3 O2O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 |
3.1 全球O2O外卖平台业务模式调研 |
3.2 我国O2O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 |
4 P外卖平台案例概况 |
4.1 案例分析框架 |
4.2 案例公司概况 |
4.2.1 P企业公司简介 |
4.2.2 P企业业务板块 |
4.2.3 P外卖平台业务模式 |
4.2.4 P外卖平台收入确认与计量现状 |
5 P外卖平台案例分析 |
5.1 新收入准则对P外卖平台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影响分析 |
5.1.1 以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 |
5.1.2 包含多重交易安排合同的会计处理 |
5.2 新收入准则下P外卖平台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应用分析 |
5.2.1 会员卡业务收入确认与计量 |
5.2.2 联合会员业务收入确认与计量 |
5.2.3 佣金返广告费业务收入确认与计量 |
5.2.4 配送业务收入确认与计量 |
5.2.5 返利积分业务收入确认与计量 |
5.2.6 小结 |
6 P外卖平台收入确认、计量与披露的改进建议 |
6.1 明确总额法和净额法的适用业务范围 |
6.2 推动收费模式改革 |
6.3 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建议 |
7.2.1 明确总额法和净额法的适用业务范围 |
7.2.2 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 |
7.2.3 完善对行业的指导细则 |
7.2.4 对外卖平台企业的其他相关建议 |
7.3 本文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困境中的坚守:抗战时期私立光华大学沪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
第一章 抗战爆发前后的私立光华大学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的私立光华大学 |
第二节 从“知行合一”、“格致诚正”到“学战”:光华校长张寿镛教育思想探析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上海高校的去留与光华大学的抉择 |
一、战前上海地区高等院校概况 |
二、战后上海地区高等院校的去留 |
三、光华大学的抉择及原因分析 |
第二章 烽火中求育人:“孤岛”时期光华沪校办学情形(1937-1941) |
第一节 变动下的安定:光华沪校的早期发展 |
一、光华大学经费来源探析 |
二、流浪租界:光华沪校的稳定 |
三、沪校早期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逆势发展:光华沪校科系增设与改革 |
一、商业专修夜校的增设 |
二、历史系发展与改革 |
第三节 教部政令的贯彻:校务改革 |
一、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 |
二、学校行政系统改革 |
第三章 夹缝中求生存:沦陷时期光华沪校的特殊形态(1942-1945) |
第一节 学社的建立及办学经费来源 |
第二节 三学社的办学概况 |
第三节 与日伪关系的处理 |
第四章 “正常”与“异常”:战时光华沪校师生校内外生活 |
第一节 战时学生生活 |
一、学习生活 |
二、校内政治生活 |
三、校外社会生活 |
第二节 艰苦环境下教授的生活与学术 |
一、教职员群体的薪资待遇与日常生活 |
二、教职员群体的福利待遇 |
三、光华教员的学术参与 |
第三节 立校精神永恒:师生对“六三”精神的共同传递 |
第五章 战时光华大学沪校与蓉校办学比较 |
第一节 蓉校与沪校主校分校之分 |
第二节 光华沪蓉两部办学比较 |
一、校方领导 |
二、经费来源 |
三、办学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保险企业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平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
1.4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金融资产分类研究 |
2.1.2 金融资产计量研究 |
2.1.3 金融资产减值研究 |
2.1.4 准则其他相关内容的研究 |
2.1.5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研究 |
2.1.6 概括性评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
2.2.2 金融工具准则主要变化 |
3 我国保险行业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现状分析 |
3.1 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经营情况概述 |
3.1.1 保险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分布 |
3.1.2 保险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 |
3.1.3 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原因分析 |
3.2 保险行业新金融工具准则执行现状 |
3.3 保险行业金融工具应用特征分析 |
3.3.1 金融工具持有比例分析 |
3.3.2 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分析 |
3.3.3 金融资产减值情况分析 |
3.3.4 金融工具应用特征小结 |
4 中国平安案例概况 |
4.1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4.2 案例选择与公司概况 |
4.3 中国平安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现状 |
4.3.1 中国平安保险业务子公司金融工具持有情况 |
4.3.2 中国平安保险业务子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品类 |
4.3.3 中国平安金融资产重分类与计量及减值情况 |
4.3.4 中国平安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现状小结 |
5 中国平安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现状评价及应用难点分析 |
5.1 旧准则下部分固有存在问题得以解决 |
5.1.1 新金融资产分类减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 |
5.1.2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的减值计量更为谨慎 |
5.2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中国平安的影响分析 |
5.2.1 对中国平安财务状况的影响 |
5.2.2 对中国平安经营成果的影响 |
5.2.3 对中国平安资产配置的影响 |
5.3 新金融工具准则继而引发的新问题 |
5.3.1 金融资产新分类标准对专业性要求更高 |
5.3.2 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存在盈余管理空间 |
5.4 中国平安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难点分析 |
5.4.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财产品类资产面临估值难问题 |
5.4.2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引发操作复杂性 |
5.4.3 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难点小结 |
6 保险企业应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企业经营配套措施 |
6.1.1 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风险应对方案 |
6.1.2 适当调整投资策略,合理规划资产配置 |
6.1.3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技术储备能力 |
6.2 加强企业管理建设工作 |
6.2.1 强化战略管理思维,重述内部管理条例 |
6.2.2 建立专业项目小组,推动实施会计准则 |
6.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质量及其预测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
1.2.1 分部信息披露质量相关研究 |
1.2.2 行业分部信息披露预测价值相关研究 |
1.2.3 地区分部信息披露预测价值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研究贡献 |
第2章 分部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2.1 分部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决策有用观 |
2.1.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理论 |
2.1.3 信息经济学优良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我国关于分部信息披露的规定及其发展进程 |
2.2.1 证监会相关规定 |
2.2.2 财政部相关规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质量分析 |
3.1 研究样本 |
3.2 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 |
3.2.1 披露分部信息的公司数目 |
3.2.2 分部信息披露的方式 |
3.2.3 分部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 |
3.2.4 分部信息披露的明晰性 |
3.3 我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披露的情况 |
3.3.1 2007-2008 上市公司的分部报告形式 |
3.3.2 2009 年以后上市公司按经营分部披露信息的情况 |
3.3.3 分部报告中分部项目的披露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部盈利信息的预测价值及其披露质量与预测价值的关系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分部与合并盈利信息的预测价值差异 |
4.1.2 分部盈利信息披露质量与预测价值的关系 |
4.2 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2 收入/收益预测值的计量模型 |
4.2.3 研究步骤 |
4.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1 分部与合并信息预测误差率的正态性检验 |
4.3.2 分部收入与合并收入预测价值的差异 |
4.3.3 分部收益与合并收益预测价值的差异 |
4.3.4 分部收入信息披露质量与预测价值的关系 |
4.3.5 分部收益信息披露质量与预测价值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5.3.1 研究局限 |
5.3.2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分部报告的规范研究 |
1.2.2 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 |
1.2.3 我国分部报告的规范研究 |
1.2.4 我国分部报告实证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分部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2.1 代理理论 |
2.2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 |
2.2.1 受托责任观 |
2.2.2 决策有用观 |
2.3 事项法 |
2.4 有效市场理论(EMH) |
2.5 关于分部信息披露的一般内容 |
2.5.1 分部报告的主体与编制基础 |
2.5.2 分部的确定 |
2.5.3 可报告分部的确定 |
2.5.4 分部报告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
2.5.5 分部信息披露模式 |
2.5.6 分部报告的信息内容 |
2.5.7 分部报告的披露方式和披露期间 |
第3章 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
3.1 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历史变迁 |
3.1.1 1994—1995:指导性的自愿披露 |
3.1.2 1996—1997:半强制披露 |
3.1.3 1998—2000 年:较为严格的强制披露 |
3.1.4 2002 年:比较完善的披露要求 |
3.1.5 2006 年至今 |
3.2 现行会计准则对于分部信息披露的规定及分析 |
3.2.1 关于分部报告的适用范围和编制基础 |
3.2.2 关于报告分部的确定 |
3.2.3 关于可报告分部的确定 |
3.2.4 关于分部信息披露 |
3.3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应用状况调查 |
第4章 中外分部信息披露比较与借鉴 |
4.1 英、美国的分部信息披露规范 |
4.1.1 英国关于分部信息披露的发展 |
4.1.2 美国关于分部信息披露的发展 |
4.2 IASC 及其后续者关于分部信息披露的研究 |
4.3 分部信息的国际比较 |
4.3.1 SFAS 131 和IAS 14 的比较 |
4.3.2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IAS 14 的比较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有用性研究 |
5.1 分部信息披露的有用性规范分析—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 |
5.2 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5.2.1 引言 |
5.2.2 研究假设 |
5.2.3 样本选择 |
5.2.4 模型选择 |
5.2.5 研究步骤及结论 |
第6章 完善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措施 |
6.1 完善准则的措施 |
6.1.1 改进重要性水平的确认方式 |
6.1.2 补充与金融企业有关的分部信息披露规范 |
6.2 关于重合法的应用 |
6.3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增加分部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 |
6.4 加强审计在提高分部信息披露质量中的监证职能 |
6.5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规范行业信息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表1:股票的预测误差值 |
(8)中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视角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四节 主要贡献 |
第二章 制度背景 |
第一节 分部报告的兴起 |
一、分部报告兴起的背景 |
二、分部报告在世界各国兴起 |
第二节 美国分部报告准则的变迁 |
一、扩大多元化公司的披露要求 |
二、FASB的第14号会计准则(SFAS 14) |
三、FASB的第131号会计准则(SFAS 131) |
第三节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分部报告准则的变迁 |
一、IASC最初的分部报告准则IAS14(1981) |
二、IASC修订的分部报告准则IAS14(1997) |
三、国际分部报告准则最新进展IFRS8(2006) |
第四节 我国分部报告准则的发展历程 |
一、证监会对分部信息的规定 |
二、财政部对分部报告的规定 |
三、评价我国分部信息披露规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分部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
一、信息使用者需求 |
二、会计准则对信息需求的反应 |
三、管理当局决策模型 |
四、影响管理当局分部信息披露的因素 |
第二节 分部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
一、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
二、分部报告的经济后果 |
第三节 国内分部报告研究现状 |
一、准则实施情况 |
二、分部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
三、分部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
四、评论我国分部报告研究的现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分部报告实施情况描述性统计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 |
一、披露分部报告公司的数目 |
二、可报告分部的数目 |
三、报告分部披露的项目 |
四、不同上市地点的影响 |
五、分部间转移价格的确定基础和分部会计政策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部报告披露质量与市场预测未来盈余的能力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和假说提出 |
一、文献回顾 |
二、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界定 |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部报告披露质量与公司价值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和假说提出 |
一、文献回顾 |
二、假说提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界定 |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和建议 |
一、研究启示 |
二、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9)分部报告及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国内文献回顾 |
三、研究逻辑及结构 |
第一章 分部报告概述 |
第一节 分部报告产生的原因 |
第二节 分部报告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分部报告研究对我国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分部报告应解决的理论问题 |
第一节 分部报告的主体与编制基础 |
第二节 分部的确定 |
第三节 可报告分部的确定 |
第四节 分部报告项目的确认与计量 |
第五节 分部信息披露 |
第三章 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及评价 |
第一节 我国分部报告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三节《企业会计准则第35 号——分部报告》相关问题研究 |
第四章 分部报告的分析与利用 |
第一节 分部报告分析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分部报告分析的案例研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分部报告相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分部报告概述 |
(一) 分部报告的概念及其与财务报告的关系 |
1. 分部报告的概念 |
2. 分部报告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 |
(二) 分部报告的产生背景及其作用 |
1. 分部报告的产生背景 |
2. 分部报告的作用 |
二、分部报告具体编制及其信息披露 |
(一) 分部和报告分部的确定 |
1. 分部的确定 |
2. 报告分部的确定 |
(二) 分部会计信息的披露 |
1. 分部信息质量特征 |
2. 分部信息的披露原则 |
3. 分部信息的披露方式 |
4. 分部信息披露的时间 |
三、我国分部报告的现状及与国际的比较 |
(一) 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发展阶段 |
1. 完全的自愿披露阶段 |
2. 指导性的自愿披露阶段 |
3. 半强制披露阶段 |
4. 较为严格的强制披露阶段 |
5. 修订完善阶段 |
(二) 分部报告的国际相关经验做法 |
1. 英国最早提出分部报告 |
2. 美国对分部报告的不断完善 |
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 |
(三) 分部报告的国际比较 |
四、对我国分部报告的评价及对其提出改进建议 |
(一) 我国分部报告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
1. 拓宽了分部的划分标准 |
2. 将主要报告与次要报告的概念引入准则 |
3. 增加了报告分部的确认标准 |
4. 对分部信息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界定 |
(二) 对我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披露情况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
1. 明确准则的适用范围 |
2. 完善分部的划分和报告分部的确定 |
3. 完善分部收入、分部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
4. 完善分部报告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制度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分部报告的会计难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收入准则应用案例研究 ——以P外卖平台为例[D]. 黄佳英.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困境中的坚守:抗战时期私立光华大学沪校研究[D]. 张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保险企业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平安为例[D]. 李世颖.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质量及其预测价值研究[D]. 匡效良. 湘潭大学, 2013(03)
- [5]我国分部报告准则国际趋同的难点及对策[J]. 杨文莺. 商业会计, 2012(19)
- [6]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研究[D]. 姜涛.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2)
- [7]我国分部报告现状及问题探讨[J]. 郭新秋.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10(02)
- [8]中国上市公司分部报告经济后果研究[D]. 杨辉. 厦门大学, 2008(08)
- [9]分部报告及其分析研究[D]. 赵晓丹. 厦门大学, 2007(08)
- [10]我国分部报告相关问题探讨[D]. 张鑫.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