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翠影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提升理论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最大程度地优化中考复习课课堂教学,争取获得课堂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新课程;复习;课堂效益
作者简介:吴翠影,任教于广西北海一中。
“这些知识我们已经复习了很多次了,这些题目也做过很多次了,为什么学生还是弄不懂?”经常可以听到我们的一些教师发出这样无奈的叹息,这反映了我们传统的复习课中的确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教师认为复习只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过分地依赖教辅,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忽视教材中基础知识的落实,忽视学科知识主干框架的建构,上课如同“炒冷饭”,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既无新鲜感也无趣味感,更加无法对数学知识形成更进一步的认识。
2.教师用心研究学生、研究中考、研究例题不够,课前备课不充分,课堂所讲例题缺少代表性,致使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差(学生存在的问题前次讲了,这次仍然存在,下次仍然存在)。个别教师在许多数学问题上未能吸取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学缺乏开放性;对学生解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得法,学生的建模分析能力缺失,不少学生对稍难或新题型的题目束手无策。
3.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学以讲授法为主,霸占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或绝大多数时间,课堂成了“一言堂”。他们认为九年级复习内容太多,要抓紧时间多讲,必须使用讲授法对学生灌输知识,提问、讨论、谈话、阅读等促使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都成了多余。一堂课教师要讲七八个例题甚至更多,教师的讲课就是例题的罗列展示,缺少逻辑规律的总结提炼,不注意学生的反刍思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没能发挥出来,课堂效益不高。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段话在指出现行课程弊端的同时,给我们指出了新课程努力的方向。根据这一精神,新课程倡导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替代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广西北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中考复习的课堂效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对《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等重要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通过学习,我们提升了理论水平,更新了教学观念,更决心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课堂效益”为前提,努力改进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最大程度地优化我们的中考复习课课堂教学,争取获得课堂的最大效益。结合中考数学复习课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先思后导,精讲多练,变式拓宽,提高效益”的教学模式。
二、“先思后导,精讲多练,变式拓宽,提高效益”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先思后导”
把复习课转化成让学生在参与中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的实践活动,绝对杜绝“满堂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根据本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的特点,按照思维发展层次,把要讲授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建立和掌握概念,发现和归纳法则,拓宽和加深认识。
2.“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要讲清讲透教材的重点、难点,非重点内容可以略讲,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较容易理解、掌握的问题可以不讲。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做出灵活的处理,使学生能从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数学知识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腾出时间来加强基本训练,加强能力的培养。“多练”指的是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当然重要的原则是习题的选择要科学,讲评的方式要高效,绝不能搞“题海战术”,讲评也决不能只是简单地对答案。
3.“变式拓宽”
变式思维是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位和不同的侧面来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模仿思维与创新思维的中介,是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变式思维,使他们能够多途径、多方向地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备课组对课本的例、习题进行了精心的研究,从内容和方法上充分挖掘出它们的内涵及潜能,精心设置变式习题,编印成有针对性的多个专题练习,并整理成习题集,达到整个备课组的资料统一。通过适当的变式训练,达到帮助学生理顺知识联系、完善认知结构、拓宽思维空间、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案例分析
以下是笔者执教的一节中考复习课的片段,在此呈现给大家,希望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更希望能得到同行们、教师们的批评指正!
课题:《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教学过程:
师: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哪几种形式?
生:(1)一般式:y=ax2+bx+c;(2)顶点式:y=a(x-h)2+k;(3)交点式:y=a(x-x1)(x-x2)
师:分别指出上面每个解析式的适用条件。
生:(1)设一般式的条件:知道三个点的坐标;(2)设顶点式的条件:知道顶点和另外一个点的坐标;(3)设交点式的条件:知道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坐标。
师:知道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如何迅速地选设比较合理的解析式呢?下面我们就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点评:上面通过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复习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及适用条件,使学生头脑中再现这些解析式,并掌握其特征,便于下面的应用。这样设计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思考问题,使其大脑逐步兴奋起来,便于下面课堂教学的开展。
师:(出示例题)请同学们看黑板: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10),(1,4),(2,7)三点,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此例如何设解析式呢?怎么求?
生:设一般式y=ax2+bx+c,然后将已知条件代入就可以求出a、b、c。
师:好。将“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改为“指出这个抛物线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及最大(或小)值”,怎么求?
生:先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然后用配方法,或顶点坐标公式就可以解决。
师:将“图像经过(-1,10),(1,4),(2,7)三点”改为“当自变量x=-1时,函数y=10;当x=1时,y=4;当x=2时,y=7”怎么求?
生:和上面的解法相同。
师:将“图像经过(-1,10),(1,4),(2,7)三点”改为“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1/2,5,且过点(1,4)”怎么求?
生:由条件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是(-1/2,0),(5,0),设交点式为y=a(x+1/2)(x-5),然后将(1,4)代入就可以求出a。
生:设一般式,这里知道三个点的坐标,可求出a、b、c。
师:回答的很好。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比较起来哪一种更好呢?
生:第一种。
师:将“图象经过(-1,10),(1,4),(2,7)三点”改为“经过(-1,10),(1,4),且对称轴是直线x=3/4”怎么求?
生:设一般式y=ax2+bx+c,则有a-b+c=10,a+b+c=4,-b/2a=3/4,就可以求出a、b、c。
生:设顶点式,即y=a(x-3/4)2+h,再把(-1,10),(1,4)代入,就可求出a、b、c。
师:很好,两种方法都可以。将“图像经过(-1,10),(1,4),(2,7)三点”改为“经过(-1,10),(1,4),且最低点的纵坐标是7/3”,怎么求?
生:设一般式。
生:设顶点式。
师:对,和上面的变式题解法类似,知道最低点的纵坐标,也就知道了顶点的纵坐标,所以也可设顶点式。再看,将“图像经过(-1,10),(1,4),(2,7)三点”改为“过点(-1,10),(1,4),且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5”呢?
生:可以设一般式为y=ax2+bx+c,则有a-b+c=10,a+b+c=4,c=5,可求a、b、c。
师:好。这里已知了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5,实际上就告诉了我们c=5,这点大家要注意。将“图象经过(-1,10),(1,4),(2,7)三点”改为“与x轴的交点是(-1,0),(5/2,0),且函数的最小值是7/3”呢?
生:设顶点式,由对称性可知顶点横坐标为3/4,于是可以设y=a(x-3/4)2+7/3,然后将(-1,0),(5/2,0)任意一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出a。
生:设交点式为y=a(x+1)(x-5/2),将它展开为y=ax2-3ax/2-5a/2,然后由最值公式得[4a*5a/2-(3a/2)2]/4a=7/3可求出a。
生:设一般式为y=ax2+bx+c,则有
a-b+c=0,25a/4+5b/2+c=0,(4ac-b2)/4a=7/3,可求出a、b、c。
生:直接设y=a(x-h)2+7/3,于是a(-1-h)2+7/3=0,a(5/2-h)2+7/3=0,即可求出a、h。
师:很好。这四种方法都可以,说明了同学们都善于动脑。通过上面的例题及变式题的分析、解答,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要根据条件选设解析式。那么如何选设呢?
生:(1)如果给顶点坐标可设顶点式;(2)若给了与x轴的交点坐标,可设交点式;(3)若给了一般的三个点的坐标要设一般式;(4)若给了对称轴方程,或最大(或小)值,或者最低(或高)点的坐标,可设顶点式。
师:说得很好!总而言之,我们要视根据条件合理选设解析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解析式。(下一环节是练习巩固,略)
教后反思:这一节复习课,教师首先针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了回顾,加深了印象,为接下来的应用和拓展打好了基础。接下来,教师设计了一道常见例题(已知三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首先让全体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继续充满热情地参与后面的讨论。循序渐进,教师随后对例题进行了七种变式,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积极思考,寻求最合理的选设。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由疑导思,循思而学,学有发现。这种展示,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自觉自愿的,思维进入了高度的兴奋状态,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拔、引导,大部分学生最终都能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以上七种变式题的训练,学生对运用这种解析式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思路拓宽了,解题的方法多了,思维的灵活性增强了。本堂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一中
邮政编码:536000
CreatingHigh-qualityClassroomandImprovingReviewEffect
WUCuiying
Abstract:Innewcurriculum,teachersshouldimproveteachingcompetenceandrenewteachingconcepts,optimizereviewcourseclassroomteachingandstriveforthebiggestclassroomeffect.
Keywords:newcurriculum;review;classroomeffect